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2017香港秋拍 | 今年青銅熱,10月5日香港翰海《青銅時代III》學術價值深厚
今年的拍賣市場中青銅器引來了眾多注目,春季亞洲藝術周的藤田專場,7月西泠拍賣的西周兮甲盤,再到上月的紐約亞洲藝術周的亞矣方鼎,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而十一黃金周期間的香港第一輪秋拍也是眾多青銅器精品雲集,其中香港翰海的品牌專場之一《青銅時代》延續了以往兩年的優秀品質,此次共呈現37件拍品,將於10月5日下午16:30在香港四季酒店(四樓海景禮堂)開拍。
過往兩年《青銅時代》的成交情況如下表所示:
《青銅時代I》成交情況
LOT號 |
拍品 |
成交價 |
67 |
弦紋鼎 |
46,740.00 |
68 |
史鼎 |
0 |
69 |
蟠螭紋鼎 |
295,200.00 |
70 |
戈方鼎 |
3,580,000.00 |
71 |
倗祖癸甗 |
3,580,000.00 |
72 |
獸面紋爵 |
71,340.00 |
73 |
饕餮紋斝 |
516,600.00 |
74 |
冉尊 |
3,108,000.00 |
75 |
冉卣 |
4,524,000.00 |
76 |
亞母癸卣 |
26,604,000.00 |
77 |
冉觚、亞觚 |
2,282,000.00 |
78 |
父乙盉 |
8,300,000.00 |
79 |
鎏金盤龍紋瑟枘(四件) |
799,500.00 |
80 |
錯金銀承弩器 |
209,100.00 |
81 |
錯金銀銜環神獸 |
0 |
82 |
錯金銀獸形帶鉤 |
363,000.00 |
83 |
錯金銀雁形帶鉤 |
196,800.00 |
84 |
四輪牛形車 |
369,000.00 |
85 |
六山紋鏡 |
5,940,000.00 |
86 |
多枝燈 |
2,164,000.00 |
87 |
力士騎龍熏爐 |
799,500.00 |
88 |
編鐘(九件) |
2,164,000.00 |
《青銅時代II》成交情況
LOT號 |
拍品 |
成交價 |
149 |
鎏金龍形飾件 |
442,800 |
150 |
駱駝形席鎮(一對) |
369,000 |
151 |
乳釘雷紋壺 |
676,500 |
152 |
乳釘雷紋簋 |
1,043,000 |
159 |
侃簋 |
1,692,000 |
160 |
應(金黽)方尊 |
28,190,000 |
161 |
應(金黽)方彝 |
36,990,000 |
164 |
饕餮紋方彝 |
4,524,000 |
167 |
子(JI)父丁簋 |
10,896,000 |
168 |
六六八一七一簋 |
24,340,000 |
176 |
銀鳩杖首 |
467,400 |
【青銅器生僻字】
1、銎(qióng),指古代兵器或工具上安裝柄把的孔,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解釋為「斤斧之孔所以受柄者」。
2、盉(hé),盛酒器和盛水器,大腹斂口﹑前有長流,後有鋬(pàn),有蓋,下多為三足。盛行於殷代及西周初期。「盉,調味也。」——《說文》,即是用於調和酒味濃淡的器物,為酒器。
3、鏃(zú),箭頭,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漢·賈誼《過秦論》。
4、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開始出現,延續到戰國時期。「簋,黍(shǔ)稷(jì)方器也」――《說文》。
5、甗(yǎn),是蒸食器,分上下兩部分甑(zèng)和鬲(lì),有的是連體,有的是分開的。
6、敦(duì),古代用來盛放黍(shǔ)、稷(jì)、粱、稻等飯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結合發展而成。
7、轙(yǐ),古代馬車構件。馬車的車衡兩側各裝一件銅轙,馬嘴上的韁繩分別從四個轙孔中穿過到達駕車者手中,可避免韁繩纏繞在一起。
8、罍(léi),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9、鬲(lì),古代煮飯用的炊器。商代前期的鬲多無耳,後期口沿上一般兩個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為高領,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數為折沿折足弧襠,無耳;有的在腹部飾以觚稜。
10、軎(wèi),古代車上的零件,青銅製,形如圓筒,套在車軸的兩端。軎上有孔,用以納轄。亦作「轊(wèi)」。
11、甑(zèng),古代炊具,多為陶器,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12、箅(bì),所以蔽甑底者也。從竹,畀聲。——《說文》。按,甑以蒸飯,底有七穿以竹席蔽之。有空隙而能起間隔作用的片狀器具。
13、匜(yí),最早出現於西周中期後段,流行於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其形制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瓢,前有流,後有鋬。為了防止置放時傾倒,在匜的底部常接鑄有三足、四足,底部平緩一些的無足。
14、匕(bǐ),古代的一種取食器具,長柄淺斗,形狀像湯勺。
15、觥(gōng),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約定俗成之名。最早出現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漸消失。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鳥獸形之類。
16、觚(gū),飲酒器,作用與爵、角相同。初見於商代早期,盛行於商周。
17、觶(zhì),古時飲酒用的器皿,形似尊而小,或有蓋,盛行於中國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18、斝(jiǎ),古代青銅製的酒器,圓口,三足。
19、豆(dòu),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狀像高腳盤。
20、彝(yí),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廟常用的祭器。
21、卣(yǒu),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蓋和提梁。
22、鉞(yuè),古代兵器,青銅製,像斧,比斧大,圓刃可砍劈,中國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禮儀、殯葬用。
23、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24、盨(xǔ),古代盛食物的銅器,橢圓口,有蓋,兩耳,圈足或四足。
25、甗(yǎ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兩層,中間有箅子,陶制或青銅製。
26、鎛(bó),1.古代鍾一類的樂器。2.古代鋤類農具。
27、鑃(diào),古樂器,形似鐸鈴,以木槌敲擊,祭祀和宴樂時用。
28、缶(fǒu),古代一種大肚子小口兒的盛酒瓦器。
29、瓿(bù),古代的一種小瓮,青銅或陶制,用以盛酒或水。
30、鐸(duó),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為古代樂器。盛行於中國春秋至漢代。
31、鈹(pí),長矛。
32、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33、斛(hú),中國舊量器名,亦是容量單位,一斛本為十斗,後來改為五斗。
【《青銅時代III 》估價前十位拍品欣賞】
LOT109 西周中期 壽?尊
估價:HKD 9,500,000-12,000,000
喇叭口,束頸,下腹部向外傾垂,矮圈足,接地處外撇,沿下折。口沿下飾一周蕉葉紋,內填變形饕餮紋。頸部前後增飾小獸首,間飾長卷尾鳥紋,鳥首向前,勾喙,冠羽捲曲,尾羽分為兩股,上股尾羽細長,下部尾羽粗大迤邐,與身分離,內端出歧枝。腹部飾分解式大饕餮紋,雲頭形角,大眼眶,中間起極短的扉棱為鼻,闊口,桃形耳,身軀向上曲折,卷尾。外底起網格狀陽線。主體紋飾皆以浮雕為表現形式,其上再用細陰線勾勒,而周圍填襯細密的雷紋,形成「三層花」的視覺效果,紋飾滿工,瑰麗華美,彰顯雍貴。這類器體為「兩段式」的垂腹筒形尊流行於西周早期後段至西周中期,根據裝飾風格的不同可分為簡約式和繁複式,這件尊是滿工紋飾的傑出代表。
內底鑄銘5行41字:「隹(唯)九月初吉己亥,壽(蔑)歷於(侯)氏,睗(錫)馬卅匹,壽?(揚)對(侯)休,用乍(作)乙侯寳宗彝,子(子子)孫(孫孫)其邁(萬)年寳用。」
銘文中值得關注的有以下三點:1、「侯氏」稱謂。銘文中出現的「侯氏」這一稱謂比較特殊,侯氏之稱因其家族世代為侯,爵位具有世襲性,帶有「因官命氏」的色彩,故綴以「氏」。
2、侯與器主壽?的關係。銘中的乙侯是受祭對象,他是這位在世的侯氏、侯的先人,從其廟號使用日名的情況來看,他的族屬應該不是周人的宗邦、姬姓的諸侯。器主壽?可以製作宗廟的禮器祭享乙侯,可知其出自侯的公室,身份應為侯之弟,但他已然是小宗之宗子。3、「馬」之義。馬中的顯然是修飾馬的專有名詞,前所未見。是從馬,從卜得聲的字,此字可讀為「駙」。卜上古音在幫母屋部,駙在並母侯部,並母、幫母皆為唇音,侯屋陰陽對轉,又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云:「駙,假借為赴、為?。」二字可以相通。《說文·馬部》:「駙,副馬也。從馬付聲。一曰近也,一曰疾也。」段玉裁註:「副,貳也。」並引顏師古註:「非正駕車皆為副馬。」如果將副馬理解為配車之馬則馬之義為駕轅之外的馬;如果取「疾」義,則有「壯」(《爾雅·釋言》)、「急」(《廣韻·質韻》)之訓,馬則可理解為良馬騏驥。器主一次性受賜馬三十匹,數量巨大,這在西周賞賜類金文中是十分罕見的。
LOT105 西周早期 饕餮紋方座簋
估價:HKD 6,000,000-7,000,000
侈口,束頸,圓鼓腹,圜底,圈足下接一中空方座。腹兩側有一對獸首半環形耳,下有鉤狀珥。腹部兩面各飾淺浮雕狀大饕餮紋,額頂正中又增飾高浮雕小獸首,饕餮紋為分解式,角、眉、目、身軀、爪等皆分離,饕餮兩側各配倒立夔紋,圈足飾夔紋,身軀細長,向上拱起。方座四面各飾淺浮雕狀分解式大饕餮紋,方座上面四隅飾淺浮雕狀省變形饕餮紋。
與本器形制、紋飾幾乎完全相同的是長安灃西張家坡西周墓地M315出土的作寶尊彝簋和寶雞茹家莊西周墓出土的伯簋等,時代在西周早期偏晚。這件方座簋應該也是關中地區或極有可能是寶雞地區的產物,器體厚重,形態端莊、紋飾華美,堪稱藝術精品。
對於方座簋的起源和文化歸屬的問題,陳夢家先生在總結周初銅器與殷代殷人銅器的差異之一便是「帶方座的簋和獨立的方座或長方座(所謂禁)」。張懋鎔先生對西周方座簋曾做過詳盡系統的研究,他認為「方座簋源自寶雞,而後迅速向東方擴展。西周早期方座簋主要出土在關中以西的寶雞、隴縣和關中中部的長安、臨潼、涇陽一帶,同時北起遼寧喀左,南及湖南株洲、桃江,東到山東黃縣、江蘇丹徒的廣袤地區分布,遍及河南、陝西、山東、河北、遼寧、江蘇、湖南等省」。
2000—2001年在安陽孝民屯東南地鑄銅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鑄造青銅器的陶范,其中有器座范136件,發掘者判斷孝民屯鑄銅遺址的使用年代始於殷墟二期,繁盛於殷墟三期、四期,下限不逾商末周初。有學者也認為孝民屯遺址出土的這些陶范,「可以辨識者絕大多數仍屬於典型商晚期風格,不見其他可以明確斷定為西周時期銅器風格的陶范」,是商代文化中心區的產物。
但是對於「方座簋最早出現的年代在殷商晚期」這一問題,結論似乎還需商榷。前文所舉的兩件器座范的紋飾亦見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鳳紋簋、1998年隴縣圖書博物館徵集的鳳鳥紋簋等方座簋的器座上,以及2012年寶雞石鼓山M3出土的一號銅禁(M3:25)。這些器物的時代皆在周初至西周早期,另外孝民屯遺址所出的其他器物范,如四耳牛首乳釘紋簋、出戟提梁卣等器物都是標準的西周早期作品。更重要的是在銘文芯中有一件為「臿公丏敦辟,作父辛尊彝□」(2001AGH2:2)(圖三),一般認為,「某公」這種稱謂格式具有明顯的西周時代特徵,所以該遺址的年代有可能已入西周早期,方座簋是殷人所創的看法似不能貿然斷定。
LOT104 商代晚期 翌方彝
估價:HKD 5,500,000-6,500,000
口近正方形,口沿內折,深腹,腹壁斜直內收,長方形圈足,圈足四面正中各有一小弧形窄缺口,四阿式屋頂形蓋,頂部正中有四阿式屋頂形鈕。蓋、腹、圈足四隅及其四面中部均起扉棱,蓋頂亦起短棱,似屋脊。蓋前後兩面飾倒置饕餮紋,腹部飾饕餮紋,饕餮紋的形態為分解式,角、目、口、耳、身軀用粗獷的線條表現,相互分離,周圍以細密的雷紋陪襯。蓋之左右側面所飾饕餮紋很有特色,面部似蛇首,雙角彎曲,頗為殊異。口沿下及圈足飾一周對首的夔紋。
與本器形制近似者可舉出1935年安陽西北崗M1022出土的又方彝、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收藏的方彝、1968年英國倫敦富士比拍賣行出現的戈方彝等,時代在殷墟三期偏早。
本器是商代晚期殷墟地區典型的產物,殷墟時期方彝基本上出現在大中型墓葬中,使用者為中高級貴族或受商王寵信的近臣,與爵、觚、尊等酒器形成較為固定的組合,深受殷代貴族的珍愛。這件方彝做工精美,厚重大方,饕餮紋、夔紋等主體紋飾為平鋪的表現形式,饕餮之目睛突出器表,十分醒目,憑添肅穆凝重之風。
器蓋對銘1字「翌」,為族氏之名。翌族主要活躍於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翌族銅器多為傳世器,有明確出土地點的是1991年11月河南安陽市殷都區高樓庄M1出土的翌鳳母戊觶,時代在殷墟四期偏早。這件方彝是迄今發現的翌族銅器中時代最早的一件。
LOT110 西周早期 丩(jiū)盾父戊角
估價:HKD 5,000,000-6,000,000
口部兩尖翼呈凹弧形向外射出,深腹,直壁,圜底,腹內側有獸首鋬與一足對應,腹下連鑄三稜錐足,足尖外撇。翼下飾大蕉葉紋,間飾小三角紋,內填減省夔紋。腹部前後飾分解式饕餮紋,皆以細密的雷紋填地。
1990年安陽殷墟郭家莊西M160出土的亞址角形制與本角近似,時代在殷墟三期。商代早期伊始,在墓葬中出土的觚爵組合構成了商代酒類禮器制度的核心,也是商代禮器組合最基本的要素。銅角與銅爵在功用上有一致性,角可替代爵使用。郭家莊西M160出土銅禮器中包括10觚10角;1998年滕州前掌大M119出土銅禮器包括2觚4角 ;1986年信陽浉河港西周墓出土1觚2角。上述三墓未出土銅爵,可見觚爵組合可發展變通為觚角組合。
郭家莊西M160墓室面積在9平方米以上,出土有三套以上觚角組合的墓葬,並出土有方鼎、方尊、方斝、方觚等高級別禮器,還出土有銅戈118件、銅矛95件、銅簇902枚、大小同鉞3件,卷首大刀1件,並附兩座車馬陪葬坑,墓主身份應為高級別的武將。可見晚商時期出土銅角的墓葬規格之高。
鋬內鑄有銘文4字「丩盾父戊」,意為丩盾族為祭享父戊所作。另有一件出自安陽的角(銘圖08778),大小、形制、紋飾與本角相同,銘為「丩盾作父戊」,僅多一「作」字,二角應為一組。
丩盾之盾舊釋為毌,此字實為盾之象形,今從林沄先生考證改釋為「盾」。丩盾族銅器發現已有20件,有明確出土地點的除了這對角之外,另有一件爵為1940年洛陽出土,時代在西周早期。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國墓地M253出土的堇鼎(M253:12),銘文記燕侯命堇前往宗周向太保召公奭進獻酒食,太保賞賜堇貝,堇作鼎以祭享太子癸。文末綴丩盾,說明堇屬於丩盾族。堇作為殷遺民入周后任仕於燕國,受到燕侯、召公等高級貴族的寵信,仍享受優渥待遇。
此角傳出自河南安陽,1961年7月出現在英國倫敦富士比拍賣行,曾由香港陳仁濤、麥克唐納、香港趙不波、瑞士玫茵堂等顯赫藏家收藏。
LOT108 戰國中期 銅馬
估價:HKD 4,000,000-5,000,000
銅馬作站立狀,頭部略小,身軀健壯,四腿較短,尾末梢打結,從生殖器的外形上判斷,此馬為雄性。馬首線條俊朗,用貼身的流線表現出身披鎧甲形象,其上稀疏的散布圓圈紋。銅馬頭部、身軀、四肢比例勻稱,造型準確,生動寫實,尤其頭部刻畫細緻、傳神,眼、耳、鼻、嘴等五官塑造得惟妙惟肖,面部肌肉十分逼真,青筋微凸,神態安詳。
與此銅馬造型、紋飾、規格基本相同的是2002年湖北棗陽九連墩M2出土的一件銅馬(M2:W305),高24.8、身長37、寬10厘米,出土位置在墓葬的西室,同出的隨葬品還有銅鼎、缶、盤、匜,木案、幾、鬲、盤、匜、豆、耳杯、俑以及竹席、笥、扇等,銅馬應為墓主生前用於陳設、裝飾、欣賞的賞玩器。上述一件銅馬於2017年首都博物館《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中展出。
從其短粗碩狀的體形上看,此件銅馬與九連墩銅馬一併體現出戰國時期楚地戰馬的特點。自西周以來,統治者對馬政十分重視,西周金文中所見的執駒典禮,周王要親自參加,十分隆重;非子為孝王養馬有功而受封,始有秦邦;戰國以來的兼并戰爭日益頻繁,在車戰向騎兵作戰過渡的階段,戰馬更是珍貴的戰略資源。《呂氏春秋·觀表》、《相馬經》等文獻對選擇優質馬種都有詳細的描述。本器作為墓主生前的擺飾器,將良馬塑造成形,以藝術的手段表現出來,可見古人對馬的珍視和喜愛。這件銅馬可歸於廣義的弄器,這類器物在殷墟時期的墓葬中就有出土,是墓主生前珍愛的玩賞器物。
LOT103商代晚期 饕餮紋尊
估價:HKD 3,500,000-4,500,000
大口外侈,束頸,寬折肩,腹壁較直,圈足較矮,上有三個小方形鏤孔。頸部飾三周凸弦紋,肩部增飾三個高浮雕羊首,間飾夔紋,腹部飾三組大饕餮紋為主體紋飾,上下各加飾一周窄雲紋帶,起短扉棱為鼻,臣字形目,圓睛突出,長咧口,內有鉤狀小獠牙,身軀細長向上彎折,周圍以雲紋組成的列刀紋填充,兩側配飾小夔紋。圈足飾兩列捲雲紋帶。
與之器形、紋飾俱肖的是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饕餮紋尊,形制近似者可舉出1977年河南安陽小屯M18出土的饕餮紋尊(M18:6),小屯M18的時代在殷墟二期。而此尊的紋飾正是由商代中期的粗獷向商代晚期精細繁縟的過渡階段:饕餮之角由大雲紋組成,而非具象,這一表現形式具有濃重的抽象意味;饕餮之面部、身軀皆充盈雲紋,使得整體紋飾不凸出,與殷墟晚期紋飾「三層花」的構成方式相比,雖無層次起伏,但視覺衝擊感毫不遜色。此尊之紋飾富有殷墟早期典型性的風格,故其時代應略早於小屯M18,約在殷墟一、二期之際。此尊作為大口折肩圓尊的典型代表,乃商代晚期肇始之際殷墟文化的產物,體量頗大,器體厚重,鑄造精良,藝術價值豐厚。殷墟二期、三期是這類大口折肩圓尊發展的鼎盛階段,在較大型的殷代墓葬中,這類尊居於酒禮器組合中的核心地位,受到高級貴族的普遍重視和青睞。
LOT106 商代晚期 北單父乙簋
估價:HKD 3,000,000-4,000,000
侈口,束頸,鼓腹,圜底,圈足較高。器腹兩側置粗壯的獸首半環形耳,下有鉤狀小珥。器身前後口沿下及腹部起粗壯的短扉棱,圈足亦起四道扉棱。頸部前後設浮雕獸首,間飾鳥首龍身紋。腹部飾曲折角分解式大饕餮紋,兩側配飾倒立夔紋。圈足飾垂冠顧龍紋。通身紋飾滿工,並以細密的雷紋填地,繁縟華麗,浮雕感強。
與之形制較為接近者可舉出1984年安陽殷墟戚家莊東南M269出土的爰簋(AQSM269:40)、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史簋、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子巫簋等。戚家莊M269的時代在殷墟三期,此簋的時代也應距此不遠。
值得關注的是器耳的紋飾頗具特色,獸首為羊首造型,向下卷角,半環形耳兩側飾鳥紋,大圓睛,勾喙,額頂有角狀冠飾,近下腹部又加飾一鳥首紋飾,以鉤狀的小垂珥為喙,意趣盎然。鳥獸嵌合主題的紋飾多出現在簋耳部或觥鋬部,流行於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通常所見的樣式是獸首鳥身,鳥首一般被省略,時代較早的可舉出安陽殷墟花園庄東地M54出土的簋(M54:171),年代在殷墟二期偏晚;還有一類是將鳥形全部表現出來,鳥首在獸口下銜,例如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亞丑方簋。本簋器耳紋飾由上至下有三段式動物組合而成,極為罕見,匠心獨妙。
此簋著錄於《銘圖》編號04010。內底鑄銘4字:「北單父乙。」表示此簋乃北單氏為祭享父乙而作。商代的卜辭中有東、西、南、北四「單」,作地名解,而殷代青銅器銘文中亦有「西單」、「南單」、「北單」等族氏名。俞偉超先生認為以方位命名的四單得名於在殷墟範圍內四周貴族聚居的家庭公社組織,後作為族名。「北單」氏與戈族常組合成複合式族名,西周早期仍有延續。
LOT111 商代晚期 竟祖辛卣
估價:HKD 3,000,000-4,000,000
整器呈兩隻相背佇立的鴞鳥聯體而成,橫截面為橢圓形,蓋為鴞的頭部,勾喙,圓目突起外有眼眶,內卷角特大,兩端似雲頭。蓋頂有菌形鈕,上飾減省蟬紋。器體為鴞身,短頸微束,腹部外鼓,飾漩渦形羽翅紋,末端附有鉤狀歧羽。四蹄形足分別為鴞之雙足,粗壯健碩,蹄足上用極簡的幾筆陰線勾勒出鴞爪。頸部兩側置對稱的半環耳,內套綯索狀提梁。整器造型壯碩,紋飾以淺浮雕的表現方式展現,質樸簡單,神秘威嚴,是實用性與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經典之作。
這種背佇形鴞卣始見於殷墟二期,形制基本無變化,唯紋飾有繁簡之別:繁者多以細密的雷紋為地,以小鱗紋刻畫出鴞之羽毛,蓋面的鴞首飾以饕餮紋,器身加飾夔紋、鳥紋等,或再起扉棱以增強裝飾性,代表性器物如安陽大司空村M539出土的鴞卣(M539:32)、1980年河南羅山後李村出土的鴞卣等;簡者如本器所飾,雖用簡單的粗線條裝飾而就,卻形態畢肖。
與本器器形、紋飾近似的傳世品有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龏卣(12529)、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叉卣(12549)、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徙卣(12551)、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車卣(12556)、首陽齋收藏的鴞卣等,時代多集中在殷墟二、三期之際。學界對這種鳥獸形青銅禮器的產生來源有不同的認識:以往一般認為動物造型器起源於商代中心區,影響輻射至周邊區域;近年學界有動物形器是長江中心區(以湖南為主)的特產繼而輸入到其他地區的看法。
此卣為玫茵堂收藏,蓋內與器內底對銘3字:「竟祖辛。」表示此卣為竟族祭享祖辛而作。迄今發現的商末周初竟族銅器約有7件,計簋1、卣3、觥1、罍1、盉1件,出土地點多不明晰。其中現藏於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竟父戊觥造型端莊,鑄造精良,華美異常,可窺知竟族在商末具有一定的實力。
LOT107 春秋中期 蟠虺紋方壺
估價:HKD 2,800,000-3,500,000
侈口,厚唇內斂,束頸修長。頸部兩側置一對顧首爬獸形耳,肩部外弧起棱,腹部由中心作菱形凸起的粗棱作為分隔界欄,使下腹部顯得更加鼓張,腹壁曲率較大,最大徑接近底部,圜底,方圈足,下連鑄四牛,以背承壺。
頸上部飾蕉葉紋,內填蟠虺紋,蕉葉紋之下、頸下部及上腹部的四個區域內皆飾細密的蟠虺紋,以突出的小圓目為中心,身軀相互交纏,頸部的蟠虺紋仍帶有竊曲紋樣式的孑遺。圈足飾捲雲紋。器耳裝飾爬獸,似虎非虎,體形壯碩,身軀曲線流暢,額頂有雙角,張口,上唇外翻,吐舌,長頸,彎肢,長尾末端內卷,額、頸、四肢填飾小鱗紋,身軀、尾勾勒陰線的S形葉紋。圈足下牛形附足,牛為站立狀,昂首,身軀紋飾表現為鱗甲狀並用陰線裝飾四肢。
與本壺形制相近者可舉出如下諸例:1.獸足壺2件,1923年新鄭李家樓大墓出土。二壺形制、紋飾相同,一大一小,大壺通高90.3、最大腹長39、最大腹寬26.5、耳寬14、圈足長30、圈足寬24厘米。小壺通高約66.6厘米。春秋中期偏晚。2.蔡侯申壺2件,1955年壽縣蔡侯墓出土(15.1-2)。規格、形制、紋飾相同,通高80、壺身高69、腹圍107厘米。春秋晚期。3.蓮蓋爬獸耳壺,太原金勝村M251出土(M251:579、626、629、636)。形制、大小、紋樣基本相同。春秋戰國之際。4.蟠虺紋方壺2件,應為楚國貴族墓葬出土。大小、形制、紋飾相同,通高70厘米。春秋戰國之際。
新鄭李家樓方壺與本壺的形制最為近似,時代也應相當。此類長頸爬獸耳方壺,流行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尺寸巨大,合蓋高度皆在60厘米以上,鑄造精良,工藝精湛,壺身的主體紋飾採用模印製成,繁縟細緻,蓋冠作蓮瓣或外侈形,多表現為鏤空的裝飾。器耳和附足多為爬獸形,形態優美健碩,紋飾精細,極大的提升了整體的藝術價值。從上述墓葬的規模來看,此類大型青銅壺的使用者身份等級頗高。在全球範圍內看,它們是公私收藏追逐青睞的珍品。
LOT112 商代晚期 史鼎
估價:HKD 2,800,000-3,800,000
窄折沿,方唇,腹呈鍋形,淺腹,圜底,口沿上有雙立耳,三夔形扁足,頭向上,雙唇承接腹底,尾部上卷似彎刀。腹部飾饕餮紋,以扉棱為鼻。夔足突目,上有陰線勾勒的雲紋。與之形制相近的是2004年安陽殷墟大司空村東南M303出土的兩件馬危鼎(04ASM303:100、112),大司空M303的時代在殷墟四期偏晚,此鼎的時代也相距不遠。另外,在法國吉美博物館也藏有一件性質相近的扁足鼎。史族乃商代世家望族,在卜辭中史即史官,伴王左右,主持祭祀、記言記事、出使王命,地位頗高,史族之名可歸於以官命氏。迄今發現的史族銅器數量有一定的規模,時代從殷代晚期延續至西周早期。由考古資料可知,史族在商代聚居於安陽殷墟,入周后分散遷徙至山東滕州、關中等地區,其勢力一直沒有減弱。
扁足鼎最早出現於商代二里岡上層時期,按照器腹的形狀可分為圓腹扁足鼎和方腹扁足鼎兩大類,前者一般為三扁足,後者為四扁足。圓腹扁足鼎又可根據腹深與扁足高度的比例差異分為短足和高足二式。此鼎的形制顯然屬於高足式,此式鼎在商代中期既已流行,不僅見於中原中心地區,亦見於周邊地區,如新干大洋洲商墓中也有出土,而且這一地區墓葬出土的扁足鼎數量多,規格大,呈現出獨特的風貌。這一時期有部分扁足鼎與柱足鼎在耳足布局上保持著一致,即呈現出「四點配列式」的特點。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扁足鼎繁榮發展的時期,已知出土扁足鼎的墓葬等級不低,墓主具有較高的身份。如前揭大司空M303出土有10套觚爵,是目前發現的殷墟四期保存完好的規格最高的墓例。商晚至周早階段,扁足鼎在形制和功能上出現了多樣性:扁足以夔形為主,也有立鳥形或獸形的;方腹扁足鼎中出現了一種較為特殊的器形——方腹圜底扁足鼎,腹下接四扁足,這一器形應該是圓腹扁足鼎與常見的方腹方底鼎相結合的產物;西周以來在扁足鼎的足中部加鑄托盤或在腹外底連鑄爐灶,目的是盛放炭火用於加熱,功用類似於現代的火鍋或起保溫作用。西周中期以後,扁足鼎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與此鼎形制和銘文一致的曾見一例,是由台北震榮堂(陳鴻榮、王亞玲夫婦)收藏,著錄於《中國夏商周三代金銅器》鼎062以及《銘續》編號0010,內壁同樣鑄有銘文一字「史」,做族名解,極有可能是一對中的另一件。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紐攝》早已過時,數碼時代如何正確曝光
※新時代的人們要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當美附庸極權:一個女人和一個時代
※「看臉時代」,你真的只看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