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拓團遺孤:侵略戰爭下的受害者
開拓團被日本政府當作擴張勢力範圍的武器,然而組成這武器的人卻遭遇了一段慘痛的歷史。
偽滿時期的日本開拓團村民從「移民」到「開拓民」
「我們一家乘坐從新潟港起航的『白山丸』,向樂土進發。當時同行的興緻勃勃的少年沖山進留下了難忘的記憶:1941年剛剛建造起來的『白山丸』,在淺綠色的船身上從頭到尾畫有白色寬線條,像是駛向幸福的箭頭。」這是多年後日本人中島幼八在書中回憶起作為開拓團一員從日本出發,去往中國東北的情景。當年的中島幼八隻有1歲,隨同父母和7歲的姐姐一起去到彼時還被稱為「滿洲」的東北。那時他們當然不會意識到,自己是最後一期前往中國東北開疆拓土的「開拓民」,而日本政府宣傳的「王道樂土」早已經是被戳穿的謊言。
按照日本政府的計劃,從1937年起,將用20年時間向中國東北移民100萬戶、共計500萬日本農業移民,這將佔整個東北人口的十分之一。而當時日本全國擁有農業人口是560萬戶,其中貧困農民近200萬戶。這個雄心勃勃的移民計划出自1936年5月日本關東軍制定的《滿洲農業移民百萬戶移住計劃案》,認為「若使日本人佔滿洲國人口一成,就能在滿洲國建立以大和民族為指導核心的日本秩序」。8月,廣田弘毅內閣宣布,向中國東北移民將作為日本國的「七大國策」之一。按照規劃,「百萬戶移民計劃」從1937年起,分4期進行,每5年一期,移民戶數逐漸遞增,第一期10萬戶,第二期20萬戶,第三期30萬戶,第四期40萬戶。100萬戶移民需要的土地是1000萬町步(1町約合耕地14.87畝)。齊齊哈爾以北的松花江上游地區、小興安嶺南麓、黑河璦琿、原中東鐵路東部線、京圖線及拉濱線、大鄭線、遼河下游、洮索線、三河、西遼河上游等地帶,都成為佔地移民的重點地區。直到日本1945年戰敗,移民計劃實施到第二期,派出的最後一期移民即是1942年招募的,實際移民的數量遠遠少於計劃。
日本的移民計劃直接源於國內的重重危機。日本人口多而面積小,人地矛盾突出,被稱為「滿洲開拓團之父」的東宮鐵男曾將日本比作「盆中之竹」,竹子長久生長在盆中,則無法枝葉茂盛。20世紀20年代末,日本先後爆發了兩次經濟危機,國內生產總值由1929年的77.168億日元,下降到1930年的59.6281億日元,政府認為解決危機的根本途徑就是向海外移民。而與此同時,日本在與俄國、中國的戰爭中又取得一系列特權,為移民創造了機會。
日本對中國的移民由來已久,其中滿洲鐵路起到了重要作用。「日俄戰爭中日本最大的收穫,一是獲得了南滿鐵路的經營權,另外就是獲得了遼東半島附屬地,這兩個侵略權益的獲得,對日本在華的侵略擴張起了非常惡劣而關鍵的作用。它意味著日本在東北有了落腳點。以此為奠基,它逐漸擴大自己的勢力。」哈爾濱師範大學教授李淑娟說,「利用經營鐵路的便利條件,滿鐵充當了日本移民東北的先鋒,先是在附屬地內進行農業移民的試驗,進行農業調查和改良的工作。滿鐵附屬地適於耕種的大約有4400公頃的土地,它把這些都視為大的農業試驗場。最早的試驗移民就是1914年的滿鐵退伍兵移民,還有1915年的關東州愛川村移民。」
1914年的移民可以看作開拓團的前身,在「滿洲國」建國以前,滿鐵作為代表日本執行國策的唯一機關,從事鐵路附屬地的行政、教育、衛生及其他全滿洲的經營事務。「滿洲國」建國以後,滿鐵則負責以鐵路為中心的水陸交通業、以撫順煤礦為中心的礦業以及擔任東亞全局的經濟調查,為了協助開拓事業,滿鐵建立了鐵路自衛村、義勇軍滿鐵訓練所、滿鐵輔導義勇軍開拓團以及拓殖科。
日本的試驗移民階段到「九一八」事變結束,此前大都是零星、分散的,而到「九一八」之後,新的「武裝移民」則因統治秩序的需要應運而生。中國東北抗日武裝力量的主力「抗日聯軍」成為關東軍的心腹之患,使「滿洲國」治安陷入了紊亂狀態,而抗日武裝與當地群眾聯繫密切,要徹底消滅極為困難。在這樣的形勢之下,關東軍認為不能僅僅依靠軍隊的武裝鎮壓,主張把「武裝移民」插入抗日力量比較活躍的區域,以阻隔當地人民與抗日武裝的聯繫,試圖以「飢餓政策」將抗日聯軍置於死地。此外,日俄戰爭後,俄國也並沒有因為戰敗而放棄對滿洲的爭奪,而是不斷在中俄邊境增兵設防,日本為了防禦俄國的進攻,將一半移民安置在邊境地區,一旦開戰,這些移民地帶不僅可以解決兵源和軍需供應不足的問題,還可以起到鞏固邊境的防禦作用。1932年1月,日本茨城縣國民高等學校校長加藤完治、東京帝大農學系教授那須皓、橋本傳左衛門、鈴木梅太郎等向日本拓務省當局提出《滿蒙移植民事業計劃書》,主張以在鄉軍人為主體在全國範圍內募集移民,「移民案」得到了日本拓務省的認可。「武裝移民」是由「全副武裝的退伍軍人組成,所有人員每人一支步槍,此外,還有兩門迫擊炮,威克斯式機關槍三挺,在警備上相當於屯田兵制的『屯墾大隊』」,堪稱潛伏在農村的「預備役關東軍」。
1937年戰爭爆發後,日本開始實施的百萬移民計劃較之此前的「武裝移民」有很大不同。移民大多是來自日本長野縣、琦玉縣、山形縣等貧困地區的農民而非軍事武裝人員,他們不僅僅分布在重要的軍事地點、戰略地點和軍事鐵路沿線,也更深入、更大範圍地進入了東北農村地區,並且一路從遼寧向北朝黑龍江轉移。「日俄戰爭之後,日本獲得的遼東半島租借地和南滿鐵路經營權地點都在遼寧,轉移則反映了日本對東北戰略經營方向的改變。東北北部黑龍江地區地域遼闊,人際矛盾相對不像南部那麼集中。把日本移民開拓團都安排到北部地區,這樣便於解決他們的土地問題,省得和當地居民發生衝突,同時也可以減少東北人民因喪失土地而奮起反抗的壓力。日本對東北的移民很大程度是採取了『寓兵於農』的政策,平時是務農的,一旦有戰事的時候會武裝起來,成為鎮壓東北抗日人民的日本訓練地。」李淑娟說。
儘管移民政策是日本整體對外擴張政策的一部分,但這時期的日本開始極力淡化移民的侵略意圖和野心。為此,1939年2月9日,由偽滿洲拓殖委員、事務局長稻垣征夫呈請偽滿國務院總務長官星野直樹,「要求將日本移民改稱『開拓民』或『開拓農民』,將『移民團』改稱『開拓團』,將『移民地』改稱『開拓地』,『移民政策』改為『開拓政策』」。1939年12月,日本頒布《滿洲開拓政策要綱》,這是日本開拓團政策的最重要文件,正式採納了上述名稱。「移民這個辦法可能要比其他的方式更隱蔽,通過移民,長期把東北地區語言日本化,通過通婚達到人口日本化,通過居住和教育來影響周圍的人,達到東北領土的日本化。」
偽滿時期在東北土地上耕種的日本開拓團村民夢碎「滿洲」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在戰爭中開始越來越處於不利的局面,為了給太平洋戰爭提供穩定的後方基地,1942年日本仍然按照原定計劃招募和派出開拓團,並制定了《開拓實踐訓》和《康德十年度開拓政策實行方案》。同時為了解決兵源短缺的問題,強征開拓團中年輕力壯的男人入伍,到1943年,一般開拓團三四十戶的部落里,只剩下幾名老弱病殘的男性。「到1945年時局緊迫的5、6、7月間,在開拓團進行當地緊急招集,各團勞動力陷於枯竭,甚至老弱婦女都被動員為全力完成增產交售糧食目標的獻身者」,而被送上戰場的壯年男性,則成了戰爭的炮灰。
這些埋骨異鄉的開拓團民,當初大都是因為在日本國內生計無著而在當局所許下的美夢中來到東北的。因為「每人每天配給的糧食只夠吃兩頓的,生活已經到了維持不住的程度」,而日本政府的鼓動則是「中國的地可肥了,一捏直出油,根本不用上糞。但因地多,開墾不過來,大部分荒山都白白地撂著」。水野百合子在1942年隨丈夫參加開拓團來到了東北。一開始他們的生活的確得到了改善,分到了新的房子、土地、大米和上等的棉布配給,但很快他們就感覺到了不安。「房子是哪裡來的呢?一打聽才知道,都是中國人流血汗蓋的。我們分到的那些油黑油黑的旱田和水田,原來也都是中國人種著的土地,因為我們來,才把他們都攆走了。」這種「坐享其成的野蠻掠奪」造成了眾多開拓團民的緊張感,也事實上激化了他們與東北當地人民的矛盾——土地問題,是最嚴重的問題。
「日本開拓移民移居的先決條件,無論怎麼說最大的問題首先是將適合於移居的土地買到手。在全滿收買開拓用地這一重要工作,由開拓總局用地課負責,用地課的用地收買班分成南滿班和北滿班。南滿班的主要目標是收買錦州省、奉天省等遼河沿岸地區的水田;北滿以收買吉林、濱江,三江、牡丹江、北安、黑河、龍江等各省內的旱田和放牧地為主要目標。」曾經擔任偽滿洲國北安省綏棱縣副縣長的賴田幸三郎詳細地記錄了收購東北土地的過程,「當時的收買地價,因地區(南滿、北滿)、人口密度、交通、耕作地狀況等因素,有相當大的差異,而且還有要價和實際價格的差異。為計算收買預定地的地價,必須收集所有的數據,在做出預算的基礎上,決定預定地地價。大體上,熟地分成上、中、下三等來定價,平均地價一晌為70~80日元,未耕地、荒地是在20~30日元左右。然而所買之地全都是以驚人的便宜價格收買的……」
強行低價收購土地造成了東北內部的移民問題,大量失去土地的東北農民流離失所,如果不願意被開拓團僱傭種地,就只能離開當地另謀生計。而對初來乍到的日本開拓民而言,東北寒冷的氣候與落後的生存環境,也同樣讓他們難以適應。日本移民不熟悉中國東北的耕作環境和旱作農業的耕作方法,使土地的糧食產出量極低,雖然土地的播種面積在不斷增加,產量卻逐年下降。一名開拓團「逃兵」後來在大阪《每日新聞》中描述:「當到達目的地時,我們即知道,在日本與我們所說的關於移植者的生活,其實完全與實際環境相背馳的,吃不上米飯,缺乏住房,每月只給5元伙食費,加上中國軍隊的襲擊,使我們對前途感到絕望。」
為了鞏固在東北地區的殖民統治,1938年,日本開始在國內招募「青少年義勇軍」和「大陸新娘」,作為開拓政策的補充。1938年1月,日本拓務省制定了《滿蒙開拓青少年義勇軍募集要綱》,並開設滿蒙開拓青年義勇隊訓練所,開始募集青少年進行農業、軍事等綜合訓練。青少年義勇軍以16~19歲的青少年為主,以補充壯年移民,訓練期間實行軍事化編製,首先在日本國內的茨城縣內原訓練所訓練2~3個月,然後再以原中隊建制送往中國東北各地訓練所訓練3年,結業後應徵入伍或者加入開拓團。日本政府在招募青少年義勇軍時使用了各種招數,通過報紙、雜誌、電台廣播等各種宣傳工具,宣講義勇軍的「國策意義」,吹捧義勇軍是「少年屯田兵」,以建設「大和民族為核心」的新滿洲為使命。《開拓行》、《滿洲開拓之歌》等電台反覆播放的歌曲都旨在喚起青少年進軍「滿洲」的熱情。
偽滿時期濱江省立開拓女子訓練所。日本政府將其國內青年婦女遷至東北,經訓練後令其與日本移民結婚,企圖實現永遠佔領中國東北的目的
1939年,日本政府同樣以煽動性的宣傳手段來招募「大陸新娘」,號召國內17歲到25歲的女子嫁到東北,與單身的日本開拓民相結合,以使日本開拓民長期居住在東北,實現傳承大和民族「優越血統」的目標。日本民間組織愛國婦人會提出「軍人捨命、我們拚命」的口號,號召會員們「結婚報國」。宣傳辭令中將開拓民所住的村莊稱為「皇村」,使用的鐵鍬稱為「聖鍬」,出生的嬰兒則享有「大地之子」的榮譽,還特彆強調本國出身貧賤的女性遷往滿洲以後,可以與具有高等社會地位的男性移民結婚。
然而越是鼓動人心的宣傳辭令背後就是越發落差巨大的現實,青少年義勇軍在接受高強度的訓練時大量出現不能適應的「屯墾病」,戰敗後關東軍倉皇逃跑,義勇軍更是被統治集團所拋棄,有的集體被蘇軍坦克殲滅,有的被抗日武裝民眾擊斃,還有大量凍餓病死。而滿懷期望嫁到滿洲來的大陸新娘,很快發現在開拓團中沒有相應數量的適合結婚的日本移民,因此有許多人嫁給了東北當地的農民。而那些在東北組建家庭、生兒育女的開拓團民,則在1945年日軍大潰敗的瘋狂徵兵中,絕大部分被迫與家人分離。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戰敗後,要求全體開拓團移民立即撤。此時開拓團中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是老弱婦孺,而日本政府卻無法有效地組織撤離的隊伍和方案,只能由開拓團成員自謀出路。關東軍的高級將領、家屬、在東北的日本高層都紛紛歸國,而大量被遺棄的開拓團民則只能步行前往設在齊齊哈爾、哈爾濱、長春、撫順等地的難民收容所,等待回國的機會。有一部分開拓團員被迫或主動自殺,更多人因貧病交加死在逃難的路上。
「沿途到處可以看到因飢餓和疾病被奪去生命的人們,不僅有兒童、婦女和老年人,還有被擊斃的日本軍人……陪伴他們的則是戰敗拋棄在公路上的槍支彈藥、坦克大炮,被炸毀的汽車和拋在路邊的日本國旗。」松田千衛記下了逃往哈爾濱的路上所見的一切。為了生存,大量的母親被迫遺棄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親手殺死他們。「一群年輕的母親把自己的孩子領到河邊,說是叫孩子喝水。當把孩子領進河中之後,這些狠心的母親硬將孩子按在水裡……」難民營中也是慘相橫生:「11月份以後,天寒地凍,白雪鋪地,人死了只好扔到原開拓團儲菜用的菜窖里。這個菜窖寬5米、深2米多,到12月下旬,屍體竟將菜窖裝得滿滿的,以至於後來人死了,只好堆放在菜窖的上邊。」
直到1946年9月,日本在中國的移民才基本遣送完畢。在此期間,戰後開拓團民死亡總數為7.85萬餘人,其中自殺的有1.152萬人。而從在愛川村開始移民試驗到戰敗投降30年間,日本向中國派遣「開拓團」總計33萬餘人。當少數「幸運」的成員終於歷經磨難回國的同時,另有4000多名因被父母拋棄或者父母死亡的日本孤兒被中國人收養,成為戰後的遺孤,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在戰爭結束後的漫長年月里,踏上一條漫長的尋親之路。
〔參考資料:李淑娟:《日本殖民統治與東北農民生活(1931~1945)》;關亞新、張志坤:《日本遺孤調查研究》;(日)滿史會:《滿洲開發四十年史》;《黑龍江文史資料》第30輯:《夢碎「滿洲」——日本開拓團覆滅前後》〕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1662年2月1日,鄭荷雙方簽訂合約,趕走荷蘭侵略者正式收復台灣!
※侵略性拳法
※中華第一英雄: 殺了一百萬侵略者, 卻被漢族人活活罵了一千六百年
※日本遺孤:我是侵略者的後代,人家把我養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