大理諾鄧的清晨 千年白族村與特色古民居

大理諾鄧的清晨 千年白族村與特色古民居

來自專欄和采采卷耳一起踏遍繁花似錦3 人贊了文章

一路顛簸,快到 諾鄧 之前,天已漆黑,但前方的道路卻更加難行。

以至於我們是怎麼到達大山深處的終點,怎麼在客棧管家的帶領下爬 上高 高的台階來到村子的中心,記憶都模糊了。

唯一清晰的,便是冬夜裡淳樸的 諾鄧 人為我們升起的那盆溫暖的火、和那碗熱氣騰騰且擱了木耳的雞蛋面。

到 諾鄧 時已接近行程的尾聲。回望天空中的月亮,從虧到盈,從圓到缺,時間在不停流逝,身邊的景色在不停變換,而唯一不變的,就是無論何處都有溫暖的人心。

無疑,有陽光的 諾鄧 清晨是很美的。大山賦予晨曦的層次感,更增添了恬靜與空靈。

依山而建的 諾鄧 古村,裊裊炊煙升起。房屋、鮮 花都 一同沐浴在陽光之中。

梳洗出門後,客棧已在觀景台處為我們備好了早餐。

昨夜彷彿住客寥寥,今早 天台 上就我們一家。

我們的客棧在村子的高處,雖然帶著行李攀爬比較累,但一早起來,登上觀景台,在鮮花的簇擁中,看日出深山、看炊煙升起、看寧靜的村落偶爾經過的騾馬和行人,卻也十分愜意。

在寧靜的古樸村落中度過一個悠然的早晨,是事前不曾預料的小小美好不期而至。

我對於這些磚瓦上的小樹特別有好感。

晨光下泛著淡淡暖意的它們,和周圍的磚瓦一起度過了漫長而寧靜的歲月。

在鮮花之後,它們愈發顯得素雅、質樸,這就代表了 諾鄧 本來的樣子吧。

風過蘆葦,歲月在這裡,好似無聲。

我們的客棧本身就是 大理 州的一個文物。幾百年前是貢爺的宅院。

「一顆印」是指古宅本身的建築樣式。四合院類型,中央的院落呈小小的正方形,看上去像一顆印章,故名。

而在 諾鄧 ,你還能時常聽到諸如「四滴水」、「五滴水」的說法。都是代表房屋建築格局。

這些稱謂都是當地白族民宅的傳統名稱。

「四滴水」指的是屋檐共有四層,就像下圖這樣。

而相應地,「五滴水」當然就是指有五層屋檐。

不過, 諾鄧 村現存"四滴水"民宅雖較多,但「一顆印」、「五滴水」就較少了。特別是「五滴水」,僅存一家,就是下圖中的建築,現在也成為了客棧。

跑題了,回到我們的客棧。

院子里掛著客棧老闆的肖像畫、各種舊照片以及老闆的筆墨字跡。

雖然我們去時他正巧不在,但看得出來,這是一位熱愛生活、有自己想法的可愛人士。

客棧關於布置的一些小細節,也頗有意思。

可能這就是所謂歲月靜好的片段。一簇花、一樹果實;一幅字、一張小畫。

我們房間唯一的小小格窗,灑落的陽光透露著古宅的採光哲學——幽然、靜謐。

踏出客棧的門檻,正式開啟 諾鄧 村行程。沒有目的地,只是想在村子裡多走走,多看看。

越過層層屋檐,看到山中紅葉在陽光與薄霧中顯得愈發出塵。

諾鄧 彷彿還停留在秋季。

也許, 諾鄧 本來就獨立於塵世之外。

我們來到村子對面的觀景台,放飛無人機,第一次看到在崇山峻岭之間的 諾鄧 。

除了這個村莊,四周都是連綿不絕的大山。

隱匿於塵世之外,獨存於高山之間。

下圖右下角是村子的制高點— 玉皇閣 與 新建 的 諾鄧 小學。

這座山周圍都是村民們開墾的荒地,種植了諸如核桃樹之類的果樹。

離開觀景台,返回村子途中,看見一戶白族人家正在舉辦婚禮。

他們從早上便開始在村子下方不大的壩子里架起灶台炒菜蒸飯,前來參加喜宴的賓客隨時可以入席,這點確實和我們平常看到的婚禮不同。

只見壩子上熱鬧非凡,幾乎整個村子的人都來參加喜宴,甚至很多已在縣城或外地安家的居民也回到了這裡。

諾鄧 的一天,就在這豐富的色彩與人們的笑語中開始了。

每一張照片,每一個文字,采采卷耳都堅持走心原創!

我們的詩意旅程正在進行中,期待與你分享:攝影美圖、攻略乾貨、人文感悟。

喜歡的親們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采采卷耳踏遍繁花似錦」或「caicaijer」

推薦閱讀:

元明清時期西南各地(大理外)關於白族先民活動的部分相關記載
陳氏太極拳十大理論之太極情論、招論
麗江與大理的雙城記
兩大理論成果的八大聯繫-承益

TAG:大理 | 白族僰人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