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的進行視頻轉場?
來自專欄影視後期4 人贊了文章
導讀:在一個場景結束而另一個場景開始之間的時刻叫做轉換。每個場景轉換都給編劇和導演提供了利用場景組接的特性來傳達故事信息的機會。場景可以在沒有明確意圖的情況下簡單地接在一起,也可以通過建構增加故事元素。
一、利用相似性因素
上下鏡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主體形象,或者,其中物體形狀相近、位置重合、在運動方向、速度、色彩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等等,以此來達到視覺連續、轉場順暢的目的。
這樣的例子在影視片中有很多:
電視片《丹麥交響曲》剪輯效果非常流暢,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大量採用相似性的直接切換技巧,比如:
利用固定鏡頭中的玩具士兵與現實中皇家衛隊儀式活動連接;
森林中一棵大樹正倒下,與順勢倒在切割機上的木樁相接,從森林伐木場轉至木材加工點;從切割機將木頭切割成塊,再拼接成木地板,轉換到排練廳內的木地板特寫,木地板上有舞者的身影,自然接了一組芭蕾舞演員的鏡頭;跳舞者正抬起的足尖特寫,又與下一鏡頭中順勢抬腿跳民間舞的形象對接,場景轉換由排練廳轉到舞台上民間舞演出,由演員抬頭,雷聲大作,跳接到戶外鏡頭,雨中行色匆匆的人們。
這一組時空的轉換非常精妙,丹麥森林茂盛、木材豐富與丹麥人熱愛舞蹈藝術、介紹丹麥民間舞似乎是跨度很大的兩方面內容,但是通過相似關聯,很緊湊地結合在一起,毫不牽強。
事實上,在平時的電視片創作中,只要做個有心人,是不難發現事物之間眾多的相似性關聯,比如說:
前一個鏡頭在教室里將磁帶塞進錄象機,畫面內有一台電視機;下一個鏡頭從電視機的影像拉開,已在家裡;
上一個鏡頭是在果園裡果農採摘蘋果,下一個鏡頭挑選蘋果特寫,但是,內容已變成了農貿市場見聞。
巧妙運用上下鏡頭的相似關聯,減少視覺變動元素,符合人們逐步感知事物的規律,場面轉換自如。
△故宮
二、利用承接因素
利用上下鏡頭之間的造型和內容上的某種呼應、動作連續或者情節連貫的關係,使段落過渡順理成章,有時,利用承接的假象還可以製造錯覺,使場面轉換既流暢又有戲劇效果。
尋找承接因素是逐步遞進式剪輯的常用方式,也是電視編輯應該熟練掌握的基本技巧。
比如,上一段落主人公準備去車站接人,他說我去車站了,鏡頭立即承接這一意思切換到車站外景,開始了下一段落,這是利用情節關聯直接轉換場景。
再如,前一段落介紹北京天安門廣場是中國人嚮往的中心,一組天安門廣場上各種景象的鏡頭,其中結尾鏡頭是一個家庭在廣場上拍全家福,攝影師按下了快門,下一段是介紹片中一個家庭的情況,利用一張全家福的照片,內容轉述到對這個典型的普通中國市民家庭的描述上(紀錄片《故宮》),在這裡,廣場的攝影師按下快門與後面的全家福照片之間的呼應承接,從全景式概貌介紹轉到對典型家庭的描繪。
又如:
前一段落是城市清晨的生活景象,忙碌的人們擠上電車,又匆匆走下地鐵列車,下一段落是介紹某街道的社區生活,之間可以通過一個代表地點的站牌,從地鐵轉至街道;
前一段落是廟內燒香的人們,轉場鏡頭可以從熱鬧的院內搖至院外的高層樓房,然後接一組城市建築的鏡頭。
一般來說,此建築接彼建築,建築外景接建築內景,接建築內的人群,再接主人公;類似的承接方式連接是剪輯中結構鏡頭連接順序的一般規律。
利用人們自動承接的心理定勢,採用偷梁換柱的手段,往往可以造成聯繫上的錯覺,使轉場流暢而有趣。
比如,第一組是畫家作畫,最後近景是畫家眯眼在看,下一鏡頭是另一副畫,拉開已是在展覽廳了。畫家看與後面的畫似乎是一個動作的連續,但是實際上已是另一內容;
再比如,前一鏡頭是一個人在公園練習京劇舞棍動作,他望畫外一拋;下一畫面一隻手接棍,此時,他已身著戲服在舞台演出,一拋一接,將台上台下有趣地聯繫在一起,(電視短片《戲舞》),這後一鏡頭是編輯在資料中找到的,他很好地利用了兩個鏡頭在動作連續上的錯覺,使轉場連貫而緊湊。
三、利用反差因素
利用前後鏡頭在景別、動靜變化等方面的巨大反差和對比,來形成明顯的段落間隔,這種方法適合於大段落的轉換。
其常見方式是兩極景別的運用,由於前後鏡頭在景別上的懸殊對比,能製造明顯的間隔效果,段落感強,它屬於鏡頭跳切的一種,有助於加強節奏。
比如,電視片《丹麥交響曲》中有許多例,其中:
前一組是海上航行的大全景,後一組的第一個鏡頭直接跳接到熱鬧的牛市上牛的特寫,景別或聲音的突然變化形成了一種段落間的節奏轉換;
同樣,《申奧片》中也有大量兩極鏡頭轉場的實例,威風鑼鼓的特寫接一組群山日出長城的大全景;前一段落是以三大男高音在紫禁城演出的大全景結尾,後一段落開場是迎面而來的舞式隊近景;前一段落是中國孩子各種姿態和笑臉,結尾鏡頭是一個小男孩手舉歡迎奧運小旗幟的中景,下一段落是表現北京絢麗之夜,開場鏡頭是俯瞰全城的大遠景,運用兩極鏡頭幾乎使每一個段落間隔都非常清晰可分,強化了視覺對比效果。
在電視紀錄片中,兩極鏡頭轉場更是區分段落層次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大幅度省略無關緊要的過程,利用在動中轉靜或在靜中變動來賦予觀眾強烈的直觀感受。
一般來說,前一段落大景別結束,下一段落小景別開場,敘述節奏加快,場面轉換有力;反之,前一段落小景別結束,後一段落大景別開始,段落分隔效果明顯,敘述節奏相對從容。
四、利用遮擋元素(或稱擋黑鏡頭)
所謂遮擋是指鏡頭被畫面內某形象暫時擋住,依據遮擋方式不同,大致可分為兩類情形:
一是主體迎面而來擋黑攝像機鏡頭,形成暫時黑畫面;
二是畫面內前景暫時擋住畫面內其他形象,成為覆蓋畫面的唯一形象,比如,在大街上的鏡頭,前景閃過的汽車可能會在某一片刻擋住其他形象。
當畫面形象被擋黑或完全遮擋時,一般也都是鏡頭切換點,它通常表示時間地點的變化。
主體擋黑通常在視覺上能給人以較強的衝擊,同時製造視覺懸念,而且,由於省略了過場戲,加快了畫面的敘述節奏。典型例子是:前一段落在甲地點的主體迎面而來擋黑鏡頭,下一段落主體背朝鏡頭而去,已到達了乙處。
在影視片中,尤其是電視中,前景遮擋轉場的運用較為普遍。在電影《有話好好說》中,有這麼一段內容:
男主人公在大街上等待女朋友,開始鏡頭在百無聊賴地東張西望,下一鏡頭,前景中汽車駛過,他在吃西瓜;汽車再駛過,他在吃盒飯,最後一個鏡頭汽車駛過,畫面轉接到女朋友的家中。
同樣原理,一則航空公司的廣告更是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遮擋鏡頭在流暢轉場上的妙用:
鏡頭一開始,一個小男孩在上學路上,一輛老式汽車駛過畫面後,他成了高中生,當一位當街打電話的人擋住他後,他出現時已是一個年輕小伙,遇見了位姑娘,他從花攤上拿起一束鮮花,大捧鮮花擋住了他,他再次出現時已在婚禮上,一輛現代汽車駛過他們面前,他成了父親,一家三口親親熱熱,下雨了,他撐開傘,雨傘擋黑了鏡頭,隨後已長大的孩子和他一起親密地逛街,走過一個大樹後,他去參加女兒的婚禮,婚禮前的噴泉擋住了他的身影,他走過噴泉出現時,已是雙鬢染霜的爺爺,正帶著孫子玩耍。
顯然,這則手法新穎廣告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遮擋鏡頭的轉場使之充滿出人意料的趣味性,流暢而簡潔同時又有一定情節地表現了一個人的一生。在這裡,遮擋鏡頭的作用雖然被藝術地放大,但是,從中可以看出諸如汽車、人流等前景運動物遮擋畫面時,也是轉換鏡頭的有利時機,它使時空轉換流暢與緊湊。
五、利用運動鏡頭或動勢
利用攝像機的運動來完成地點的轉換或者利用前後鏡頭中人物、交通工具等的動勢的可銜接性及動作的相似性,作為場景或時空轉換的手段。
這樣的轉場技巧由於運動的衝力和本身的連貫性,所以,一旦找准前後鏡頭主體動作的剪接點,那麼場景轉換會非常順暢。這種轉場方式大多強調前後段落的內在關聯性。
比如,前一段落的結尾鏡頭是兩個小孩在田野玩耍,並向右衝出畫面,下一段落反映工場的各種勞動場面,開始鏡頭是穿滑輪鞋的兩個工人從畫左沖入場地中間(電視片《荷蘭花》),後一鏡頭延續了前一鏡頭的衝力,很自如地轉換了場景和內容。
攝像機運動本身就可以顯示一種空間的調度關係,因此,在前期拍攝中,就可以加以設計。比如,從一組代表了歷史故事的畫像搖到採訪者身上,歷史故事的講述也隨之轉入對當事人的採訪;從小院內景搖至院外高樓,由此轉換了空間;從走廊上正在下棋的人群移到房間內正在學習的人;由某形象搖至天空,這樣的方式通常意味著上一段落的明確結束,段落間隔較明顯。
在利用運動轉場的技巧中,出畫、入畫也是轉換時空的重要手段。
在表現大幅度空間變化時,比如,從辦公室到大街,從甲處到乙地,經常可見讓人物從前一鏡頭走出畫面,再從另一環境的鏡頭中走入畫面;同樣,也可以前一鏡頭人物出畫,後一鏡頭內人物已在畫中,比如前一鏡頭中人物走出家門,下一個鏡頭他已在大街上。
這裡,出畫代表的暫時結束,入畫代表新的開始,因此,可以比較協調地將不同空間聯繫在一起,究竟採用哪一種方式,這需要根據素材情況,而且,還要考慮空間省略中的時間因素,一般來說,出畫時間越長,所感受的實際空間、時間的聯繫越遠,敘述節奏相對舒緩,段落間隔也明顯一些。
△《空山》
六、利用景物鏡頭(或稱空鏡)
藉助景物鏡頭作為兩個大段落間隔。
景物鏡頭大致包括兩類:
一類是以景為主、物為陪襯,比如群山、山村全景、田野、天空等,用這類鏡頭轉場既可以展示不同的地理環境、景物風貌,又能表現時間和季節的變化。
電視紀錄片《龍脊》、《空山》中都先後利用四季更替間農作物、環境的變化來轉換段落,並且將其作為結構性元素使用,將故事發展的各個環節有機地串聯在一起。
景物鏡頭又是借景抒情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彌補敘述性素材本身在表達情緒上的不足,為情緒伸發提供空間,同時又使高潮情緒得以緩和、平息,從而轉入下一段落。
另一類是以物為主、景為陪襯的鏡頭,比如,在鏡頭前飛馳而過的火車、街道上的汽車以及諸如室內陳設、建築雕塑等各種靜物。
一般來說,常選擇在這些鏡頭擋住畫面或特寫狀態作為轉場時機。比如,前一個段落是考試在即,一個準備考音樂學院的女孩在刻苦練琴;下一個段落她去考試。之間的轉場鏡頭可以是大街上汽車駛過畫面,小女孩從大街上走向考試點,也可以是考場大樓外景,接她在彈奏的鏡頭,等等。
在電視片中,運用景物鏡頭轉場是很多的,具體鏡頭的選擇應與前後鏡頭的內容情緒相關聯,同時還要考慮與畫面造型匹配的問題,比如,大街汽車駛過,就跳接考試,那麼這個大街上汽車的轉場鏡頭就變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汽車駛過畫面,接女孩走向考點,或著接大街街景、考場大門等,那麼就鏡頭依次承接,意義明確,同時又完成了轉場任務。
七、利用聲音
用音樂、音響、解說詞、對白等和畫面的的配合實現轉場。
利用解說詞承上啟下、貫穿上下鏡頭的意義,是電視編輯的基礎手段,也是轉場的慣用方式。
儘管音樂、音響、對白等是不同的聲音形式,其性質功能都不相同,但是就轉場效果考慮,它們都有這幾種方式:
1、利用聲音過渡的和諧性自然轉換到下一段落,其中,主要方式是聲音的延續、聲音的提前進入、前後段落聲音相似部分的疊化。
利用聲音的吸引作用,弱化了畫面轉換、段落變化時的視覺跳動。
比如,在一部關於新法出台前後的調查性節目中,前一段落是兩會大會現場,最後鏡頭是全場掌聲雷動,後一段落是某代表團討論該法,開始鏡頭是代表們鼓掌贊同下一位代表開始發言,兩個段落之間以一個會議室外長廊移動鏡頭為過渡,前掌聲延續減弱,後掌聲提前,並與前掌聲疊和,隨著鏡頭進入會場,掌聲也漸響。
在這裡,轉場鏡頭和轉場聲音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過渡清楚,段落分明,同時依靠相似的聲音作用,轉換自然,也渲染了大會小會情緒熱烈的氣氛。
2、利用聲音的呼應關係實現時空大幅度轉換。
比如,電影《紫色》中,上一段落夏普父親不同意他結婚,最後鏡頭是已懷孕的未婚妻在門口大叫夏普,夏普正面對父親猶豫,不敢回頭應答;下一段落開始,夏普回頭應答我同意,此時已在婚禮場上,孩子也已出生了。一喊一答,加之回頭動勢,錯覺帶來了戲劇性效果,實現了時空跨越的目的。
類似的手法在電視編輯中也是可以借鑒的。比如,在調查性節目中,經常採用用同一問題採用不同對象,甚至觀點相左的人物,剪輯中,可以利用回答中的呼應關係,連接不同的時空,甚至剪輯出相互交鋒的效果。
3、利用前後聲音的反差,加大段落間隔,加強節奏性。
其表現常常是某聲音突然戛然而止,鏡頭轉換到下一段落,或者,後一段落聲音突然增大或出現,利用聲音吸引力促使人們關注下一段落。比如,上一段落是一個人在家安靜地學習,下一段落是熱鬧的足球場上的比賽,突如其來的比賽現場的嘈雜鬧聲直接反映了另一段落性質,鏡頭直接切進球場比賽。
△紫色
八、利用主觀鏡頭
主觀鏡頭是指借人物視覺方向所拍的鏡頭,用主觀鏡頭轉場就是按前後鏡頭間的邏輯關係來處理場面轉換問題,它可用於大時空轉換。
比如,前一鏡頭是人物抬頭凝望,下一段落可能就是所看到的場景,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事物、人物,諸如一組建築,或者遠在千里之外的父母。
轉場方式還有許多,比如利用字幕、利用情緒等,無論是使用技巧性轉場(特技連接)還是無技巧性轉場(直接切換),合理運用的前提都是依據各種技巧的表現特點,結合所表達的內容,準確地掌握蒙太奇語言。
這些技巧並沒有涵蓋所有連接鏡頭、轉換時空、分隔段落的手法,技巧是可以不斷創造發展的,而且這些技巧本身並沒有優劣高下之分,只要是適合內容、體裁、風格樣式的方法都是恰當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