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救災老兵的唐山一日:搬出2000多具遺體
昨日,唐山地震遺址公園,唐山大地震孤兒、擁軍模範田金芳邀請的全國各地40名抗震救災老兵參加活動。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強
1976年唐山抗震救災完成後,姜廣緒返回營房前在鳳凰山公園留影。
40名抗震救災老兵重回唐山。圖為老兵姜廣緒。
28日零時,空軍第六軍老兵們點燃蠟燭,緬懷戰友。自動播放開關自動播放老兵回憶40年前唐山大地震救援情況
<>
老兵回憶40年前唐山大地震救援情況
唐山大地震40周年:不能忘卻的記憶
震後截癱夫婦:活著的人 得敞敞亮亮地活著
地震孤兒董慧娟:我治療別人 也是在治療自己...
地震孤兒田金芳:要找到救援老兵 說聲謝謝
地震孤兒韓亞文:災難並沒有阻礙我們成長
唐山抗震紀念館:國內第一座抗震防震紀念館
含淚看完:紀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公益沙畫
實拍唐山市民紀念碑前祭奠親人
500米哭牆上鐫刻24萬個生命 唐山人相約牆下...7月28日早上5點剛過,72歲的姜廣緒踢著正步從唐山南湖影視基地仿古區的賓館走出來。他頭髮花白稀疏,表情嚴肅地給自己喊口號:向後,轉!這是他的「求生秘訣」。22年前的一次意外,使他顱腦損傷。他做了兩次開顱手術,「腦袋裡裝著半塊鋼板」,差點成了植物人。每次想放棄的時候,姜廣緒就對自己喊「齊步走」,實在走不動時,他就喊「1、2、3、4」。十多年過去,不聽使喚的腿腳竟然可以往前挪。「在唐山地震救援的100多天里,我參與了救人、清運遺體和發放物資工作。」他直直地盯著前方,被鋼板壓迫的大腦,導致他面部表情稀少、口齒不清。7月28日,唐山大地震40周年。唐山一位56歲的老人田金芳邀請40名曾參與抗震救災的老兵重返唐山,姜廣緒是其中之一。田金芳在15歲時遭遇唐山地震。被困一天一夜後,她被解放軍扒出。解放軍見她頭上還流著血,摘下軍帽,戴在了她的頭上。接下來的半生,田金芳尋找這頂軍帽的主人,並將擁軍當成人生信念。下午5點多,這群古稀之年的老兵來到唐山抗震紀念碑前,他們面向紀念碑齊刷刷敬出軍禮,紀念碑廣場響起一陣掌聲。唐山的年輕人一邊舉著手機拍照,一邊歡呼:「英雄,歡迎回家!」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李興麗「紀念牆上,有我背過的2000人」老兵們行程的第一站,是唐山地震遺址公園。姜廣緒心情激動。臨出發時,他換上了1976年在唐山抗震救災時穿的的確良軍裝。40年前,他是38軍114師的一名連長,本沒有抗震救災任務的他,寫下按著血手印的「請戰書」,連夜奔赴唐山。到唐山三天後,正值7月下旬高溫期,為防止瘟疫出現,上級要求每個團成立一個運屍隊。姜廣緒請纓擔任運屍隊隊長。「凌晨三點清運遺體,十七八(歲)的新兵不敢搬,他就帶頭搬。」姜廣緒的參謀長張可欽說,僅姜廣緒一人搬運的遺體,就不少於2000具。因為長期運送遺體,駐紮在華北理工大學圖書館旁的部隊士兵,「沒人願意挨著他住」,張可欽記得,姜廣緒身上的遺體味「刺得人腦芯兒疼。」早上9點,40名老兵到達唐山地震遺址公園。前來祭祀的唐山市民很快圍了上來。「有24軍的嗎?」「認不認識山東野戰軍醫院的老兵?」「你們有沒有在西山口救過人的?」……從公園門口到紀念牆,約1000米的距離,老兵們被人群簇擁著,走了近半個小時。姜廣緒對這段路很熟悉。40年前,一個步兵加強營派出5個連隊在公園附近挖了個埋屍坑。「長80多米,寬6米,深5米。」他開著解放汽車跑遍了唐山市運送遺體,單上海手錶就上繳1000多塊,金錶6塊,「羅馬牌手錶100多塊」。紀念牆位於地震遺址公園廣場左側,由五組13面牆體組成,每面牆高7.28米,代表7月28日。在紀念牆上,刻著地震中失去生命的24萬人的姓名。40年後,面對近500米長的黑色花崗石紀念牆,姜廣緒說,這上面有2000人是我背出來的,「無論如何,我得穿上軍裝看他們。」「救出他們,就是給我自己留了希望」臨近中午11點,太陽毒辣。紀念牆前祭奠的人群熙攘。與姜廣緒一同被邀請的老兵,還有時任66軍197師589團司令部參謀付殿森和38軍114師342團的程相合。66歲的付殿森仰著頭想找當年犧牲的戰友。他曾在唐山從軍18年,1985年,裁軍百萬後轉業至滄州老家,離開唐山已31年。地震發生時,他所在的部隊駐紮在唐山趙各庄礦附近,「整個軍有一百多名戰友在地震中犧牲。」二十分鐘後,他在三塊牆磚上看到了熟悉的名字。「最高處那塊磚上,董傳章。」他把一台枚紅色卡片相機舉過頭頂拍下來,又放大了看,「這是我們副軍長。」河南老兵程相合40年來記得的是3個活人的名字。唐山大地震後,在保定看守彈藥庫的程相合,在開往唐山的汽車上咬了指頭肚,「寫了血書請戰」。到達唐山後,他所在的班被分配到現在的唐山抗震紀念館附近救援。從當時開灤煤礦倒塌的宿舍樓里,他們班9個人先後救出了高仲雲、高向軍和檀義民3人。其中,高仲雲、高向軍是父子。上午11點多,高仲雲和重組家庭後的愛人得知程相合來了唐山,一路追到了紀念牆。「六隻手握在一起,眼裡淚打著轉,沒掉下來。」抗震救災結束後,他從部隊編髮的「抗震救災英模集」上第一次知道三人的名字。1980年1月,他轉業回河南南陽老家,與他們斷了聯繫。36年間,他在鄉政府任職,5個行政村的事務讓自稱「片長」的他奔忙不已。來自汶川地震、蘆山地震、緬甸地震的消息間歇性刺激著他,「總是想知道在唐山的他們過得怎麼樣了。」2015年,程相合到北京給大兒子帶孩子,他複印了在地震中立功的材料,第一次想去找救出的3個人。兒子和兒媳給了他最大的驚喜。兒子從家裡翻出壓箱底的英模集,知道了他的故事,聽說他要「尋親」,「百分之百支持。」2015年,通過登報,程相合找到了高仲雲、高向軍父子倆以及檀義民。高仲雲問:老程,你這些年為啥不來唐山?我們每年周年都到紀念館、紀念牆周圍去找你。程相合到唐山的時候,檀義民叫上了「家裡所有活著的親人」去火車站接他,拉人的計程車司機了解了情況,說什麼都不收錢。「那麼大的災難,救出他們,就是給我自己留了希望。」程相合說,一輩子都忘不掉了。「那時的唐山一去不復返了」下午3點,開灤國家礦山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劉志民向到訪的老兵致歡迎詞。他說,「雖然我不是解放軍救出的,但我身邊有太多被解放軍救出的親戚和同事,唐山人民感謝你們!」老兵們紛紛敬起軍禮。在付殿森的印象里,震前的唐山是黑色的,馬路上的煤灰四五厘米厚。城市順著運送煤炭的火車道延伸。雖然部隊駐地趙各庄,距唐山市區有35公里遠,但因為是礦區,公交通到部隊門口,「仍然算是市區」。這次回唐山前,他在微信上收到一條老戰友轉發的信息。那是一組世園會的照片,「非常吃驚。」在付殿森的印象里,震後的唐山,就鳳凰山的亭子是完好的。因為鳳凰山公園有個廣場,震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鳳凰山下被躲避餘震的市民蓋滿了簡易房。如今,核心區規劃面積達540公頃的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已經超出了老兵們的想像空間。讓付殿森和程相合驚詫的還有市中心的建築。下午5點,老兵們到達唐山抗震紀念碑廣場。付殿森看著新華道對面的唐山百貨大樓,足足四五秒鐘沒有動。「比震前的新市區商場大了不止3倍。」地震中,唐山市最大的百貨商店——新市區商場坍塌。震後兩個月,付殿森所在的部隊在新華道和建設路交叉口的位置建成了簡易房,該商場在簡易房裡恢復營業。百貨大樓在付殿森的心裡擁有特殊的地位。在百貨大樓,他寄出了此生最重要,也最簡陋的一封信。到達唐山市的第三天,天津的郵車開上了唐山的馬路,「誰有信就遞過去。」付殿森從馬路上撿了半張肥皂盒紙片,寫了六個字:我還活著,放心。他將這張紙片送到當時郵車所在的百貨大樓,從這裡寄回滄州老家。那時,他結婚兩年,孩子出生半年不到。寄出信後,他放下心,又和戰友建成了唐山市工人醫院的簡易房。東北運來的木料,荊笆片搭起來,「很快成了唐山當時第一家可以收治傷員的醫院。」程相合和付殿森背對背,他們長久凝望著唐山抗震紀念館和紀念碑。那是他和戰友們曾經日夜奮戰的場地。2015年,在檀義民的帶領下,程相合才找到當年的地方,40年前,他賴以從廢墟中辨識方位的大樹和崗樓都沒了。「那時的唐山一去不復返了。」程相合覺得,33米高的紀念碑「特別莊重」,而周圍崛起的高層建築,「不可想像。」「這輩子最『闊綽』的事」28日下午,湖北新洲的12名老兵「脫離了大部隊」。「想去我們原來的部隊駐地看看。」64歲的陶新貴說。今年7月,包括他在內的新洲籍鐵道兵通過媒體發出求援信,「希望好心人資助我們回唐山看看。」7月26日早上5點,獲得贊助的12名老兵包了一輛車,從湖北新洲向1200公里外的唐山出發了。地震前,陶新貴和鐵道兵四師十八團一營的11名戰友在天津薊縣修築通坨線(北京通州至河北唐山古冶)。地震後,他們步行一天一夜到唐山救援。他們的任務不是救人,而是搶修鐵路。「鐵軌像麵條一樣扭在一起,鐵路橋也斷了。」陶新貴說,最初幾天沒有帳篷,餘震不斷,「不眠不休地幹活」。因為沒東西吃,水溝里的水也喝光了,有的新戰士哭了。但鐵路還是按期修通了。根據中國鐵建展覽館史料,部隊同鐵路職工並肩戰鬥,在10天內先後搶通了京山、通坨鐵路,使全線恢復通車,並及時運出76000多名傷病員,運進大批救災物資。昨日,老兵們一早去紀念牆祭奠時,唐山本地一位50多歲的大姐得知他們的事迹,拉著手感謝他們。12個鐵道兵齊刷刷往下掉眼淚。「40年前在那風雨飄搖的土地上,我們曾問自己,一腔熱血為了什麼?」陶新貴說,抗震救災結束後,曾一直遺憾沒有紀念品,如今看到唐山人,「一切都有了。」抗震救災結束後,12人陸續轉業回湖北。「我們是集體三等功。」和陶新貴同齡的羅雙全說。抗震救災結束後,他先是轉業回武漢務農,又到黑龍江農場打工。因為不習慣東北的嚴冬,最後又回到武漢做臨時工。在唐山悶熱的蟬鳴聲里,羅雙全蹲在遺址公園的門口有點打盹。下午2點,12人的隊伍準備向天津薊縣出發。「不管怎麼說,唐山抗震救災,是這輩子做的最『闊綽』的事。」他說。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天星風水:凡是真龍大地必合天星! - 商路通
※孫立堅:衝擊史無前例 大地震會否讓日本經濟沉沒
※舍太陽,不舍群星(大地漫筆)
※海南偵破全國最大地下錢莊案 涉案金額7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