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047:你心中的天堂

心流047:你心中的天堂

9 人贊了文章

我最近發現,從我的身邊朋友到各種媒體都瀰漫著一種論調。而且在我的印象當中,幾乎每過一段時間,甚至每年都會集中地爆發一次。這種論調到底是什麼呢?請讓我先賣個關子,和大家先聊點別的。

我想先和大家講個故事。

我大學本科是在加拿大讀了四年。在大概2011年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個暑期的實習活動,是在多倫多挨家挨戶敲門賣書當推銷員。我們賣的是教育類的書籍。這是一份非常辛苦的暑期實習,從五月到八月,是多倫多最酷暑難耐的三個月,等這份實習結束的時候,當初的參與者幾乎一大半都中途退出了。不過我還是拚命地堅持了下來。

在這一份實習當中,我經歷了很多磨練,同時有了很多收穫。這些收穫成為了我人生當中非常寶貴的經歷,甚至是塑造了我今天的價值觀。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收穫就是,這份實習極大的開拓了我的眼界:多倫多這座城市是一個多元民族文化非常聚集的地方。所以你在多倫多的社區裡面挨家挨戶敲門推銷的時候,你就有機會接觸到來自全世界各民族各文化背景的不同的家庭。

我賣的是教育類的書籍,所以有機會和各個民族文化背景家庭的家長們去打交道去深入的了解他們的文化觀念、他們祖國的風土人情、他們對待子女的態度、教育理念以及他們移民加拿大後的生存狀況。這些交流也確實是給了我很多的啟發。我深入交流過的家庭當中有來自烏克蘭、西歐、韓國、越南、斯里蘭卡、印度、伊朗,也包括白人,還有很多南美的拉丁族裔,當然了也包括了很多華人的家庭。而你可能很難以置信的是,所有的這些族群的家庭中,如果說給我觸動最大的族群,恰恰就是咱們華人的家庭。

有可能是語言相通,或者是文化上面比較親近,我和很多華人的父母們聊得比較多,也很深入,同時我也獲得了很多的感觸並總結了一些在多倫多的華人們的一些整體的共性。這些華人們當然會包括很多很有富有的投資移民,但絕大多數的華人家庭的生活其實比較艱辛。比如說我接下來就要講到的這一家。

有一天我闖入了一個陌生的社區,這個社區就是那種在北美非常典型的「窮人街區」,蕭條破落,房屋破敗,牆上塗滿了塗鴉,有些地方雜草叢生,地上散落著一些碎酒瓶子的玻璃渣,甚至還有針頭。很明顯在這個區域犯罪率很高,而且平常警察都懶得管。 街上的行人有很多都是各色奇奇怪怪的流浪漢,身上紋著紋身,打著十幾個耳洞。而我當時飢腸轆轆,在多倫多四十多度的夏天,風餐露宿、大汗淋漓…於是,我就很想找一個地方休息一下。這個時候我看到了一個加油站,加油站自帶一個雜貨店,我就走進了這家小雜貨店,想買一些水喝。

突然,我非常驚喜地發現,這原來是一家中國夫婦開的雜貨店,夫妻雙方三四十歲的年齡,還有兩個不到十歲的孩子。我當時很驚喜,因為在這個區域很難看到中國人。他們對我也比較熱情,我們就聊了起來。你別看這個小雜貨店很小,他只賣一些零食和飲料,但是運營起來卻是非常的辛苦:孩子們的父親每天早上可能4點半到5點的時候就要起來,開車去進貨,然後大概在六七點鐘的時候把店面開起來而孩子們的母親六點多鐘也要起來了,送孩子們去上學,然後趕到店裡去給老公幫忙。這個小店要一直運營到當天晚上的十點,而且從周一到周日也基本上都處於開業狀態。(大家都知道中國人比較勤勞,這個夫妻他們也想運營店面時間長一點,多一點點的收入)。

所以,你大概能夠感受到,夫妻雙方經營著的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家業」:在這樣一個很混亂的社區,地租也很便宜,他們不會有太多的營收,只能夠勉強維持生計,供兩個孩子在當地上學。而就在我們聊天的過程當中,時常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進到店裡來到處打量,就是我剛剛提到的那種滿身紋身,還打了很多耳洞或者流浪漢模樣的人。在北美社會說不定誰就能掏出槍來,所以我平常見到這種人都要避讓三分。但是當這些人進店來買東西的時候,我發現這對中國的夫婦都非常有經驗了:他們知道怎樣與這些奇怪的人打交道,給他們介紹煙、酒什麼的,甚至是用非常本地化的口語跟他們開起了玩笑,幾乎就是打成了一片。據他們說,這樣的人可能也是在當地他們的店裡很大的一部分客源,他們也是得罪不起…

所以我跟他們的交談給我的一個整體上的觀感就是:這樣的家庭真的生存不易

而真正讓我很震撼的,是這對夫妻的身世背景。他們是大概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移民到了加拿大,而在他們移民之前,老公在國內是一位高級工程師,主要是設計道路橋樑之類的工作,他的妻子好像是醫生或者中學的語文老師我記不清了…反正夫妻雙方在出國之前絕對是都是社會的中流砥柱,非常受人尊敬的高級知識分子,可他們現在卻在異國他鄉這樣的地方做這樣的工作!而且在多倫多當地整體的華人社群當中這樣的家庭又比較有代表性,因為類似的情況我遇到過好幾次了。

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在那個年代很多國人的心目當中,好像美國、加拿大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是一片自由的熱土,彷彿你只要到了北美,你就會功成名就,你就能賺大錢,你就能實現人生的理想。

我還記得高曉松以前好像打過一個比方,他說那個年代好像只要一個男生搞到了美國的簽證,他就可以拿著這個簽證去任何一個高校裡面去找那個學校最漂亮的校花當作他的女朋友,只要能保證跟她結婚,帶她出國定居到美國拿到綠卡就行!當然我相信高曉松也一定有誇張的成分,但是從這個側面也能夠感覺得到那個年代的人們心目當中對於美國,加拿大是多麼心馳神往。所以我剛才說的這對夫妻在那個時代的浪潮當中做出了這樣一個人生的選擇,就不足為奇了。而且他們在很多當年的移民大潮當中又很有代表性。這些人在國內都有比較體面的學歷和工作,而且收入相對來說都比較高,也獲得了一定的社會地位(不然他們也很難有能力出國移民)。但是當他們真的「拋家舍業」、「義無反顧」(以前我甚至還聽說有人賣了在北京三環內的房子)經過千辛萬苦終於移民來到了美國和加拿大,當他們踏上這片「自由的熱土」的時候,他們舉目四望,發現可能是因為知識體系無法對接,或者是語言文化的隔閡,他們在國內的工作經驗、高學歷、職場技能,完全沒有辦法讓他們在北美立足、找到工作。 而他們的年齡已經基本上都過了30歲,很難再重去海外的任何一所大學裡深造,而更可悲的是:他們為了移民,放棄了中國的國籍,而中國又不是移民國家,他們想要回來,就再也不可能了

所以那個年代的這些移民,他們都有非常高的文化素養、學識和才幹。但是他們發現在北美能夠讓他們養家糊口的職業只能是開個小雜貨店、小中餐館、小洗衣店再或者是當個什麼貨車的司機,凌晨四五點就要起來,給一些小飯店送豆腐之類的工作;好一點兒的也許能夠當個房產經紀或者是去賣保險。當然了他們服務的客戶也都是華人,因為近些年來也有很多非常有錢的華人投資移民過來了,也需要當地華人的一些幫助。但是總體上來說,他們在北美的生存狀況、他們在北美所從事的職業和他們的學歷工作經驗和能力完全的不匹配。你會經常的看到,一個昔日的化學博士在一家小餐館裡面當老闆娘,給別人炒菜…而當這些華人們舉目回望,回看中國這十幾年來的發展、當他們舉目回望自己當年身邊最親密的閨蜜、哥們、朋友、同事、同學,這些人當初沒有選擇出國,而且當年自己出國的時候,他們又都對自己投來了非常羨慕的目光,當他們看到了這些在國內的朋友們的這些年來的變化、再對比自己眼下的生存狀況的時候,我想他們至少一定會五味雜陳吧。

我當時作為一個賣教育書籍的推銷員,自然會和這些家長們聊到一些教育的話題,從中我發現他們真都是非常的注重教育。當然,華人整體上作為一個族裔群體在北美給大家的印象,本來就是非常注重教育的,華裔的孩子在學校也都能夠達到很高的分數。但是那天與他們的交談,我突然之間發現有可能我找到了一個另外看待這件事情的角度,就是華裔為什麼那麼的注重教育,可能不僅僅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華人的文化傳統這樣一個因素(因為這個解釋也太簡單粗糙了),當我在多倫多和無數這樣的家庭在交流的過程當中,我逐漸的總結到了一些感受,就是這些華裔的父母們,他們好像人生中所有的希望和寄託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這跟咱們國內的很多父母很像。他們會多多少少向我表達這樣的意思:

「我這輩子也就這樣了、我在北美能有養家糊口的一技之長,可能也就是開個小店,或者是給人家洗洗衣服,開開車什麼的,我放棄掉了在國內的大好的前途發展,來到北美獲得的是什麼呢?我換回來的就是在加拿大的空氣、陽光、水土和很好的教育環境!所以我必須全力以赴的去培養我的下一代!」…

而與此同時,他們很多人卻又非常的熱衷於討論中國這些年來的問題:什麼國內的霧霾、毒奶粉、不合格的疫苗、幼兒園虐童、環境污染、貪污腐敗等等…而從他們的這些表述當中,我能夠非常強烈的感到那種對於心理上內心自洽的渴望。

其實多年後,我意識到了一個更殘酷的現實:以他們現在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在北美這樣一個教育資源成本極高、階層更加固化的地方,他們的子孫後代幾乎註定很難成為社會的精英。而那可是他們終其一生的夢想。

現如今,當他們回憶起當年出國之前的義無反顧、當他們看到現在很多國內的小朋友們在網上感慨要有朝一日出國移民、「用腳投票」的時候,不知道我7年前遇到的那對雜貨店夫婦會作何感想。

我為什麼給大家講這樣一個故事呢?這和我在文章開篇提到的「瀰漫的輿論氛圍」又有什麼關係呢?咱們下期接著聊。


推薦閱讀:

哈佛圖書館自習室牆上的訓言

TAG:心流 | 出國 | 自習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