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行為矯正案例1---以」心智化和覺察「的姿態執行「消失」
4 人贊了文章
背景:小意(化名)男孩,小學二年級學生。周五下午四點放學後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去美術培訓班;二是到我的行為矯正中心託管同時進行行為矯正,這由他決定。經反覆確認,小意決定到行為矯正中心。到了矯正中心後,第一項任務是英語聽讀,小意不太情願地參與,大約4分鐘後,小意開始鬧情緒,嚷著要去美術培訓班。矯正中心L老師---下文統一用「我」來指代---不同意並向他說明了這是他當時自己的選擇,不能臨時隨意更改,然後勸說小意。小意不聽,開始哭鬧。(備註:L老師負責組織小意和其它一些二年級孩子當天的英語聽讀,也是本文作者)
隨著哭鬧在時間上的持續和程度上的加劇,反覆勸說無效後,我逐漸[嵌入]到厭惡的感覺中,心跳加快,想到這個孩子太煩人了,同時產生了去吼他和懲罰他的衝動---好像覺得不這麼做就不行---這是[嵌入]導致的僵化,讓思維失去靈活性,好像除了發火或懲罰外別無它法!
[嵌入]的姿態讓我立即且必然地成為當下的奴隸,被厭惡和煩躁纏繞,然後被想去怒吼和懲罰的衝動裹挾。
當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立即從這種體驗當中「跳開」並「後退一步」,去「注意」當下的自己的樣子---也就是「鏡子」中自己的那個[嵌入]的樣子---如果當時有一面鏡子的話,就能從中看到自己的樣子。
自己是什麼樣子,就去注意那個樣子,這就是[心智化和覺察]的姿態。
原來自己是那個樣子!當注意到這一點後---只是注意,並未壓抑---心中負擔忽然解除,一種釋然感油然而生。這種始於「注意」,而由原路返回到自己內心的方式,讓自己成為自己反思和觀察的對象,在瞬間,我將自己提升到新的領域,在現實中,另一個心理世界誕生了:煩躁感解除,釋然感油然而生---小意,你可以抗議,但是規則就是規則,我理解你的失望和憤怒,你將暫時無法處理的憤怒和失望「遞」給我,我「接」過來,然後以[心智化和覺察]的姿態進行「處理」,然後再「還」給你---以你可接受並感到安全的方式。
煩躁感解除、釋然感產生,這種內在的放鬆和淡定,必定通過外部的眼神、面部表情和姿態動作反映出來,而這反映出來的,就是「還」給小意的,這种放松和淡定,正是小意可接受並感到安全的方式。
這將讓小意感覺,我情感上是包納和理解,我只是不同意他的行為而已;而[嵌入]的方式,將導致小意感覺:我不僅反對他的行為,我也切斷了和他的情感聯繫,那一瞬間,我們將形同路人,甚至是敵人。
小意通過哭鬧尖叫而讓家長妥協的行為,在家出現較多。既然今天在我的行為矯正中心出現,我當即決定針對該行為進行矯正---運用[消失]的程序。
第一步,識彆強化物---一直維持著該問題行為的行為結果,以及分析他這類行為的強化過程。
通過哭鬧尖叫而讓人妥協的問題行為,到底是由什麼行為結果維持的?
小意通過哭鬧尖叫:
- 時不時成功得到他想要的---此為[正強化];或,
- 時不時成功逃避掉他不想要的---此為[負強化]。
而小意家長們在面對這種情況時,處理時的隨意性很大:
- 有時不妥協---此為[消失];但是,
- 有時會妥協---此為[負強化]---妥協後,讓家長煩躁的哭鬧尖叫立即停止,家長由此被[負強化]。因此家長經常受不了會妥協,因為家長可能並沒意識到自己這種經常無原則妥協的行為,已經被[負強化]反覆增強並形成了一種習慣。
由此可見,該問題行為是由小意和家長共同造成:
- 從小意的角度講,該類行為經常被強化---不管是[正強化],還是[負強化],都會維持該行為並使其成為一種習慣。
- 從家長的角度講,當妥協時,家長受到[負強化],而導致家長經常採取這種時不時妥協而避免小意哭鬧的管教方式---這也逐漸成為家長的一個習慣。
具體到該次案例,小意的目的很明確---通過哭鬧而逃避聽讀英語。如果我妥協,那麼他的哭鬧當即會受到[負強化],而我一旦同意,他肯定會停止讓我煩躁的哭泣---那麼,我這樣的管教行為也會當即被[負強化],這將導致我在以後的管教中更大概率採用這種有害方式。
第二步,執行[消失]。執行時,我考慮到以下方面。
- 不讓他離開,和其它孩子在一起,聽讀英語。雖然他仍然哭泣,對其他孩子形成影響,但相對於能矯正他的問題行為來講,這個代價是值得的。如果出於不影響其它孩子的目的而將他帶到其它房間,那就相當於幫助他逃避了不想聽讀的英語,這實際上對他的哭鬧行為當即形成了[負強化],性質以及負面影響等同於妥協。
- 執行[消失]是安全的。小意哭鬧尖叫,但不會傷害到自己和其他孩子,並且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始終以[心智化和覺察]的姿態,來進行情緒的應對,這將讓他在心理上感到安全---這一點異常重要,關乎孩子的心理安全,如果沒有[心智化和覺察]的姿態來處理被小意激發的情緒,會製造新的問題,甚至將導致小意出現心理問題,雖然當時並不會顯現。
- 執行[消失]時出現的消失爆發是可接受的---消失爆髮指要求沒得到滿足,尖叫和哭鬧會在時間上持續或在程度上急劇上升。我的[心智化和覺察]的姿態確保我能以淡定平和的姿態堅持執行[消失],同時我也排除了執行[消失]時會造成意外的傷害。
- 我如何保證執行[消失]程序的一致性。首先我提醒自己,在矯正中心,如果小意出現類似行為,我會確保每次都執行該程序。另外,我將在當晚和小意家長取得聯繫,並要求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每次小意出現類似行為,和我採取同樣的方式。
當晚的處理,是艱難的過程,因為我遭受了從情緒的[嵌入]到[心智化和覺察]的挑戰---小意前後哭了半個多小時。但我想我應該沒有傷害到他,他應該在我[心智化和覺察]的姿態中,至少感到安全---我只是不同意他的行為,而並非在否定他這個人。
但我並不滿足於此,我希望我、矯正中心的其他老師以及小意的家長,都能保持矯正的一致性,並且在所有希望小意都能良好表現的環境中,當他出現類似的行為時,我們都能在確保讓他感到安全的前提下---也就是以[心智化和覺察]的姿態來處理被他激發的情緒,堅定地執行[消失]的程序。
推薦閱讀:
※「等我老了,送我去養老院吧」
※「我48歲了,吃飯還要我媽喂」
※不是孩子不優秀,而是家長太落後
※孩子的自信心由此而來,您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