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養生、醫療與諺語之三(飲食養生的諺語)

保健、養生、醫療與諺語之三 飲食養生的諺語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副刊)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飲食養生的諺語,精鍊貼切、幽默生動,以通俗易懂的口語化形式,傳承著博大精深的古代養生文化。這些諺語沉積著歲月的智慧,但在日常解讀中,很容易被誤讀甚至誤解,如果片面理解或理解不當,還會有損健康。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流傳較廣的養生保健諺語。「春捂」是指在冬季轉春之際,不要過早脫掉棉衣,以防止因為身體受涼而抵抗力下降,導致病菌乘虛襲擊機體,而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秋凍」是說秋季到來之後,不要氣溫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添棉,要適當地凍一凍,鍛煉鍛煉,以增強自己的禦寒能力,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但是凡事皆有個度,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過於單薄,這樣的「春捂秋凍「就過分了。「春捂秋凍」,主要是在季節交替之際,時間和度一定要把握好。  飯前一口湯不用進藥房飯前少量喝點湯,能刺激胃液的分泌,在胃裡形成一個有利於消化的環境,當進食較硬的食物時,不會對胃造成危害,有利於健康。但是如果飯前喝湯過多,則會沖淡胃液,不利於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飯前這口湯,要注意量。  吃了十月茄餓死郎中爺茄子,古時又稱「落蘇」、「草鱉甲」等。落蘇,亦作酪酥,因茄子的味道似酥酪而得名。古人曾用干茄治瘧疾、寒熱病症等,可見茄子自古便與醫藥結緣。茄子含多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糖及礦物質等,物美價廉。特別是茄子中富含的維生素P,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粘著力,改善微細血管脆性,防止小血管出血。此外,茄子纖維中所含的抑角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因此,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患者,常食茄子大有裨益。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這非常符合養生的道理。冬季氣候乾燥,從呼吸道損失的水分比較多,人需要補水,而蘿蔔具有潤肺的作用。夏天,人們比較就喜歡吃一些生冷的東西,容易造成胃寒,再加上天氣炎熱,皮膚表面的血管擴張,散熱快,雖然人感覺不到,事實上體內的溫度也會隨之降低,消化能力比較弱。姜可以刺激消化道分泌消化液,也能刺激胃腸蠕動,有利於消化。中國古代養生文化博大精深,養生諺語只是冰山一角。對於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一定要善於分析,吃透通俗語言背後的養生精髓,切不可一知半解、囫圇吞棗。 大病要養,小病要抗,無病要防。汗水沒有落,莫澆冷水澡。飯前一碗湯,氣死好藥方。飯後一百步,強於上藥鋪。牙齒不刷不空,耳朵不掏不聾。寒從腳下起,病從口中入。茶水喝足,百病可除。老不舍心,少不舍力。老怕冬冷,少怕秋涼。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笑口常開,青春常在。遇事不惱,長生不老。不氣不愁,活到白頭。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春不忙減衣,秋不忙加帽。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腳。快快活活活了命,氣氣惱惱惱成病。

多吃不如細嚼,飢不飽食,渴不狂飲,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蔔保平安。動則不衰,用則不退。春捂秋凍。補藥一堆不如豆漿一杯。春天多吃蒜,神爽體質健。蘿蔔進城,藥鋪關門。今年筍子明年竹,少年體壯老年福。上床蘿蔔下床姜,不勞醫生開處方。穿衣要穿布,吃飯要吃素。朝食三片姜,勝過人蔘湯。氣大傷神,食多傷身。狂飲傷身,暴食傷胃 。食不厭精,劊不厭細 。不喝隔夜茶,不喝過量酒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人想長壽安,要減夜來餐。晚飯少吃一口,肚裡舒服一宿。早吃飽,午吃好,晚吃少。飯前一碗湯,賽過好藥方,飯後一百步,不用進藥鋪 。吃飯不要鬧,吃飽不要跑。能忌煙和酒,活到九十九。一天吃個棗,一生不知老。要想人長壽,多吃豆腐少吃肉。拍打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竹從葉上枯,人從腳上老,天天干步走、藥鋪不用找。春不減衣,秋不加帽。冬不蒙首,春不露背。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褲帶越長,壽命越短。早春韭菜一束金。秋不食肺。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武術諺語4
二十四節氣諺語——立冬節氣諺語大全
太極拳諺語
精編諺語2336條(下)
探討十種釣魚諺語中的秘密

TAG:醫療 | 飲食 | 養生 | 保健 | 諺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