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航渡路的歷史建築(三)【圖文】
思孟堂現女生宿舍思孟堂牆角下的隅石於1908年9月19日安置,翌年9月落成。建築面積2194平方米,磚木結構。該樓為三層,計房96間,為當時約大的高年級學生宿舍。該樓為紀念孟嘉德牧師命名為思孟堂。
思孟堂現為女生宿舍孟氏是美國耶魯大學畢業生,1904年到約大任職,教授哲學。1907年7月29日孟氏在廬山旅遊時為營救一個落水的中國朋友而同溺於瀑布中。約大學生為哀悼孟氏,發起捐款建堂。孟氏生前曾為約大創作校歌,為該校師生傳唱。華東政法學院創建後將思孟堂改名為宿舍2號樓,1979年復校後又改稱學生宿舍5號樓。
聖約翰大學"六三愛國壯舉」介紹1925年帝國主義在上海製造了「五卅」慘案。約大校友聶光墀目擊慘案情形,當晚返校向同學們報告了帝國主義的暴行。美籍校長卜舫濟驅逐聶出校。約大師生群情激昂,定於6月1日宣告罷課。卜率美籍教員力主不準罷課。6月2日中國教員和學生決議在校內升半旗,為被害同胞致哀。3日晨,師生們在圖書館旗杆處升半旗後,到大會堂集會,會畢又返旗杆處,但國旗已被卜撤去。
聖約翰大學裴蔚堂(六三樓)師生們無奈取出童子軍自備的國旗,卜又奪去國旗,並揮手驅散學生。愛國師生宣誓永遠與約大脫離關係,憤然離校。聖約翰大、中兩校學生535人簽署的《聖約翰大學暨附屬中學學生脫離宣言》,次日在上海各大日報上刊登。「五卅」前約大及其附中兩校學生有720人,慘案後頓減大半。離校的師生,在社會各界贊助下,贈款捐地,組建了光華大學(校址在今東華大學)。此舉令卜舫濟的聲譽一落千丈。
斐蔚堂(六三樓)1939年為紀念約大神學科主任郭斐蔚主教(1893-1940年期間聖公會上海教區第五任主教)捐款建築兩層教室樓一幢。鋼筋水泥和磚木混合結構,共計教室13間。解放初期,約大師生為紀念1925年該校的「六三」愛國壯舉,將斐蔚堂改名為「六三樓」。1998年大修後改為行政辦公用房。
行政樓行政樓和大草坪地區,原為兆豐花園一部分,面積計72畝。1911年業主忽欲出售,約大募銀購得。在該地產中有華商住宅一幢,計房25間,磚木結構。屋面以黑鐵皮代瓦,曲線形多屋角。
行政樓側面原有石獅子蹲位前業主自購地至建築和裝飾,長達36年(1863-1899年)之久。約大購置後,樓上為校長住宅,樓下作圖書館(由思顏堂遷來);樓頂有塔樓,可供憑眺;樓西側平房為約大校辦。園林草木蔥蘢,其布局為英式。華東政法學院創建初期,院政治輔導處及有關部門曾在此辦公。現為院黨政領導及職能部門辦公室。
格致樓現女生宿舍1898年11月20日格致樓奠基,1899年7月19日落成。該樓為三層樓房,磚木結構,計60間房。樓西牆面與今韜奮樓南牆面相仿,其南牆面為城堡式。三樓為醫學系課室,一、二樓分別為理化試驗室及課室,以及神學課室。樓址原系1879年購置供施氏辦公和起居的基地,建樓時,拆除原住宅的磚瓦搬至今體育室處,建了一簡陋的健身房。
格致樓約大科學館曾設在樓內。1952年華東政法學院創建時,院長辦公室、教務處及有關教研組、總務處及所屬科室等均在該樓內辦公,故將科學館改名辦公樓。1998年暑期將辦公樓改作學生宿舍時,改名「格致樓」。
聖約翰大學紀念坊1929年創建紀念坊,1955年曾被拆除,除了四根石柱和缺損的屋檐,其餘構件不翼而飛。1992年10月由聖約翰大學校友會在紀念坊原處復建。紀念坊的四根石柱上,前後均琢有兩副對聯,並有橫額。「光與真理」為約大校訓。
河東舊址(新科學館)1920年1月6日奠基,1923年6月30日新科學館竣工。新科學館總共3層,物理、生物、化學各佔一層。外觀略帶華式,為歇山屋頂,但內部設施全部採用新法。新科學館在蘇州河底鋪設管道,解決了越過蘇州河將氣體運往實驗室的難題。
聖約翰大學同仁樓---靠近學校門口的女生宿舍樓
聖約翰大學小白樓----十分洋氣的該樓是各個學生社團活動的場所。
聖約翰大學16號樓從1863年到1899年,長達36年建成的後來約大行政樓。16號樓1899年竣工供仆佣居住,聖約翰大學購置後則作為宿舍。此樓青磚砌就,紅色護欄。在護欄的柱頭上雕刻著1899和EJH的字樣。「EJH」是原約大地產主人、兆豐花園擁有者勤努·霍格(E.JENNER HOGG)名字首字縮寫。
聖約翰大學華政橋聖約翰大學被蘇州河環繞形成半島,原先學生到新建的科學館和體育場由校工划船擺渡過河。1903級學生為紀念畢業30周年募資建橋,翌年建成,取名「學堂橋」。1933年榮毅仁入學聖約翰,其父榮德生捐資5000美金修建木質橋樑。1950年約大土木工程系對木橋作了大修,用鋼筋混凝土大梁置換了原先的中孔木樑。1967年因失修和蘇州河水位提高被拆除。1980年10月興建鋼筋混凝土新橋,取名校園橋。2001年8月開建新鋼板橋,當年10月完工, 取名「華政橋」。
卜舫濟校長舊居卜舫濟校長在這裡度過了他人生最後一段時光。1941年6月13日回美安度晚年。直到1946年10月23日才回到上海,而此時已是82歲高齡了。1947年3月7日因病送醫不治而逝於上海宏恩醫院。1947年8月31日卜舫濟的大理石紀念牌被安放在約大禮拜堂十字形翼部北端的西牆上。校方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卜太太,安排她住在原處。卜太太一直住到1949年4月離開中國,她在離開前將室內的大部分傢具留給了校友會。卜舫濟於1888年9月27日與聖公會華籍牧師黃光彩的女兒黃素娥結婚。1918年黃素娥因病去世。次年再婚,新娘是聖約翰英籍教員顧斐德的遺孀。
卜舫濟生平卜舫濟(1864.2.22-1947.3.7)出身於傳教世家。1883年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即進聖公會總神學院學習神學。1886年神學院畢業後即往中國傳教,11月18日抵達上海。1887年被派到美國聖公會在華創辦的第一所大學——聖約翰書院任英語教習。1888年6月24歲的卜舫濟任聖約翰書院校長。1941年辭去聖約翰大學校長職務,回美國安度晚年,1946年再次擔任聖約翰大學校長。1947年去世於上海,葬於上海靜安公墓。卜舫濟主張教育與政治分離,1925年一批學生因此退學另組光華大學。
沈嗣良舊居約大教工宿舍26、27號是一棟二層的黃色住宅,原先住過校長沈嗣良(1896-1967年)。他寧波人,1919年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畢業後赴美留學,1923年學成歸國,曾任約大教務長、副校長兼文理學院院長、校長,著名體育活動家,1924年出任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名譽主任幹事,曾擔任中國政府派出的第一支奧運代表團的領隊,後來擔任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總幹事。抗戰期間沈嗣良臨危受命,出任聖約翰大學校長。抗戰後移居美國,1967年逝世於美國。
黃嘉德舊居黃嘉德(190810.15-1992.4)福建晉江人,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教授、民盟成員。1931年約大英文系畢業,1936年主編《西風》月刊,1941年因「反日」罪名,西風社被日寇查封抄走。《西風》月刊遂遷重慶,抗戰勝利才遷回上海,一直出到1949年上海解放。1948年赴美進修。1949年後,當過約大校務委員、文學院院長兼新聞系主任。1952年後到山東大學外語系任教授、代主任、圖書館館長。專於蕭伯納研究譯有[英]《蕭伯納傳》、[美]《流浪者自傳》、[英]《烏有鄉消息》等。文革時家藏數十年書畫均被擄掠一空。四人幫倒台後出任山東大學外文系英國文學研究生導師等。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2年4月患心臟病逝世於濟南。他也曾在26號居住過。
朱元鼎舊居朱元鼎(1896.10.2—1986.12.17)浙江鄞縣人,著名生物學家,教育家,中國魚類分類學主要奠基人。1920年東吳大學生物系畢業。畢業後獲聘約大生物系教師。在約大期間曾在教工宿舍29號居住過32年。1925年被約大選派,留學美國。1932年受約大選派,赴美二度留學。1943年約大董事會決定推舉朱為研究院院長。1948年秋,朱被選為理學院院長。同年冬天,校董事會推選朱為代理教務長。1952年上海水產學院成立,朱被任命為上海水產學院海洋漁業研究室首任主任。1957年11月1日出任上海水產學院院長。1959年東海水產研究所成立,朱任首任所長併兼魚類學研究室主任。文革時期上海水產學院解體。1979年上海水產學院復校,朱為院長。1986年12月17日朱在上海逝世。
徐懷啟舊居徐懷啟教授在約大任教期間,曾住在約大教工宿舍的34甲。懷啟先生1929年畢業於華中大學哲學系,1940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曾經是聖約翰大學的牧師。在教學方面,曾先後任教約大和華師大,還兼任了中國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他是精通拉丁文的人。突然病倒,並於1980年2月安息主懷。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萬戶侯很牛逼?揭秘歷史上唯一的十萬戶侯
※歷史 | 這為何是毛澤東最得意的一戰?
※從1972尼克松訪華期間珍藏照片看我國的歷史影像 68P
※歷史上最慘的清官:拋棄妻女卻被冤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