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愛學習的孩子,是我們「推」出來的嗎?

開學季來臨,家長們終於告別了雞飛蛋打的日子,歡樂地把孩子送回了學校。原以為可以高枕無憂,卻又被孩子上學時的各種問題鬧得夜不能寢、食不下咽。

早上眼看就要遲到了還不起床;日常簡單少量的作業非要拖到三更半夜才做完,盯著的時候挺用功,稍不注意就走神;上課外班只帶身體不帶靈魂,上了半天課卻一問三不知……

家長們大概都有一個願望:孩子如果自發自願地學習,該有多好。

那麼究竟做些什麼才能激發孩子自己的學習動力呢?

 

其實,我們天生就是愛學習的

因建立「靈長目動物實驗室」而聞名的心理學家哈利·哈洛曾經以恆河猴為實驗對象,進行了一次實驗。

實驗人員在猴子居住的籠子里放了一個複雜的裝置,猴子需要進行多個步驟才能將這個裝置完全解開。在沒有做任何外部鼓勵的前提下,猴子竟然樂此不疲地在玩這個裝置,並且看起來十分享受。

兩周後,猴子們都能熟練地把它解開。可見對於動物來說,除了吃喝這種生理上的基本需求外,還有其他驅動他們進行探索的力量。

我們人類也是一樣的,回想孩子還是小嬰兒的時候,從翻身、爬行到走路、蹦跳,他滿懷興奮地不斷學習和嘗試,充滿欣喜地迎接每一點成長,卻從未要求什麼外部獎勵(除非你單方面決定要給)——

人類天生好奇,願意主動發現新事物、接受挑戰,以獲得才能上的增長。

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天生自帶通過學習獲得滿足的內在驅動力。

童行夏令營:孩子們在做方案設計

然而,不愛上學其實也很正常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系教授,被稱作「積極心理學之父」的馬丁·賽里格曼曾經注意到,在美國有一群收入最高,地位也最崇高的職業群體——律師。

在這個行業中集合了無數聰明、優秀、有理想的學子,但律師的心理健康程度卻非常的低,他們患有抑鬱症的概率是一般人的3.6倍。這是為什麼呢?

賽里格曼認為影響律師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在工作上的「有責無權」,即對於工作上的選擇權很少,必須按照規定好的要求來做事,而工作強度卻很大。這種情境下的工作對於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同理,想一下我們的學校,規定的時間上學放學,規定長度的課堂、規定的科目、規定的學習內容、規定的作業,甚至孩子們還要在放學後去參加父母規定的補習課程……

孩子們的選擇權少、壓力大

,這樣的學習情境,與上面所說的律師工作十分相似,

所以長期處於這種生活中的孩子們,幸福感是不高的。

 

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做過些什麼?

回想一下在我們自己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和家長曾經用過哪些方法來推動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呢?

「認真學習,好好考試,你如果考到第X名,就給你買個你最想要的遙控飛機!」

「這個字你怎麼又寫錯了,回去寫十遍加深印象!「

「都幾點了,這點兒作業還沒寫完,別邊寫邊玩了,抓緊時間!」

獎勵、懲罰、監督催促……這種被我們俗稱為「胡蘿蔔+大棒」的模式,真的發揮作用了嗎?

在哈洛的猴子實驗中,還同時存在著一個對照組:猴子每一次成功解開裝置,就獎勵他們食物。但是兩周過去, 猴子並沒有如我們期待般表現得更好,反而嘗試解開裝置的次數越來越少、錯誤也越來越多。

哈洛並沒有對這一特異現象給出進一步的解釋,直到20年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愛德華·德西通過索瑪立方塊(一種類似「七巧板」的立體積木拼圖)實驗印證了哈洛的結論。

他把大學生分為A組和B組,兩組成員每天參加一小時的實驗,連續3天。

  • 第一天,兩組成員按圖片1拼立方塊。

  • 第二天,兩組成員按照圖片2拼立方塊,並且,A組成員完成後可以得到獎勵,B組沒有獎勵。

  • 第三天,兩組成員按照圖片3拼立方塊,兩組都沒有獎勵。

根據觀察:

  • 第一天,兩組成員的表現沒有差別。

  • 第二天,獲得獎勵的A組成員表現更加積極。

  • 第三天,A組成員的拼圖興趣卻明顯降低了。

心理學家的研究同我們的預期出現了相反的結論:

外部獎勵並不能激勵人們對於工作的興趣,反而降低了人們的內部驅動力。

人們會覺得「我做這件事是為了獎勵,而不是為了興趣」,因而當獎勵無法持續增長以使得它的額度對行為主體始終具有吸引力,人們對於做事本身的積極性便逐漸消失了。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如果他們學習只是為了爸爸媽媽給予的物質獎勵(如考試考到XX成績就買新玩具),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成長與滿足,那麼他們是否仍能自願地、持續地付出努力?

 

再來看看反面,對於錯誤進行處罰,會發生什麼?

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美國一所幼兒園為了促使家長們放學時按時將孩子接走,推出了一項政策:若家長未及時將孩子接走,就對家長罰款3美元,結果遲接現象不降反增。

因為家長們覺得:既然我已經交了罰款,遲接就可以理所應當,老師多照看一會兒孩子是我付費購買的服務,我對於老師的加班,並不會有什麼內疚。

這就是懲罰帶來的負面影響:讓人把心

思放在如何應對懲罰、逃避懲罰,而不是反思自己的行為。

犯了錯誤沒關係,認罰就是了,只要我承擔得起這種懲罰,我就可以不在意我的錯誤是否給別人帶來了不良影響。

所以有些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先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如何掩蓋、推脫、偽造。若實在逃避不了,也無非是檢討書、隔離禁閉、罰寫罰站,或是一頓打,至於內心深處的悔意,可能早已拋之腦後。

 

可見,外部的獎勵與責罰

,即「胡蘿蔔+大棒」模式,雖然在短期內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但是

對於人的內驅力來說,卻往往起到負面作用。

童行夏令營:特色情緒課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條件下更有利於內驅力的生成呢?

羅切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瑞安(Richard M. Ryan)和德西(Edward L. Deci)提出了「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他們認為,

人的內在動機的產生與天性中的三種需要有關:能力(Competence)、關聯(Relatedness)和自主(Autonomy)。

能力

指的是人在各種活動中體驗到的勝任感。

關聯

指的是個體能夠接受到來自周圍環境的關愛、理解、支持。

自主

則表示個體在充分認識個人需要和環境信息的基礎上,對於行為做出的自由選擇。

當人的生活環境能夠滿足這三種基本需要時,人的內在動機就會得到充分的發展,並能從中體會到幸福感。

但有時,人所做的事情並不一定完全來自於內在動機。比如面對學校的各種課程,一個人可能喜歡學數學,不喜歡學語文。面對不喜歡的事情如何形成內驅力呢?

自我決定論認為,

人們天生有「整合」的傾向性,即能夠將外部

環境的要求、價值觀等進行內化,經過自我調節,整合成自身認同的價值和行為。

比如我知道上學遲到就要被批評,我不想被批評所以早起上學,是比較低級的調節。

如果我認同作為學生按時到校是應該做的事情,並因此嚴格要求自己的作息時間,即便早上困得眼睛打架也要堅持爬起來,這就是高一些級別的調節。

如果我認為早睡早起對身體好,而且早晨起來學習神清氣爽,所以我就自然地遵守了上學時間。這便是內心已將外部要求進行了良好整合,從而愉悅地去進行某種行為,是最高級的調節。

而促使人發生內化,使得調節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因素,就是上面所說的能力、關聯、自主三種需要。當人們體會到這三種需要能夠得到滿足時,才願意去促進內化。

 

所以我們來看看,

在現有環境下,我們怎樣做,能夠更好地滿足孩子在這三個方面的需要呢?

第一,幫助孩子確立目標。

這裡的「目標」包括兩個層面的意義:

1. 從大局著眼,為自己確立一個長遠的人生目標

。既可以是某種理念(比如「推動世界和平」)也可以是某種具體的職業(比如「成為一位發明家」)。

目標是不是實際可行並不重要,主要是為了幫助孩子把自己即將面對的學習生涯向「內在動機」方向推動。所以父母可以藉助多種手段陪同孩子一起了解世界,比如閱讀、觀看紀錄片、參觀博物館等。讓他們對這個世界中的現實與個人可能承擔的角色有所了解,從此找到自己想要的未來。

2. 幫助孩子將長遠目標拆解成小目標——一個個既不過於困難、也不過於簡單的挑戰。

孩子在完成挑戰的過程中,既能獲得「勝任」感,又不會為此而過分焦慮。

比如童行的營地課程中,通常在一開始就會將孩子們帶入某種特殊的角色,如「尋糖大偵探」「營地設計師」「推廣顧問團」「航天科學家」等。為他們講解需要工作的場景和需求,再幫助他們了解自己要做的工作內容與流程,一步步地展開學習活動。

童行夏令營:孩子們作為「美麗崇禮推廣顧問」,正在參考地圖制定自己的考察路線

第二,給孩子一定的自主選擇權。

雖然校園生活中有太多的無法選擇,但在更廣義範圍的「學習生活」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變得更加靈活。

比如孩子可以自己選擇想上的課後班;可以自己選擇寫作業的時間;可以自己決定寫作業的順序;可以自己選擇和誰一起上課外班/寫作業等等。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自主」不等於「完全自由」,而是在符合外在規則的前提下做出自己的選擇。

童行夏令營:孩子們自由討論想要深度體驗的營地項目

第三,讓孩子學會自己為自己負責。

現在的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通常幫得太多,甚至恨不得親自上陣替孩子來做事。小時候幫穿衣幫喂飯,上學後叫起床查作業,再大些還要幫忙考慮升學選擇工作……

而孩子自己,逐漸也就習慣了依賴父母,而不願意自己花力氣思考。

我們曾在夏令營中遇到一個男孩,總是喜歡沿著書架爬上房梁,老師屢次告訴他危險,不要這樣做,他卻仍然我行我素。一次,我站在地下仰頭看著他,平靜地說:「你自己想想,從上面摔下來的話,誰比較疼?」他愣了愣,隨即痛快地爬了下來,再也沒有上去過。

所以做父母的,在為孩子操勞之餘,也不妨偶爾放寬心態,把屬於孩子的問題留給他們自己。

半個小時,也許僅僅扣上了一個扣子,但從此學會穿衣;

一個晚上,也許他為了作業熬到深夜睏倦不已,但從此懂得了把握時間……

了解自己的責任,懂得為自己負責,也是能夠合理做出自主選擇的重要前提。

第四,用實際行動去支持孩子。

不僅是「無條件的愛與接納」,還需要發揮自身的能力去為他們搭建支架,比如如何確定大目標、如何分解小目標、如何使用輔助工具、如何提升技能水平等等,幫助他們更有能力去做到,也更有意願去面對前方的挑戰。

童行夏令營:夏令營成員在調研提綱的指導下開展遊客訪談

 

當我們通過

「設定追求目標——尋找合適挑戰——放開一定自由——給予支架協助」

幾種方法,幫助孩子實現「能力」「關聯」和「自主」的需求時,他們的熱情就會自然而然地被點燃,心甘情願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想起我在營地的第一天,迎接孩子們初到的時候,他們圍成一圈看向我:「老師,咱們接下來做什麼啊?」

我充滿激情地說:「我們來做個活動吧!」

孩子們一臉嫌棄:「不要啊——我不想參加活動,我想回宿舍休息和玩Pad!」

而幾天過去後,孩子們再跑過來問:「老師,咱們下午做什麼呀?」的時候,我壞壞地一笑:「咱們上課學習唄!」

回應的則是孩子的目光炯炯:「老師,什麼課啊?還像之前那樣嗎?太有意思了!什麼時候開始……」

童行夏令營:結營彙報很開心

 

所以最後我想說的是,

請相信孩子的天性與潛能,無論ta是熱愛學習的那個,還是討厭上學的那個,都能激發出求知和探索的火花,找到自我內在的和諧。

參考資料:

Harlow, H. F., Harlow, M. K., & Meyer, D. R., 1950. Learning motivated by a manipulation driv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40(2).

 

Deci, E. L., 1971. Effects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8(1).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馬丁·賽里格曼, 2010. 真實的幸福. 1st. 瀋陽: 萬卷出版公司.

12

余悅

清華大學工學學士

復旦大學管理學碩士

童行學院創新教師

童行學院「實現」主題負責人

最愛幫助孩子搭建從理想到現實的橋樑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系統性通識教育

長按關注一起童行

拓展閱讀

童行書院的緣起與落地

童行X直播 | 走進貴州畢節,關注留守兒童

給山區的孩子上天文課和藝術課,他們能接受嗎?

好久沒刷存在感,原來童行書院默默地在做這些事...

希望這三個故事也能溫暖你的冬天

願孩子們能跑過那現實鴻溝

願我們帶給孩子們的,與他們給予我的一樣多

原來,每個孩子都是繪畫大師

「最重要的事,是你讓我認識了自己」


推薦閱讀:

一招治好」不愛學習症」:愛學習從「假裝」愛學習開始
【免費微課】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對火神派的思考:大家為什麼都愛學習鄭欽安
父母必看:孩子愛不愛學習,和你的關係很大,這樣做就對了

TAG:孩子 | 學習 | 愛學習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