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思維,讓你的思維開始聚焦

結構性思維,讓你的思維開始聚焦

4 人贊了文章

什麼是結構性思維

中國人講話比較含蓄。在正式表達之前喜歡先繞彎子,開始主題前先寒暄、客套一番,東拉西扯一陣子後,才開始最重要的談話內容,而作為重點的內容,可能只是寥寥幾句就草草結束了。中國人這種先抑後揚、做鋪墊、埋伏筆的思維方式也是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在人際交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有的時候這種談話方式卻真真的害苦了很多人,浪費了很多時間和機會,明明可以一句話解決的事情因為前期鋪墊過多、過長而因此耽擱了。

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切都講究「快」:快節奏,快生活,所以,這種時代特色要求每一個人在表達的時候要快,要能迅速地抓住事情的重點,而不是拖泥帶水。要達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大腦在組織表達內容的時候要按照結構性的要求去思維、去組織自己的內容。

萬事萬物,大到宇宙星辰,小到原子分子,都是有結構的,結構不同,結果也不一樣。鑽石和石墨都是有碳原子組成的,因為內部結構不同,鑽石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而石墨卻很容易破碎,能夠在紙張上寫字。所以,結構不同最後所形成的物質就可能有天壤之別。

談到結構化思維,不得不說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這本書主要是闡述寫作過程中的組織原則。該書詳細論述了金字塔結構的原則、橫向關係、縱向關係、呈現的結構。認真研讀本書,一定會讓你在演講、寫作、培訓等方面獲得有結構的思維。

一句話總結結構性思維就是:結構性思維是客觀在人腦中有序搭配或排列的反映。

結構性思維的四個特點

結論先行、分類清楚、排序邏輯、上下對應

  • 結論現行,就是在進行表達的時候把結論放在前面,也就是中心思想放在首位。喬治·A·米勒博士在1965年發表了一篇名為《神奇的數字7+-2》,提出了一個觀點:多數人的短期記憶一次只能記住7個左右的信息,有的人能記住9個,有的人能記住5個,大腦比較容易記住的是3個,最容易記住的是1個。所以,在信息比較複雜,時間比較緊迫,受眾需要的情況,先說觀點,往往能夠吸引表達對象的興趣,進而完成最終的目的。
  • 分類清楚,就是結論下面的每一個小主題都要進行分類,做到「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即分類要符合MECE原則。分類清楚能夠保證所有的支撐觀點都被涵蓋,能夠保證各小點下結構清晰,有邏輯。
  • 排序邏輯,就是整體的各個部分之間擺放次序的標準是呼呼邏輯的,而不是雜亂無章。排序可按照時間順序、邏輯順序、方位順序、重要性順序等進行排序。
  • 上下對應,指下一層級是針對與其直接的上一層級的或者下一層級與直接的上一層級是相應的。

為什麼要學習結構性思維

  1. 結構性思維有助於你有邏輯地、清晰地思考,帶來寫作效率的提高。《金字塔原理》就是作者在教授別人寫作的過程中創立的。這一原理已經被無數的人和機構所證實,所應用。同時,不僅在國外,在國內的也開始有更多的人按照金字塔的結構去組織和表達自己的內容。比如,政府工作報告、國家領導人的講話。
  2. 結構性思維能夠解決溝通不暢的問題。在人際溝通中有一個著名的「溝通漏斗」,即你想表達的內容如果為100%,但是當你說出口是只講出了80%,對方聽到的只有60%,聽懂了40%,執行時只有20%,等三個月後TA能記住的可能只有5%了。如果兩個人懂學習過結構性思維,在溝通的過程中就很容易進入同一通道,信息傳遞就不容易發生遺漏。
  3. 結構性思維能夠解決思緒混亂的問題。結構性思維要求表達前一定要想清楚如何表達,通過運用5W2H的方法保證要表達的內容不遺漏,結構清晰,思維有序。

如何構建結構性思維

  1. 定主題結論

    在表達之前都會有一個目標。比如,如果是寫作,你是寫給領導的報告,還是發表的文章,還是畢業答辯的論文,目的不同,主題結論也不一樣。如何確定目標?有一個ABCD目標法:在確定目標前要從受眾(Actor)、條件(Condition)、行為(Behavior)、程度(Degree)四個方面來考慮表達的目標。

    在表達之前不只是要定下來整個內容的主題結論,還要定下來每一個層次的主題結論。比如,整個內容有一個大的主題結論,大的標題下面又分了三個小點,三個小點下面又各自分了三個小點,一共是12點,在表達前,這12點的主題結論也要定下來。

  2. 歸類分組

    主題結論必須是三個小點的總結概括,三個小點是主題結論下的三個小主題結論。這三個主題結論要有歸類分組。歸類分組是為了保證三個主題結論不重合,不遺漏。也就是要符合MECE分類原則,即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歸類分組的可以按照時間、行業、地區、等進行分組,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分組順序,但是都需要符合MECE原則要求。

結構性思維「縱」「橫」兩種子結構

  • 縱向的回答、概括式結構

    -- 自上而下的詢問和回答

    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提出問題、回答問題這種情況。寫作、主題辯論、問答等都是圍繞一個問題展開論述和表達的。做好自上而下的縱向結構的五個步驟:設定場景、確定目標、確定主題、設想問題、回答問題。

    -- 自下而上的概括和總結

    步驟:收集信息、分類整理、概括總結
  • 橫向的演繹和歸納

    -- 演繹推理中的三段論

    三段論是由包含著一個共同項(中項)的兩個性質命題為前提,退出一個新的性質命題為結論的推理形式。

序言的講故事結構

序言是結構性思維中的一個子結構,通過序言可以向受眾說明表達的意圖及表達內容中闡明的主要問題。序言是表達內容的過渡,在整個表達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般在寫作中,故事是按照情景(S)、衝突(C)、疑問(Q)、回答(A)的結構來組織的,序言可以借鑒這種結構來組織。根據不同的情形可以延伸出另外三種結構:

  • 開門見山結構:回答-情景-衝突
  • 衝突優先結構:衝突-情景-疑問-回答
  • 突出信心結構:疑問-情景-衝突-回答

結構性思維是提高個人思維表達能力的有效工具,長期應用和練習一定能讓自己的表達更結構、更清晰、更有力。


推薦閱讀:

薦書 | 邏輯思維養成:思考清晰才能表達有力
怎樣做才能征服令人頭疼的邏輯題
被稱為「邏輯思維升級指南」的金字塔原理,有哪些撓不到的癢處?
羅輯思維的本質是什麼

TAG:思維 | 邏輯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