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為何選定宦官鄭和下西洋呢?

許多人都會有這麼個疑問,明成祖朱棣是通過靖難之役而奪得帝位的,其麾下可用之武將數不勝數。但為何下西洋如此關乎國家威儀的事,要交給宦官鄭和去做呢?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從我國的航海史說起。

我國雖擁有漫長的海岸線,也不缺乏優良的海港。但在歷史上,我國卻稱不上是海洋國家,而只能算是臨海國家,我國是農耕民族,並不以海洋為生,並對海洋抱有先天性的恐懼心理。尤其是我國歷史上居統治地位的近乎都是北方人,對海洋更是畏懼,而他們經常做的事情就是淤塞港口,並令沿海居民內遷。

在近代以前,北中國的南北的交通運輸主要是依賴於運河,而非海路。繁華的都是京杭大運河沿線的一些城市,如杭州、揚州、淮安、臨清等等。而北中國也沒有誕生一座沿海港口城市。如青島因德國而興港,大連因俄國而興港,威海原為北洋水師的軍港、後來被英國強租,連雲港的主城區至今離港口有三十餘公里、十足一座「偽港口」城市。

我國在歷史上,真正形成的沿海港口城市,都位於南方,如寧波、泉州等,而這些城市也都是興起於宋室南渡之後。雖在我國的浩瀚史籍中,也有航海的早期記載,如春秋時期,吳國曾從海路攻打齊國。秦朝統一後,徐福奉命出海尋找長生不老葯。三國時期,東吳曾有使節從海路到達遼東及夷洲(今台灣)等等。

但是,航海並不頻繁且風險太大,否則,隋煬帝也就沒必要開通京杭大運河了。而從唐朝鑒真和尚東渡日本的勵志故事來看,東渡六次才獲得成功,勵志故事的背後是唐朝時期航海能力的體現。那為何到了明初時期,就有能力大規模下西洋了呢?其實,我國航海能力能得到大力提升,得歸功於阿拉伯人、波斯人(也即色目人)。

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空前繁盛,隨之泉州、寧波等真正意義上的港口城市才得以誕生。但是,把持泉州等港口商貿的卻是阿拉伯人、波斯人,蒲壽庚家族(色目人)在宋元時期被稱為「泉州的土皇帝」。阿拉伯人善於航海,自唐中期之後,就有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從海路航海到我國來經商與定居。唐末黃巢之亂,黃巢就曾攻破廣州城,屠殺了十餘萬阿拉伯商人。從這一方面也可見阿拉伯人航海的能力之強。

而在鄭和之前,並沒有華人遠洋航行的記載。至鄭和下西洋,我們知道東南亞的很多國家與地區都早已經皈依穆斯林了。那麼明成祖朱棣選擇鄭和下西洋也就不足為奇了,鄭和即是穆斯林。在鄭和的船隊中也有大量的穆斯林,且鄭和的航線都是阿拉伯人商人到經常往返的航線(無論是最遠到達的東非,還是最多抵達的今印尼、馬來亞等地都早已皈依了穆斯林)。

有人總喜歡拿鄭和下西洋的船隊規模與船隻的大小,跟哥倫布、麥哲倫等西方大航海相比。其實,毫無可比性,船隊規模與船隻大小,並不論證航海能力的高超。三國時期,曹操的水軍,規模與船隻都比東吳水軍要大,可實戰能力卻要弱小的多。

而與腓尼基、迦太基、古希臘、維京人、及後來的威尼斯人、熱那亞人這些航海民族同期相比,我國的航海能力與技術一直都很落後的(阿拉伯人的航海技術就是從西亞、北非那裡學習得來的)。這從同時代東西方的製圖水平的差距就可以輕易地看的出來,因為早期航海都是利用洋流、貼在海岸線航行的,製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反映了其航海的能力。鄭和的航線就是利用沿岸洋流,貼著海岸線航行,且困難程度跟哥倫布橫跨大西洋、麥哲倫環球航行等是遠遠不能比的。

至於有些觀點還認為鄭和比哥倫布率先到達了北美洲,更是可以付之一笑。鄭和的船隻比較大,其動力更依賴於沿岸洋流。而且鄭和的船隊是抱著宣揚國威的目的去的,並不是去探索新大陸(鄭和下西洋的航線都是已知的,只是對中國人來說是首次)。

西歐國家是因為「窮」而大航海,航海是為了「脫貧致富」。而鄭和下西洋的本質是為了「宣揚國威」,到處撒錢,其最終也必然因國庫空虛而被廢止。所以,鄭和船隊也並沒有向未知世界探索的動力及多餘的財力支撐。如明人劉大夏便說: 「 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千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 這種指責並不是沒有道理的。鄭和下西洋既沒有給中國帶來實質性的改變,更沒有開創一個新的時代,只是無實質的意義的財政消耗而已。其在中國的航海史上並沒有實質性的意義,而在世界航海史上更不值得一提。

而那些鼓吹與誇大鄭和航海意義的,並藉此表明中國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曾闊過的。其實是一種民族的自我麻痹,還沒有徹底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醒來。說鄭和下西洋的航海能力領先於同時代的西方,就如同說農耕民族的騎射領先於游牧民族一樣荒謬,是在自欺欺人。正視自己的不足與落後,才能真正獲得進步。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鄭和與海上絲路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首藏作品](1629)600年前,鄭和怎樣神機妙算下西洋
鄭和與寶船那些事承載了什麼
郵票:鄭和

TAG:宦官 | 明成祖朱棣 | 鄭和 | 鄭和下西洋 | 明成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