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奪門之變,皇位面前兄弟相殺

1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刺權臣也先聯絡各部,向明朝發動大規模進攻。大同守軍失利,塞外城堡陷落,邊報日至,太監王振勸明英宗朱祁鎮親征。為解決憂局,明英宗決意親征瓦剌,兵部尚書鄺埜與兵部侍郎于謙極力勸諫,英宗不聽。七月十六日,英宗與太監王振、兵部尚書鄺埜等率二十萬大軍麾師北上。郕王朱祁鈺居守,每天早晨於闕左門西面受群臣謁見。

土木堡之變

八月十六日,土木堡失敗的消息傳到北京,大街上到處是從前線跑回來的敗兵。八月十七日,皇帝被俘的消息傳來,群龍無首,朝廷上下一片混亂。一些官僚富豪收拾細軟紛紛準備逃跑,他們已經獲悉,明軍各營精銳全被派出隨駕親征,軍資器械,十不存一。也先擊潰明軍主力,必然會藉助餘威攻擊北京城,憑藉目前這點兵力很難抵擋對方攻勢。皇太后孫氏搜括宮中重寶文綺,載以八駿名馬,皇后錢氏也搜羅珍寶湊在一起,派出使臣送到也先營中,請求放皇帝車駕南還,可是卻得不到任何答覆。

十八日,皇太后召百官集於闕下,她說:「皇帝率六師親征,已命郕王統領百官。從現在開始,由郕王監國,眾臣都要聽從郕王的命令。」在危如累卵的局勢面前,孫太后以大局為重,以懿旨形式確認了郕王主持國政的事實。

當日,郕王召集大臣商討戰守大計,侍講徐珵說:「我夜觀天象,對照曆數,發現天命已去,只有南遷才可避過此難。」他的提議獲得了一部分大臣的贊同。成祖皇帝朱棣北遷北京後,本朝開國都城南京依然保存著完備的官僚機構,是理想的避難場所。

徐珵,吳縣(今蘇州)人,宣德八年考中進士,正統十二年(1447)任侍講學士。徐珵除了熟悉經學理學外,還有個人愛好——陰陽術數之學。他對土木堡之敗做出了準確判斷。在明英宗親征前,他夜觀天象之後,跑回家對妻子說:「我觀天象,此戰必敗,到時瓦剌軍隊攻來就來不及了,你趕緊回老家躲躲吧。」

一位同樣出生在江南的大臣堅決反對南遷江南,他是杭州人于謙。于謙永樂十九年(1421)考中進士後被任命為御史。宣德五年(1430),明宣宗任命于謙為兵部右侍郎,並派他巡撫山西、河南等地。這一年,于謙只有三十二歲,位居正三品。

于謙是權力很大的巡撫,卻不貪一針一線。曾經有人勸于謙多少送點東西做人情,于謙做了一首詩來回答:

絹帕蘑菇及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得閭閻話短長!

成語兩袖清風即來源於此。

正統十三年(1448),于謙被召入京城,任兵部侍郎。

于謙說:「京師為天下根本,宗廟、陵寢、百官、萬姓、帑蔵、倉儲全都在這裡,若一動則大勢盡去。北宋南渡,可為殷鑒。徐珵妄言當斬!」于謙請求馬上徵召各地軍隊,誓死堅守京師。于謙的建議得到了皇太后和郕王的贊同,在主戰派官僚的支持下,于謙擔任起保衛京師的重任。

二十二日,皇太后下令立皇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當時朱見深才兩歲,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鈺輔佐,並昭告天下:「近來賊寇逞凶,毒害生靈百姓。皇帝憂心祖宗社稷,親率六軍討伐賊寇,由於沒有約束好將士,反被扣留蒙古王庭。國不可一日無君,現於皇庶子三人中選賢與長,立見深為皇太子,正位東宮,命郕王輔政,以安撫百姓,特此布告天下,使百姓周知。」為了防止朱祁鈺產生非分之想,孫太后匆忙主持了明英宗兒子朱見深的太子冊立儀式。

在軍事上于謙開始有條不紊地準備,然而一場政治風暴突然到來。「把王振千刀萬剮!」是很多大臣的心聲。王振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自從掌權以來,很多大臣因為一言不合就被他打入大牢。而且他還主動索取賄賂,誰敢不給就沒有好下場。此外他還勾結錦衣衛,把特務機構變成整人機構,很多官員吃過他的苦頭。更重要的是,正是由於王振的無能和愚蠢才最終導致了土木堡的失敗!

八月二十三日,郕王朱祁鈺在午門上臨朝,都御史陳鎰等聯名上奏說:「王振傾危宗社,請滅族以安人心。若不奉詔,群臣死不敢退。」

朱祁鈺初登大位,還不是皇帝,只不過代行職權而已,見到這個陣勢,不知所措。他起身退入,宦官將要關門,眾人隨著擁入。不得已,朱祁鈺下旨派遣指揮使馬順去籍沒王振家產。馬順是錦衣衛鎮撫司衙門裡的一名指揮使,他是王振的心腹爪牙,眾人說應該派都御史陳鎰前往。

朱祁鈺

這時,太監金英傳旨,令百官退朝。眾人慾毆打金英,金英脫身進入內庭。馬順還不知收斂,他站出來呵斥上奏章的大臣,想把大臣們趕走了事。這猶如火上澆油,點燃了官員們的憤怒火焰。給事中王竑首先挺身而起,抓住馬順的頭髮痛斥:「馬順過去幫著王振幹壞事,時至今日,尚不知懼!」他邊罵邊打,一口往馬順的臉上咬了過去。百官也不顧朝規禮儀,一齊撲向馬順爭著毆打,有的脫下馬順的靴子用來擊打,有的用腳踢踩,當時就把馬順打死了。接著,大臣們要朱祁鈺把王振的餘黨——內使毛貴和王長隨二人交出來!

毛貴和王長隨被金英揪住送出來,大臣將他倆打死。打死的三個人被陳屍東安門,軍士們還爭打不已。不久,王振的侄子錦衣衛指揮王山被捉住捆綁起來,群臣讓他跪在朝堂下面,對他唾口大罵。群臣吵吵嚷嚷,行班雜亂,完全失去了朝儀。

群臣當著錦衣衛的面打死了他們的長官,但錦衣衛卻毫無行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有一個人在場——朱祁鈺。朱祁鈺是當前的攝政,如果沒有他的命令,錦衣衛是絕對不敢亂來的。

朱祁鈺從最初的震驚中緩過神來,看著這些幾近瘋狂的大臣,他害怕了,他想逃走,他要逃到宮裡去。

只有一個人保持著冷靜的頭腦,意識到了即將到來的危險,這個人是于謙。如果朱祁鈺不表態就此退朝的話,大臣們的生命安全就很難保證了,因為錦衣衛中有很多王振的同黨。

眼看朱祁鈺準備開溜,于謙十分著急,他立刻向朱祁鈺跑去,在擁擠之中於謙的衣袖也被撕破了,但他終究還是攔住了朱祁鈺。他用洪亮的聲音說:「殿下止步。王振是罪魁禍首,不抄滅他的族屬就不能泄眾憤。群臣之心本為社稷,並無其他。」

這聲音驚醒了朱祁鈺,他明白,如果現在不給這些人一個說法,局勢將無法穩定。朱祁鈺降下旨令,褒獎並勸勉百官回衙做事,馬順罪在當死,群臣過失不予追論。眾心安定,拜謝而出。

于謙

這一天事起倉促,于謙在突發事變面前鎮定自若,平息風波。于謙出宮,吏部尚書王直握著于謙的手感嘆說:「朝廷全靠尊公您了!今日這事,就是有一百個王直又能起什麼作用呢!」陳鎰接到令旨,抄滅王振及其黨羽的族屬,王振的族屬不論老少都被抄斬。

太后任命于謙為兵部尚書。針對當時京師人心震恐,上下無固志的情況,于謙請郕王發文兩京、河南的備操軍、沿海防備倭寇的軍隊和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緊急增援北京。他部署得當,人心逐漸安定。

軍隊到京,糧食充足,王振的餘黨也徹底清除,但于謙還有最後一個麻煩,這也是最大的一個麻煩:皇帝還在瓦剌手裡!

朱祁鈺以留守身份代理朝政,儘管他決策得當,但所的命令都缺乏法律效力。更危險的是,蒙古人手中握著明英宗,隨時都準備以皇帝來要挾明朝。如果蒙古人簇擁著明英宗來進攻明軍,明朝的將士們還真不知道如何辦。

明英宗朱祁鎮之所以會成為也先手中的王牌,不是因為他是朱祁鎮,而是因為他是皇帝。九月初一,群臣聯合向孫太后請求:「車駕北狩,皇太子幼沖。請速定大計以安宗社。」最先被考慮的皇帝人選是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不過他當時只有三歲,唯一可能的人選只有郕王朱祁鈺。

明英宗的母親孫太后和皇后錢氏反對立郕王朱祁鈺為新皇帝,她們希望自己的兒子和丈夫早日歸來。現在面對大臣們擁立新皇的呼請,無計可施的孫太后雖然心中不願,可無力抗拒,只好同意。

群臣把太后旨意告訴郕王朱祁鈺,朱祁鈺「驚讓再三,避歸郕邸」。敵軍隨時可能攻過來,京城萬一不保,他這個皇帝也幹不了多久,滅國的責任卻要擔在自己頭上。安全第一,這個皇帝不做也罷。可是事情已經不受他能控制,國家必須立一個皇帝,朱祁鈺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必須要做!群臣又堅決請求。于謙也說:「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在於謙和其他大臣們的堅持下,朱祁鈺只好「自願」當皇帝。

正統十四年(1449)九月六日,朱祁鈺正式即大明皇帝位,遙尊英宗為太上皇。定年號為景泰,第二年為景泰元年,臨危受命的朱祁鈺就是明景帝。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曾窮到吃不起肉,現在兄弟兩人都是中國首富,資產比肩馬雲李嘉誠
親兄弟換婚風波
陳羽凡胡海泉兄弟情深 慶生寫歌記錄羽泉成軍13年
小米發布筆記本電腦, 看上去就像MacBook Air的孿生兄弟

TAG: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