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怎麼做?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犯錯誤是難免的,長大後會改正的。其實,對孩子護短,是父母對自己孩子的偏愛,護短只能越護越短。也有的家長發現孩子犯錯誤,不管三七二十一痛打一頓。這些都不能有效幫助孩子改正錯誤。犯錯誤是少年兒童的天性,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誤,當孩子犯錯誤時,要幫孩子找到犯錯誤的原因,分析利害,督促改正不重犯。

  對孩子無意識犯的錯誤,比如打鬧玩耍中不當心損害財物、誤傷夥伴等,只要家長讓闖禍的孩子看看後果、承認就足以使他們吸取教訓,以後很少犯此類錯誤了。

  對無知好奇導致錯誤,比如想弄清新鮮事物的新奇之處,而不顧一切將其損壞等。從本質上說,這類不屬於錯誤,但會造成一定損失,這就需要家長幫孩子分析這種行為的利害關係。如果損失較小,不妨鼓勵孩子多犯這類「錯誤」。比如拆卸舊鐘錶、舊玩具,組裝他想像中的新物件等,這會促使孩子動腦又動手,從長遠看,利大於弊,得大於失。如果進行嚴厲批評,孩子不僅不能為自己的獨特性、創造性而驕傲,反而會覺得自己人無能,自暴自棄。

  對待孩子為趨利避害而犯的錯誤,比如說謊向家長要錢、模仿家長在作業上簽字、偷改分數等。此類問題雖然在孩子,但究其根源卻在於家長,家長應先反思自己是不是對孩子要求太高、太嚴,是不是過重看重分數,致使孩子不得不犯錯誤。過高要求的後果,容易使孩子產生害怕失敗的心理,孩子盡了努力仍得不到父母滿意的回報時,便會犯上述錯誤。如果是這樣,家長先作自我批評,才能打動孩子的心,引導孩子心悅誠服地改正錯誤。

  對於犯道德品質方面錯誤的孩子,家長的做法是不歧視,不訓斥、不痛打,要平心靜氣地和孩子一起回憶以前的好行為,使孩子消除逆反心理,樹立自信。孩子犯道德品質的錯誤有一半原因在家長。有的家長忙於自己的事情,孩子的事情很少過問。有的父母自己不愛學習,不以身作則,在孩子做功課時,自己則玩麻將、玩遊戲機、看電視等。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總之,孩子犯錯誤,應該首先從家庭心理環境、父母的教育觀念與教育方式上追溯其發生的原因。為了孩子,家庭應將健康文化引入家庭,多與孩子輕鬆交談,對孩子多一點寬容與尊重,少一點苛求與刻板;多一點溫暖與關心,少一點訓罵與爭吵。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青春就應該犯錯,中年人才要正確呢
生氣真的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嗎?
圖說:孩子犯錯後的教育┃家長嘗試先問孩子問題
工作上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後還 不會解釋
孩子犯錯,不用批評,只需講這八句話,其餘都是廢話!

TAG:孩子 | 錯誤 | 犯錯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