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歲的白天午覺(小覺)咋睡好?睡眠諮詢師告訴您!
毛豆媽說:
最近經常接到這樣的提問:
8個月的娃的晚上睡眠是解決了,白天睡的又短又爛怎麼辦?
娃1歲2個月,白天突然不愛睡覺,各種哄睡無能,怎麼破?
娃3歲了,午覺各種不睡,會不會影響長個?
話說,娃越小,午覺越決定當媽的一天生活質量。毛豆當年小的時候,某天下午睡了三個小時,我頓覺生活之美好。某天毛豆睡了兩次,每次半小時,燥的我都想撞牆了!
So, 毛豆媽夜觀天象,掐指一算,白天小覺(午覺)的問題該說叨說叨了!
一、0-1歲的白天小睡首先要知道,在所有睡眠問題中,白天的小睡質量是最後一個改善的。一般到寶寶六七個月,晚上能睡好時,白天的小覺仍然很碎片:睡睡就醒,醒了不睡的狀況很正常。
原因是:寶寶自主睡眠能力還很差,晚上能睡好是因為足夠困。當白天入睡的疲倦程度不足時,各種難入睡。
媽媽可以試試下面三個辦法:
1. 陪睡
很多寶寶1歲前的午覺需要陪睡,孩子能睡多久取決於媽媽能陪多久,醒了如果發現沒人,多困都不睡了。如果媽媽在,還能繼續睡。這個無需改善,也不會產生依賴,放心!
2. 按摩全身、放鬆寶寶身體
首先,午睡最好固定時間睡,別由著孩子想幾點睡就幾點睡。
然後給大家講講當年我是怎麼做的:輕輕的和毛豆躺在床上一起唱兒歌《小老鼠上燈台》。唱完說:媽媽摸一摸吧?
我從腳開始摸:小老鼠的腳腳睡著啦~~小老鼠的小腿睡著啦~~小老鼠的屁股睡著啦~~肚子也睡著啦~~胳膊睡著啦~~鼻子也睡著啦~~眉毛睡著啦~~小眼睛也睡著啦(說到眼睛的時候,用手輕蒙住孩子眼睛)
毛豆會安靜的感受我摸的每一個部位,這能讓他快速安靜不動。反覆最多三個來回,毛豆就悄無聲息了!把這個辦法推薦給被娃睡眠虐慘的閨蜜們,她們都說有用。
為啥這有效?我覺得和瑜伽課最後的冥想放鬆是異曲同工的,想像著每個身體部位的放鬆,娃和我都能很快被催眠。
3. 午睡的時候,奶睡未嘗不可
很多媽媽都怕吃奶入睡會讓寶寶產生睡眠依賴,中午小覺時也硬哄,不敢讓寶寶吃口奶睡著。
但其實,奶睡對寶寶的睡眠依賴多指的是晚上,白天的依賴程度則要輕得多,如果各種哄睡都不見效,吃口奶讓祖宗先睡吧,沒事兒的!
二、1歲-1歲半的白天小睡
這個時候最大的問題,是原來每天白天睡2個小覺(上午一個,下午一個)的寶寶,只需要睡一個小覺了。這就叫做「並覺」。
如果發現寶寶上午入睡越來越難哄,很長時間才睡著,或者上午覺睡醒後,下午那覺拖的越來越晚,基本不睡了,就說明寶寶白天只需要一個小覺了。
毛豆當時的調整方案是這樣的:早晨起床的時間維持不變,第一個白天小覺盡量往後拖。第一天我拖了20分鐘,直到他累的睜不開眼呼呼入睡,第二天又拖了20分鐘。大概一周多下來,原本9點半睡第一個小覺,被我拖到12點半入睡,恰巧是吃過午飯時。從此午睡就固定在午飯後了。
三、1歲半-3歲的午睡養娃的普遍規律是:越大越不好騙。如果是貪玩、精力旺盛的寶寶(尤其是男孩),每天的午覺哄睡就特別困難。總體來說有兩個辦法:
1. 早上早點起,不要賴床,並增大運動量。帶著孩子跑啊跳啊,那樣他會很累,然後跟她一起躺在床上,習慣某個點鐘睡就好了。
2. 中午哄睡就是個耗電的過程。沒有妙招,就是熬。白天跟著他使勁兒玩,再慢慢往小床引導。
實在無能就允許他看手機視頻,但必須躺在小床上才有的看!把他勾引到床上(有點污有木有),再進一步拍拍睡著。
四、3歲以後的午覺
3歲以後,一部分孩子不再睡午覺。不睡午覺的孩子精力比較旺盛,只是把白天睡眠挪到晚上了,晚上睡眠質量特別高,不會影響長個兒。
有的孩子在家不午睡,到了幼兒園看其他小朋友都睡,受環境影響也就安然睡著。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不用擔心。
據我所知,除了一些國際幼兒園允許孩子不午睡,大多數公立和私立還是會讓孩子午睡的。如果實在睡不著,就在床上安靜躺著,只要不鬧出大動靜,老師都不會管。
孩子大了,如果下午兩點之後還沒睡,就取消這次午覺。之前有位媽媽諮詢說:孩子晚上玩到11:30才睡,一問原來是每天下午3點才睡午覺。我幫她調整到最晚一點半睡午覺,否則就取消午覺。現在晚上9點前肯定能睡著。
總結:
孩子小時候,午睡什麼時候改善,得看命運的垂青,媽媽要耐心。
長大以後,午睡主要依靠作息規律,媽媽要有恆心。
我是毛豆媽
關於睡眠下面有更好的文章哦~
▼
寶寶出生頭兩年,怎樣才能睡得好?——附睡眠時間表
夜醒要奶的終極解決方案!萬字囊括了99%的奶睡問題!
為什麼別人寶寶睡整覺,你的寶寶卻睡不好?
毛豆媽,北師大教育碩士,IMPI國際認證睡眠諮詢師,專註孩子的性格情商培養,真實知性的鄰家媽媽,喜歡就關注吧!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孩子晚上愛折騰、不願睡、頻繁醒,怎麼破?(附睡眠所需時間表)
※7招應對睡眠障礙
※熬夜真的會變傻:睡眠不足 患老年痴呆症風險增高
※垃圾睡眠」讓你發胖讓你萎靡(轉)
※世界睡眠日來臨 專家提醒「打呼嚕」需要警惕慢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