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秦始皇遺體完好
埋葬始皇帝的土堆,形狀像座金字塔,坐落在渭河以南、驪山以北、距今臨潼縣城東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開始營造皇陵,他徵召了大約70萬名勞役,用了將近11年的時間建造自己的陵墓。
1977年,在這座金字塔的西北發現了寢宮的遺址。3年後,在距金字塔西
那麼秦始皇陵究竟是怎樣的呢?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陵墓的頂部鑲嵌的珍珠和寶石,象徵著星空的面貌;地下宮殿是一個縮小的帝國模型,其中包括了山、峽谷和水銀灌注的河流、湖泊;裝滿了油的燈映照著頂部閃爍的星星和地面泛光的水銀湖;在湖的中央放置著保存皇帝軀體的石棺。
秦始皇可能身穿一套永不腐朽的玉衣,如同中山靖王劉勝和其妻竇綰身著的玉衣。那些沒有子嗣的嬪妃則要殉葬以追隨秦始皇到地下生活,她們的遺體安放在他的身邊。
堆滿珍寶的陵墓設置了許多機關,比如隱秘的陷阱和石門,以阻擋入侵者。最後一批離開陵墓的工匠被關在封閉陵墓的一套雙重石門內。為了保守秘密,這些工匠都被活埋在陵墓內。不過,金字塔內的陵墓未被發掘,真實情況我們尚不得而知。
根據考古發掘,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在臨近陵墓外城東面
當時的工匠是如何建造兵馬俑坑的呢?工匠們首先在地面上用木樁划出坑道的挖掘範圍,接著挖掘坑道。然後用鋸好的原木夯實每個坑道的地面,再鋪上青磚。每條坑道的盡頭再裝上木製的立柱和門楣。
每個武士俑重約半噸,是用馬從幾千米外的陶窯運過來的。到達俑坑後,他們將武士俑從坑道入口陡峭的斜坡移進已經布置好的軍陣中。不過,這種運輸過程肯定隱含著一項驚人的工程技術。我們當年從西安的博物館商店定購了一尊仿製的武士俑,這尊武士俑運達英國後,我們發現,把他從汽車搬到房子里,是一項艱巨的工程。我們在武士俑的下面鋪上數根平滑的圓木,圓木先用水浸濕,以減小摩擦。我們推著武士俑在圓木上滑動,把後面空出來的圓木再鋪到武士俑前面,結果,移動
由此可見,當時那些修築兵馬俑的工匠要面對多麼艱巨的困難。他們的工作難度至少是我們的8000倍,而從陶窯到坑道幾千米的複雜地形也不是我們自己穿過草坪的短暫旅程所能比擬的。我們把武士俑從一個角落移到另一個角落也是件危險的工作,第一次嘗試時,底座的一個角突然斷裂了。武士俑本身也是有啟發作用的:他促使人們注意到,基座的後部有一個角是有意缺失的。這使我們注意到古代文明中常常通過有意識地遺漏某些細節來掩蓋古人的秘密信息。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兵馬俑坑的主人真的是秦始皇嗎?
※秦始皇的一個決定使得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在中國不會出現
※秦始皇到底是怎樣死的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連載十二)
TAG:秦始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