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爭娘不娘了,我想問什麼才是真偶像
來自專欄瞎說大實話11 人贊了文章
9月1日,是「喜送熊孩子歸校」的開學日。
但是這天一檔中小學生特供的公益節目,卻被學生家長罵上了熱搜。
這檔節目叫做《開學第一課》。
從2008年起,由教育部和央視合作推出,並於每年新學期開學之際播出。
節目不好看,不看就是了,為何都要找不痛快?
還真不行。
因為教育部發放了通知,要求全國中小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觀看這檔公益節目。
看完了還要拍照打卡,或者寫「觀後感」。
課餘放鬆成了硬性任務,學生和家長本就有所不滿。
關鍵節目從開頭廣告到節目內容,都成了大型官方喂屎現場:
1.開頭廣告長達13分鐘;
2.在倡導教育減負、打擊校外輔導的大環境下,廣告中出現了各種課外輔導APP,教育界的嘉賓代表竟然是某培訓機構創始人;
3.節目製片人沒有道歉反而吐槽家長「不就讓你們陪著孩子等了13分鐘嗎」;
4.節目編排散亂無章,內容空談奮鬥與夢想,與「創造力」的主題相去甚遠;
隨著央視對廣告問題的道歉,這件事本該告一段落。
只是這次,輿論對「廣告第一課」的不滿逐漸轉向了「少年娘,則國娘」的罵戰。
看似不相干的事交纏在一起,全因《開學第一課》意圖「接地氣」,邀請了大量小鮮肉作為嘉賓。
官博轉發的明星宣傳自拍成了「娘炮」的證據,《偶像練習生》成員和新版「F4」成為了重點攻擊對象。
在面向中小學生的公益教育節目上,安排大量娛樂元素和偶像明星,的確讓人頗感不適。
但是若以此一口一個「娘炮」攻擊這些偶像明星,同樣會給人造成不適。
咒罵男性「娘炮」,是男權社會對性別根深蒂固的刻板偏見。
不僅強迫男性必須符合霸權式的男性氣質,潛在邏輯還認為所謂的男性氣質要優於女性氣質。
常有男性自詡「純爺們兒」,說「男人要有個男人樣」,男人什麼樣兒呢?
有擔當、有抱負、有力量、勇敢、智慧、隱忍......
作為人類的美好品質全被貼在了男性身上。
若一個男孩子瘦弱、愛美、敏感、溫柔,大約是要被傳統的衛道士們噴一句「娘兒們唧唧的」。
生活中由於性別偏見,產生的校園霸凌、恃強凌弱事件本就數不勝數。
靠diss「娘炮」就能讓男孩走向陽剛嗎?家長第一課該是教會孩子「何謂尊重」。
「少年娘,則國娘」的論調並非是由這檔央視節目而起,很早之前網路上便充斥著對當下男性氣質的焦慮。
其中,娛樂圈的偶像明星成為了被攻擊的「重災區」。
有人將法國足球小將姆巴佩和中國偶像組合TFBOYS的照片拼在一起,以此證明「別人的19歲和我們的19歲」的氣質差異。
有人嘲諷這些長相柔美的男人,真到保家衛國的時刻只會說出「犯我中華者,討厭~~~」。針對小鮮肉代表的陰柔氣質,娛樂圈外的人極盡諷刺之能事,娛樂圈內的人也早有不滿。
葉大鷹曾抨擊《建軍大業》里的歐豪「女里女氣」、「腿都站不直」。
馮小剛在某電影論壇上說過「現在的小鮮肉太娘」。
直男樣板的吳京也不止一次表達過對「娘炮」的鄙夷。
甚至偶像出身的謝霆鋒,最近也對圈內「韓風」潮流也頗有微詞。
「娘炮」言論實在惡臭,將之攻擊日常生活中不符合男性想像和期待的人,更是素質低下。
但是面對討伐當下娛樂圈偶像審美的悠悠眾口,夏BB覺得以「直男傻逼」「關你屁事」粗暴回擊,並不具有說服力。
因為我必須面對自己的真實想法:
討厭男性霸權的我,也不喜歡當下男團代表的偶像審美。
每個人都有對審美表達不同意見的權利,並不能因為政治正確(非貶義)而堵上他們的嘴。
否則就變成了另一種民意暴力。
偶像明星和普通人並不一樣。
生活中的陰柔男性,他的氣質是「忠於自我」的表現,是天性使然。
為什麼《奇葩說》的肖驍即使整成蛇精臉,一口一個「老娘」,觀眾都很適應。
因為他的「娘」是真實反應,是他的生活方式。
對此,除他之外的任何人沒有質疑的權利。
而偶像多是包裝營銷的結果,將一個個有差異的個體塞入無差別的韓風模板里。
去年流行奶奶灰,今年流行白頭髮。
口紅、眼線必不可少,美瞳、眼影日益浮誇。
中性風吃香就艹妖孽人設,轉向街頭嘻哈就是荷爾蒙爆炸。
他們所謂的精緻和時尚,無不是外來文化嚼剩的甘蔗渣。
記得《偶像練習生》里,原本長相很有辨識度但不夠精緻的周銳人氣一直不夠。
結果某一集里他驟減十幾斤體重,以丸子頭、女性妝容的「周仙子」形象出現。
引得台下的選手和觀眾紛紛尖叫,直呼「好美」。
從此以後,出現在各個場合的他,都被禁錮在這類風格里。
這是他的自主選擇,還是向資本市場的低頭?
他們濃厚的脂粉氣,不是所謂的中性之美。
他們的做作姿態,更多的是對女性觀眾的獻媚。
有人樂觀地認為,男性偶像的陰柔美是女性權力的表現,代表著女性話語權的提升。
但你反觀女明星(包括普通女性)的審美趨勢,仍舊是被瘦、美、精緻妝容牢牢禁錮。
甚至一度流行的老公、總攻人設,迎合市場的目的與小鮮肉並無二致。
看似多元的審美取向,背後無不是統一的資本邏輯。
它們塑造潮流與審美,並善於將其偽裝成大眾意志。
偶像和普通人不同,偶像和偶像也不同。
為何張國榮這樣的玉面公子讓人如沐春風?
為何大衛·鮑威的雄雌莫辨讓我們驚艷異常?
為何權志龍煙熏、染髮、穿女裝就是時尚icon?
同樣的陰柔風,卻得到外界不同的反饋。
其中緣由,一在於了解,一在於實力。
粉絲對外界偏見滿懷不忿,其中一個理由就是「你哪來的勇氣去評價一個你並不了解的人?」
小鮮肉多是驟然爆紅,要麼因為出演古偶劇、賣腐劇,要麼因為上了綜藝選秀。
在短時間內,迅速佔領了大眾視線,粉絲暴增、流量驚人。
旁人當然沒有粉絲那麼多時間去舔屏、應援,也沒有興趣從各種場合的微末細節中腦補出偶像的萌點。
他們認識小鮮肉的唯一渠道就是「作品」。
問題就在於,作品是小鮮肉的最大痛點,可供欣賞的便是一張張精雕細琢的臉。
外界對小鮮肉的形象攻擊,本質上還是對「實力配不上臉」的負面情緒。
粉絲越瘋狂,這種不滿就越強烈。
求自拍、控評、拉郎配、撕×大戰,這些粉圈有無限樂趣的行為,在外界看來無異於「邪教異端」。
在偶像的豐碑上刻下名字的人,大多數都是能打破性別偏見的人。
他們的天賦和實力,決定了他們有足以匹配任何造型的魅力。
姜思達有句名言:你可以一天整成范冰冰,但是不能一天讀成林徽因。
內在涵養的培養,非一日之功。
對於快消產業的偶像們來說,便只能靠最表層的包裝來塑造所謂的個性、氣質和品味。
他們被粉絲們消費,又被粉絲們丟棄。
一朝爆紅,可能下一秒又招黑。
誠如戴錦華所說:「在無所不在的資本邏輯中,我們每個人作為『人』的意義正在不斷地貶低和下降,成為資本鏈條中的一個部件」。
偶像的問題不在於「娘不娘」,而在於他們作為人的部分,真實的自我那部分,越來越虛假和模糊了。
現如今哪個粉絲敢擔保自己愛的是偶像本人,還是他的人設?
訓練有素的偶像們,莫說看到他們的真性情,甚至很難看到他們卸妝後的樣子。
如果粉一個偶像,結果只是粉了被團隊打造出來的提線木偶。
這個木偶再精緻,我也感覺不到任何審美的快感,只覺十分悲哀。
真正的偶像,從來沒有娘不娘的問題,只有美,以及絕美。
推薦閱讀:
※向太陳嵐58歲生日,娛樂圈大咖為何爭相捧場
※幣圈就是娛樂圈
※娛樂圈雙胞胎明星,被第四對騙了八年,一直以為他們是同一人!
※【存照】承包娛樂圈,他們都曾是校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