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內丹與佛學
09-17
道教的歷史發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內在規律,我們在前面幾 章著重於論述內丹學是如何從道教自身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 和發展起來的,其中最重要的幾個方面是老莊修道思想的復歸、 道教傳統煉養方術的整合與升華和內外丹道的交融等,說明內 丹學的形成是道教理論與實踐發展的一種歷史必然勢和邏輯 歸宿。但是,道教以外的時代思潮和整體文化環境對內丹學的 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對內丹學的成熟更起到重大的作用。中 國文化在整體上是懦釋道三教並立互補的格局,內丹學發展的 外部文化環境主要是儒釋道三教之間的相互鬥爭與相互融合。 相比而言,懦學對內丹學的形成影響不大,只是在宋代以後內丹 學受三教合一思潮的影響,形成一些理學色彩較濃厙的內丹學 流派,從內丹學溯源的角度上看,內丹學的形成與發展受佛教的 刺激和影響比較大,內丹學的理論基礎、修行功夫和解脫觀念等都受到佛學的重要影響。佛道二教的歷史交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目前此 課題還未得到系統深人的研究,但也有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如 曰本學者福井文雅和台灣學者肖登福都寫過 < 道教與佛教》的專 著,福著側重於佛教對道教的影響,指出了道教仿襲佛教的多方 面內容,而肖著則側重於道教對佛教的影響,認為佛教多仿襲道 教。李養正先生近著《佛道交涉史論要》?對佛道交涉的重大 史實和佛道關係做了全面深人的考察,為更深人地研究佛道交 涉關係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本章的研究也可以說是佛道關係研 究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在這裡我們不吋能詳細研究佛道夂涉的 諸多方面,而是著眼於道教內丹學的溯源這樣一個主題來展開 我們的討論,因而道教對佛教的影響顯然不是本章研究的主題, 我們的重點是考察佛學對內丹學的形成和發展的重大影響。佛道交涉可以分成兩大層面來進行討論,一是考察佛教道 教作為兩大宗教在歷史中的相互鬥爭與相互影響,在這一層面,-兩大宗教的教團組織的興衰,宗教代表人物的交涉,兩大宗教在 社會政治經濟上的地位和宗教勢力的消長等都是重要的研究內 容。與此有關的重要爭論是佛道二教關於「老子化胡」問題的爭 論和「夷夏」問題的爭論,這些爭論大抵是勢力意氣之爭,與皇權 政治和經濟利益等問題相聯繫,導致佛道二教勢力的消長起伏。 二是考察佛道二教的義理在歷史交涉中的相互批判與相互吸 收,在這一層面,印度佛學這一外來文化如何在道教(道家)的影 響下適應中國本土文化而發展成為中國化的佛學,道教如何在 佛學的刺激和影響下發展出新的理論與實踐體系以與佛教相抗①李養正:(佛進交涉史論要 >,香港靑松現道教學院,1999年版9衡等是車要的研究內容。與此有關的重要理論論爭如關於生 死、神形問題的論爭等對於促進佛道二教義理的發展與融合起 了重要的作用,作為後期逍教理論的主流,內丹學的形成與佛道 二教之間的義理交涉有密切的關係。由於本文研究的是內丹學 的形成問題而不是宗教教派的發展,故是屬於上述第二層面的 BI問題,重點是考察佛道二教的義理交涉對內丹學形成與發展的 料1。S此,細把這-賴翻定為「內肋鮮」,而不是 1 「冊與佛教」。作為系統研究佛學對內丹學的影響的基礎工作,我們先大 略槪述佛道關係以及佛道論爭的有關問題,然後再從兒個方面 J 具體分析佛學對內丹學的影響,主要是從佛道關於神形問題的 b 爭論與內丹學的解脫觀念、禪宗的明心見性與內丹學性命雙修 ^ 等兒個方面來展開討論,最後一節則從「道」與「空」、「性」與 % 「命"、「無生」與「無死」等兒個方面,對佛道異同略作比較,說明 ^ 佛道辯證相通的可能性,而此種辯證相通亦正為佛道之交融提 * 供了客觀的理論前提。第一節佛道關係略敘學術界一般認為,漢明帝時已有佛教傳人中土,但中國佛學 史實始自漢桓帝時安世高與支婁迦讖來華譯經傳教,前者重「禪 數」,後者重「般若這是中國佛學傳人的兩個大的方向。佛①參見呂*:<中》佛學源流略講>第一講**佛學的初傳"中華書局,丨979年學傳人中國,在理論上是般若與玄學合流,而以老莊為媒介,老 庄之學與佛學般若本有天然的相通,故成為佛學傳入中國最佳 的翻譯語言,一方面使佛學具有濃厚的中國化特色並最終形成 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和佛教思想,而老莊化的佛教思想又反過來 對道教思想的發展形成重要影響,道教發展理論的基本方式也 是以重新闡發老莊思想而形成道教教義,所以老莊成為佛道理 論交涉的主要經典媒介。道教重玄學派可以說是內丹學理論的 前奏,而其基本的理論模式是借註疏老莊而融通佛道,在佛學的 影垧下,重玄學的精神遊離於神仙方術與肉體飛升說之外,而電 精神境界之解脫,為內丹學解脫觀念的變革提供了思想準備。 在實踐上,佛教的禪數之學本就包含有神通與法術在內,這與道 教的神仙方術又有著天然的不解之緣,佛教初人中土,很容易被 視為道術之一種,而佛教也樂於將自己打扮成中國民眾所熟悉 的神仙道術,以佛教之神通禪開拓傳教的道路,佛教凈土的信仰 則使道教長生不死的願望以佛教特有的形式得以實現佛教 的般若與老莊、神通法術與道教的神仙方術之間固有的關聯,使 佛道有著天然的對話交融的土壤,兩者初則見其同而彼此依附, 後則見其異而相互排斥,終則由對話而交融。佛道一.教之間的相互交涉對彼此的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 響,但也應看到,佛道二教本身有其內在的發展軌道,二教的歷 史發展其根本內因是其自身的內在發展規律,並不能以佛道關 係為主要原因來分析二教的歷史發展。中國佛教的基本理論仍 是來自印度佛學,只不過中國本土的文化環境使中國佛學有其①按:北魏名憎S鸞曾赴江南就W弘景學道教仙術,後遇印度悄菩提流支,投 以<無最壽經 >,告以西方凈土世界為真正的長生不死之鄉,乃燒進教仙經,專意念佛 求生凈土。中國佛教凈土宗之盛行,或許與此種觀念+無關係。適應中國文化的特色。從印度佛學的歷史來看,先後經歷了小 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密乘佛教的三大階段,而傳人中囯的佛教並 不是經歷f印度佛教的歷史過程,而是把當時已有的佛教經典 按照不同的譯家的學問傳承與興趣逐步翻譯過來,形成不同的 Hh佛學各家師說與學派,最後經過系統的整理與判教而形成中國 Bl佛教的宗派,而這種整理與判攝必然帶有中國文化獨特的思維 方式,這就必然使中國佛學具有與印度佛學不同的特色。比如 ^中國漢地獨盛大乘佛教,這即是由中國文化的特色所決定的,因 為大乘佛教的思想更容易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中國佛學或 多或少已受到道教(道家)的一些影響,但其主流仍是傳自於印 % 度佛學,並未中國化而變質,只是其注重的重點和表達的形式帶 士 有中國文化的特色而已從道教方面看,道教的創立也是立 f 足於中a文化傳統和宗教傳統,並小是出丁·佛教傳人中土的剌 J 激和模仿@,不過道教的進一步的發展與成熟無疑受到佛教的 f 影響,然而道教始終仍保持其基本的信仰與特色,其發展也主要 學取決於道教自身的內在發展規律。佛道關係對於佛道二教的歷 史發展,始終是外因,這是我們討論佛道關係首應注意的一點認 識0佛教傳人初期,首要的問題是能在中土立足,所以在漢魏晉 時期,佛教方面的護教文獻更多的是強調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 的一致性,尤其是引黃老為同道,早期佛教文獻{牟子理惑論》的按:i那內學院的歐陽競無一派認為屮《佛學已非印度佛學的本來面目,主張恢複印度佛學的原貌,但我贊同牟宗三先生的提法,牟先生說近人常說中閏 佛教如何如何,印度佛教如何,好像有兩個佛教似的,其實只足一個佛教之繼續發 展《>**,見<佛性與鷇若>,台灣學生書局丨993年版,第4頁。參見李養正:*4道教的創立與佛教東傳X關",< 佛道交涉史論要>笫1 r 18作者「銳志於佛道,兼研老子五千文宗炳(明佛論》稱:「凡稱 無為而無不為者,與夫法身無形而普入一切者,豈不同致哉?」, 「廣成之言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即首楞嚴三昧矣。」②因為 佛老確可相通,且佛教初來亦尚未得到準確的理解,未形成理論 自覺,視佛教與黃老同流,有利於人們理解和接受這種外來的宗 教,湯用彤先生說:「蓋漢代佛教道家本可相通,而時人則亦並為 —談也。」 ?。但對於道教神仙方術,佛教人士已敏銳地感到其 中有重大的楮神差異,《牟子理惑論》雲:「雖讀神仙不死之書,抑 而不信,以為虛涎。」又雲:「道有九十六種,至於尊大,莫尚佛道 也。神仙之書,聽之則洋洋盈耳;求其效,猶握風而捕影。是以 大道之所不取,無為之所不貴,焉得同哉?佛教對道教方術 —開始即有反感,把道家與道教明確區分開來,僧紹《正二教論》 稱:「今之道家所教,唯以長生為宗,不死為主,其煉映金丹,餐霞 餌玉,靈升羽蛻,尺解形化,是其托術驗而竟無睹其然也……人 乖老莊立言本理。」 ?道安《二教論》也有類似的看法,認為:「老 氏之旨,蓋虛無為本,柔弱為用,渾思天元,恬高人世,浩氣養和, 得失無變,窮不謀通,達不謀己,……若乃煉服金丹,餐甫餌玉, 靈升羽蛻,尺解形化,斯皆尤乖老莊立言本理。」 ?佛教人士抓 住道教的理論漏洞,對道教神仙方術理論進行批判,指其為虛釋僧佑〈弘明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丨99丨年據宋磺砂藏影印本,第3頁。以下引 < 弘明集消為此版本,不冉另注。< 弘明集 > 卷二,第12、13頁,楊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湯用彤卷>,河北 教育出版社丨9%年版,第66頁。《弘明集>卷一,第丨、6頁。{弘明集>卷六,第38頁0釋道宣:〈廣弘明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丨991年據宋磧砂藏影印本,第 145頁。以下本文所引(廣弘明集>皆·出此版本,不再另注。誕,這種批判促進了道教與道家的融合,道教本即是以老子為旗 職,當然要強調道教與道家之N,這對於道教自身的理論革新有 ?大影響。不過在漢魏晉時期,佛教立足未穩,道教止待發展, 雙方尚能求同存異,未有大的交鋒。到南北朝時期,道教和佛教都得到很大的發展,道教開始編 造大量的道經,出現了金丹、1.淸、靈寶、三皇等道系經籍,而佛 經也開始被大貴翻譯,佛道二教的教義教制漸臻完備,教團聲勢 日漸壯大,雙方為了爭奪地盤和發展空間,就展開了激烈的勢利 之爭,這種鬥爭和當時的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織在一起,就引 起佛道二教勢力的消長起伏。西晉道士王浮造(老子化胡經》, 激發了佛道二教關於「老子化胡」問題的爭論;南齊顧歡著(夷夏 論》,引發了佛道二教的夷夏之辯"這些爭論雖也可引發一些 理論問題,但基本上屬於誰先誰後、誰髙誰低,誰正誰邪的勢利 意氣之爭,往往為統治者所利用,以宗教矛盾為突破口,而體現 的卻是激烈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其著名的事件就是北魏太 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成為佛教徒所痛心的兩次「法難」。 在義理方面,佛道二教圍繞著雙方在生死、神形等問題k的根本 差異展開了論爭,尤以佛教對道教的批判為多,促進了道教理論 的發展與深化。佛教在立足中土的過程中也受到以道教為代表 的本土文化的抵制,僧佑在《弘明集》「後序」中概括了人們對佛 教的疑問,也是當時道教批判佛教的主要內容:「一疑經說迂誕, 大而無征。二疑人死神滅,無有三世。三疑莫見真佛,無益國 治。四疑古無法教,近出漢世。五疑教在戎方,化非華俗。六疑①關於老?化胡的爭論以及夷夏之辯,參看李養正先生**<化胡經>句佛道 爭述論」、4『頋歡〈夷*論〉與『夷夏』之辯述論」,見李著(佛道交涉史論要h漢魏法微,皆代始盛。佛道二教的激烈抗爭,一方面使佛教 經歷了嚴峻的考驗而進一步與中國文化相結合,醞釀出陏唐佛 教的興盛局面;同時道教經歷了佛教的批判也加強r自身的理 論反思與理論創新,使曱·期道教由重方術而不重理論轉而重視 道教理論的建構,而解脫B標亦漸由肉體飛升轉變為無相真身 的永恆,蘊育出道教重玄學和內丹學的形成與發展。隋康時期佛道二教都得到大發展,唐代統治者三教並重,充 分利用三教推行教化,作為維護社會秩序及其封建統治的1:具。 由於唐室認老子為宗祖,道教與皇權相結合,這對於道教的發展 是有利的,在兼容佛道的大格局下,隨著各個帝王的變換而有偏 重於道教或佛教的不同,唐太宗、唐髙宗及唐玄宗等比較崇道, 而武則天和唐憲宗則崇佛,只有廣武宗實行過一段時期的滅佛 政策。這段時期的佛道之爭,只是隨著帝王的意圖而爭奪本教 的地位佛道浮沉的根本原因還是由於政治經濟方面的原因, 帝王時而崇道抑佛,時而崇佛抑道,統治者往往利用宗教問題鞏 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李養正先生指出:「縱觀唐初至武宗對待宗 教的政策,從信仰上講,是佛道兼容,都允許傳播,而且加以扶 持,事實上佛道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不同的時期呈現的崇 道、抑道、崇佛、廢佛,都不過是統治者政治措施的體現。從表面 h看,似是佛道之爭而導致佛道浮沉,實際i:的內因、主因還是 在經濟與政治方面;如果說有涉於佛道,也不過是兩個不同的教 團,順著帝王的意圖而爭奪本教團之勢利而已,何嘗是佛道義理 間的矛盾呢?總的來看,附唐時期,是中國佛學的盛興繁榮①《弘明集〉,第96貞。?李養正:〈佛道交涉史論要>,第379頁。時期,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天台宗、華嚴宗和禪宗等宗派,使印 度佛學完全融人r中國文化之中;而道教也開始在佛教的剌激 和影響下進行了理論發展與革新,道教重玄學和內丹學得以形 成和發展。由於大多數帝王都兼容佛道二教,且允許並鼓勵二教進行 對話和辯論,這種辯論帶有取悅統治者的思辨遊戲的趣味,雖唇 齒之間仍不免火藥味,但氣氛相對溫和。在唐初發生f佛道論 爭的兩次髙潮,一次發生在高祖武德年至太宗貞觀年之間,一次 發生在高宗顯慶年間,主要是道教重玄學者與佛教學者的理論 對話,其辯論的主要理論問題,盧國龍先生概括為三個方面:「第 一,道體是否存在,圍繞這個問題將要展開的,依然是有無之辯。 第二,道體以什麼樣的方式存在?這個問題涉及道與自然、本際 等概念的關係,也涉及道是否可知、是否可以通過言詮象喻去揭 示其意蘊等問題。第三,道性如何?諸如道是否有靈知、是屬於 境抑或屬於智、與眾生關係是感應還是靜寂不應等。」?這些問 題都是佛教學者問難道教學者的問題,試圖抓住道教哲學中的 一些不圓熟的說法,以佛教哲學為標準對其進行批判,但末必能 平心靜氣領會道教哲學的本來面目。不過這些辯難對於道教理 論的發展與成熟,無疑具有很大的剌激作用。而道教學者對於 佛教的問難,由於記載其事的為佛教學者,這方囪的材料很少, 另外佛教理論本來即較道教為成熟,道教方面沒有多少理論優 勢可言。就哲理思辨而言,佛道二教都可有其一套思辨體系,而盧國龍:<道教哲學>,肀復出坂社丨997年版,第299頁。自成一家之說,a可以辯證相通但從修行的功夫和境界方面 看,佛道二教真正的分歧是關於神形、生死問題的不同觀點,這 些爭論對於內丹學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在內丹學中又體現為 佛道性命問題之爭,我們將在後文中具體研究這一問題。在長期的佛道抗爭、佛道對話過程中,佛教的生死輪迴之 說、心性修養之道以及法身解脫觀念都對道教理論產生了較大 的彩響,可以說已經融進道教理論之中,南北朝以後道教經籍中 無論是語言表達方式還是思想內容,都處處留下了佛教影響的 痕迹,多談悟道升玄、道性法相、虛空寂滅和心性解脫等,並充塞 著性空、因緣、三業、輪迴、六根、八識等佛教術語。如南北朝所 出的《洞玄靈寶定觀經》,唐以前道經《太玄靈寶升玄消災護命①按:盧M龍先生認為佛教般若牲空思想與中國傳統哲學有根本趨異,般若 性空思想**對傳統的性與天道統一現,亦即天人合一的哲學結構.形成了根本件的沖 占,並由此造成了中網哲學的大轉折。」<見<道教哲學>第224頁)盧先生以為「佛家 哲學的思想!H趣,腐於彼岸世界的某種1存在』,是站在萬物空幻的意義上討論問 l』』(M書笫250?)但我認為就*·緣起性空"的意義t說,併家並沒有鈉烈性與天 道.也沒W追求彼癢世界,性空之般若只是掃費一切法而融通一切法,它並沒有特殊 地建、>:起一種主張.而一切法在緣起t仍可疰立種種**煆名%1*以有空義故,一切法 得成」,性空只是否定不變的自性法的存在,_切法皆由種種因緣和合而成,這是一 種動態的,辯證的規戍,恰恰是因為萬物無獨立不變的ft性,才使得一切生成、變化 成為蚵能,才使萬法之間有著醬遍的緣起聯繫並通過緣起聯繫而成為》體。由鰜起 整體上可說性與天道的統天道當然不是一種有限的獷立不變的某種**物」,"道」 是從緣起整體之場有而言,相當於佛枚哲學中的真如法界,而「法界同體」的觀念正 可以與天人合一"相融合。盧先生強調佛家竹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的根本差異,而我 則認為佛家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內在相通6天道也不篛與性空相違,在性空的意義 上說萬物空幻,並不是西定萬物的真實存在,只是說這種存在是內緣而起的可變的 存在性空·"並不是彼岸的存在,而正是此岸世界一切寧物的根本性質,對佛學而 宮,「迷"則為**此岸",於性空之法執為實存;**憤"則為*彼岸」,還諸法以其本空之實 相,豈是於諸法之外別有「彼岸」乎?從緣起性空t說涅槃與世間,無冇少分別」, 並沒有一個真實的此岸世界與彼岸世界的區分,而只有一個批界,此岸與彼岸只是 約修行境界的解脫與否的趨別而煆名立說而e。經》、{無上內秘真藏經》、隋劉進喜造《太玄具一豐際妙經》、唐初 道經《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唐代《老君清靜心經》等都雜揉佛 道,仿襲佛經,明趄受佛學的影響。另司馬承楨的《坐忘論》、王 玄覽的 <玄珠錄》、吳筠的(玄綱論》等,亦皆受佛學的影響而重建 道教煉養理論,但也保持道教本位的理論特色,持神形俱妙、性 命雙修的基本觀點,為內丹學理論的成熟開拓r道路。宋元以來,雖也不斷還有佛道之爭,但三教合一成為思想界 的主流趨勢,雖然三教都是站在自家的立場h講三教合一,三教 的地位並不全等,但一般能同情地理解對方,承認彼此的可融合 性。道教理論和諸種方術都會歸到內丹學之中,而內丹學不管 是張紫陽的南宗還是王重陽的北宗,各派內丹學基本上都是以 佛道合融,丹禪統一為旨歸。禪學的影響,促進了宋元以來道教 理論的鼎單與興盛以及內丹學理論的高度成熟,宋元以來佛道 二教的交涉關係主要表現為內丹與禪學的交融與對話。第二節神形問題與內丹學的解脫觀念佛教和道教所追求的最後目標,都可以歸結為追求一種「解 脫"的境界,但對於「解脫」的具體形態可有各種不同的理解,而 兩種宗教的解脫觀念的不同特徵是區分這兩種不同宗教的關鍵 所在,此種不同源自於宗教基本理論的差異,又導致了達到解脫 境界的修行工夫的不同。佛道二教的解脫觀念有著明顯的差 異,而這種差異也體現了二教基本理論的差異,圍繞著這些差異 二教在歷史上有過長期的爭論,在這種爭論中促進了佛道思想 的溝通與融和,對立中有統一,鬥爭中有融和,這是佛道矛盾關係的辯證統一。道教內丹學解脫觀念的形成,受到佛道關於「神 形」問題的爭論的刺激和影響。早期道教追求肉體的長生不死,並因此發展出一套「肉體成 仙」的神仙理論以及相應的修鍊方術,尤以外丹服食為主,葛洪 的《抱朴子內篇》為早期道教理論的集大成者,認為人可能通過 修鍊外丹服食和各種方術,消除各種導致人死亡的因素,以達到 長生不死的目標。早期道教一般持神形統一的觀點,把「神」和 「形」都看成是「氣」的不同形態或不同層次,通過修鍊和保養人 體的「梢氣」,可以使「神」和「形」永遠結合在一起,道教修鍊方術 注重形體和各種「氣功」的修鍊,而以肉體的長生不死或肉體飛 升為成仙之鵠。佛教的解脫目標是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六道輪迴、三世 因果是佛教的基本學說之一,由無明而造業,由造業而受報,由 此而長陷生死輪迴之中;經由戒定慧的修持,破除人法二執,由 智慧開悟而證得法身解脫,不再輪轉於六道,而成為菩薩、佛。 所以佛教認為人身由「地、水、火、風」等「四大」和合而成,而「四 大"本空,人之所以有身,也是因為前生的業力所致,對身體的執 著本身就是導致生死輪迴的一種無明我執。佛教持形盡神不滅 的觀點,認為神形不是同一層次的存在,輪迴的主體為「阿賴耶 識」,內藏有歷世以來的生命信息,在不同的生命狀態可與不同 的肉體相和合而成為不同形態的生命,此阿賴耶識相似相續,既 非不變的「靈魂」,又非斷滅,經過佛教的修行可以「轉識成智」, 在染位是阿賴耶識,在凈位時即成為佛的法身,法身已沒有可見 的肉身,不再輪轉於有形的六道生命,宗炳《明佛論》指出:「精神 不滅,人可成佛;心作萬有,諸法宵空」,「無生則無身,無身而有神,法身之謂也。這些話很概括地講出了佛教的基本觀點。因此佛教傳人中國後,與道教原有的生死解脫觀念發生了 衝突,道教重形,重現實生命的「不死」;佛教重神,重精神生命的 「不生」,由此而有佛道二教的顯著的差別,佛教學者對此有明確 的認識。顏延之《庭誥>說:「為道者,蓋流出於仙法,故以鍊形為 上;崇佛者,本在於神教,故以治心為先。」?道安《二教論》指 出:「佛法以有生為空幻,故忘身以濟物;道法以吾我為真實,故 服餌以養生。」?服餌養生都是鍊形之術,這是把肉體的生命看 成是真實的,想讓它永存不滅,但在佛教看來這是一種顛倒之 見,肉體生命是無常的,佛教批判道教執著於有形肉體,不能出 生死輪迴,而佛教由於看到了「有生為空幻」,就能破除對身體的 執著,從而「忘身以濟物"道教則批判佛教是一種「求死」的宗 教,未有求死而不得者。(滅惑論》引《三破論》雲道家之教,妙 在精思得一,而無死人聖;佛家之化,妙在三昧通神,無生可冀, 銘死為泥洹,未見學死而不得死者也。」?當然佛教的理論比道 教要精密系統,在生死、神形問題上以佛教對道教的批判為激 烈,《弘明集》、《廣弘明集 > 中都保存了大量的這方面的資料,佛 教在神形問題上對道救的批判,對於道教理論的進一步成熟和 內丹學解脫觀念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佛教學者認為,道教之養生全形只局限於一世的生命,執著 於有形的肉體,而看不到無窮無盡的生命長河,道教的修鍊只是 局限於「方內」的「外道」之教,而佛教才是統括三世、圓應無窮的<弘明集>卷二,第10頁、第丨丨頁,<弘明集>卷丨-三,第90頁。< 廣弘明集> 卷八,第144頁。<弘明集>卷八,第50頁。出世之教,佛教可以統攝道教,但道教不能統攝佛教。明憎紹 《正二教論》稱:「夫釋迦發窮源之真唱,以明神道之所通也。故 其煉精研照,非養正之功;微善階極,異殆庶自崖,道濟在忘形而 所貴非全生。……夫佛開三世,故圓應無窮,老止生形,故教極 澆淳。……由佛者,固可以權老,學老者,安取同佛。道安 《二教論》雲:「無生無始,物之性也;有化有生,人之聚也。聚雖 一體,而神形兩異;散雖質別,而心數弗亡。故救形之教,教稱為 外;濟神之典,典號為內。佛教批判道教只是「救形之教」,看 不到「形」只是一期生命短暫的現象,「神」和「形」並不是同質的 存在,「形」是有化有生、有聚有散,而「神」是無生無始的不變之 性?。這樣鍊形只是暫時的、不究竟的,只有煉神才能得到真正 的解脫。劉勰《滅惑論》即說:「夫佛法煉神,道教鍊形。形器必 終,礙於一垣之裹·,神識無窮,再撫六合之外。明者資於無窮,教 以勝慧;暗者戀其必終,誑以仙術。關於佛道二教對於「神 形」問題的不同觀點,梁陶弘景(答朝士訪仙佛兩法體相書 > 中有 一段總結:「凡質象所結,不過神形。形神合時,則是人是物;形 神若離,則是靈是鬼。其非離非合,佛法所攝;亦離亦合,仙道所 依。」 ◎陶弘景佛道兼修,一方面堅持認為「仙是鑄煉之極事」, 通過修鍊可使此形無滅;同時也接受了佛教的輪迴觀念,認為神(D《弘明集》卷六,笫38頁。?《廣弘明集》卷八,第丨42頁。①按:這裡的**無生無始」應指無其實的·生」和··始"而只是"幻生幻始%而不 變之性應是指相似相續永不斷滅而言,此並不與**性空無我」相矛盾,如〈中論 > 之講 「不生不滅」,正足講緣生緣滅而性空一樣。<弘明集>卷八,第50頁。轉引ft湯一介先生<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陝西聞范大學出版社丨988 年版,第307頁,有關佛道關於**生死」、「神形」問M的爭論,可參W本書第十二章「佛 道之爭〈二)%形可分可合,實際上內丹學在理論上受佛教影響已接受了「隨業 輪迴」的思想,如《鍾呂傳道集》認為「既生復滅,既滅復生。轉轉 不悟而世世墮落,則失身於異類,透靈於別殼」?,「神形可分」的 觀點為內丹學的解脫現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佛教雖在初人中土的時候被視為黃老道術之一 種,徂佛教很快就意識到自己與道教方術有著根本的差異,其中 —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佛道二教在生死、神形等問題上的不同觀 點。佛教認為人的生命本就是在無窮的「輪迴」之中,由於「無 明」而造業受報,在生死輪迴中不得解脫,而解脫的關鍵是破除 無明執著,獲得智慧的開悟,洞達萬法本空的「實相」,由此不再 隨無明業力而流轉六道,證取永恆的「法身」解脫。「法身」是相 應於「法性」之「身」而不再是「色身」,它是水恆的生命存在,又是 無形無相的。「法身」是「果位」上的解脫身,在「因位」上即是「佛 性」,人都有佛性,只是由於無明煩惱而使佛性不能幵顯,而能照 破無明煩惱的大智慧即是「般若",般若能破除迷執,而回歸萬法 的真實相即諸法實相。由此可見,解脫的關鍵不在於維持肉體 的長生不死,恰恰是因為執著於肉體而更趨向於輪迴;解脫的關 鍵是靠智慧的覺悟,破除對肉體和精神本身的執著,從有形的肉 體輪迴的狀態中解脫出來。對佛教而言,人之有肉體,也是由「心」的執著而造成的,是 —種「心所神」與「形」的關係是「非離非合」的緣起關係神」 是「能緣」之主體生命形」是「所緣」,當神形結合在一起時表現 為一期的生命形態,這是神和形「非離」的一方面,神和形有緣起 聯繫;但神和形並非完全一體,神可以離開形而再緣新的肉體,徐兆仁主銀〈全真秘·要>,中聞人民大學出版社丨988年版,第I頁》這是神和形「非合」的一面。有人認為佛教既主「性空無我」,就 不該有「神我」在六道輪迴,但這是錯誤地理解了「無我」,因為無 我不是斷滅,不是指「沒有我的存在」,而是說沒有一個「固定不 變的自我」,性空並不意味著否定緣起,恰恰是因為性空才緣起, 因為緣起才性空,正因為沒有一個間定不變的自我,才使神識之 我在六道輪迴,而這個輪迴之我也是性空無住的。佛教講的「神 不滅」是指神識的相續不斷而言的,這種相續不斷的過程是永遠 存在的;而無我是指在相續不斷的過程中並沒有一個獨立不變 的自我存在,「無我」與「輪迴」不是矛盾的,而是「緣起」與「性空」 的統一。從佛教的觀點來看,道教執著於肉體的長生不死,這隻能加 劇了生命的輪迴,與解脫目標背道而馳,佛教修行強調「以心轉 物」,不斷提升主體的「能存在」,而對肉體的重視則使人執著於 「心所緣」,使「心之能」得不到解脫,也就無法證到空性無我的般 若境界,況且肉體不死的目標本身也是虛妄不實的。道教則認 為神形是統一的整體,如果有辦法使神和形永遠結合在一起,就 能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所以道教的修鍊總是圍繞著「神形合 一」的目標進行的,要使神形合一,關鍵在把「形」維護好,由此而 有「外丹固形」的辦法。但「形體不死」既在理論上遭到來自佛教 的批判,又在實踐上遇到了外丹中毒而失敗的打擊,道教由此而 謀求新的解脫觀念。道教的目標是追求「長生不死」以成「神仙」,就道教原有的 設想,長生不死是指現有的肉身生命永遠不死,通過修鍊使「形」 與「神」永遠結合在一起。早期道教尤重外丹修鍊,這是與「肉體 飛升」的觀念連在一起的。但道教在後來的發展過稈中解脫觀 念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有形肉體的長生不死的目標逐漸被放棄,而代之以「神氣合一」的無形生命的永恆,「形」在解脫境界中的 地位的變化,是道教解脫觀念轉變的關鍵,一方面是放棄了以有 形肉體的永存為成仙的目標,同時又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把「形」 的因素轉換為一種無形的「氣」,由此以區別於佛教的解脫,內丹 mR學的「神氣合一」的「陽神」成就,成為道教解脫觀念的成熟形態。 Bi 事實上,「神形合一」是道教的核心觀念,在內丹學中表現為「神形俱妙",在這個基本觀點上道教一直堅持不變,只是對於 胃「神形合一」的理解發生了變革,由維持「形」的不變到使「形」發 生轉化,再以轉化後的「形」即「氣」與「神」合一,「神形合一」轉化 為「神氣合一」,而這神氣合一的生命再返歸大道而與道合一,就 % 成為無形的陽神解脫。要使「形」發生轉化,就要靠命功,而要返 ^ 本還源與道合一,就要靠性功,這樣一來,道教就強調性命雙修 | 以達到神形俱妙,相應地道教的神形觀就是「亦離亦合」的,就 % 「形」不再是長生不死的主體而言,神形是「亦離」的關係;就「形」i 已被轉化為更高的形態「氣」而與「神」合一而言,神形是「亦合」 學的。道教的命功主要是保持道教傳統修鍊的特長,而其性功則 多受禪學「明心見性」方法的影響,我們將在F—節中詳論之。內丹學的解脫觀是對「肉體飛升」說的揚棄而得一辯證之發 展,蓋有形肉體之永存,既無實踐上的驗證,亦存在理論上的漏 洞。而通過「形化氣,氣化神,神還虛」的內丹修鍊所成的「元神 (陽神)」,則既是對「形」的升華,又是「無形」之合道境界,此種 「形神俱妙」的解脫理想較為圓滿,以下略論之。《雲笈七籤》卷一《老君指歸略例>曰:「夫物之所以生,功之 所以成,必生乎尤形,形由乎尤名。尤形無名者,萬物之宗也凡有形有名之物,皆是有限的具體的事物,必有生滅成 毀之過程,而只有無形無名之本源,才能是無生無死的。《雲笈 七簽》卷十七《太上老君內觀經》雲:「道無生死,而形有生死。所 以言生死者,屬形不屬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 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則長存不亡也。」?這裡明確 地指出「道無生死,而形有生死」,但形之有生死,則取決於是否 得道,如果存生守道,亦可長存不亡。這就已經認識到只有同化 於無形之道才能永恆,但並未放棄肉體松存之理想。對形體與生命的關係,道教受佛教的影響由早期的神形統 一的觀點開始向神形可離的觀點轉變,相應地「形」在解脫觀中 的地位也發生動搖。《雲笈七籤》卷三十一<說真父母》有一段 話形非我有,所以得生者,從虛無自然中來,因緣寄胎,受化而 生。我受胎父母,亦非我始主父母也……故我受形亦非我形也, 寄之為屋宅,因之為營構,以舍我也。附之以為形,示之以有無, 故得道者無復有形也。及無身神也,一身神並一,則為真身,歸 於始生父母而成道也。」^後天的形體不是人的真正的生命,得 道的人回復到先天的「真身"不再有後天的形體,這種觀念顯然 受到佛教的影響,說明道教的生命觀和解脫觀在佛教的影響下 發生了新的轉變,但「形」的因素不能完全排除不管,道教理論不 可能完全否定「形」的意義,而只是變換一種新的形式。(宗玄先生玄綱論》雲:「生我者道,火我者情,苟忘其情則全 乎性,性全則形全,形全則氣全,氣全則神全,神全則道全,道全(雲笈七籤 >,第1頁。〈雲笈七籤>,第95頁。 《雲笈七籤>,第丨76頁。則神王,神王則氣靈,氣靈則形超,形超則性徹。」①這裡以性、 氣、形、神的密切關聯說明「形超性徹」之理,「形超」並不是指肉 體不死,而是經由神氣的修鍊而使「形」得以升華。通過形與氣 的密切關係,「形」的問題就可以轉換為「氣」的問題。《真氣還元 銘》雲:「言道者是一氣之父,言一氣者萬物之母。有相有形,未 有不因一氣而生者也,是故修生則貴道,修道則重氣,言氣是精 神之本,性命之源,神明之主,人若得法修之,克為神仙矣。」 ? 萬物由氣而生,則「形」與「神」也都與「氣」相聯,氣是聯繫形與神 的中介。對「氣」之重視是道教修鍊區別於佛教修鍊的一個重要 特色。「鍊形」為道教之立教之本,亦道教所以自視為高於他教之 根本點,此則不可根本放棄;然「鍊形」之目的在於「化氣」 ?,經 由「氣」一中間環節,形體長生之問題即可置換為神氣合一而不 死的問題,形體之不死無從「證實」,古來神仙皆不可見;而神氣 合一之元神真身不死則無從「證偽」,因其本無形相,非肉眼所能 見故。如此一來,元神(又稱陽神、本性等〉不死既是對形體不死 的否定,又是對鍊形長生的繼承,內丹學仍可持之以別於電神不 重形的佛教解脫觀念,而又在理論上自成系統,足以與佛教相抗 衡。<雲笈七籤》卷四十五(大還丹契秘圖》載曰:「夫至道真旨, 以凝性鍊形,長生為上。所謂凝性者,心靈也。乃內觀不動,湛 然無為焉。雖雲凝心一也,乃有二德。二德者,謂住心、空心。<宗玄先生玄綱論台灣藝文版(正統道戴〉笫39冊,第3丨520頁。(道藏氣功要集 >,笫787頁》按:內丹學更重「煉精鍊形化氣」經過**煉精」這一中間環節而成為**煉精 化氣",但**鍊形」的問題最終還是轉換為**鍊氣"的問題,故此處未詳論「煉梢」這一環 節。衣凝住心,則身境與道同,形性俱超,此真得長生不死,髙真妙道 也;若凝空心,即性超而身沉,此得脫腔屍解之下法也。此即 分別出「凝住心」、「凝空心」之說,「凝住心」則包含了形體的升 華,「凝空心」則是純梢神性的超脫,此明顯有批評佛家為「凝空 心」之趨向"內丹學的「形神俱妙」正是在通過鍊形化氣,鍊氣化神、煉神 還虛等過程而升華形體於元神妙身的意義說的,它並不是指肉 體生命的永存不死。《宗玄先生玄綱論》云:「人所以死者形也, 其不亡者性也,聖人(老莊)所以不尚形骸者乃神之宅、性之具 也,其所貴者神性爾。若以死為懼,形骸為真,是修身之道,非修 真之妙矣。這裡就把老莊的修真之道與重形體之修身區別 幵來》並對老莊的修真進行了同情的解釋,內丹學宗承此意,基 本上已否定了肉體生命的永存,而注重無形的元神(陽神)的永 恆。經過鍊形之升華而成的與道合一的元神也可謂「真形」,《無 為清靜長生真人至真語錄》雲:「真形則與道交也,偽身則應物交 也。」 ? 「真形」實是「無形」之「形」。(紫陽真人悟真篇註疏》翁 葆光序謂張伯端:「晚年遇青城丈人於成都,盡得金丹妙旨。洞 曉陰陽顛倒互用之機,天地反覆生成之理,故能修真復命,鍊形 升於無形;抱一虛心,性命咸臻於空寂,是以形神俱妙,與道合{雲笈七籤〉卷七十二,第444頁。?以佛家為「修件不修命」亦不全面,iE如佛教徒以道教重身體不重覺怊不能 解脫樣,都是片面之辭,詳見拙文**從性命問?著內丹學與禪之關係"栽《宗教學 研究>2001年第2期。<宗玄先生玄綱論>,台灣藝文版《正統道藏>第39冊,第3丨527頁。台灣新文豐版〈正統道藏>笫40冊,笫33頁。真,變化無窮,普現法界。」?因為經過「鍊形」和「虛心」的性命 雙修過程,故是「形神俱妙」;又因為人於「無形」之域,故能「與道 合真、變化無窮」。《紫陽真人悟真篇註疏》注張伯端(西江月>詞 「丹是色身至寶,煉成變化無窮,更於性上究真宗,決了死生妙 用句曰:「金丹能化有形人於無形,故有變化無窮,隱顯莫 測。若能兼以識心見性,遣其幻妄,以廣神通,則性命之道雙圓, 形神俱妙。」?內丹學非常強調「無形」,只有以「無形」的「先天 真一之氣」作為煉丹之材料,化有形為無形,才能煉就長生不死 的「金丹」,故「形神俱妙」正是「無形之形」也。全真道則更強調真性不死,《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云: 「何者名為長生不死?祖師答曰:是這真性不亂,萬緣不掛,不去 不來,此是長生不死也。」?《丹陽真人語錄》雲:「凡有相者終劫 於坏,惟學道者到神與道合處,則永劫無壞。」? —方面道教「長 生不死」的理想仍得以維持,另一方面又對「長生不死」予以全新 的解釋,內丹學在儘力維持道教本位特色的同時,進一步將道教 理論精細化和圓滿化了。全真道已公開批判「飛騰變化、白曰升 天」之說,認為「金丹」只能是無形象的。《淸和真人北游語錄》 雲:「人生於道而能復於道,是不失其常性矣,聖賢有1*·經方論, 何嘗雲飛騰變化、白日升天?止欲人人不失其常性。」?《修真 f-書卷之一十三·盤山語錄》雲:「或問曰:道家常論金丹,如何即< 道藏氣功興集 >,第丨06頁。按:據<中國氣功四大經典講解>第369頁校,**死生」當作」無生」,乂「死生」 與「妙用」語氣不符,**無生」與性宗參梧境界一致,於瑁亦當是*無生沙用%《道藏氣功要集>,第丨6〗頁。《道藏氣功要集>,第2285頁。台灣新文豐版<1H統道觳 >第40冊,第丨6頁《台灣新文豐版<正統道*>第55冊,第735頁。足?師雲:本來真性即是也。以其快利剛明變化融液故名金,曾 經鍛煉圓成俱足萬劫不壞故名丹。體若虛空,表裡瑩徹,一毫不 掛,一塵不染,輝輝晃晃,照應無方,……世之人有言金丹於有形 象處造,及關情慾,此地獄之見。」?這種斷然否定有形肉體的 長生不死的解脫觀,正是內丹新道教之所以為「新」之一表現。但全真道決不至於否定「形神俱妙」,「形神俱妙」可謂道教 解脫的核心觀念,無論何派皆不能否定。(清和真人北游語錄》 解釋「形神俱妙」時說:「只緣其性雖出於道,一投於形質之中,則 為情慾所累。形質乃父母所遺,稟陰陽之氣以成,有動有靜,理 也。縱?—念善生,則為形氣所驅而不果行。是以有志之士,知 心性本出於道而不使形氣奪其志,久則克之,氣形皆化,而渾然 復其天性,此皆由平心以致之。心平則神定,神定則氣和,道自 生矣,故曰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人的本性出自於道,但落人 後天形體之中時則為情慾所累,而內丹修鍊就是要使心性不為 形氣所拘而復其天性,如此則能轉化形氣之私而與道合真,此即 謂之「形神俱妙」也。內丹學的解脫觀念可以概括為由鍊形而化氣,進一步細化 為煉精化氣,再經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從而返本還源,從後天返 先天,最後出陽神而與道合一,獲得解脫。內丹修鍊的神仙並不 執著於有形肉體的不死,而是要把這一後天的形體加以修鍊和 轉化,提取身體的精華而融合到精神之中,最後超出肉身而「脫 質升仙」。<鍾呂傳道集》論「神仙」雲:「神仙者,以地仙厭居塵 世,用功不已,關節相連,抽鉛添汞而金精鍊頂,玉液還丹,鍊形<道藏氣功要集>,第749頁。?台灣新文乍版< 正統道藏>第55冊,第741頁。成氣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 身外有身。脫質升仙,超凡人聖。謝絕塵俗以返三山,乃曰神 仙。在《鍾呂傳道集》中可以看到「肉體不死」與「脫質升仙"t觀念的並存必欲K生不死,以鍊形住世而劫劫長存;必欲超凡 人聖,以鍊形化氣而身外有身"②,但「鍊形住世」已經不如「鍊形 化氣」重要,因為「鍊形止於住世,鍊氣方可成仙。」 ?,內丹修鍊 當然是要「成仙」的,《大丹直指》雲:「修真之士,功到鍊氣成神, 皆不願長生住世,速要內觀而煉神合道也。」/『殊不知煉精為丹, 而後純陽氣生,鍊氣成神,而後真靈神仙,超凡人聖,棄殼升仙, 而曰超脫,萬萬世神仙不易之法也。」,「自然身外有身,號曰清凈 2法身」。?由此可見道教的解脫觀念由「形成仙」到「陽神成仙」 h 之過渡。| 在這一解脫觀念的演變過程中,佛教的解脫觀念對於道教S解脫觀念的成熟龜重要的刺激作用。因為佛教的批判使道教的 4 理論漏洞突顯出來,有形之物必有終,我們無法證明有形肉體能 等永存不朽,但無形的生命的永恆卻是一個無法證偽的可能存在, 易為宗教修鍊者所信仰。這就迫使道教尋找更圓通的理論形 式,但又能保持道教自身的特色而能與佛教相抗衡,這導致了內 丹學解脫觀念的形成,當然內丹學的解脫觀念也可以說是在更 高層次上回歸道家之修道,而道家修道與佛教的解脫更能相通。 佛教的影晌首先是啟發了「形神可分」的思路,生命的永存不一 定要以有形肉體的永存為前提,其次佛教的「法身」觀念對內丹<全真秘要>,第4頁。(全真秘要>,第36貞。《全真秘要 >,第4丨頁。以上引文見《全真秘要>,第丨35頁。學的解脫觀念有啟示,無形的生命同樣可以有廣大的神通妙用, 而把「形」轉換為「無形的氣」就解決了「有形」和「無形」的矛盾, 既維持r道教的傳統,又可以與佛教相抗衡。當然,作為一種生 命修道智慧,道教本身也在向著更高的層次發展,生命的解脫境 界本身有其客觀性的一面,而任何一種大教都必在理論上在向 著「圓教」的方向上完善自身,否則不足於成為一種成熟的宗教, 所以道教理論的成熟也是道教人士提升自身修鍊境界、探索生 命奧秘的結果。第三節明心見性與內丹學的性命雙修佛教緣起性空、般若實相之教,歸根結底是要使人獲得心性 解脫。般若是共法,是以無住無執的精神破除一切迷執而回歸 萬法本空的真如實相境界,故般若精神之落實就必然回到佛性 的覺悟上來,正因為有「心、之迷」,才執「性空之法」為「實有」;欲 證萬法本空之「實相」,必由「心之悟」,「即煩惱是菩提,前念迷即 凡,後念悟即佛」?。就諸法本身而言,本無所謂空或有,諸法本 自「如如」,只是相應於心之迷悟,才有執著與解脫之分別,故心 之迷悟乃是佛家修行之根本義,禪宗之「明心見性、頓悟成佛」不 過是佛家般若精神與理趣在修行實踐上的徹底證成罷f,就理 論本身言,佛學的客觀道理只有一個,禪宗不可能於普遍的佛學 之外另有建立;禪家所謂的「教外別傳」只是就其實證般若的特①楊曾文校:<教拽新本六祖壇經>,上海古籍出版社丨993年版,笫27頁。以 下引 <六祖壇經 >費出此版本,不再註明〇殊作風與現量境界而言,大禪師們往往能本其高超之悟境,以特 殊之手段對當機弟子施以指示,以心印心,令其當下開悟,立地 見性,此種證量之傳授大異於教理之言傳,此為禪宗之為「宗下」 而有別於「教下」之關鍵。教下千言萬語,為使學者進人修行之 ra止觀實踐,而佛家八萬四千修行法門,又是為了使修行者最終開 mm悟諸法實相,契人如如之解脫,故禪家修行乃所謂的「果位」法 門,它不是採取各種具體的次第的修行方法,而是「擒賊先擒 胃王」,直接以成佛時的覺悟心地為最初的人手之處,在開悟的瞬 問妄念頓斷,本性現前,與佛無別,此後只須對開悟境界加以保 ^ 任功夫,轉化業力習氣,直至大徹大悟而最終成佛。道 此種頓悟之所以可能,則必經「佛性本有」一觀念以為前提,| 佛性人人皆有之,只是迷悟有別。《六祖壇經》雲:「菩提般若之 ^ 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緣心迷,不能自悟,須求大善知識示道見 ^ 性。善知識,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迷即為愚,悟 I 即是智。人皆有佛性,故人皆有見性成佛之可能性;人本有 佛性,故人有頓悟佛性之可能。那麼佛性本有又有何依據呢? 實際上只是由「萬法本空」一義所逼至者,既然萬法本空,則人心 亦本空,人本有「性空」之「本性」,此本空之性,廣大無邊,含容萬 法,猶如虛空,「世界虛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 善人惡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 是。與「空」相應之「心」即是「本心心空合―」之「性」即是 「佛性」,這佛性當然是本有的,般若之性空與能覺之心合一,就 產生了佛性的觀念,佛性是空而能覺、覺而能空的,由此人才有(六祖壇經>,笫14貞。(六祖壇經>,第27頁。覺悟成佛之可能。頓悟並不是從無至有另有所得,而是頓悟自家本有之佛性, 佛性亦不是另有一主體去覺悟它,它不是一種意識對象,頓悟只 是佛性之自證自悟。開悟境界本是無能所之對立的,它是作為 人的真正生命的「絕待主體」的「絕待自顯",故如有「看心、看凈」 之有為功夫,則修行尚在對待法之系縛之中,非是禪家之頓悟法 門也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妄如幻故,無所看也。若言看凈,人 性本凈,為妄念故,盞覆真如,離妄念,本性凈。不見自性本凈, 起心看凈,卻生凈妄。自性本凈,只是為人的煩惱與妄念所 覆蓋,故使人不能覺悟佛性,但人之煩惱與妄念亦本空,悟其本 空,即是解脫,若別有方法欲斷此煩惱,則此斷煩惱之方法本身 亦是一新的執著與煩惱;若妄念不空,則頓悟亦不可能,所以頓 悟即是對本空之佛性的當下覺醒,亦非別有一心可覺悟此本有 佛性,而實是佛性之自顯自悟。就心念之有執有住而言,心是妄 心,念是妄念,所謂「明心」即明此「心」本無所住,本是性空,「心 不住法,道即通流,住即被縛。」?,此無住之心即是本心,於無住 之心上起執著而有住,即是妄心無住者,為人本性,……一念 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縛;於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 由此「明心」即可「見性",所謂「見性」即是「見"此本空之「性」,此 「性」亦即是「佛性」,亦可謂之「本心」,《六祖禪經》亦稱「自性」。 念念見性,即不為萬相所迷,恆住覺悟見性之境界即是佛也。 「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 身心壞。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是眾生;自性(六祖壇經>,第50頁。《六祖壇經>,第15頁。《六祖壇經》,第丨6頁。悟,眾生即是佛。禪家之明心見性、頓悟成佛,即是自性之覺悟成佛,而身心之一切變化皆是無住,皆不可執。故禪家不可立 身見,不可執身心境界但求本,不愁末」,一切以本性之覺悟為 根本。禪宗以其壁立千仞的高妙境界、不拘一格的傳承作風和高 深莫測的禪語機鋒傾倒了無數的士大夫和一般民眾。唐宋以 來,參禪悟道之風遍及朝野上下,普及四海,懦道兩家的知識分 子,無不受到禪學的影響,宋明理學與宋元以來的內丹學,亦深 受禪學思想的彩響。我們前面幾章已經論述了內丹學形成的內 在機緣,內丹學的形成有其自身固有的規律,並不是在禪學的影 響下才形成起來的。但早期內丹學較有道教自身的特色,其理 論主要藉助於外丹理論和道家修道思想,而宋元以來的內丹學 南宗與北宗,作為較為成熟的內丹學形態,則深深地打上了禪學 思想的烙印,南北二宗的內丹學,實皆為內丹與禪之融合,禪學 剌激和影響了內丹學的成熟與繁榮。就內丹與禪之關係而言,可分為「別禪之丹」、「歸禪之丹」和 「融禪之丹」三種類型,別禪之丹即是自覺與禪區別開來,以丹高 丁-禪;歸禪之丹即是以命功為基礎,而以禪之明心見性為最後歸 宿,在最髙境界上會同內丹與禪;融禪之丹是一種相似於禪家之 內丹,雖也有煉丹之功夫,但M於一種以明心見性為主的內丹。 此三種內丹,都以「性命雙修」為宗旨,內丹學的命功是傳統修鍊 方術的升華與系統化,也是內丹學區別丁·佛家修鍊的重要標誌;內丹學的性功則使內丹與一般的傳統修鍊方術區別幵米,使內 丹得以完成其超越成仙境界,而此種性功多受禪法的影響。從<六祖壇經>,第52頁。性命雙修的角度看,內丹對禪的態度取決於其對禪與性命雙修 兩者關係的看法,第一種以為禪只修性,不修命,故不及內丹;第 二種以為禪是以性而兼命的最上一乘丹法,故以禪為歸;第三種 則認為禪之明心見性亦屬於性命雙修,丹禪無別,故成融禪之內 丹而無論那一種丹法,在性命雙修的「性功」方面,大都吸收 禪家明心見性之方法,禪家明心見性之說對內丹學性命雙修思 想有重大的影響,以下主要以內丹學南、北二宗為例,對此略加 分析。一、別禪之丹道教對佛教的批判,集中在佛家只有性功而無命功,只能出 「陰神」而不能出「陽神"如前文所引(大還丹契秘圖》,以所謂的 「凝住心」、「凝空心」分別出「形性俱超」與「性超身沉」兩種境界, 而「凝空心」顯有批判佛家修鍊的味道。早期丹經(鍾呂傳道集》 更明顯地貶斥釋家修鍊只可成「鬼仙修持之人,始也不悟大 道,而欲於速成。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識內守,一志不散。定 中以出陰神,乃清靈之鬼,非純陽之仙。以其一志陰靈不散,故 U鬼仙。雖曰仙,其實鬼也。古今崇釋之徒,用功到此,乃曰得 道,誠可笑也。鬼仙只可出「陰神」,不能出「陽神脫胎換 骨身外有身,聚則成形散則成氣,此陽神也;一念清靈魂識未散, 如夢如影其類乎鬼,此陰神也」?,陰神是只經性功修鍊而無命①關於內丹與禪在修性修命方面的異同,包含有重大的理論問題,詳見拙著 <道教內丹學探微Ktt命」章。本文只是賂及樺與內丹之顦濾.未fife作深入的理論分析。@ 〈全具秘要 >,第2頁。〈海瓊內真人語錄>,<正統道*>(台灣縮印本>,第55冊,第443S7頁。功的純楮神性的鬼仙,而陽神則是經性命雙修的神氣合一的天 仙,陽神的功能大大卨於陰神。陰神、陽神之分別是道教用以區別於佛教且批判佛教修鍊t為不究竟的核心概念,《先天金丹大道玄奧口訣》稱:「或者以性 宗坐禪為先天,不假作為,不明造化,騰騰兀兀,乃禪學屬陰,非 陽神之仙也。」? <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訣》亦云:「爭知性命二字, 尚有真假,真性命者,出陽神也,陽神者,此是天仙大成之法也。 假性命者,出陰神也,陰神者,此是鬼仙小成之法也。」?以為佛 家禪學修鍊的境界只能出陰神,而不能出陽神,這樣就把道教自 ^ 身的重視命功修鍊的特色突顯出來,並把道教修鍊的價值立於 ii 佛教之匕。但佛教也可以批判道教執著於肉體的修鍊,不能破 I 除身見我執,不能徹底證空解脫,同時禪宗之「見性」本身是超越 ^ 於二元對立的,並不偏重於心法,而是色空一如,心物一元的真 f 如性體,非可簡單地以之為「出陰神」而真正破斥其法。相反,禪 I 家對內丹修鍊的批判則進一步使內丹不停留於一般的命術而重 ^ 視性功的參悟,明心見性的思想促進了內丹學性命雙修思想的 形成U批判佛教修鍊只能出陰神而不能出陽神,這是厲于堅持道 教本位、立足道教傳統修鍊的一種看法,但道教其實在佛教的刺 激和影響下逐漸發生了修行觀、解脫觀的變革,對傳統的肉體修 煉的強調在下降,而冋歸本性、回歸大道的宗旨越來越被重視。 《雲笈七籤》卷三《三寶雜經出化序》雲:「夫眾先元起,資乎本真。 木真清凝,嶷然淵靜,湛體常住,無去來相?自古及今,其名不〈道藏氣功要集〉,第8B頁〇(道藏氣功要集》,第881頁。去。無形無名,為萬物之宗矣。《三元經》謂之眾生真父母者也。 我之所生,乃因緣和會,寄胎父母耳。眾生靈照,本資真父母而 生。但以本性既微,未能照見,為塵勞所惑,遂便有身。有身之 患,萬累生焉……解脫所由,蓋緣能悟。悟則受行,能棄俗法;安 神無為,得不死術。這裡已經把後天的身體作為因緣和會的 暫時寄居之所,為滋生萬累之患;而只有能「悟」「本真」、「本性」 才是「解脫所由"這種思想顯然受到佛學心性思想的影響。以 明心見性思想和傳統道家修道思想相結合,則更形成「道性」、 「元神」等思想,《雲笈七籤》卷九十三《道性論》雲:「道性無牛.無 滅。……一切眾生道性,不一不二,究竟平等,猶如虛空,一切眾 生同共有之。「道性」與「佛性」有異曲同工之妙,道性落實到 人心上便是「元神」或「本性」,元神本是清凈無染的,而後天的 「識神」、「欲神"則是充滿思慮雜念的,丁·是修行的關鍵就是要從 「識神"回到「元神」,或從「氣質之性」回到「天命之性」。《老君太 上虛無自然本起經》雲:「道未變為神時,無端無緒,無心無意,都 無諸欲,澹泊不動不搖。及變為神明,神者外其光明,多所照見, 使有心意,諸欲因生,更亂本真。或曰思想不能復還反於道,便 人五道,無有休息時。」,「神本從道生,道者清凈,故本自清凈。 ……當曉知本者,諸欲便自然斷。這樣明心見性思想與修道 思想相結合,就發展出一套道教的心性論,內丹學以「性命雙修」 為總綱,而其性功則充分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心性學說,內丹與禪 不斷交融合一,形成了「歸禪之丹」與「融禪之丹」。在丹禪之交融中,內丹學中真正屬於「別禪之丹」的屬於少《雲笈七籤 >,笫14頁。<雲笈七籤>,第565頁。《雲笈七籤》卷十,第52、53頁。數,正統的、較為成熟的內丹學基本上認為真正的禪宗其明心見 性之最高境界與內丹學無別,只是那些不得究竟、不夠徹底的坐 禪之法才與內丹修鍊不同。如張伯端及南宗一派,皆在最離境 界上肯定撣亦是究竟的最上一乘丹法,基本上屬於「歸禪之丹」, 但也批判一般未得究竟的「二乘坐禪」,〈悟真篇》自序雲:「其中 惟閉息一法,如能忘機絕慮,即與二乘坐禪頗同。若勤而行之, 可以人定出神。奈何精神屬陰,宅舍難固,不免長用遷徙之 法。陳楠 < 修仙辯惑論》亦云:「殊不知終日談演問答,乃是干 葸;長年枯兀昏沉,乃是頑空。這是批評那些未能真正明心 見性的口頭禪、枯禪,但內丹學的南宗實推崇真修實證之禪,譽 為最上一乘丹法而以禪為歸;內丹學北宗全真道,則與禪更為接 近,多厲「融禪之丹」。二、歸禪之丹內丹學南宗主張「先命後性」,祖師張伯端對命功的修鍊是 極其重視的,他在 <悟真篇》中所講的主要是「先命後性」的內丹 功法,但在性功的髙級階段,則與禪宗修鍊接軌,他非常推崇禪 宗,以禪為內丹學命功修鍊的最後歸宿。他在(悟真篇》之後附 禪宗歌頌,其序言稱:「此恐學道之人,不通性理,獨修金丹,如此 既性命之道未修,則運心不普,物我難齊,又焉能究竟圓通,迥超 三界?故《經》雲『有十種仙,皆於人中煉心堅固精粹,壽千萬歲。 若不修正覺三昧,則報盡還來。敢人諸趣。』是以彌勒菩薩《金剛王沐:<悟真篇淺觶>,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2頁,<球館內真人集>,<道藏輯要>(婁集巴蜀書社丨995年縮印本,第六冊,第 219 頁。經頌》云:『饒君百萬劫,終是落空亡。』故此《悟真篇》者,先以神 仙命脈誘其修鍊,次以諸佛妙用廣其神通,終以真如覺性遣其幻 妄,而UJ於究競空寂之源矣。張氏認同佛家《榜嚴經》「十種 仙」之說,以真如覺性為內丹學命功修鍊的1H趣,而「神仙命脈^ 的命功修鍊只是誘人人道的初始方便,由此可見張伯端的內丹 學MF『歸禪之丹」,而《悟真篇》則開創了「丹禪雙觸」的內丹之 風,對後世丹道影響至大。 .,張伯端本人在禪悟方面實有卨深的造詣,自稱「伯端得聞達 摩,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其禪宗歌頌確有頓悟禪之見地, 如其「即心即佛頌」雲:「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說,若知 無佛亦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沒模樣,一顆圓光含萬 象,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動不 靜不來往,無異無同無有無,難取難捨難聽望。內外圓明到處 通,一佛國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個身心萬個間。知之 須會無心法,不染不滯為凈業,善惡千端無所為,便是南無與迦 葉。心性無染,本自圓明,實相無相,迥超有無,此頌頗具禪 宗頓悟佛性之作略,淸雍正皇帝以帝王身參禪入道,對張伯端的 禪宗歌頌備加推糶,選其人所編禪宗語錄,並譽之為「真證了徹, 直指妙圓」而有勝於禪門古德者,張伯端儼然由神仙而禪師了。本來在內丹學中就有*止一乘虛無大法,由還虛而精自化 氣、氣自化神,只是由於此法太髙,如有習漏未盡則尚徇於有 生」,所以張伯端用心良苦地勸人先修命功,由有為人於無為,由 命功而臻於圓滿之覺悟。《悟真篇》後序雲:「若欲免夫患者,莫若徐聯等:(中a氣功四大經典講解>,浙江古籍出版社19的年版,笫377頁〇 徐兢等:(中國氣功四大經典講解>,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76貝。 徐兢等:<中國氣功四大經典講解>,浙江古籍出版社丨989年版,笫38丨頁。體夫至道;欲體夫至道,莫若明乎本心,故心者道之體,道者心之 用也。人能察心觀性,則圓明之體自現,無為之用自有。不假施 功,頓超彼岸。……此所謂無上至真之妙道也。……黃老悲其貪 苕,乃以修牛之術順其所欲,漸次導之。」?他充分肯定不假施功 Hh的頓悟頓超之法,稱之為「無上至真之妙道」。他之所以說「饒君 BI 了悟真如性,未免拋身卻人身」,此處之「了悟」乃指一般的不兼命 ^9的性功,非指其所高推之「究竟圓通之性」明矣。故依張伯端之 胃見,若一般偏修性理之「禪法",則不及丹道之性命雙修·,若真IK圓 通徹悟之禪宗,則為內丹學性命雙修之最後歸宿也。張伯端之後的南宗諸祖,對內丹學與禪之關係大抵沿張氏 %之說而有類似之談。《紫陽真人悟真篇註疏》載道光曰:此道 ^正是達磨祖師西來意……蓋欲世人先存其性然後修命,存性即 f 玉液煉己之功,修命則金液還丹之道。遇者卻謂我教禪宗一言 % 之下頓怊成佛,此乃誑惑愚迷,安有是理哉?要知金丹即是最h # —乘之妙。」?道光由禪入丹,再由丹融禪,認為禪亦應包括命學功,而非僅性功頓悟也,認為金丹即最上乘禪,而禪亦應為最上 一乘丹法,只是先存其性而後修命罷r,這就是認為禪也是性命 雙修之道。陳楠 < 修真辨惑論》雖批判以「談演問答」、「枯兀頑 空」為特徵的「口頭禪」或「頑空禪」,但贊同真正真空妙有之禪, 故稱「人若曉得金剛圓覺二經,則金丹之義自明,何必分別老釋 之異同哉!夭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何況人人具足,個個圓 成陳楠以為丹法更直捷而禪法無門可人,但及其至則為一 也。五祖白玉蟾更是完全融禪于丹,其行止作略頗類一禪師,而徐兢等:<中國氣功四大經典講解>,浙江古籍出舨社1909年版,第373貞。《道藏氣功要集>,第丨M貞。(諒館6真人集>,<道藏輯要>,巴蜀書社1995年縮印本,第六冊,? 219貞。其詩文更是禪味十足,如其「金丹詩」曰:「佛與眾生共一家,一毫 頭上現河沙。九還七返魚游網,四諦三空兔人筌。混沌何年曾 結子,虛空昨夜復生花。阿誰鼎內尋丹藥,枯木岩前月影斜。」 ? 南宗內丹學除了一套「精氣神」修鍊的具體命功功法外,還吸收 融合了禪宗明心見性作為其性功最後一著,對真正的徹悟圓通 之禪可謂推崇備至。以禪為!H趣的內丹,其前提條件必是承認禪宗亦為性命雙 修,只是有「由命而性」或「由性而命」的具體途徑的不同。性與 命是統一的,命功是性功的基礎,性功是命功的主導,在性功修 煉中也有精氣的變化,而要修鍊梢氣,還是要靠神的妙用。在 《諸真聖胎神用訣·達磨禪師胎息訣》已把修禪與鍊氣結合起來, 提出了「禪道雙安」、「禪定雙修」的思想:「夫煉胎息者,鍊氣定心 是也。常息於心輪則不著萬物,氣若不定,禪亦空也。氣若定則 色身無病,禪道雙安。修行之人,因不守心,元氣失了不收,道怎 成矣?古人云:氣定心定,氣凝心靜,是大道之要,又名還丹。道 人無諸挂念,R日如斯,則名真定禪觀,故三世聖賢,修行皆在此 決,名禪定雙修也。」? 「心氣無二」,乃禪道會通之根本,心行氣 行,心動氣動,故修心即修氣,鍊氣必煉心,性命之辯證統一,為 內丹與禪之融合創造了客觀的理論條件。正如《金液大丹口訣》 所言:「夫欲修真,必須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可也。性未明也,命 不口丨知,故釋氏以性為主,命為伴;太匕以命為主,性為伴。…… 性命二字不可分作兩件,亦不可並作一件說。」③乂《上陽子金(瓊館d真人集>,《道藏輯要>(婁集),巴蜀書社丨995年縮印本,笫六冊,188M。?〈道*氣功要集>,第丨2丨6頁。<道藏氣功要集>,第877頁〇丹大要》亦云:「是三教之道,惟一心而已,然所言心,卻非肉團之 心也。當知此心,乃天地正中之心也,當知此心,乃性命之原也 ……是三教之道,皆當明性與命也。」①三教惟此一心,一心乃 性命之源,禪家明心見性亦為性命雙修之道也。內丹的性功雖多取禪家之說,但修鍊體驗上的真實道理只 是一個,生命修鍊有其固有的客觀規律,所以並不是丹家的心性 修養功夫一定要從禪家而來,也可能是道理本來如此,大家都到 了一種共同的或相通的修道境界,而一切真理只能是相通的。 內丹學的性功主要是從有為返無為,從識神返元神,使意識進人 一種靜定虛極的狀態蓋心者,君之位也,以無為臨之,則其所 以動者,元神之性耳;以有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慾念之性耳 ……以有為反乎無為。內丹學的精氣修鍊的命功為禪家所 無,但到了「煉神還虛、與道合一」的高層次,確與禪家的明心見 性的修鍊,有殊途同歸之境界。不過內丹學南宗雖以禪為歸趣,但其特色仍在具體的命功 丹法上,保有較濃厚的內丹學的本位特色。相比之下,北宗全真 道由於強調「先性後命」,對性功更為重視,而其心性論亦更為豐 富,丹禪進一步交融,禪化色彩更濃,出現了一些與禪很相似的 「融禪之丹」,以下略論之。三、融禪之丹由王重陽開創的全真道被稱為北宗,北宗內丹學以三教合 —為旗幟,以性命雙修為宗旨,以先性後命為方法,與早期內丹<道藏氣功要集>,笫1896頁。<育華秘文>,壬沐:<悟真箱淺解>,中肀書蛣1990年版,笫230頁。學相比,有明顯的禪化的傾向,不再以傳統的道教命功為特長, 時尤重性功之覺悟。因全真道本來即主張禪道一家,其融人禪 宗明心見性之學更為深人全面,在保持性命雙修的大方向之下, 大量談心論性,發嵌出一套豐富的心性之學。全真道與禪很相近,這是因為全真道本來即認為內丹與禪 是相通的,釋道本是一家,所以就沒有門戶之見。(重陽全真集> 云:「釋道從來是一家,兩般形貌理無差。識心見性全真覺,知汞 通鉛結善芽《玄宗直指萬法同歸》認為:「佛性不異金丹也, 謂佛惟是性宗者,劣解淺學之士耳〇」,又雲:「禪宗以覺悟為則, 上乘之人,一悟便至佛地,不緣途路,不涉陰陽,心行處滅,言語 道斷,純然真空之妙也,此坡上一乘,下學難及。」?全真道不再 以禪為只修性不修命,而以之為最上一乘,與金丹相同。此書又 以丹家之梢氣神比擬佛家之戒定慧,這是佛道溝通的一種重要 思想,「戒定蒽即梢氣神也,戒以養梢,定以養氣,慧以養神。非 成則不能生定,非定則不能生蒽,戒不立則梢喪亡,定不全則氣 流散,慧不生則神凋竭。故戒定慧依精氣神而立,梢氣神依戒定 慧以全,三教聖賢不能去此六字而成道者。佛教戒定慧三學 雖沒有具體論及身體氣脈之變化,表面上似僅為心性修鍊功夫, 但其實蘊含著精氣神的變化,把戒定葸與精氣神聯繫起來,確有 所見,是道教內丹學對佛家修鍊的一種重大的認識上的突破,也 為深人研究佛道修鍊的關係提供了思路。性和命不能分為兩 截,性和命的辯證關係是探討佛道關係、丹禪關係的理論基礎, 我們在此不能詳論,但由此可見禪家之明心見性與丹家之性命(道藏氣功要集>,第2177頁。《正統道藏>,台灣新文豐版第40冊,第373頁〇 <IF.統道藏>,台灣新文豐舨第40冊,第339頁。雙修仍可有內在的溝通與融合,全真道大談心性之學也是內丹 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全真道以本來真性為金丹,以真性的不生不滅為長生不死, 大講明心見性之道,這類論述在全真道內丹文獻屮俯拾皆是,這 是「融禪之丹」的重要特徵。如《重陽全真集》「序」中概括全真宗 旨雲:「全真之教大矣哉!謂真者,至純不雜,浩劫常存,一元之 始祖,萬殊之大宗也。……大率誘人還醉返樸,靜息虛凝,養亘 初之靈物,見真如之妙性,識本來之面目,使復之於真常,歸之於 妙道也。」?《紙舟先生全真直指》稱:「夫全真之學,直究玄宗, 乃單明向上大道,非小乘眾學雜術之比。……全真把枘於父母 未牛前,真己全矣,牛.亦不增,死亦不減,若人以心印空,覺悟本 真,則真自全,金丹之具而大葯之基立矣。《析疑指迷論》云: 「或問曰:何謂全真?答曰:即爾一念未萌之前也,一念未萌,等 同太虛。」?《玄宗直指萬法同歸》中說:「六根清凈,方寸澄徹, 便是真丹。這都是把覺悟本真之性作為全真宗旨,雖名出多 端,要皆與禪宗之佛性、本性等厲同一層次的概念。在內丹道中 較具內丹特色而與本性相近的概念,是「元陽」、「元神」等概念, 如< 玄宗直指萬法同歸》說:「惟有本來真性,一點元陽,名曰谷 神,又曰玄牝,在吾身中,是以為道,長生不死者,此也。」?《還 真集》中說:「性也者,先天一點至靈,人身中元神是也。此靈在 父母未生以前,不曾添些;居父母已生之後,亦不曾減些,本自圓① <道藏氣功要槊>,第2丨76頁。?<道藏氣功要集>,第355頁。<進藏氣功要集>,笫855頁。《正統道藏>,台灣新文豐版第40冊,第346貝。(正統道藏>,台灣新文豐版第40冊,第355頁。成,亦無餘欠。」①內丹道之心性學雖多受禪學之影響,但也有 自己的特色,因為內丹學要性命雙修,性是元神,命是元氣,所以 論性總不至於完全變成心性槪念,而強調性與命、神與氣的相關 與統一,修性必須與修命、鍊氣等結合起來,性與命、神與氣等多 對稱出現。如馬丹陽論「淸靜」雲:「淸靜者,淸謂清其心源,靜謂 靜其氣海。心游:清,則外物不能擾,性定而神明;氣海靜,則邪欲 不能作,格全而腹實。性命雙修是內丹學的根本宗旨,在這 一點上各派皆不能例外,只不過明心見性功夫在其中所佔的比 東有所不間。全真道主張先性後命,郝太古認為:「修真之士,若不降心, 雖出家多年,無有是處,為不見性。既不見性,豈能養命?性命 不備,安得成真? 「見性」為「養命」的基礎夫吾道以開通為 基,以見性為體,以養命為用。」?,這樣見性就成為更重要、更根 本的修行功夫,真見性了,自然可以養命。《明道篇>云:「了命不 如先了性,性明了命始無魔。要知性命安身處,意未萌時合太 和。」 ?認為只有先了性才能使命功不至於出偏差,見性之後命 功修鍊才能人正軌。《析疑指迷論》認為:「凡初學道者,必先悟 其真心,夫真心者,元無一物,等同太虛,本來清凈,於此凈中,一 念忽起,頓然回光,返本歸元,則湛然淸凈矣。」?又云:「修行之 上,必先明心悟性,然後絕疑,方能養道。夫心者是萬法之源,性 者是群經之要,故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若一念不< 道藏氣功要集 >,笫1922頁。<真仙直指語錄>,<正統道藏>,台灣藝文縮印本第54冊,第43578頁。<真仙直指進錄>,台灣藝文印45館縮印本第54冊,笫43586頁。<真仙直指語錄>,台灣藝文印書館*印本第54冊,第435S7頁〇《道藏氣功雯集>,第837頁〇 @ <道藏氣功要集>,第856頁。生,即脫生死,向這一念不生處即見本來面目也。這種論調 全同佛家,體現了內丹學的進一步禪化。全真道本來是通過先 性後命而達至性命雙修,但對性功的過度強調,便出現了以性攝 命,以見性等同於金丹這一類禪化色彩更濃厚的內丹派別,如全 真道中的盤山派基本上是以明心見性為根本,以見性之功統攝 命功在內。盤山派以形骸為虛幻,四大是假,不冉注重身體的修持。 「修行人先須識破萬緣虛幻,次要識破此個形骸一堆塵土,平H 事上脫灑,臨行必得自在。……身非我有,性本虛空,一念不生, 全身放下。先要識破這個四大一一是假,病則教他病,死則 教他死。」?《盤山語錄》認為人之所以有生死,是因為心有情慾 雜念,若能內不動情慾,外不隨根塵而動念,保持本源淸凈,自明 真宰,就能解脫生死,「一念無生即無死也。不能如此者,蓋為心 上有情,性上有塵,搬弄生死不停。欲求解脫,隨過即遣,遣之乂 遣,以至於絲毫不存,源本清凈,不逐聲,不逐色,隨處自在,虛靜 瀟洒,天長地久,自明真宰。蓋心正則事正,心邪則事邪,內既有 主,則人愛底不愛,人嫌底不嫌,從來舊習,般般勤轉,六識既空, 真宰常靜,更有何生死可懼?」?盤山派的解脫觀與佛理相融, 承認生死輪迴,以為被內外之緣所擾,中無主宰,則流轉生死;於 萬緣諸境之間覺悟真源主宰,則超越生死輪迴,如云:「修行人曰 用體天法地,常清常靜,明而不昧,濟物利生,雖混於萬緣諸境之 間,真源湛寂,無有間斷,自得出離生死結縛。此是一段大事因(道藏氣功要集>,第856頁。(修真十書#之五十三·逸山語彔>,見<道藏氣功要集>,第745頁。《隹真十書#之五十三·盤山語錄>,見〈道藏氣功要集>,第746頁。(修真十書卷之五十三·盤山語錄>,見《進藏氣功要集>,第743頁。緣,奈何不悟之人,中無主宰,欲悄攻於內,根塵誘於外,不得自 由,四生從此而輪迴,六道因茲而走作,換卻頭皮,難同今H 也。」?修行的關鍵在於識得本有的「真心」,「真心」是千經萬論 所共明,為古今聖賢之真受用:「這個有體用沒你我正正噹噹的 處心,自從亘古未有天地以前稟受得來,不可道有,不可道無。 古今老道人皆得此然後受用,千經萬論及至大藏經只是說這些 子。上天也由這個,入地也由這個,乃至天地萬物虛空X盡阮, 亦是這個消息主宰也。會得的,不被一切境引將去,不被一切念 慮搬弄,不被六根漫過,這個便是神仙底日用,便是聖賢底行蹤, 便是前程道子也。盤山派對「金丹」做r新的解釋,以本來真性為金丹,金丹無 有形象或問曰:道家常論金丹,如何即是?師雲:本來真性即 是也。以其快利剛明變化敝液故名金,曾經鍛煉圓成俱足萬劫 不壞故名丹。體若虛空,表裡瑩徹,一毫不掛,一塵不染,輝輝晃 晃,照應無方,……世之人有言金丹於有形象處造,及關情慾,此 地獄之見。對盤山派來說,只要能明心見性,則金丹之能事 巳畢,「修行之人塵心銨欷,俗慮消亡,孤然顯出自己本元真宗, 便是從來先天的主人,自承當得,逍遙自在,種種法界,一時透 徹。」?《盤山語錄》以上這些論述禪味十足,已沒有多少丹家之 特色。但如果內丹學不能保持本身的獨特性格,則其見性之學 較純正之禪學終厲粗糙,其生命力當大受限制。從「別禪之丹」到「歸禪之丹」,從「歸禪之丹」到「融禪之丹」,<修真十書卷之五十三·盤山語錄>,見〈道藏氣功要集>,第746頁。<修真十書卷之五十三·盤山語錄>,見〈道戴氣功要集>,第749頁。<修真i·書#之五t三·盤山語錄>,見〈道藏氣功要集>,第749頁。{修真十書卷之五十三·盤山語錄>,見<道藏氣功要集>,第750頁。體現了內丹學一步步地向禪學犇攏的趨勢,由相互間的對立到 融通,是丹禪關係的總的發展趨勢,後期丹道,蓋無不深受禪宗 明心見性思想的影響。第四節佛道之相通佛教與道教作為兩種不同的宗教修鍊體系,在修道理論與 實踐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歷史上也產生過長期的勢利之 爭和義理之爭。但是,佛道二教也在相互抗爭的同時發生了相 互影響與相互融合,印度佛學在道家道教的影響下形成了具有 中國文化特色的中國佛學,而道教內丹學的形成與發展則受到 了佛學的刺激與影響。這種佛道交融現象之所以發生,之所以 可能,我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佛道二教之間本來就存 在著天然的、客觀義理h的內在相通。有一些佛道二教的學者, 各自站在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的立場上,嚴格區分二教之不同,批 判對方的局限性,以顯示自己一方的優越地位,這種優劣高下之 爭,反映了二教之間存有各種差異;但也有不少學者站在同情對 方的立場上融通二教,認為二教在最高層次和最後歸宿上是一 致的,只是為適應不同的文化環境和不同的根機,在具體修鍊的 法門上各有側重點的不同。欲對佛道之相通關係作出同情深人 的理解,首先必須對二教的基本思想有一深切的體認,而不能以 相互的誤解為前提對對方加以評判。由於在「內丹與修道」一章 屮已對作為道教的理論基礎的道家修道思想做了揭示,在這裡 我們先根據(中論》及有關佛典,對佛家「空"義作一槪括的展示, 以使我們能理解佛學的真義,然後再從「空」與「道」、「性」與「命」、「無生」與「無死」等幾個方面說明佛道之相通。本文不是 專題的比較研究,在這裡不可能深人研究佛道二教之異同,只是 為了說明佛學影響內丹學的一種深層的理論背景,在此僅以個 人的視角,略述佛道一教辯證相通之一種可能。一、《中論》與佛家「緣起性空」義佛稱「空王」,佛門稱「空門」,空之一字最易代表佛家思想之 特質,亦頗易遭人誤解非議,諸乘渚宗,諸經諸論,皆盛談空理而 欲導人生以覺悟,在佛家內部,對空的理解也有些不同,各有特 色。一般認為,小乘偏於析法明空,即通過分析物質的組成結構 而現空相。又小乘偏於人空而法不空,世間法空而涅槃不空。 大乘則人法雙破,顯緣起性空之妙理,而「涅槃生死等空華」。 <中論》是龍樹的代表作,也是大乘空宗的根本經典,最能體現大 乘佛法的空義,本節慾對《中論》思想,作一簡略分析,重在其思 想實質的哲學分析,並聯繫人生觀而提示其對於人生修養的實 踐意義。旨歸與方法?@?0SKS囹225在具體解析(中論 >思想之前,我們先來考察一下《中論》思 想的旨歸與方法,明了其思想究競以何為宗旨?以什麼作為立 論之方法?這樣方能站在高處洞明其思想實質。我以為就方法 而言,可概括為「破執以顯空」,即舉出種種執有實法之議論而顯 其矛盾以明空理。就其宗旨而言,可槪括為「明空以破執」,即洞 明諸法皆空而破除人法二執證人涅槃解脫。<中論》和其它經論 一樣,以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為根本旨趣,一切言說議論皆服務於 人生修養之實踐。空亦稱中道實相,謂事物之本來面目,而未經人們主觀認識之增誠者P此實相之第一義,佛家經論所同指為 離言思絕分別之自內證境界,而佛家經論所建立義理,皆一本佛 及諸聖者之自內證體驗。《中論>雲:「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 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法華經》雲:「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 n宣。」因為言說義論皆為二元對立之概念思維,一有分別即離實 BI相境界。實相既不可言說,於是「釋迦掩室,凈名杜u。」第一義 不可說,只是說明聖智所證實相境界為一不可說之堍界,然佛家 1並非不可知主義者,仍以思議言說為方便,喻為見月之指,指雖 非月可因指而見月也。故佛家長說短說,廣說略說,三藏宏文, 遠超諸家。佛家重聞思慧止思維,經由理性之思擇,而超越理性 %之局限茛觀真如,乃佛家思想之通途。《中論》雲:「諸佛依二諦, 』氣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 f義。」此即彰顯佛家「依指見月」、隨機設教之方法論。此二諦又 %具多方面的含義,三論宗析為四重二諦,要之可歸為二重二諦。 ^ 一是從理上談實相為俗諦,而實證實相境界為第一義諦。第二 學重是在理所顯實相中,又應隨機設教而分方便說(俗諦)和究竟 說(真諦)。我以為分二商的層次太多,只是思維本身的辯證反 思,可以有無窮之多;而從實際內容來分,有此二重二諦即足矣! 從理上談二諦,則以空有統一之中道義為真締,以假有偏空為俗 諦。以下討論皆為從理上闡明諸法實相:<中論》的核心思想「緣 起性空」。「緣起性空」義哲學本體論皆欲尋找萬有現象之本體,以之為萬有現象存 在之依據;神學家則以上帝為萬物之主宰,而為吾人生命之所依 歸。依佛家觀點,佛家不承認有創生萬物支配人生之本體,而以 226 「緣起」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緣起說是佛家一以貫之的核心之論,從小乘業感緣起之人生分析,到大乘阿賴耶緣起,如來藏緣 起和法界緣起等,無不妙釋緣起。前面鈴說「空」為佛學核心義 理,此又以緣起為佛法重心,這是否矛盾呢?實則緣即是空,空 即提緣,萬法唯緣,萬緣唯空。空不外緣起現象之本性,而為事 物之真實面H,故乂稱真如、實相等,實則緣起現象之外別無一 「空」可作萬有現象之本體,故佛家實相論與哲學本體論尚有差 距,不可混為一談,勉強可說緣起說是本體論與寧宙發生論之統 ―,以「無本體」為「本體」。「空」一概念所闡明者為「存在性」而 非「存在否」,換言之,是說明事物是一種怎樣的「有」而不是事物 之「有沒有」。任何一存在之物,其性為空,非謂物之不存在為 空,故云「色之性空,非色敗空」。緣起之現象無一獨立恆常之自 性,故其性空,緣起性空為(中論》思想之核心所在。《中論》以八不緣起顯示諸法實相,在原始佛教中,已有八不 中道思想之萌芽,如《雜阿含經》栽:「佛告波羅門,fl作0覺則隨 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 法……」。強調離斷常二邊而處中道。八不緣起用遮詮的方法 破除對有實法生滅等偏見,而闡明諸法緣起性空之理諸法不 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諸法不過是眾緣 所聚,實無一法有其自性,無一剎那有實法安住,法本不有,何生 何滅?不生不滅,不過是破除對生滅現象之實執,不可重生「不 生不滅」之實執:決無一個恆常的不生不滅的法,不生不滅即是 剎那生滅的代名詞。八不緣起辯證地闡明事物運動變化之相似 相續而其間決非有實法可執,相似故不常,相續故不斷,不一不 異,不來不出,理可類推。青目以谷種之喻形象地說明了八不緣 起之理,谷之與芽,非常非斷,不一不異。這種事物運動變化的 辯證關係,世間哲學亦有所見,不過世間哲學是以為有實法生滅變化,站在肯定的立場,而佛法之不N之處,在於指明其間無有 —實件可得,而站在否定的立場上,有肯定即有所執而生煩惱, 無肯定則可破人法實執而證涅槃。緣起之現象無實自性故性空,因諸法性空而互為緣起,緣起 HB與性空乃一體兩面之統一。《中論》雲:「諸法因緣生,我說即是 BI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諸法從其相狀言,是宛然之有,從 世諦可安立假名;然有非實有。乃如幻之有,其性是空,故從真 胃諦謂之空,而世諦與真諦義非截然兩分,實則同一緣起法之表 征,空有之統一謂之中道。中道亦不異空假二諦,故謂之「三諦 圓融」。% 從緣起的一面分析,則任何一法,皆由眾緣之所聚,而其中『氣任何一緣又復由眾緣之所集,如是無窮,緣緣無盡,那麼分析到 ^最後是否有一緣可獨存而無需待緣而成呢? 一般哲學家就於此 % 有所肯定,或為「極微」或為「氣」,以為萬事萬物之所從生者,佛 i 家之特殊髙明處,即斷然否定有此一「不平等因」,萬法平等皆由 * 緣起,否定有實體之存在。因為任何一法皆含有無窮之緣,如帝 網重重,故任何一法皆與萬法有或親或疏的聯繫,諸法互攝互 入,相依相連,成為一因緣無盡之大關係網路,此即《華嚴經》中 的「法界緣起」。諸法性空,以否定方面說;從積極方面說,則諸 法皆與法界所有萬法有不可思議之聯繫,故「一真萬法真」,一即 —切,一切即一,全息互攝,相對相關,此種互攝而無礙之關係, 佛家稱之為「圓融」。圓融乃真空所顯之妙有,亦同一緣起法之 真實聯繫。諸法緣起性空,還可從時間方面說明。萬事萬物皆處於不 停的生滅變化之中,那麼變化之中是否有一法暫住呢?佛法認 228 為暫住是相對的,而變化是絕對的,萬法當生即滅,生滅同時,無有一剎那停留,故稱剎那生滅。剎那生滅的當體,奄無實法可 得,故生即不生,滅亦不滅,不生不滅,實相如如。這一觀點與現 代物理學對傲觀運動的分析甚為相符,越是到微觀現象,其剎那 生滅的現象越是明顯,而宏觀現象之相似相續,似有一不變階 段,而易被錯覺為事物有一暫住不變時期。緣起性空深刻提示了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普遍聯繫和相對相 關性,提示了事物變化發展的內在本質,較之一般的辯證法更徹 底更豐富,a與人生實踐相一致。空既不是對萬物存在的否定, 也不礙緣起萬象之森然有序,恰恰相反,空是一切事事物能保持 發展變化井然有序的根本原因,《中論》雲:「以有空義故,一切法 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緣起性空」的實踐意義佛家對緣起法的分析是為了說明人生的「染凈因果」,探求 人生痛苦的原因及解脫之道,萬法本空,而人們執之為實,此即 無明而為生一切煩惱流浪生死之因;和亊物之真實(空)相應,去 人法二執而證人法二無我,即為解脫生死的涅槃之道。緣起性空的思想可統括佛家基本思想的「四諦」和「三法 印」。萬法剎那生滅,即諸行無常印;萬法無實自性,即諸法無我 印;回歸事物之本來狀態,即涅槃寂靜印。諸行無常,從價值意 義上講即是苦諦;於無常無我而執常執我之顛倒,即是集諦;觀 無常無我而滅我執法執,即是道諦;實證無我而安住實相,即滅 諦。《中論>觀四諦品,有論者難曰:如果一切皆空,則四諦空,四 諦空則三寶空,如此即破壞三寶。這是完全誤解了空的意義,所 以《中論》指出,如果萬法不空,則苦恆是苦集恆是集,無道可修 無滅可證,才是真正的破壞三寶。正因為萬法皆空,一切皆緣 起,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染凈分途,因果歷然,才有可能知苦斷集修道證滅。萬法本空,提供了人可修道成佛的可能性,從 因地可謂之佛性;萬法本空從能修之角度言,即是修道之智慧, 可謂之般若;般若所顯佛果功德即是涅槃。所以空之一義,從實 踐角度言,可統攝因、道、果三位,為轉迷開悟之樞紐。《中論》雲:「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 涅槃"被動地受制於因緣而昧於實相執有實我、我所,起貪嗔 痴諸煩惱造身口意諸業,故輪轉生死中。主動地透知因緣而契 於實相,修諸善行,斷煩惱所知二味,即證捏樂解脫。通達性空無礙的道理,可遠離一切苦厄。(心經》雲:「照見 五蘊宵空,度一切苦厄"。因為一切苦厄皆緣於有實執之對礙, 如心物之對礙,自他之對礙,一切煩惱皆起於實我、我所之執著, 若能洞達性空之理,則諸法平等無有高下,無得無失,究競安樂。通達緣起無盡的道理,則能洞明人生之一切遭遇皆有其因 緣,而不怨天尤人,安之若命,知道吾人一己之生命,實與眾生有 不可分之聯繫,一言一行皆有無盡之後果,種什麼因,結什麼果, 從而慎言慎行,無我利他,不斷改造身口意三業使之凈化,終至閥滿覺悟之境。從性空的一面講,通達性空即是般若,可斷一切煩惱執著,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從而「無我、人、眾生、壽者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契真實而如如。從緣起的一面講,心佛眾生三無差 別,所有眾生之類,皆令人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而實無眾生可滅 度者。如是展開菩薩福慧雙修悲智雙運之菩薩中道行:「智不住 三有,悲不人涅槃」。以無我心廣修六度萬行一切善法,不舍世 法而成就佛法,不斷煩惱而人涅槃。不住世間,不住涅槃,此即 大乘「無住浬槃」之意。(中論》雲:「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230 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從緣起性空的思想看,世間與涅樂亦非截然二分,世間之真實相即涅槃,世間之外別無涅槃。六祖 雲:「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由此 可見大乘思想是積極而圓滿的,既徹底放下一切,乂徹底建立一 切,放K的是我執,建立的是利他,「無我利他」即是大乘精神之 核心。以略析了(中論》的核心思想及其實踐意義,由此可知一 般人所理解的「空」常非佛家空義之本意,對於佛家「空"的思想 還有深入探討的必要,其對於人生修養的積極意義,吏值得現代 人去體味。佛家之空,乃是對諸法緣起無自性的本質規定,並非 物外之空,非先有後無之斷滅空,非有時空有時不空,非有物空 有物不空,而是諸法當體即空,從來就沒有「不空」的時候,是非 成畋本來空,何喬待轉頭始空? 「何必待零落,然後始知空」,倘 能於此豁開慧眼,頓見空性,則浪花與英雄皆了不可得。心無掛 礙;無鈣亦無得。雖諸法本空,而無礙萬有現象之「假杳」,人若 能契神於有無之間,忘心於得失之際,則當下清靜,智慧洞然。二、佛道之相通如果對佛家之「空」義作徹底的了解,則道教對佛教的各種 批判都不能成立;而如果對道教之「道」作徹底的r解,則佛教對 道教的批判也有失公平。在此我們試圖從佛道二家的最髙學理 上對佛道關係作一種會通的理解,以說明佛道辯證相通的可能 性。(i)、「道」與「空」的相通如「內丹與修道」一章所說道」並不是一種有限的、現成的 某物,而是一種永恆無限的「場有」,人生活在道中,就像魚兒生活在水中人在道之中也,道在人之中也,負在水之中也,水在 魚之中也,道去則人斯死矣,水涸則魚斯終矣。」①人如果作為 —個孤立的個體自我而與道分離,則人就是生滅的、有限的存t在;人如果能破除有限自我的執著,而與道相融為一體,則人就 能獲得無限與超越執乎我者,害道者也,故物我俱忘而為一, 一又滅之,而入於無之域。」?內丹學雖有一套系統的修鍊層 次,經過種種修鍊的有為工夫,但其最後歸宿則是「與道為一"。 「道」是從整體場有而命名,並不是有一個具體的東西可以擺出 來作為人修鍊的對象物,而是人與道不再對立,有限的自我完全 消融,得道的境界超越一切對待,不可思議言說。這樣道就不是 J 一個固定的有自體的事物,說道是萬物的本源或本體,並不是說 b 道可以象「母雞生蛋」那樣「生出」萬物,而是說萬物的生成都離 ^ 不開道的整體作用與場有背景,萬物相融於道中而連成一體。 % 說「道法自然」並不是說道之上還有更高的實體,而只是說道只 # 是自己如此,並無更高的主宰。「自然」也不與緣起因果相違, 等「自然」如果要和佛學相比較,則只能與「如如」相對應,如事物之 本身那樣,不要有人為的增滅,說「佛者,以因緣為宗;道者,以自 然為義。自然者.無為而成;因緣者,積行乃證」?,好像「自然」 就取消/修行中的努力與因果,這顯然是誤解。佛家契會真實 而至如如之境,也相當於自然無為之義,但此種如如境界,與緣 起因果並不相違。道既然不是一有限實體,則佛教徒把道與萬 物對立起來,認為道是萬物的本體的思想與佛教「緣起性空」的 思想相違,這也是一種誤解。道是就緣起整體之功能而言之,並(I)《道樞卷四*西升篇>,<道藏氣功要集>,第丨606頁。<2> 〈道樞卷一·玄軸篇>,《道藏氣功要集>,第1595頁。 ③ < 弘明集>#九《笑道論 >,笫丨49頁。f是說道是一個「有自性」的實體,如果道不是「性空」的,則道與 萬物就不可能有任何緣起聯繫,所以「道」也是「空」的。空汽然 不是指一無所有,空意味著沒有任何孤立的或不變的事物,意味 宥無限的緣起可能性。道教中人以佛教之空為否定一切的頑空 死滅或獨立於萬物之外的色外之空,或以空為緣起事物之外的 彼岸存在,都是對佛教之空的誤解。道教之「道」相當於佛教的 「真如」或「法界」,真如法界有無限的妙用,但仍是空的;而佛教 之「空」則相當於道教之「無」,空去的是事物的定相(法執)或人 為的增減(我執),恢復萬法「無住尤執」的本性,而萬物的緣起妙 用仍自如如。諸法實相的空,也是不坷思議言說的,一切分別的 言說部是一種二元對立的有執的心態,實證空性無我的境界,則 一切法當體即如,法界一體。此種證空之覺悟,與道教合道為一 體之修鍊,自可以相通。可以說,佛教之「無我證空」,乃是「與道 為一」的必要條件,因為如果還有一個有限自我的執著,則根本 無法與道相融為一;而道教的「與道為一」則是「無我證空」的充 分條件,真正進人與道合一的境界,則必然是證空無我的。「證 空無我」和「與道為一」都是一種無能所對立的無分別的境界,在 這裡不是誰高誰低的問題,而是真理相通、歸元無二的道理。(2>、「性」與「命」的相通佛教除密宗之外的顯教,大都注重於心性的覺悟,很少論及 到生理、形體方面的修鍊,道教中人常指斥佛教「修性不修命」; 道教傳統重視形體的修鍊,對於修鍊身體的氣功特別重視,佛教 中人則批評道教不識有形肉體之為虛幻,執著於肉體之身見,難 脫生死輪丨Hi。佛道二教在修性與修命上各有所長,各有偏重,這 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但兩者之間並非真是如水火之不相容,而 實有深層之相通。因為身心、性命本都是緣起相關而不可分的統一體,身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稍神境界的轉變會影響到色 身氣脈的變化,而色身氣脈的調節也有助於精神境界的提升。 所以在佛教的禪定修持中,進人深層定境之後,必有種種色身氣 脈的轉化過程,修性必引起相應的「命」的轉化。因為破除對有 Hh限形體的執著,才能不被身體的感受所打擾,才更易進人高深的 定境,所以佛教的修鍊正是以不執修命而更徹底地轉化色身,修 命被含攝在修性之中,身體的因素被作為一種意識的對象而包 胃括在「阿賴耶識」的「種子」之中,徹底轉化意識狀態也就最終地 轉化了身體。當然這並不是說佛教的目標是要轉化身體而「修 命」,而是說在其不執肉身的心性覺悟中也包含有身體的變化在 %內。佛教的目標是要證空而解脫,有限的身心都不能執著性」 也「空」,「命」也「空」,最後「性」與「命」都統一在「空」之中,而 ^ 「空」之中就包含了「性」與「命」。由此可見說佛教「修性不修命」S也是表面的看法。至於道教之修命,如果只是執著於肉體的長 4生不死,這個目標當然無法達到,而且也會導致一種精神的執著 學與煩惱,早期道教由外丹服食而欲肉體不死的理論,是無法應付 來自佛教的批判的。但對內丹學而言,性命是統一而雙修的,如 果把命功修鍊作為性功的基礎,最後性命統一而返本還源以合 道,則這種命功修鍊並無可非議。因為人是身心統一體,身體如 果不能調節好,精神也會受其影響,命功修鍊可以為精神進人更 髙境界提供堅實的保障。另外,所謂的「修命」並不是指「命」自 己修鍊自己,「修命」也還是要通過「神」去調控身體,煉精鍊氣都 離不開神的作用,所以修命歸結到最後也還是楕神的調節與作 用。如果沒有性功的徹底覺悟,命功修鍊無法導致終極的超越 與解脫,但在內丹學性命雙修的整體系統中,命功的修鍊可以不 234 受佛教之指責與批判。「性也,命也,固執一邊可乎?原夫先天篇命,未明本性則無中宰;元始本然,不修慧命則無安6若得件 命妙融,必要氣神密混。若夫欲明了本然真性,必先息心;修鍊 未始慧命,必貴養氣。息心在乎意澄情反,養氣在乎神定息 闞。」?性與命密不可分,辯證相通,從客觀上講,佛道二教最後 都應是性命雙修而達至圓滿境界的。佛教之發展為密宗,注1 色身氣脈之修持,與道教頗為相近,根據以上所論性命之辯證相 通,則佛教之發展為密教,亦含有某種必然性。(3)、「無生」與「無死」的相通道教主長生不死,佛教主涅槃不生,這也是佛道二教M著的 差別,二者好像完全對立。不死是修今生,欲使現實生命永遠存 在;不生是修三世,使生命不再投生到有形肉體之中而停止生死 輪迴,永駐法身寂滅。就早期道教之主張肉體不死以成神仙而 言,佛道的解脫觀念確屬對立而難以相融,但內丹學之解脫觀則 又可與佛教辯證相通。內丹學當然也講長生不死,但已不是有 形肉體的不死,而是內丹修鍊後的「陽神」永遠存在,這樣內丹學 的修鍊也就不是局限於今生的現實生命的,內丹學也講輪迴三 世。陽神是經過性命雙修之後而成,已同化於太虛,當然也就超 出了生死輪迴之外,如果還在輪迴,也就沒有真正做到「不死」, 所以嚴格地說,如果內丹修鍊要達到「不死成仙」的境界,那麼 「不死」的神仙也一定是「不生」的,即不在生滅輪迴的生命狀態 屮,這是由「不死」而「不生"而「有生必有死」。另一方面,佛教 經過戒定蒽的修持,實證「人無我」、「法無我」的法身解脫,法身 無形相,不再輪迴於六道,則此種法身當然也是「不死」的,因為 「凡有死者必有生」,這是由「不生」而「不死」。不過,佛教的「不①《弘明集〉卷九《笑道論>,第丨49頁。死」不是指現有生命的永存不死,在佛教看來,生命本來就娃水 恆的,人的神識永遠在不斷的生死輪迴之中,佛教的「不牛不死」 是指超出這種生死輪迴,無生死之對待從而「無生無死」,圓應寂 滅。雖修行的目標是超出輪冋,但一切修行只能是從當下做起, 從現在起修,所以佛教的修行必然也要從今生開始,從而對現實 的生命也發生影響。欲求來生,必修今生;既修今生,必影響於 來生,道教注重於現實生命的修持對以影響到未來世的解脫;佛 教欲求解脫三世,亦必落實於現實的生命修持。「寂滅」當然也 不是一無所有的徹底消滅,不是如某些道教學者所批判的那樣 是「求死」的宗教,如果這樣佛教的修行就毫無意義。法身X相 而妙應無方,真如寂滅而圓智無窮,佛為大徹大悟、不可思議之 解脫境界,非斷滅之空無。由此可知,表面的對立實可能有深層 之相通,尤其內丹道教與佛教之間,更有相通之可能。結論內丹學的形成,既立足於道教自身固有的傳統而發展,也受 到了佛學的瀲發與影響。佛道之間的義理之爭對於雙方之間義 理溝通與融合有重大的影響。佛道二教關於「形神」問題的不同 觀點與爭論,對於道教完善自身的解脫理論,形成內乃學解脫觀 念的變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內丹學解脫觀念的形成,無疑有佛 學的重大影響。內丹學形成之初期,尚多辨佛道之異,形成「別 禪之丹」,但後期內丹學的成熟與繁榮,則無一不受到禪學的影 響,內丹學之南北諸宗,大都是內丹與禪學相交融的結果,形成 了「歸禪之丹」與「融禪之丹」。在後期內丹學文獻中,往往不再辨別丹禪之異,而是公開打出三教合一的旗幟,佛語禪機,大黿 被融攝於內丹學之中。內丹學本有一套脫胎於外丹學的理論與 術語系統,這是內丹學獨具特色而有別於佛學的地方;但全真內 丹道中有一些派別已不甚注重傳統的內丹功法,而是強調明心 見性的性功,這種禪化的內丹已較少有道教本身的特質。內丹 學可以說是在道教固有傳統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的一種「新道 教」,這種「新道教」體現了道教在佛教的剌激與批判下謀求構建 自身的理論與實踐的圓滿體系的努力,而此內丹道教與佛教更 多辯證相通之處,在保持道教傳統信仰的總體趨勢下,吸收和融 合了佛禪的成份,成熟形態的內丹學在理論基礎、實踐方法和解 脫觀念等諸多方面,打上了深深的佛學影響的烙印。結 語正文四章已從專題研究的角度研究了內丹學的形成問題, 探討了內丹學得以形成的歷史根源和理論動力。以下我們綜合 已有的研究成果,對內丹學的_源問題作一簡單綜述。內丹學的源頭無疑可以上溯到先秦的諸子百家與仙道方 術,而其中與內丹學關係最為密切的主要是道家修道思想與各 種氣功養生方術。道家修道的傳統本有很髙深的境界,老莊修 道思想已達至修道理論的高峰,其修道境界亦極深妙圓通,這不 僅為內丹學的形成奠定了理論的基礎,也成為內丹學修鍊的最 後歸趨之境。內丹之與修道,相通而不盡相同,若不識其相通, 則無以知內丹學之根源;若不識其相異,則無以見內丹學之流 變。先秦諸家煉養方術,亦皆與內丹有淵源關係,且存在生命修 煉體驗上的內在可相通性,但是我們仍不可直接把有關方術視 為內丹。內丹之淵源不等於是內丹,內丹之概念必須有其獨特 之意義,若是把內丹槪念無限泛化,則談內丹學之源流毫無意 義。故本文只能把先秦的修道傳統和煉養方術看成是內丹學的 歷史淵源,而不能認為在先秦已有內丹功法,更不能認為在先b 已有內丹學。內丹學是道教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的產物,在道教 尚未建立之前,是既無內丹之名,亦無內丹之實,根本就談不上有內丹。後人以內丹的觀念去解釋先秦的修道與方術,只能是 —種以果溯因.從流溯源的主觀解釋與臆測之詞。道教傳統的各種修鍊方術的交叉整合與綜合發展,是形成 內丹術的根木逋因。魏晉時期是初級的內丹術得以醞釀形成的 重要時期,外丹術不斷發展,至《抱朴子》而有系統的煉丹理論,而早期道教經典中也有各種修鍊精氣神的養生方術,各種內養 方術與外丹術合流,煉士們既煉外丹,又事內修,使視內煉過程 為一種類似於煉丹的過程成為可能。《黃庭經》可視為一種早期 的內丹術的萌芽,可作為內丹術起源的一個上限,但其中尚無明 @ 確意義上的內丹法,其功法亦與正統的內丹術不同。內丹概念 u 的出現,雖對考證內丹之源流不無意義,但也不能僅以內丹名稱 之有無來確認內丹之始。到目前為止,對內丹一詞出現的準確 % 年代尚無法考定,但我認為內外丹乃相對而言,內外丹的名稱的 出現時間也應該相差不遠,而內外丹的通用是在隋唐以後,內丹 名稱最早可能出現於南北朝時期,最晚不會晚於隋代。從南北 朝迄隋代,是醞釀出內丹術並出現內丹名稱的關鍵時期,內丹術 是對各種傳統修鍊方術的綜合與升華。內丹學理論的形成則與內外丹的交融有密切的關係,而《參 同契》則是聯繫內外丹的一部最主要的經典,(參同契》與內丹學 的形成有密切的關聯。本文認為(參同契》成書於漢代,但通行 本經過後人的加工,《參同契》本為外丹的典籍,首次建立了一套 煉丹理論與法象,使煉丹術上升到丹道理論的高度。(參同契》之所以被當作內丹經典,是因為沒有正確區分內丹與一般煉養 方術,以為既然(參同契》既講煉丹又講內修方術,那麼《參同契》當然也有內丹。但講外丹同時講內煉方術,是煉外丹本有的傳 統,內煉一直被看成外丹的補充。在隋唐時代,《參同契》的丹道 239理論被移植於內丹而形成內丹學理論,並反過來以內丹學解釋 《參同契》,使<參同契》又成為內丹學的根本經典。由於對《參同 契>究屬內外丹的認識不明,隨順內丹學傳統的說法,於是有人 把《參同契》作為內丹學形成的標誌,這樣在漢代就已經有了系 統的內丹學,但這是有背於內丹學發展的歷史事實的。《參同 契》只是建立了一套煉丹理論,其原意是外丹理論,而視《參同 契》為內丹學經典,則是內丹學移植 <參同契》的外丹理論之後對 《參同契》進行的內丹化的解釋。以(參同契> 為內外丹溝通的媒 介,在隋唐之際有內丹學理論的初步建立,內丹學的名詞術語和 理論模式,多受外丹影響而來。牌唐時期,是內外丹交融並醞釀出內外丹的代興的垔要時 期。唐代外丹由極盛而漸衰微,而內丹則由不斷發展而趨於繁 榮,以鍾呂傳道為標誌,在晚唐之際,內丹學蓬勃興起,取代了外 丹的主流地位,成為以後道教根本的理論和修鍊方法,內丹學各 派都宗承鍾呂,內丹學從此成為顯學。內外丹興替的原因,首先 是由內外丹本身的根本性質決定的,外丹修鍊以成仙存在著本質 上的理論漏洞和實踐上的違害,如果把外丹當成一種自然科學的 探索當然很有意義,但作為一種服食外丹以成長生不死的神仙的 方法,則終歸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幻想,外丹服食中毒的慘痛教 訓將使人們對服食外丹加以反省,外丹的極盛時期也是外丹得以 全面暴露其缺陷的時期。內丹則相反,內丹修鍊不假外物,以人 身固有的梢氣神為煉丹的藥物,其理論更加圓滿,其實踐更加簡 易且較少副作用,比外丹有更強的生命力。另外從外在的社會文 化環境看,陏唐時期佛學興盛,佛學對內丹學的成熟與繁榮有很 大的剌激作用,三教交融對話的思想潮流有利於道教反省自身的 理論局限,而謀求新的更富有生命力的理論與實踐模式。內丹學既在…定程度上保承了傳統的煉丹信仰,又克服了外丹的局限; 既繼承了道教傳統的修鍊方術,又進行了革新與創造,發展出一 套獨具特色的道教修鍊體系,以和佛教相抗衡相對話。佛學的剌激與影響,對於成熟形態的內丹學的建立有重大 的關聯。佛道關於形神問題的爭論對於內丹學解脫觀念的形成 有促進作用,外丹鍊形,重形體不死,而內丹則重神,重陽神成 仙。禪學的明心見性思想對內丹學的性功有重大的影晌,內丹 學的性命雙修與禪家之明心見性,若即若離,難解難分。早期內 丹尚多辨丹禪之異,形成別禪之丹;而後期丹道則多與禪融合, 形成歸禪之丹與融禪之丹,丹禪合一成為內丹學的基本宗風。 張伯端的《悟真篇》可以作為成熟意義上的內丹學形成的標誌, 這種內丹學批駁旁門而樹內丹為道教修鍊之宗祖,借用外丹術 語而以陰陽、五行、八卦等為象徵語言,繼承道家修道之傳統而 以還虛合道為歸宿,以三教合一、丹禪融合為特徵,以性命雙修、 神形俱妙為內丹成仙之鵠的。內丹道教與佛教之修鍊,雖仍有 理論精粗與實踐側重等種種不同,但更多相通之可能。總之,內丹學的形成,既是道教傳統的有機發展,也是中國 儒釋道三教文化綜合發展的產物。內丹學的實踐方法,主要來 源於道教傳統各種煉養方術的系統集成與綜合升華,而外丹術 與煉養術的融合又是內丹術形成的基本途徑,後期內丹學則在 性功方面更多吸收禪宗明心見性思想的影響。內丹學的理論系 統,主要源自於道家修道思想並受到佛學的重大影響,而其理論 術語、思想方式則更多從外丹理論移植而來。宋元以後的內丹 學在道教中的地位,相當於禪宗在中國佛教中的地位或宋明理 學在懦學中的地位,儒釋道三教都在唐宋之際醞釀出新的思想 理論的髙峰。參考文獻(以注引順序為序)牟鍾鑒走近中國精神》,華文出版社1999年版。許地山:《道教史》,上海古箱出版社1999年版。《史記》,嶽麓書社1988年版。田誠陽編著:<仙學詳述》,宗教文化出版社丨999年版。《太h老君內觀經《道藏氣功要集》,洪不謨編,h海書 店1991年版。唐力權:《周易與懷德海之間——場有哲學序論》,遼寧大 學出版社1效7年版。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上海占籍出版社1997年版。《南華真經註疏》,中華書局1998年版。李孺義:<「無」的意義>,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三聯書店1996年版〇阿諾德·湯因比:《一個歷史學家的宗教觀》,四川人民出 版社1998年版。董光璧:《傳統與後現代一科學與中國文化》,山東教存出版社1996年版。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牟鍾鑒土編:《道教通論》,齊魯書社1991年版。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探微》,四川巴蜀書社2001年版。徐兢等《中國氣功四大經典講解》,浙江古箱出版社1989 年版。《道德經傳序》,《雲笈七籤》卷一,蔣力生等校注,華夏出 版社1996年版。《瓊館白真人集》,《道藏輯要》(婁集),巴蜀書社1995年 縮印本,第六冊。{上陽子金丹大要》,見《道藏氣功要集》a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版。《淸和真人北游語錄>,台灣新文豐版《正統道藏》第55冊。<道生旨》,《雲笈七籤》卷八十八。《海瓊白真人語錄》,台灣藝文版《正統道藏》,第55冊。<修真太極混元圖>,見(道藏氣功要集》。《黃帝陰符經註解》,《見道藏氣功要集》。《啟真集》,見《道藏氣功要集>。(崔公人葯鏡註解>,見(道藏氣功要集》。《黃帝陰符經集解》,見(道藏氣功要集》。《碧虛子親傳直指》,見(道藏氣功要集》。《丹陽真人語錄》,新文豐版《正統道藏》第40冊。《太h老君內觀經>,<雲笈七籤》卷十七。《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決 >,見《道藏氣功要集》。《中和集》,見《道藏氣功要集》。《太I:九要心印妙經》,見《道藏氣功要集》。《玄宗直指萬法同歸》,新文豐版《正統道藏》第40冊。《洞玄靈寶定觀經《雲笈七籤》卷十七。《養性延命錄》,《雲笈七籤》卷三十二。《道樞》,見《道藏氣功要集》。《紫陽真人悟真篇註疏》,見《道藏氣功要集》。《坐忘論》,見《道藏氣功要集》,又見《雲笈七籤》卷九十四。譚峭:《化書》,丁禎彥、李似珍點校,中華書局1996年 版。《呂純陽真人沁園春丹同註解》,見《道藏氣功要集》。《青大歌注釋》,《道藏氣功要集》。《金丹大成集》,《道藏氣功要集》。《天元丹法》,{東方修道文庫》,徐兆仁主編,中國人民大 學出版社1988年版。《紙舟先生全真直指》,《道藏氣功要集》。《重陽全真集》,《道藏氣功要集》。《翠虛篇》,《道藏氣功要集》。《無為清靜長生真人至真語錄》,新文豐版《正統道藏》第 40冊。《鍾呂傳道集》,《道藏氣功要集》〇《先天金丹大道玄奧口訣》,《道藏氣功要集》。<玄教大公案》,台灣新文豐版《正統道藏》第40冊。《析疑指迷論》,《道藏氣功要集》。《盤山語錄 >,< 道藏氣功要集>。劉一明:《道書十二種 >,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龍樹:《中論>,《藏要》第一輯,上海書店丨991年版。{穀神篇》,《道藏氣功要集》。《太上老君內丹經>,(道藏氣功要集》。《真仙直指語錄》,台灣藝文版《正統道藏》第54冊,。《老君清靜心經》,《雲笈七籤》卷十七。龐明:《簡明智能氣功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李零:《中國方術考》,東方出版社2000年修訂一版。蒙文通:《古學甄微》,巴蜀書社1987年版。王沐:< 內丹養生功法指要》,東方出版社1990年版。郝勤:《龍虎丹道》,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胡孚琛:《道學通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田誠陽:《中華道家修鍊學>,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版。傅維康等:(黃帝內經導讀 >,巴蜀書社年版。《太平經合校》,王明編,中華書局1960年版。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版。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4年版。楊立華:《兩宋內丹道教及其淵源研究 >,北京大學1998 年博士論文。I陳攖寧:《黃庭經講義》,見〈仙學詳述》。盧國龍:{道教哲學>,華夏出版社1997年版。《黃庭內景玉經注》,《道藏氣功要集》。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 >,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版。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版。《上洞心丹經訣》,《道藏氣功要集》。陳國符:《道藏源流考>,中華書局1963年版。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攝養枕中方》,《雲笈七籤》卷三十三。《神仙食氣金櫃妙錄>,(道藏氣功要集>。<寧先生導引養生訣 >,< 雲笈七籤》卷三十四。{太上老君開天經 >,《雲笈七籤》卷二。《服氣經>,(雲笈七籤》卷三十二。《莊周氣訣解》,(道藏氣功要集》。<幼真先生服內元氣訣 >,《道藏氣功要集》。<服氣梢義論》,(雲笈七籤 > 卷五十一。<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道藏氣功要集》。(諸真聖胎神用訣》,< 道藏氣功要集》。《元氣論》,(雲笈七籤》。(太上九丹上化胎精中記>,〈雲笈七籤》卷二十九。%.《神氣養神說>,《雲笈七籤》卷三十四。97 .<太淸存神鍊氣五時七候訣>,< 雲笈七籤》卷三十三。<胎息精微論》,《雲笈七籤 > 卷五十八。《中山玉櫃服氣經 >,《雲笈七籤 >卷六十。〈太上老君內曰用妙經 >,《道藏氣功要集>。徐兆仁編:《全真秘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王沐:《悟真篇淺解>,中華書局1990年版。《還真集》,(道藏氣功要集>。李涵虛:《道竅談》,見徐兆仁編<涵虛秘旨>,中屏人民 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紫陽真人悟真直指詳說三乘秘要》,(道藏氣功要集>。徐兆仁編:(金丹集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孟乃昌:(周易參同契考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陳國符:《中國外丹黃白朮考論略稿 >,(道藏源流考》附 錄五,中華書局1963年版。陳國符:(中國外丹黃白法經訣出世朝代考 >,< 道藏源 流續考》,香港里仁書局1983年版。陳國符:《中國外丹黃白法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趙匡華: < 中國煉丹術思想試析 >,《國學研究>第一 卷,北京大學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編。孟乃昌: < 中國煉丹術的基本理論是鉛汞論 >,載《世 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2期。金正耀:(道教與科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張覺人:《中國煉丹術與丹藥》,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胡孚琢周易參同契 > 作於漢代考>,(中國哲學史 研究》1984年第1期。彭曉:《周易參同契通真義》,四庫全書本,見王剛等輯 《周易參同契彙刊》,中州占籍出版社1990年版。《神仙傳》,{雲笈七籤》卷一百九。118 .<日月玄樞篇》,〈道樞》卷二十六。潘雨廷: < 參同契作者及成書年代考 >,見《中國道教》 1987年第3期。李養正:《道教概說》,中華書局丨989年版。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版。《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見《道藏氣功要集》。《丹經極論》,《道藏氣功要集》。《還丹內象金鑰匙》,《雲笈七籤》卷七十。《還金術 >,《雲笈七籤》卷七十。《三元延壽參費書》,C道藏氣功要集》。《太淸中黃真經>,《雲笈七籤》卷十三。《太玄朗然子進道詩》,《道藏氣功要集》。(明道篇》,(道藏氣功要集》。《大還丹契秘圖》乂雲笈七籤》卷七十二。《了明篇》,《道藏氣功要集》。{大丹直指》,《道藏氣功要集》。《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訣》,《道藏氣功要集》。《玄辨九君辨龍虎鉛汞造鼎人金秘真肘後方上篇》,《雲 笈七簽》卷六十三。《修真十書雜菩捷經》,《道藏氣功要集》。《三極至命筌蹄》,《道藏氣功要集》。《神仙可學論》,《雲笈七籤》卷九十三。《辨金石葯並去毒訣》,《雲笈七籤》卷六十四。李養正:《佛道交涉史論要》,香港青松觀道教學院1999 年出版。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中華書局1979年版。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版。142·釋僧佑:《弘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據宋磧砂 藏影印本。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中國現代學術經 典·湯用彤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年版。釋道宣:{廣弘明集》,上海古箱出版社1991年據宋磧 砂藏影印本。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陝西師範大學出版 社1988年版。<老君指歸略例》,< 雲笈七籤》卷一。(說真父母》,《雲笈七籤》卷三十一。《宗玄先生玄綱論>,台灣藝文版《正統道藏》第39冊。《真氣還元銘》,《道藏氣功要集》。《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 >,<道藏氣功要集》。楊曾文校:《敦煌新本六祖壇經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版。《三寶雜經出化序》,(雲笈七籤》卷三。《道性論》,《雲笈七籤》卷九十三。(老君太上虛尤本起經》,《雲笈七籤》卷十。《金液大丹口訣》,01藏氣功要集》。
推薦閱讀: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大乘起信論(一) 修學指導 佛教網 般若文海 佛學文章 佛緣網站
※高級佛學教本: 第4-6課 華嚴宗(一)(二)(三)
※色達佛學院,冬季值得去嗎?
※《美式 · 愜意的凈土》
※您有在修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