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脈診的深刻內涵究竟是什麼

2007年6月27日,科技部副部長尚勇在羅馬召開的「中歐中醫中藥大會」上說,「中醫不但能夠通過脈搏診斷婦女是否懷孕,而且能判斷男女」。這一著名論斷曾招致上至中科院院士的諸多質疑,然並卵。

2014年,新浪微博大V北京積水潭燒傷科醫師「燒傷超人阿寶」一時興起,重撿這一命題,自出5萬元,設擂台挑戰全國三甲醫院副高及以上職稱中醫,以隨機盲法測試脈診驗孕,準確率超過80%即為勝。一石激起千重浪,萬千圍觀者中惹惱一位壯士憤起應戰,他就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師楊楨,是全國唯一的挑戰者。棒棒醫生當時就預言楊楨最終必然以種種借口退出挑戰,並附賭一百本書,上海陶黎納接下賭盤。正當此事如火如荼之際,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方面負責人果斷髮聲,稱「脈診驗孕」「毫無意義」,「個別中醫人員的應戰也只能表明對中醫藥學的內涵把握不夠」。11月6日,楊楨以設計方案和倫理審查存在缺陷等理由宣布退出「脈診驗孕」。陶黎納當即買了一百本《拍磚中醫》,這場前無古人的「豪賭」雖然流產,棒棒醫生卻意外成了唯一的贏家。

再來回味這件事並不是要炫耀我贏得的怡情小賭,而是對「深刻內涵」四個字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是啊,中醫脈診的「深刻內涵」究竟是什麼?我思來考去,答案是,中醫脈診太過「博大精深」,乃至於無法用一個固定的標準來執行和判斷。是的,這就是中醫獨特的「測不準」原理,你不能用數據、正確、合理、科學性等等來給中醫任何理論(包括脈診)下結論。

中醫脈診是「四診」之一,按《難經》的說法,「望而知之謂之聖,聞而知之謂之神,問而知之謂之巧,切而知之謂之工」,脈診排在四診之末。然而,古來各路神醫傳說,各部典籍醫案小說,乃至今天各種電視神劇,脈診都是最重要最神秘最離奇的診斷技術。按部位來分,今天的中醫,乃至於中國西醫,用的都是「寸口診脈法」,就是摸手腕橈動脈的一段。之所以摸這一段是因為古人認為這一段橈動脈含有特別的人體生命信息。因為寸口屬於手太陰肺經,而「肺朝百脈」寸口是「脈之大會」,手太陰起源於三焦更是胃氣的發源地,五臟六腑之氣皆來源於脾胃轉化的水谷精微,所以,寸口這兒相當於戰情中心,是所有信息匯聚之所。然而,對脈搏的本質,現代解剖學早已窮盡全部奧秘,不過是動脈搏動而已。血液由心臟排入動脈系統,心臟一舒一收產生的壓力波在動脈血管內就表現為脈搏,全身千萬根動脈都有完全一模一樣的搏動,任何一段動脈的搏動都不可能含有高於流體力學的特殊信息。只是由於動脈部位較深,能在體表摸到的僅僅有以下幾個地方而已:顳淺動脈(耳前)、面動脈(咬肌前緣交下頜骨下緣處)、頸總動脈(胸鎖乳突肌後緣平甲狀軟骨處)、肱動脈(肘窩上方肱二頭肌內側)、橈動脈(腕關節橈側)、股動脈(腹股溝韌帶中點稍下方)、腘動脈(腘窩裡)、足背動脈(距小腿關節前方),這八處的脈搏所含信息完全一致。古人實際上也早已觀察到體表有多處動脈搏動的現象,唯觀察不精,為附會三九等數字崇拜多有臆想成分。比如脈學奠基之作《黃帝內經》中的「三部九候遍診法」(《素問.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把脈診分為上中下(頭、上肢、下肢)三部,每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共九候,即上部天,兩額之動脈(太陽穴處),候頭角之氣;上部地,兩頰之動脈,候口齒之氣;上部人,耳前之動脈,候耳目之氣。中部天,手太陰也,候肺;中部地,手陽明也,候胸中之氣;中部人,手少陰也,候心。下部天,足厥陰也,候肝;下部地,足少陰也,候腎;下部人,足太陰也,候脾胃之氣。這個「三部九候」大法主要的含義是不同臟腑器官的疾病可以人體不同部位的脈診來體現,後來才變成在橈動脈一處就可以體現五臟六腑的全部疾病。與現代解剖學準確無誤的結論對比,《內經》中九處脈搏除了兩頰之動脈(面動脈)、耳前之動脈(顳淺動脈)、手太陰(寸口,橈動脈)、足太陰(箕門,股動脈)四處外,其餘五處是腦補出來的;哪位中醫大家不服,你三部九候的摸給我看看。

據敦煌卷子版本的更完整記錄,《素問》還有一種古老的脈診法:「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按之,以右手足當踝而彈之,其應過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應疾,中手渾渾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應上不能至五寸,彈之不應者,死。」是在踝關節上方的脈診,「彈」除彈擊外,古文里還有「探」的意思。這一脈診法在更古老的馬王堆和張家山出土的《脈法》有祖本相印證:「相脈之道,左手上去踝五寸而按之,右手直踝而彈之。」像平一指診令狐沖一樣,一隻手不夠用,需雙手齊施。然而,這種古老脈診法依然沒有解剖學的可能,因為踝關節上方沒有可以觸及的體表動脈搏動。我們雅不願相信我們的遠祖就開始了信口開河,可能是以訛傳訛吧,把足背動脈的位置錯傳到踝關節上方了。《黃帝內經》還有一種「人迎寸口脈診法」,寸口即橈動脈,人迎是喉兩邊的頸總動脈,這兩處確實是可以摸得到的。然而,古人並沒有認真的摸,而是想像的摸(意淫?),比如《內經》說,春季人迎脈稍大於寸口脈;秋冬季寸口脈稍大於人迎脈;「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等等。頸總動脈無論從管徑、血管充盈度,脈搏力量、血流量都遠大於橈動脈,怎會有反過來的情況?也有認真摸過的,如清名醫何夢瑤(1692-1764年),他因此不相信內經的脈法理論,在《醫碥.卷之五.四診切脈.人迎氣口》中說:「結喉旁人迎脈,怕大於兩手寸口脈數倍,從無寸口反大於人迎者(經謂平人春夏人迎微大,秋來氣口為大,恐非。)。」

三部九候法雖然顯得更有「天人合一」的哲學奧義,但缺乏可操作性,很顯然,那九個地方至少有五個地方是摸不到任何搏動的,每個被摸的人都是死之候。所以,《難經》果斷糾正了黃帝岐伯坐而論道的不負責任言論,獨取寸口了。醫聖張仲景立萬世不易之辨證法則,其所辨之證乃是脈證,他是當然的脈診大家,他也不用三部九候法,其診脈方法即以寸口脈為主。這樣略顯不夠博大精深,所以他就錦上添點花,偶爾也會摸一下「人迎」和「趺陽」脈,此合稱為仲景三部脈法。「趺陽」在什麼地方,頗有爭論,現在一般認為就是足背動脈處,這是與時俱進的解釋法。

馬王堆和張家山醫書中的古脈法(《陰陽脈死候》和《脈法》,內踝上方五寸脈診法和診下肢足少陰及上肢手太陰、手少陰三處脈診)久已失傳。人迎寸口脈法和仲景三部脈法雖然可以操作,但摸頸摸腳的,究竟也不合儒家禮儀之大防。所以,經過《難經》和後來晉王叔和《脈經》的大力推廣,「寸口脈法」逐漸大行其道並一統天下至於今日。但是,如果以為中醫脈診就此變得簡單易行了,那可大錯特錯,脈診的博(hun)大(luan)精(bu)深(kan)之旅才剛剛開始呢。

所謂寸口脈診法,現行的標準動作是把腕部橈動脈的一小段分為寸、關、尺三部,兩手共六部脈,左寸關尺分別代表心肝腎,右寸關尺代表肺脾命門。這個標準說法一開始在《難經》里並不是醬紫的。《難經》的第十八難把寸口脈法也分作「三部九候」,三部指的卻是寸關尺,九候則指每一部都有三種輕重不同的三種手法:浮、中、沉。上部法天,主胸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鬲以下至臍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審而刺之者也。可見這裡的寸關尺不是代表五臟六腑,而是代表人體的上中下(即天地人)三部的疾病,把內經遍身脈診微縮到寸口這個方寸之地進行「天人合一」,大有佛家納須彌於芥子的氣魄。《難經》寸口脈診分別臟腑不以寸關尺論,第四難中以呼吸論(「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也,其脈在中。」)第五難中以按脈手法輕重論(「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第十五難以四季論(「春脈弦,夏脈鉤,秋脈毛,冬脈石」「春脈弦者,肝東方木也...夏脈鉤者,心南方火也...秋脈毛者,肺西方金也...冬脈石者,腎北方水也」)。

現行寸口脈法標準源自晉王叔和《脈經.兩手六脈所主五臟六腑陰陽逆順第七》,其引用《脈法贊》:「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腎與命門,俱出尺部」。《脈法贊》作者佚名,成書年代據估計在《難經》之後。而據余雲岫考證,這十六個字出自緯書《河圖》,只有一個字不同,「俱」為「並」。如此來說,中醫一千多年來獨佔天下的寸口脈診的精髓「分部候臟」理論不是源於醫學實踐,而竟然源自迷信方術。

儘管今天中醫不知何種原因(大概是拍腦袋,因為沒有任何臨床試驗)統一了口徑,然而,歷代中醫大家對這個「分部候臟」理論並不認同,各有一套說法,這才是真正的博(hun)大(luan)精(bu)深(kan)呢。比如:中興針灸之道的元代大家滑壽(約1304-1386)以左尺代表腎、膀胱、命門,右尺代表三焦、心包絡。金元四大家之「滋陰派」鼻祖朱丹溪(1281-1358年)以左尺代表腎、膀胱,右尺代表命門、三焦。金元四大家「脾胃學說」鼻祖李杲(1180-1251)撇開臟腑,直接以左手代表外感,右手代表內傷。創立我國第一個醫學民間組織「一體堂宅仁醫會」的明徐春甫(1520-1596)以左尺代表小腸、膀胱,右尺代表大腸。清初三大名醫之一喻嘉言(1585-1664)診大小腸則和徐春甫正好相反。有「仲景以後,千古一人」美譽的溫補派代表人物明張景岳(1563-1640)以左寸代表心和心包絡,右寸代表肺和膻中;左尺代表腎、膀胱、大腸,右尺代表三焦、命門、小腸。清初醫家王邦傅《脈訣乳海》認為心肝腎脾肺之脈均可見於三部(「三部俱數心家熱」「三部俱弦肝有餘」「三部俱遲腎藏寒」「三部俱浮肺藏風」「三部俱緩脾家熱」)。清名醫何夢瑤《醫碥》認為「右尺所候,只一命門盡之,不用更舉三焦、右腎名色」。敢於批醫聖張仲景的明醫家趙繼宗《儒醫精要》認為《脈經》標準說法「非也」,「心肺居上,為陽為浮;肝腎居下,為陰為沉;脾居中州,半陰半陽。半浮半沉,當以左寸為心,右寸為肺;左尺為肝,右尺為腎;兩關為脾」。《脈確》作者清.黃蘊兮評價其「妄矣」,「不自知其量」。南朝宋褚澄(470一480年)《褚氏遺書》謂「女人之脈,當以左寸為命門,左關為脾,左尺為肺,右寸為腎,右關為肝,右尺為心」。黃蘊兮評價其「其妄更甚矣」。這些名氣比今天的國醫大師們大得多的中醫大家們各拍自己腦袋,隨意賦予寸關尺含義,沒有任何標準和客觀可言,不是打擂台可以判決的。這就是中醫脈診的深刻含義!

對中醫的任何理論都認真不得。關於脈診尺寸的長短,余雲岫曾經認真進行過一次有趣的計算,一計算它就穿幫了。寸關尺這一段的長度自難經時就精確描述為「一寸九分」1.9寸,分為三段代表三個髒的臟氣的話,每一臟氣佔0.633寸,《靈樞》明言「脈再動,氣行三寸」,就是說,脈跳動一下,氣行1.5寸。問題就來了,切脈時用了三指,每次只能感受一個指頭下的臟氣,至少要經過三次脈搏才能感受完三個髒的氣。因此,一次脈動的氣必須正好行1.9寸才能在下一回合保證三個指頭下的臟不變。如果只行1.5寸的話,第二跳的脈搏寸關尺下的臟氣就全錯亂了。古代中醫典籍的作者數學水平基本都小學不及格,《洗冤集錄》宋慈數不清骨頭數目,《難經》《內經》算不清脈搏速率和尺寸長短,此類錯誤數不勝數,可另作一文。

上海中醫藥大學做的中醫四診一致性的對照盲法研究已經雄辯的證明脈診的極端不靠譜,其所有的神秘神奇的光環都可以視作裝神弄鬼信口胡謅。古人對這些其實也已經心裡明白。寫了《瀕湖脈學》的李時珍說過:「余每見時醫於兩手六部之中,按了又按,曰某臟腑如此,某臟腑如彼,儼若臟腑居於兩手之間,可捫而得。種種欺人之醜態,實則自欺之甚也!」中醫評論大家徐大椿(1693~1771)說:「病之名有萬,而脈之象不過數十,且一病而數十種之脈,無不可見,何能診脈即知其為何病?此皆推測偶中,以此欺人也。」遵經派大家陳修園(1753~1823)說:「時醫開口輒雲脈象,便知其習慣欺人小技,而學術必陋。凡醫書論脈愈詳,讀者愈難體會,大抵不肯說實話耳。」大師們這些話說得太那個了,司馬遷以「特以診脈為名耳」七個字就概括了。可是,人艱不拆啊,大師們!

我不是大師,學習中醫過程中諸多困惑,對中醫的「深刻內涵」偶有一得,不吐不快,並不是要「拆」什麼。唉,就以這多餘的一句話為此文結尾。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愛情,假如不能深刻,要如何才能快樂?
不管你奔幾了,都要看看這15句話(太深刻了,值得分享)
明明深刻惦念,卻一點點輸給了遙遠
「極端寫實」與「極端深刻」 從冷軍的《豐碑》《小姜》說起
「我為什麼要讀書?」家長和老師的回答,太深刻!

TAG:中醫 | 內涵 | 深刻 | 什麼 | 脈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