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所選——起點也是終點的北緯30°文明發源圈【二】帝國餘輝下的尼羅河

大人物都喜歡畫圈圈,一旦哪裡被圈中,哪裡就會成為熱點,有機會雄起!

創世的大人物也喜歡畫圈圈,祂繞著地球北部畫了一個圈,一批祂的使者——穿著細麻白袍的大祭司們就沿著北緯30°一線開始傳播智慧,啟發文明,所以我們這一季的人類文明就從散落在這個圈圈內的地域里誕生、發展、繁盛、擴張、衰落……

非洲河流之父——尼羅河

入海口坐標:北緯30°10′東經31°06′

如果說在北緯30度入波斯灣的幼發拉底河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蘇美爾文明和古巴比倫文明,那同樣在北緯30度入地中海的尼羅河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從石器時代開始,尼羅河就已經是古埃及文明的命脈。埃及大多數居民都居住在阿斯旺以北的尼羅河畔,公元前八千年以前由於氣候變化或者由於對乾燥草原的過分畜牧利用導致尼羅河沿岸沙漠化,迫使人類越來越集中在河谷兩岸生活,導致了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農業經濟社會的形成。

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稱「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沒有尼羅河水的灌溉,埃及文明可能只會曇花一現。尼羅河為這個旺盛的文明和它三千多年不衰的歷史提供了一切條件。

在廣大的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之間的尼羅河和它的沖積平原就像片柔弱的銀杏葉,古埃及偉大的文明就在這看似柔弱中孕育,繁盛。

吉薩大金字塔

坐標:北緯29°58′東經 31°8′

吉薩大金字塔也稱為胡夫金字塔是位於尼羅河畔的三座著名的金字塔中最為古老也是最大的一座,同時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中最為古老和唯一尚存的建築物。吉薩大金字塔是目前在埃及已知的唯一一座有上升和下降通道的金字塔。金字塔由230萬噸石頭蓋成,每一塊石頭平均都有2-3噸重,總高度達147公尺。

關於吉薩金字塔建造的時間和如何建造,一直是世人爭論的話題,學術界認定是5千多年前建造,但是最近也有研究人員發現其建造的時間可能更早,可能是9千年前建造的。

位於吉薩大金字塔西南350米處的獅身人面像(又名斯芬克斯)以它的神秘誘惑著遊客駐足。數千年來,斯芬克斯一直被沙掩埋至肩部,在撒哈拉沙漠的地平線上露出一個奇異的頭顱。1817年,熱那亞的探險家喬瓦尼·巴蒂斯塔·卡維利亞上尉帶領160人想把石像挖出來,但沙子快速填回挖開的沙坑,這次近現代史上對斯芬克斯的首次挖掘失敗了。

直到上個世紀30年代末,埃及考古學家薩利姆·哈桑最終將巨像從黃沙中解放出來,當時《紐約時報》宣稱:斯芬克斯終於從無法穿透的遺忘陰影中走出來,成為地標。

為什麼要造這樣一座造型奇特的塑像?

後來的人們在石頭上找到一段銘文,銘文上寫著:

「地上的荷魯斯在夏至前的七十天,由彎彎曲曲河的東岸向這一面開始行走,那麼七十天之後,他與地面上的另外一個神奇結合,正好出現在太陽升起的那一刻。」

於是人們在夏至七十天之前,站到吉薩去觀測觀測銀河的東部,發現真有一顆星星,比較閃亮的一顆星星和太陽在那裡一同出現。人們開始觀察這個星星和太陽,七十天後它確實是移過了天上的彎彎曲曲的銀河,來到了這一邊。而這個地平線的地方有一個星座,就是獅子星座,荷魯斯神和獅子星座最終合二為一,這或許就是為什麼金字塔前面建造這樣一個獅子身而不是其他動物身體的神秘雕像的原因。

埃及首都開羅

坐標:北緯30°3′東經 31°14′

開羅是埃及首都,古稱優努(意為「通道」)或安努(Anu)聖經中稱作安(On)、赫利奧波利斯(意為「太陽神之城」)。

開羅橫跨尼羅河,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商業中心,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人口一千多萬。它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世界第十六大都會區。在它的西南約30千米,是古都孟菲斯遺址,由孟菲斯遺址北行約20千米,即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金字塔。

開羅地區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約3100年以前的前王朝時期,當時位於今日開羅所在地的優努(希臘化後作赫利奧波利斯)已為下埃及第十三諾姆赫克瓦特的首都,及後優努雖不再為首都,但仍作為太陽神祭祀中心直至希臘化時代。到托勒密王朝中期除了祭司以外,大多數市民已離開了,不久赫利奧波利斯也告荒廢,只留下方尖碑見證她的歷史。

西元七世紀阿拉伯人征服埃及,法蒂瑪王朝哈里發穆伊茲遷都該地區,把新首都稱作開羅(意為「勝利之都」),從此將開羅發展為埃及甚至中東地區的一個中心城市,到了1517年馬木留克王朝被奧圖曼帝國蘇丹塞利姆一世打敗,開羅淪為奧圖曼帝國埃及省之省會,開始衰落,直到近代才得到恢復。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

古代埃及人信仰和崇拜多神,神有多種形象,有的具有人的形象,有的是動物、植物和星辰、自然現象等。另外,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神祇,也有幾個地區共同崇拜一個神,同時一個地區還可能崇拜多個神,至今考證的古埃及的神多達上千個。這種多神崇拜起源於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在埃及統一之前的各個小國家裡,人們都崇拜各自不同的神。

康翁波神廟

隨著美尼斯統一埃及全境,國王(新王國時期開始稱為法老)開始推行各自出身地的神,使其稱為主神,由全埃及共同崇拜。在古王國時期主神是鷹神荷魯斯,後來改為太陽神拉,中王國時期則主要崇拜阿蒙,新王國時期拉和阿蒙相結合,形成主神阿蒙拉。在國家統一崇拜主神的同時,各個地方(諾姆,相當於省)仍然崇拜原來地方的神。

荷魯斯眼

另外,神祇也有不同的屬性,有的是農業的神,有的是陰間之神,還有的是工匠技師的神(比如孟菲斯的卜塔)。而法老則是神的化身,或者是代言人,具有神的特性和神的名字,比如阿蒙霍特普、圖坦卡蒙都是用阿蒙神的名字作為自己名字的一部分的。因此,法老被稱為神王,擁有行政、司法和軍隊的最高權力,同時也是其主神的大祭司。法老手執生命之符,表示對埃及人有生殺大權。

阿蒙神廟

由於古埃及人極重視宗教信仰,所以他們建造巨大的神廟來崇拜天神。在新王國時期,埃及通過武力擴張積累空前的財富,但幾代法老在位期間都被用來修建神殿,比如公元前1200年,古埃及興建最大的神廟——位於尼羅河中游的阿斯旺(Aswan)的阿布辛拜勒神廟。

阿布辛拜勒神廟

重視宗教的另一個影響就是神職人員的權力過大,一般除法老之外,管理主神祭祀的祭司(稱為「維西爾」,相當於宰相)擁有國家第二大權力,有的時候甚至超過法老的權力,使得一些維西爾可以成功篡權稱為新法老,如拉美西斯一世。鑒於這種情況,在埃及第十八王朝中後期,阿蒙霍特普四世進行宗教改革,修改主神阿蒙為阿頓(太陽神),關閉所有崇拜舊神的神殿,還遷都修建新神阿頓的神殿,他自己也改名為埃赫那頓,意為阿頓神的光芒。但由於祭司們權力過大,以及整個社會的習俗形成已久,這次宗教改革失敗,在埃赫那頓死後不久舊阿蒙神又重新成為主神,祭司們的權力也被恢復。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作為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約前1303年2月21日-前1213年7月或8月)以91歲高齡過世,這對於當時平均壽命在40歲左右的埃及民眾來說,拉美西斯二世是個神一樣的存在。在他長達幾十年的統治里有過六名王后近兩百名妃子、八名正室及情人以及超過一百多名的兒女。

這位精力旺盛的法老在位期間進行了一系列的遠征,以恢復埃及對巴勒斯坦的統治。他在敘利亞與同時代的另一強大帝國赫梯發生利益衝突,雙方不斷交戰。最終簽訂了歷史上第一個著名的國際協定,其埃及文本與赫梯文本均被保存下來,並為近代考古學者所發現。

這位自戀的法老對龐大土木工程的熱情使埃及各地都留下了他的痕迹:他在阿比多斯和拉美西姆新建許多廟宇;為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增添新結構;興建了以宏偉著稱的阿布辛拜勒神廟。許多前代法老修建的建築也被刻上了他的名字。

埃及最大的克納克神廟

古埃及燦爛文化

古埃及人除以建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及製造木乃伊而聞名天下外,還發明許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東西。古埃及創造的象形文字對後來腓尼基字母的影響很大,而希臘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創建的。此外,金字塔、亞歷山大燈塔、阿蒙神廟等建築體現埃及人高超的建築技術和數學知識,在幾何學、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木乃伊】

古埃及人認為人死後可以復活,而復活的靈魂需要原先的身體,因此必須保存屍體以供死者來生所需。

製作木乃伊需要先將屍體挖去內臟,在腹腔填以乳香、桂皮等香料,縫合後以乾燥泡鹼覆蓋屍體,經35天取出,再裹上麻布,填以香料,塗上樹脂,就做成了木乃伊。

有關木乃伊的古埃及壁畫

古代阿拉伯人認為木乃伊可以治病,將它視為藥材,並曾經傳入中國。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曾經轉載相關傳聞。

自14世紀以來,一些迷信的歐洲人竟然將木乃伊碾磨成粉末狀,用於治療一些疾病。英國查爾斯二世國王喜歡收集木乃伊上落下的灰塵,他對此視為珍寶,將這些灰塵敷塗在自己的皮膚上,認為這種擦拭物能夠給自己帶來不可思議的偉大力量。在莎士比亞悲劇《麥克白》中,木乃伊是巫婆用於釀酒的一個必要物質。現代人很難理解當時的歐洲人的腦迴路構造,那不是等於在吃同類嗎?不知道有沒有吃出瘋牛症的?

裝木乃伊粉的藥罐

【天文曆法】

古埃及擁有相當水準的天文學知識,他們通過觀測太陽和大犬座α星(即天狼星,古埃及稱「索卜烏德」,意思是水上之星)的運行制定曆法,即科普特歷。古埃及人將一年定為365天,每年12個月,一個月30天,剩餘5天作為節日。古埃及使用太陽曆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這種日曆和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差不多。古埃及人把一年分為3個季節,每季4個月,他們還發明水鍾及日晷(即以太陽的倒影來計時)這兩種計時器,把一天分為24小時。考古學發現古埃及人了解許多星座,如天鵝座、牧夫座、仙后座、獵戶座、天蠍座、白羊座以及昴星團等。另外,古埃及人還把黃道恆星和星座分為36組,在曆法中加入旬星,一旬為10天,這與中國農曆的旬的概念類似。旬星概念至少是在埃及第三王朝時就已經出現。

帝國的落幕

有興盛就有衰敗,古埃及王朝對來世過度追求的宗教信仰,將社會生產力都用來建造一個又一個奢侈華麗的巨冢,一個又一個巨大巍峨的神廟,最終形成了一個政教合一的墳墓文明,國力被這些建築所消耗。

最為代表的就是 好大喜功的拉美西斯二世,他在位期間連年征戰,大肆興建神廟掏空了國庫,因此在他去世後,埃及帝國迅速衰敗。

另外,古埃及文明主要集中於尼羅河下游兩岸,無法向周圍沙漠擴展,導致可供耕作的土地不足,進而導致人口不足,在古代人口的多少就決定了國家的實力。

當神意被扭曲,當信仰脫離了初衷變成滿足人性貪婪的工具,宗教最初的統一性終於敗壞,因此衰落就成為必然。


圖片來源:網路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比魏瓔珞起點高的你,為什麼還在原地踏步?

TAG:文明 | 帝國 | 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