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緣何要焚香
古來凡祭祀活動,有一道禮儀不可或缺,那就是焚香。上自國家大典,如祭祀炎黃、堯舜,人文初祖,孔子、關公,文武聖賢;下至民間祭祀,如年節敬祖,婚嫁喪葬,求神拜佛,抽籤卜卦,都要焚香祭拜,行禮致敬,概莫能外。
祭祀為什麼一定要焚香呢?這是因為在古人看來,祭祀本身是人與神鬼之間的溝通,是陰陽兩界的對話。這種溝通必須有一個平台或通道。而神靈、先祖大都居於渺茫的天空,高不可及。只有氳氤飄逸的煙雲,裊裊升騰,飄飄遠上,可以直達天庭。因此,祭祀活動開始頂禮膜拜,祝願祈福,表達自己對神靈、祖先的感恩、敬畏,祈望他們對國家、家庭、兒孫的庇佑保護。
人們相信他們的祈禱,他們對祖先的崇敬、祈願,會隨著香煙勝達冥冥天庭,傳達給神靈和祖先,使之聽到人們的頌揚和企求,而後降福於人間。而祭祀者自己,則可以從這種「天人溝通,天人合一」的儀式中,獲取一種力量,一種信心。因此,焚香就成為祭祀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項儀程;沒有焚香儀式,則不成其為祭祀。
焚香的儀式最早是從印度傳過來的。
我國秦漢以前大型祭祀天地神靈活動多採用的是「燔柴」禮,即是以點燃樹枝柴草升起的濃煙來祭告天神和祖先,稱為「柴望」或「煙祀」。《尚書》中既有「至於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柴望尤告武成」的記載;《禮記》亦有「焚柴泰壇」的說法。有時還將祭獻的牲畜(牛、羊、豬)及衣物等放進活里一同燒掉,供神靈、祖先享用。《周禮》說的「升煙燔牲首」,就是這個意思。
不僅漢族如此,古代匈奴以及後來的鮮卑、契丹、蒙古等民族也是如此,直到明清時代封禪祭天,仍然採用的是「煙祀」。而一般民間祀神祭祖,在漢代以前則是只點燃艾蒿變成的草條(類似鄉間老農抽旱煙鍋時點的草葽子),所謂「以艾蕭達神明」,並不焚燃香料,當時的香料主要用來「熏香」。因此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人們祭祀不用香爐。我們今天看到的周秦時代那麼多的出土青銅禮器,居然沒有一件是香爐,就是這個原因。
到了漢代佛教傳入中國,將香作為禮佛的重要道具,並帶來了「西域香」,燒香祭祀神佛、祖先,才漸漸成為習慣。
宋人吳曾《能改齋漫錄》考定「焚香始於漢」,根據就是武帝時,匈奴昆邪王降漢,所祭「金人」被置於長安甘泉宮,焚香禮拜而不用牛羊。人們推斷匈奴「金人」很可能是銅雕像。
漢代之後,焚香之舉則常見於史籍記載。早些年,考古人員在山東棗莊發現了一塊漢代刻有焚香圖像的畫像石,進一步用實物證明了這一點。不過,這裡所說是「香」,主要還是指各種散碎的香料,像今天這樣一根一根的線香還很少,當時最有名的「博山爐」,就是用來焚燒散香用的。
後來到了南北朝,佛教盛行,道教也有大發展,兩教均尚香信徒眾多,焚香進一步走向普及,從而形成「九州無處不焚香」的風尚。從這個時候開始人們敬神祀祖,才普遍用線香。不過即使到了今天,在佛教人士眼裡,散香和線香在禮佛事神的功能上是相同的,並沒有什麼本質差別。
古人焚香祀神祭祖也有許多講究,最重要的是要虔誠。一般來說,所準備燒的香燃的時間越長越好,古人許願的往往說要給佛祖給先人「燒高香」或「燒對把粗的香」,就是這個意思。
另外,上的香要徹底燃盡,否則會被認為心不誠,許下的願就會落空。元雜劇中就有人們遇到挫折、災難,懷疑用嘴吹,那樣的話會被認為是對神佛、祖先不誠不敬,等等。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TAG:祭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