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反思、變革與創新

——「中國經濟學跨學科創新研討會」側記與感想 2014年5月6-7日,「中國經濟學跨學科創新研討會」在京舉行,會上各位學者探討了當前經濟學跨學科的前沿成果和展望,在思想的碰撞中提出很多有新意的想法。部分學者對主流經濟學的一些觀點進行了反思,就經濟學跨學科熱點問題展開了討論,會議熱烈的氛圍可以使人感受到:經濟學一個新的變革時代已經到來! 側記 研討會第一天有7個主題演講,首先做演講的是黃有光教授,題目是《不現實的假設是否可以接受——理論創新中的方法論問題》,從方法論方面引起了大家對主流經濟學的假設條件的反思,陳平、林毅夫、盛洪、張曙光、孫滌等老師進行了精彩的點評。 陳平老師的演講題目是《從均衡經濟學到複雜演化經濟學》,他用物理學的混沌理論等方法研究經濟系統,得出了與主流經濟學的均衡理論完全不同的觀點。盛洪做了主要評論,認為用複雜的方法研究複雜的系統,得出的結論是否簡潔有效的問題。沈華嵩老師非常認同這種研究範式的轉變。 陶永誼博士做了《互利:經濟的邏輯》主題演講,從互利的角度,對主流經濟學的自利假設、個體本位方法論、一元結構、市場與政府有效性等方面的「主流經濟學範式」進行了衝擊,引起了與會者的激烈討論,爭論的一個主要問題是 「自利」與「互利」,哪個做為經濟學的起點能更恰當的分析人類的經濟行為。 葉航教授做了《神經元經濟學》的演講,介紹了如何用經顱直流電刺激的方法基於計算機模擬來研究人的偏好,從而打開偏好黑箱,並對主流經濟學的「理性」假設提出了質疑。羅必良教授認為該研究可以為新古典理論提供很好的生物科學及人類學基礎。莫志宏老師認為這種經濟研究走入了歧途,沒有劃清經濟學、心理學、行為學等的邊界。 林毅夫教授對《新結構經濟學》進行了闡述,認為政府可以在經濟發展中起到因勢利導的作用,而過去主流經濟學認為政府的作用僅僅限於制定和維護市場制度、打破壟斷、解決外部性問題,林毅夫認為「華盛頓共識」在拉美、東歐、非洲等國家的實踐均以失敗告終,而真正獲得發展的國家均得到政府的有效干預,「有為政府」可以在「有效市場」的基礎上起到積極的作用。大家評論的主要問題在於,林毅夫如何從邏輯演繹上說明政府的這種作用以及市場和政府的界限。 黃凱南老師做了《演化經濟學理論創新的綜合研究》的闡述,認為新古典經濟學分析均衡產生的經濟結果,演化經濟學則是研究均衡形成的過程,兩者的研究互不矛盾,但目前演化經濟學由於缺乏微觀基礎還很難自成體系。 歷史學家高王凌和趙農分別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了一些經濟學的結論,如清朝土地地租遞減問題、血酬定律用於社會暴力制度的形成等方面,開闊了經濟學看問題的視界。 晚宴後舉辦了慶祝茅於軾先生獲選「2014世界思想家」的活動,大家為茅於軾先生的成就感到衷心的祝賀,這也說明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被世界所關注。 第二天的演講同樣精彩,上午首先由史正富教授做了《中國複合財政理論》的演講,比較了中美兩國不同的財政和金融體制,中國的投資性財政收支優劣及可持續性問題,爭論也非常激烈。 張維迎老師做了《從功利哲學到權利哲學的轉變》演講,對主流經濟學的功利主義哲學基礎進行了批判,期望從個人權利角度建立新的經濟學哲學基礎,大家對張維迎的轉變表示刮目相看。 上午還進行了掛牌分組討論,黃有光、孫滌、管毅平分別做了《微觀經濟分析法:如何結合微觀、宏觀和全局均衡》,《超越經濟理性的合作行為》,《權威、國家發生學》的討論。 下午由張維迎教授主持「如何進行理論創新」主題討論,共有9位學者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和研究,陳釗教授闡述了「經濟理論研究創新中的幾對關係」,茅於軾教授闡述了「數學如何改變了經濟學」,何夢筆教授闡述了「演化經濟學如何創新」,曹正漢教授闡述了「結構、制度與轉型——中國制度經濟學」,甘德安教授闡述了「基於複雜性科學的家族企業跨學科研究」,羅必良教授闡述了「經濟理論如何創新」,李斌闡述了「演算法框架理論」,胡必亮教授闡述了「新古典經濟學的文化視角」,楊其靜教授闡述了「垂直產業視角下的國有企業研究」,大家對如何推動經濟學理論創新暢所欲言。最後,張曙光做了總結髮言。 感想 此次會議的召開,可以說中國經濟學界對主流經濟學的一些問題已經有所反思,甚至有一些學者提出了質疑和批判,希望能對主流經濟學理論進行變革和創新。但新古典經濟學之所以成為主流,有其時代背景和邏輯體系自洽這兩個主要原因,這次會議的召開,有助於把大家分散的觀點集合起來,從而對主流經濟學的整個體系產生根本性的衝擊。 從時代背景來說,工業革命始於西方,工業革命提高了生產效率,需要積累資本進行技術創新,生產效率的提高需要從以前農耕時代的暴力分配製度演變為市場分配製度,這就是市場經濟產生的根本原因,這種陌生人通過市場交易進行的合作,區別於小農經濟的家庭合作和封建集權下的強制性合作。斯密對這個變化有深刻的洞察:分工取決於市場範圍,效率思想始終貫穿於市場經濟理論之中,這也是主流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基礎。 新古典經濟學延續了斯密傳統,經過上百年幾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一個更加完整的經濟學體系: 經濟人假設—→自利、理性—→個人利益最大化—→效率優先—→優勝劣汰自然法則—→個體主義方法論—→邊際效用遞減—→完全競爭—→一般均衡理論—→局部均衡(價格理論)—→稀缺資源優化配置—→有效市場—→貨幣中性—→理性預期—→私有產權理論—→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功利主義社會哲學—→新自由主義思想,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但是,馬克思在早期的資本主義階段,就對這種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提出了質疑,認為生產資料的私有化佔有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有著本質的矛盾,並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和勞動價值論,反對資本主義「按資分配」的制度,提出「按勞分配」的經濟思想。馬克思的這套經濟思想影響了當代許多社會主義國家,但也被實踐證明存在著根本的問題。 上世紀30年代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使主流經濟學家不得不做出反思,主流經濟學界作出了半個不成功的變革——「凱恩斯革命」,使經濟學家的視角不僅僅局限於微觀個體方面的研究,轉而注重經濟整體的運行,從而產生了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劃分,政府在經濟運行中的作用得到肯定,自然而然,市場與政府、自由與管制等爭論一直延續在新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經濟學的思想觀念之中。 從實踐上看,資本主義社會經歷多次經濟危機,特別是美國自由放任的金融制度導致了2008年金融危機,使政治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法學家、倫理學家對主流經濟學 「有效市場」 的核心理念產生了質疑,逐漸認識到社會的運行並不是完全按照單一的市場規則在進行,優勝劣汰自然法則與人人平等社會法則、效率與公平、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理性與非理性、自利與利他、私有與公有、市場與政府、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爭論越來越激烈。 中國的市場經濟改革經歷了30多年,有洞見的經濟學家已經認識到這些問題,這次會議一些學者從社會哲學基礎、科學方法論、跨學科研究、歷史等多個方面對主流經濟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反思,希望做出變革甚至創新,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學家在這一時代大變革中做出的努力,中國經濟的發展也蘊育了創新的土壤,相信這次會議會成為中國經濟學歷史上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是為記。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俄羅斯經濟下行對民眾的影響大么?
社會不是弱肉強食,而是相互合作
不學點經濟學,不足以談人生
城市發展與經濟學國際會議
中國貨幣超發到底有多嚴重,看完了你就知道了。

TAG:經濟學 | 創新 | 經濟 | 變革 |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