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吃中藥不一定忌喝茶!

⊙作者:史欣德

⊙編輯:小余

不知從何時起,常常有病人問我,喝中藥期間是否需要忌飲茶;也有非常可愛的病人,複診時為了表示對我治療的尊重與配合,專門告訴我服藥期間連茶也忌了,一口茶也沒有喝。

每當聽到這些話,感動之餘,我也會很奇怪,茶是常規的傳統飲品,普通如一日三餐的飯菜,同時也是一味使用歷史悠久的中藥啊!古代就經常用來治療感冒、頭痛頭昏、精神不振、食積、口臭、腹瀉、痢疾等病,如:

宋代《太平聖惠方》中治療「傷寒頭痛壯熱」的「蔥豉茶」,就是用「蔥白3莖(去須),豉半兩,荊芥1分,薄荷30葉,梔子仁5枚,石膏3兩(搗碎),茶末3錢。以水2大盞,煎取1大盞,去滓,下茶末,更煎4~5沸,分2度服。」

宋·施發《續易簡方》「薑茶散」,用「生薑(和皮,切片)10片,陳臘茶末2錢。用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前熱服。」治療「赤白痢。」

此方明代的《醫學入門》稱為「薑茶煎」、《古今醫鑒》稱「薑茶湯」、清代《醫林纂要》稱「薑茶飲」,可見歷代都在用這個小方子。

清代《經驗奇方》一書中治療「傷風頭痛,冒暑發痧,吐瀉」的「仙傳午時茶」,組方里就用了「陳茶」,且量是最大的,是其他各藥劑量的20至30倍。

還有清·梅啟照輯的《梅氏驗方新編》中的「百疾消散」,就是用:「蔥頭7根,生薑5大片,陳茶葉3線,砂糖半酒杯,水2碗,共煎,熱服,加陳酒隨量飲。蓋被汗出。惟暑熱天氣,不宜多用生薑,天氣寒冷,生薑加重。」用來治療「胸膈飽悶,肚腹疼痛,及傷風發熱。」等等……為什麼要忌茶啊?!

後來才發現網上有些文章說:喝茶會「解藥」,建議不喝…

我們來看一下茶的藥性:

「味苦、甘,性涼。歸心、肺、胃、腎經。」有「清頭目,除煩渴,消食,化痰,利尿,解毒。」的作用(引自《中華本草》)

茶以苦味為主,故對濕、痰、食積等引起的頭目不清、頭脹痛、胸脘痞悶、口中粘、微腫、小便不利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這類患者服中藥時,可以隨意飲茶,同時喝也沒有關係。

若目赤、口中熱、小便黃兼熱兼火者,建議喝綠茶;

若無熱或有寒者,建議喝紅茶系列。


茶味苦,性偏燥,故對體型偏瘦、入睡難,心煩易怒,咽干、口乾少津,舌體瘦小而少苔等的陰虛之人不利,這些體質的人,多數原本就不喜歡茶,平時也不喝茶,所以也就不存在忌不忌的問題。

除以上兩類情況外,如體虛者在用補益的中藥、氣鬱的在用理氣的中藥、瘀血的在用活血的中藥等,平時有飲茶習慣的,也不用特意忌茶,只需與喝中藥的時間錯開1-2小時也就足夠了,兩者不相遇,也就不存在「化學反應」、「解藥性」的問題了。

其實,吃中藥的時候是否適合喝茶的問題,不在「化學反應」或者是「解藥性」上,而是在個體差異上。最好的辦法是關注自己本能的感受,生病以後「身體會告訴你」,想不想喝茶?想喝什麼茶?放寬心,按照自己的「感覺」走!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欣德醫話」微信號。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微信所發布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轉] 中藥外敷湧泉穴治療男女科疾病
中藥白鮮皮的臨床運用經驗 | 道醫網
bdpq---中醫養生:老中醫常吃的15味中藥
這也是中藥之家雞體內治療遺精、遺尿和結石的「金子」
中藥歌訣大全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