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蓉專欄】認識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之「文化傳承與理解」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發布了新的2017版普通高中學科課程標準。這一版的學科課程標準有兩大主要的亮點:一是明確地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科課程標準一同發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的用詞是「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二是明確了學業質量標準。
學科核心素養對學生有什麼意義?對我們的高考有著怎樣的意義?給我們的教學將帶來怎樣的改變?本專欄前面三篇文章,依次談了自己對「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的一些思考。這篇是對「文化傳承與理解」的思考。
認識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之「文化傳承與理解」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學習該學科課程後應達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
「文化傳承與理解」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解、借鑒不同民族和地區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文化視野、文化自覺的意識和文化自信的態度。從這個概念來看涉及三個動詞:繼承、理解、借鑒;三個短語:文化視野、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繼承指的是能藉助語言文字,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比如古代有神農嘗百草、大禹治水、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民族精神,現代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魯迅精神、大慶精神、雷鋒精神、青藏高原精神、抗洪搶險精神等等。近看我們有塞罕壩精神、夏伯渝精神、謝勇精神……所有這些構成了蔚為壯觀的精神群體,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我們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並且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特質,尋找到本位。
理解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理解並認同中華文化,形成熱愛中華文化的感情;二是理解、包容不同民族、不同區域、不同國家的文化,尊重多樣文化。比如理解中國古代儒家提倡的「仁義禮智信」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當前我們國家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理解不同民族區域國家的文化我們才能認識這個多彩的世界。
借鑒是指我們在立足於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借鑒其他民族、區域、國家的文化,用魯迅先生的話來說就是「拿來主義」。求同存異、兼容並包,我們的文化傳承與理解才不是狹隘的,我們的文化傳承與理解才會有新的生命力。隨著全球交流的日益頻繁,每一種文化都不可能獨立於世,或者唯吾獨尊。開放的時代,需要多元的文化。
文化視野,指人們從社會歷史文化的角度考察、分析和總結現實中的各類問題所涉及到的認知範圍。通常表示思考問題的某種出發點和角度。我們應當培養學生縱橫古今的文化視野。
文化自覺,主要指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在文化上的覺悟和覺醒,包括對文化在歷史進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主要有三層內蘊:1、文化自覺建立在對『根』的找尋與繼承上。2、建立在對『真』的批判與發展上。3、對發展趨向的規律把握與持續指引上。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我們有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它能「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母體,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繼承並理解傳統文化可以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理解借鑒外來文化可以拓寬文化視野,在繼承理解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借鑒外來文化可以培養文化自覺意識。也就是說吸收人類文化的精華;能關注並積极參与當代文化傳播與交流,在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覺,初步形成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和認識,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為民族振興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基於以上認識,那麼作為學科核心素養之一的「文化傳承與理解」對學生的成長有何意義呢?
中華民族,之所以千年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在於它獨特而充滿魅力的文化。那綿延的長城訴說著「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歷史;那奔流的長江啟迪著「人生代代無窮已」的哲思;那巍峨的紫禁城展現著古代皇家的氣派;那壯觀的岳陽樓映照著范希文的憂樂觀。這些記錄我們文化的符號當走進我們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樹立起一種文化的自信。而不是提到世界著名建築只會羨慕埃菲爾鐵塔、悉尼歌劇院……提到節日,對聖誕節、愚人節往往如數家珍而提到寒食節、上元節則緘默不語。一提到勵志的名人事例,貝多芬、霍金是作文里的常客,孔子「韋編三絕」的故事、司馬光與「警枕」的故事卻鮮有人知道,更不用說「打工皇帝」霍建寧,盲人女主播董麗娜這些生活中的時鮮事例。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在高考當中也得到了相應的體現。以2017年的全國卷3來看,論述類文本閱讀體現了鄉愁文化的傳承與現代文明發展的矛盾;文學類文本閱讀《我們的裁縫店》表現了新疆地域文化風情、實用類文本閱讀透過博物館表達了文化的傳承;文言文閱讀《宋史·許將傳(節選)》涉及古代文化常識、古代人文精神;古代詩歌閱讀《戲贈元九、李二十》讓學生領略唐詩的韻味;名篇名句默寫體現了自省好學、推己及人的精神品質;18題病句的B選項也涉及到傳統餐桌文化禮儀;19題用語得體體現了古代謙敬用語;21題的材料內容涉及春節放煙花爆竹的傳統習俗;22題作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涉及我國從古到今考試製度的演變,考試製度也屬於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由此可見,2017年全國三卷可謂全方位弘揚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
針對「文化傳承與理解」今年3月3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黨委書記劉桔,在《中國教育報》發表署名文章《牢記立德樹人使命 寫好教育考試奮進之筆》指出在高考命題工作中要把「四個堅持」「四個服務」作為基本遵循,以立德樹人為引領,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實現「四個正確認識」,進一步強化、凸顯高考的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作用。可見「文化傳承與理解」在高考中的分量。而隨著高考的導向,必然引起課堂的變化。
我們的課堂應當如何落實核心素養呢?我想,首先教師要捕捉到教材里的傳統文化現象、文化知識;其次將概念具體化、將專有名詞形象化;再次通過語文活動讓學生體驗古今中外優秀文化,形成自己的理解。
分享一個「文化傳承與理解」維度具體化案例。
教學《誡子書》時,有教師這樣設計引導性問題:「畫出課文中表現『志』的句子,聯繫上下文,說說你對課文中『志』與『學』關係的理解。」這樣設計,針對句子與文脈的理解,根本不能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承載的文化因素,包括我國古代的家訓文化、家訓文化背後的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中的「君子觀」等。轉向後的設計可修改為如下內容:
1.揣摩課文,你認為古代文化中的「君子」具有什麼品質?
2.諸葛亮在文中對孩子滿懷期待,體現了古代文人的操守,你能讀出諸葛亮潛隱於文中的情懷嗎?
如此設計,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文本進行揣摩分析,學生便既可玩繹文本,培養文言語感,又可洞見古人對君子的要求,了解古代文人寧靜修身的情懷,理解儒家思想,進而理解中華文化中的豐富精神。
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理解不盡如人意原因有二:1、是教學中教師未能挖掘出民族文化因素,比如教學古典文學作品時往往重言輕文,或是見言不見文;2、是教學中教師未能打通文化與現實之間的關係,致使學生對傳統文化有隔離感。為此,教學中的問題設計應當實現三個轉向。由重言輕文轉向言文並重;從教師「串講」到課堂師生對話;從接受式學習到主動發現式學習。
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讓獲得若干知識、技能和能力,還應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生成與提升。肖川教授認為:「從學科角度講,要為素養而教(用學科教人),學科及其教學是為學生素養服務的,而不是為學科而教,把教學局限於狹隘的學科本位中,過分地注重本學科的知識與內容,任務和要求,這樣將十分不利於培養視野開闊、才思敏捷並具有豐富文化素養和哲學氣質的人才。」
【作者簡介】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回復別人消息的時候出賣了你的素養
※法官的基本素養
※教師素養15條
※作為一個運營,也許你連60分都沒達到 | 好的產品運營需要具備哪些素養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