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天:走文化宗教之路
中共中央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任務在宗教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得到了廣泛擁護。在構建和諧社會中,中國宗教的未來走勢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大問題。宗教走勢不是單一的,而是複雜的、多元的;就宗教的內涵結構來說,是需要也可以從不同層面去分析的。在宗教多元化的發展總趨勢中,走文化宗教之路,可能是也應當是各宗教內涵建設、闡揚與彰顯的一個重要方面 對中國宗教的新要求 胡錦濤同志就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說:「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是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內涵及本質的確定,由此可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人與社會的和諧,另一方面是人與自然的和諧。 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內涵來看,在政治文明、經濟生活、道德規範、精神動力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要求。這也就是說,要處理好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賴於中華民族素質的提高、社會成員理想信念的樹立、個人創造性的發揮;有賴於科學的支撐、文化的支撐、精神的支撐。眾所周知,在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偉大工程中,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作為人文科學的重要一支,宗教學也是支撐和諧社會構建的一種科學知識,是社會成員需要具備的人文知識。 作為宗教學研究對象的宗教,它所包含的文化內涵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又是什麼關係呢?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我們應當看到,宗教文化有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相適應的一面,這是應當明確和關注的;宗教文化也有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適應的一面,這是應當重視和闡揚的。後一方面是我們當前工作的重點。由此也可以說,如何發揮宗教文化內在的積極因素以配合和諧社會的構建,正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中國宗教的基本要求。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發揮中國宗教文化內在的積極因素,這是社會對中國宗教的要求、時代對中國宗教的要求;同時,這也為中國宗教開闢了廣闊的、健康的、良性的發展道路。就中國宗教來說,自覺地把文化建設與自身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社會三者聯繫起來思考是有重要意義的。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家園,深深熔鑄在民族成員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對和諧社會有著重大作用。在當代,文化日益成為各項事業的軸心,文化對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作用更為凸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應當是知識社會、文化社會。中國宗教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如佛道兩教就是中國儒佛道3教傳統文化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在歷史上曾經為中華民族的融合、統一和發展發揮過巨大的作用,在當前又為民族團結、國家統一與社會和諧發揮有益的作用。在這種文化作用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來審視宗教,我們應當看到,宗教文化資源的正確開發與合理運用,既能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也能推動宗教的與時俱進。 由此看來,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和宗教自身發展的需要,決定了中國宗教走文化宗教之路是時代的訴求,是歷史的必然。
文化宗教的內涵 宗教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宗教的本質是文化。人們通常說宗教文化,現在我們講走文化宗教之路,那麼,「文化宗教」概念是什麼意義,應當怎樣界說呢?宗教文化是指宗教的文化意蘊,宗教性質的文化類型;「文化宗教」則是指文化層面的宗教,是作為文化形態的宗教,也就是說,「文化宗教」是對宗教的文化解讀、詮釋與文化整合、構建,是對宗教文化的創造性轉換。「文化宗教」概念展現了宗教的文化自覺,彰顯了宗教的文化意義,有助於發揮宗教的文化功能和文化作用。 文化宗教的內涵大致可概括為: 倫理道德 宗教倫理道德是宗教信徒實踐宗教思想信仰的主要體現,也是宗教發揮其社會功能的重要方面。中國各大宗教倫理道德的核心命題是抑惡揚善。發揮宗教倫理道德中的積極因素,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 哲學理念 宗教是對人生和宇宙的終極關切,蘊含豐富的哲學思想。如道教的自然主義哲學及其展現的道、德、自然、無為、有為等範疇,佛教的緣起論哲學及其展現的緣起、因果、平等、慈悲、兼善、自力、中道、圓融等理念。對於這些哲學思想,若能加以創造性的詮釋與運用,必然有助於社會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文學藝術 宗教的現實世界與超越世界的兩重世界論為文學藝術創作提供了極為廣闊的空間,中國宗教文學藝術,諸如詩歌、小說、散文、戲曲、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舞蹈等都形象地反映了宗教生活和社會生活,內容豐富多彩。寺廟、宮觀、教堂、清真寺遍布祖國大地,為山河增色,為城鄉添彩,並展示了宗教的文化、社會、經濟等多重功能,具有潛力巨大的旅遊價值與產業價值。我們要分析地運用宗教文學藝術,使之有助於人民的身心健康。 民風習俗 宗教的教規與節日給民間帶來的民風習俗,有許多有益於社會的內容,如漢傳佛教的素食制度與飲茶風氣和伊斯蘭教的清真食品就有益於人民的身體健康。 內在與外在的信仰 文化宗教與信仰宗教是不可分的,對於宗教的信仰內容,我們要採取謹慎的分析態度。例如,因果報應思想屬於佛教內在的基本信仰,其中六道輪迴說是我們很難認同的,但其因果報應的理論框架則是有益於社會的。此外,如佛像、佛指骨、佛牙舍利等外在信仰的聖物,也能夠發揮其獨特的、積極的社會作用。 在當代,一個沒有文化內涵、素質和品位的宗教是沒有前途的。文化內涵、文化素質和文化品位是宗教活力之所在,宗教命運之所系。可以預言,只要中國宗教界自覺地、系統地開展文化宗教建設,就一定能夠推動社會主義社會的和諧發展,同時也一定能夠推進宗教自身的良性發展。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作者:方立天) |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王路:從佛教角度看洛可蛇怪
※石破天驚:西方佛教與中國原始薩滿宗教同根同源(一)
※韋以宗教授之整脊十八法 2
※以色列民族發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