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生命貴在傳承—《難忘的旋律》序

2014-07-21 09:04 來源:光明網 我有話說張全景沂蒙之歌泥土香,小調一曲天下揚沂蒙老區是我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著名的革命根據地之一,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過輝煌而壯麗的篇章。在那嚴酷的戰爭年代,這裡的每一座山岡幾乎都燃燒過革命鬥爭的烈火,縱橫八百里的沂蒙山區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拋灑過革命烈士的鮮血,處處掩埋著他們的忠骨。沂蒙老區也一直是我黨發動群眾開展革命鬥爭持續時間最長、輻射範圍最廣、影響最大的老革命根據地,它為全國的解放和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這裡的人民為了支援戰爭的勝利,從著名的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隨軍轉戰,渡江南下數千里直到解放了全中國。為此,陳毅將軍曾感動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山東老百姓用木輪小車推出來的!」沂蒙兒女對革命的一片赤誠,既推動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步伐,也為後人留下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即「愛黨愛軍,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文化是對生活的反映,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沂蒙文化是民族傳統與革命傳統融匯在一起之後發展出的一種帶有鮮明地域色彩的文化形態。沂蒙山區是一塊擁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聖地,它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藝創作素材寶庫。從戰爭年代到建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很多曾在沂蒙老區從事過文藝工作和新聞工作的同志們,至今難忘沂蒙山區人民的哺育之恩。至今家喻戶曉、感人肺腑的「紅嫂」明德英用自己的乳汁救傷員的事迹,就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意義的例子,它充分體現了沂蒙老區的人民與子弟兵之間難以分割的血乳深情。「蒙山沂水,沂水蒙山,我的母親。在那戰爭的年代,是你養育了我們……」 這是與我同在中央組織部工作過的沙洪同志在20世紀90年代創作的一首叫做《沂蒙母親》的歌詞,後由部隊著名的作曲家和指揮家胡德風譜曲,並親自指揮了這首歌的演唱。這首歌已被收編在《難忘的旋律》一書中。王濱、秦守印等創作的歌曲《蒙山沂水親爹娘》和楊帆《王濱用音樂傳遞蒙山沂水情》一文,在《中國廣播報》2012年2月24日發表,歌詞靈感源自沙洪歌詞《沂蒙母親》。他們還創作了《如今沂蒙出綠茶》、《誇誇家鄉沂蒙山》、《自行車好朋友》、《貼門箋》、《陳州身殘意志堅》、《沂蒙精神傳家寶》、《銀雀山之歌》《天上人間》等十幾首歌曲。中國作協副主席李存葆曾說中國作協會員高明是「蒙山沂水」的歌者。高明發表作品300餘萬字,除了大量的歌頌沂蒙山水的散文,還創作了幾十首歌頌沂蒙山的歌。如《家在沂蒙山》、《錦繡沂蒙》、《相約沂蒙》、《溫暖沂蒙》、《臨沂風彩》等。《沂蒙山小調》的詞作者阮若珊同志,生前非常思念沂蒙山區這個風光綺麗、民風樸實的好地方。她曾動情地回憶說:「春天的沂蒙山區滿山遍野桃紅柳綠,軍民親如一家。那裡的山好,水好,老鄉們更好。當年老鄉們自己捨不得吃雞蛋,卻攢下來給我們這些文藝戰士們吃。敵人來了,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千方百計地掩護我們和革命後代……」讓《沂蒙山小調》蠻聲海內外的不僅是這首歌本身的優美,更因為凝聚其中的沂蒙精神,還有那些用鮮血和生命孕育了沂蒙精神的英雄兒女們永垂不朽的沂蒙魂。沂蒙之歌千首萬首,最響亮的只有一首,那就是《永遠跟著共產黨走》。《沂蒙山小調》(原名《反對黃沙會》阮若珊詞、李林曲)和《跟著共產黨走》(又名《你是燈塔》沙洪詞、久鳴曲),這是袁成隆同志領導創作的留給沂蒙人民和山東人民最珍貴的精神財富。自詡「半魯人」的原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團長袁成隆同志,為了不忘這片他曾戰鬥過的沂蒙熱土上的父老鄉親和犧牲的戰友們,生前曾向家人留下遺言,要求把他的部分骨灰撒向沂蒙大地。六年前他的遺屬已遵照他的遺願把他的部分骨灰撒進了遼闊的沂河,部分安葬在山東省費縣白石屋村,即《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讓他魂歸第二故鄉,和已故戰友們一起長眠沂蒙大地。1993年袁成隆同志曾為《沂蒙山小調》做詩一首:《八十赤子念沂蒙》情系沂蒙山,硝煙憶尤常。難忘鬧翻身,煎餅地瓜香。熱土豐功偉,青史永光芒。春風更新綠,小調唱金黃。半魯人 袁成隆一九九三年四月這首詩已被鑲刻在他墓碑的一側。《永遠的歌聲》一書的主編也是大型音樂電視《沂蒙之歌》的製片人王濱,他作為第二代抗大人,以充沛的政治熱情和對民族文化的責任,積極搜集資料編撰《永遠的歌聲》姊妹篇《難忘的旋律》,把出自沂蒙山的優秀歌曲《沂蒙山小調》、《跟著共產黨走》、《沂蒙母親》、《沂蒙山區好地方》、《我的家鄉沂蒙山》、《請到沂蒙看金秋》、《家在沂蒙山》、《蒙山沂水親爹娘》、《我的家鄉我的歌》、《請你干一杯沂蒙山的酒》、《我的家鄉飛出一支歌》、《誰不說俺家鄉好》、《願親人早日養好傷》、《我們是燈塔藝術團》、《沂河的胸懷》、《蒙山秀美我神州》、《誇誇家鄉沂蒙山》、《大蒜謠》、《今年元宵鎮熱鬧》、以及《綉荷包》、《大踏青》、《五支小船》、《走親戚》、《抗日小唱》、《魯南五大調》、《抗日小唱》、《歌唱大生產》等臨沂民歌編輯成冊,名曰《永遠的旋律》。筆者從錄音帶上欣賞過上述歌曲,這些歌曲內容豐富,旋律清新明快,不但歌頌了沂蒙山的自然好風光和豐富的物產,也反映了沂蒙山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未來的憧憬,更歌頌了改革開放30年給沂蒙大地帶來的巨大變化。該書圖文、歌曲並茂,還附贈代表性歌曲的光碟以饗讀者,是一本難得的社會文化教科書。沂蒙山這片美麗而富饒的古老熱土,不僅賦予了沂蒙兒女熱情如火和勇敢剛毅的品格,更以如詩如畫的山水和淳樸的風情滋養了他們永不枯竭的靈感和澎湃的激情,造就了那裡產生優秀的反映時代精神的創作歌曲和膾炙人口的民歌所必須的深厚沃土。文化的生命貴在傳承和發展。古今中外文化發展的一個共同歷史規律是,每一次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無一不是在對前人文化傳承的基礎上實現的。對於生生不息地延綿了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來說,這一特徵更為明顯。黨和政府提出了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號召,如免費開放展覽館、博物館和圖書館等措施,都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目前,全國正在進行素質教育改革,把傳統文化作為中、小學校授課內容的一部分,讓學生們從小就系統地接觸到自己祖國的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這也是文化傳承的好方略。山東臨沂地區正向著「建設富強美麗的大臨沂,新臨沂」的目標闊步向前。如今臨沂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等稱號,這一塊塊份量極重的金牌是黨領導沂蒙人民所獲得的,一定能在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和燦爛文化的熱土上,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和沂蒙山的家鄉夢。《難忘的旋律》魅力無窮。是為序。(作者系中組部原部長)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查旭東:傳承文化是最好的紀念——紀念南懷瑾先生系列視頻《千江有水千江月》總第 68 集
張義尚 道功傳承
風箏傳承的不僅是技藝,更是文化.
02薛瑄生平、為學進路及學脈傳承

TAG:生命 | 文化 | 傳承 | 旋律 | 難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