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西遊:玄奘一個人的萬里長征

關於歷朝歷代的和尚花邊新聞海了去,比如馮小寶與武女王的親密故事正史有說到,而武女皇的女兒太平公主更是和胡僧惠范纏綿。為什麼豪富巨族女人喜歡與和尚偷情呢?正如寫《水滸傳》的施耐庵分析得十分鞭辟入裡:因和尚有閑缺情又精力充沛。不怕賊就怕賊惦記,對於一心尋歡的蕩婦來說,這三點哪一樣不是必要條件不可或缺?

只是萬萬想不到的是,和尚居然成了古代社會豪婦的另類點心,如娛樂明星一樣受歡迎,估計床上功夫也一樣深研了得,應該是九段以上的吧?這世界果然詭異之花經常神秘開放,你不服不行。

這些定力不夠的花和尚與人苟且的事就不用大張旗鼓地提起了,因為也有不吃腥的和尚,比如《西遊記》里的唐僧,即使是面對女兒國里如花似玉的女王也能坐懷不亂,其他不同類型風情各異的美女更是不在話下,穩做柳下惠,很難讓他犯作風問題。

而《西遊記》里唐僧的原型玄奘,他是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也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他最重要的著作《大唐西域記》流傳至今,此書記述玄奘遊歷西域和印度途中所經國家和城邑的見聞,範圍廣泛,材料豐富,除大量關於佛教聖跡和神話傳說的記載外,還有許多關於各地政治、歷史、地理、物產、民族、風尚的資料,影響深遠。因為他是中國佛教旗艦式標杆人物,以下我們試圖綜合一些史料介紹他的瘋狂取經簡歷。

說到《西遊記》,在此想穿插一下唐僧四師徒的艷遇指數話題,風流大唐嘛,當然不能少了這些極誘人的花絮,當然不算題外話了,不然怎麼配稱趣說呢。

曾有雜誌調查說,如果只能在唐僧四師徒中選如意郎君的話,你會選誰?結果你想不到的是,我們可愛的「女人點心」老豬高居榜首,比奶油小生又帥又不花心的唐僧的得票還高,你知為啥嗎?

我們先來分析猴哥的艷遇指數,那肯定是最低的了,這隻因為他那天生和女人有仇的性格使然,你用腦子想想,似乎在他心中每一個絕色美女都是害人的白骨精(不是白領骨幹精英的「剩女」類型而是真正最生猛的女妖精),而且他太聰明活潑,女人不太喜歡太聰明的男人,那樣她就會失去控制權。再有是孫猴子太斤斤計較,火眼金睛嘛,這給人一種不大方不是男人的感覺,所以女人喜歡他才是有限,任你有天大本事一筋斗就跑了十萬八千里也是白搭,所以男人不能太咄咄逼人,太老實不行太不老實也不行。

第二個是奶油小生唐僧,他得票是第二低,為什麼帥哥還排名在丑老漢和尚界最著名的「勞動模範」只知一味幹活沒點生活情趣的沙僧之後呢?這當然不會涉嫌「造馬」,就因為他太矜持,有點性冷感,或者說是有點性取向不明,是不是同性戀還有待取證,因為你很難想像一個有血有肉的美男子居然對那麼多的絕色美女無動於衷,不管她是不是妖精,這麼冷靜的頭腦不配用於男女之事上,所以他給女人的觀感也不敢恭維。

至於沙勞模,不說也罷,整個是一條扭不彎的堅挺榆木,就是太老實沒情趣死氣沉沉的那種。

說到我們的搞笑天王Q版帥哥雍容華貴的悟能居士就不同了,他是女人點心呀,就在他活潑可愛,懂生活,善美食,愛美人,哄美眉,不然怎麼能當上高老莊的「模範女婿」?侍候起女人來既膽大又心細,這樣的男人現在沒多少了,差不多全絕跡了,不選他選誰?我敢基本上肯定美女你以後選的如意郎君也是此類男子(初戀時追求感官刺激的除外),不然你就很難理解大街上見到的很多美女配醜男的個案(怎樣想也想不通吧,只能說上一句「鮮花插在牛糞上」的套話,嘿嘿),那也是我的男女配對理論的最佳支撐點。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講講玄奘的瘋狂故事,別喧賓奪主了。他是一個縣長的兒子,卻志心向佛,玄奘11歲出家後(比辯機還早,15歲才出家),便廢寢忘食地苦心孤詣鑽研經文,然後周遊列國遍訪名師益友,精讀各種釋經文字。當他知道得越來越多的時候,卻發現佛經的各種譯本並不是想像的那麼完美,有的甚至失掉原意離題萬里。所以蘇東坡老夫子曾比較惆悵地說「人生識字憂患始」,比較起來還是沒知沒覺的傻瓜生活比較單純比較幸福,慾望越多煩惱越大。為了尋求一種最完美的經文,他決定去佛經的發源地印度留學取經,探求佛教真義。這就是他為什麼不顧身家性命瘋狂西行的主要原因,也直接催生了西天取經的偉大故事,讓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現在還為《西遊記》的綺麗故事砸嘴津津樂道呢。

貞觀三年(公元629年,一作貞觀元年),28歲的玄奘上表要求西行,因當時西域政局動蕩未獲批准。三年後,長安一帶遭到嚴重霜雹災害,皇帝詔准人們可以四齣隨豐就食,這個當然是酸文人的酸溜溜文縐縐的有意包裝誤導,不想把話說得太難聽,文過飾非的那種,說白了就是出去逃荒討飯。於是他趁機混進災民里西行,出玉門關,開始了驚天動地的艱險跋涉。在上無飛鳥、下無走獸的八百里荒漠中,他形單影隻(多麼偉大的背影,哪有唐僧師徒四人繞膝纏金倚紅偎翠的幸福日子),饑寒交迫,茹毛飲血,孤身涉險,歷盡艱辛,幾經生死,經秦涼高昌等地,抵天竺北境,即越過今之新疆北路,然後經西土耳其斯坦、阿富汗進入印度境內,沿途瞻禮聖跡,發古幽情,迤邐南行,越入摩揭陀國,最終到達了大乘佛教發源地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並在那裡刻苦學習,潛心研讀,終成名僧。公元642年,在印度歷史上著名的曲女城佛學辯論大會上,有全印度18位國王率領著大、小乘佛教的六千名高僧(也有說是七千多人)參加,玄奘擔任主講,舌戰群儒,技壓群雄,辯論獲勝,從而飲譽印度,成了傳奇人物。

據學者統計,從公元3世紀到4世紀,一共有7個和尚從陸路去取經;到了5世紀,有61個人到西天取經;6世紀有14個人;7世紀有56個人;8世紀有32個人。從3世紀到8世紀不斷的有高僧離開中土,不顧個人安危長途跋涉到西域去求經拜佛。

史書上記載的這170個人,其中平安返回的只有43人,大多數人都為尋佛光榮獻身了,而玄奘儘管歷盡苦難卻能平安歸來,往返共歷十七年,行程五萬里,一個人的萬里長征也,多麼壯美!還取得了特別大的成就,成了流芳百世的大和尚,也可謂是功德圓滿了,佛祖顯靈啊。

他就是瘋狂和尚玄奘,絕對不比《西遊記》里的唐僧少了傳奇性,而且更有真實感。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老淚常澆萬里心
美貌出眾  萬里挑一
橫跨萬里長江的85座大橋集錦
天風海雨飽曾經 又作輕舟萬里行

TAG:玄奘 | 西遊 | 萬里 | 長征 | 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