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別小看科幻,說不定就成真了

ReyesTatsuruShiroku在日本經濟產業省向媒體展示了他所發明的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由控制者從機器人內部進行操作。(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你知道嗎?一些出現在1977年《星球大戰:新希望》中的科幻角色,如今已成現實。連讀腦術這種看似虛幻的傳說,在未來都有可能被實現。那麼,007的鋼筆槍,黑衣人的記憶消除器,鋼鐵俠的動力金屬戰甲是不是也離我們不遠了?
「你覺得你的世界安全嗎?醒醒吧,別被舒適的謊言欺騙了。」備受矚目的《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雖然要在2015年12月18日才在美國上映,但預告片早已和觀眾見面,片中響起星戰經典配樂,暗黑的原力捲土重來,一場邪惡帝國與共和國的光劍大戰呼之欲出……耐人尋味的是,此時,一些出現在1977年《星球大戰:新希望》中的科幻角色,如今已成現實。比如只能發出「嗶嗶」聲的機械維修小能手r2-d2,美國宇航局開發出一款負責在微重力下執行設備組裝、衛星維修任務的機器人,和r2-d2非常相似。事實上,除了絕妙的視聽感受和緊張跌宕的劇情,觀眾對軍事科幻電影愛不釋手的另一個原因,正是影片中不時出現的奇思妙想和鬼馬行空的未來武器。從早期星戰中的激光劍、007的鋼筆槍,到《黑衣人》的記憶消除器、鋼鐵俠的動力金屬戰甲,再到《環太平洋》的打怪獸「神器」機甲戰士、《美國隊長2》的空天母艦……科幻元素的注入,讓這些琳琅滿目的酷炫兵器看起來勢不可擋、所向披靡,讓觀眾腦洞大開。軍事科幻為什麼這麼火?
1「科幻和科學之間是雙向交易」
一直以來,人類對科幻和科學、現實之間的互動多有研究探討。「科幻和科學之間是雙向交易。」霍金曾這樣說。歷史上,科幻作品開啟科學發現之路的例子並不鮮見。法國的凡爾納、英國的威爾斯、美國的阿西莫夫……從一百多年前甚至更早期的科幻小說家留下的作品中,我們驚奇地發現,某些預言和今天的現實驚人地相似。「杜拉庫圖斯喝了一些可以讓他昏睡的葯,在到達月亮和地球引力的平衡點之後,就慢慢地滑向月亮。」科幻作家開普勒在他於17世紀初撰寫的小說《夢》中這樣描繪到,由此可見,當時開普勒就明白了月亮和地球會產生引力,他可算是最早期的萬有引力預言家。而最成功的預言家,要數凡爾納。他在《海底兩萬里》中預言:世界將出現一種依靠海洋動力的水下工具,1869年,潛水艇果真問世。還有他的《環繞月球》,人類在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就實現了。「上述是具有前瞻性的一類科幻作品,而在一定程度上,另一些作品給予新的軍事技術一種發展方向上的借鑒。」《航空知識》雜誌執行主編王亞男說,星球大戰從小說變成電影,後來,里根總統結合美國的軍事技術現實和需求,提出了一個具有軌道高度的軍事技術概念——星球大戰計劃。或許,里根只是借用了星球大戰的名字,但那也說明了科幻的力量。在2014年大熱影片《明日邊緣》中,最讓人難忘的,莫過於凱奇和小分隊戰友們身著的動力外骨骼服。它和鋼鐵俠身上的那套全裹式動力盔甲看起來很不同,凱奇穿著它,跑跳迅速,而且背上可以攜帶常人無法承受的武器數量。觀眾特別是軍迷對這套骨骼服津津樂道。有人問:「軍隊能否造出這樣的武器?這才是代表單兵作戰系統的未來方向啊。」事實上,相關知情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研發比電影里的概念提出要早得多。根據資料記載,1890年,一位名叫尼古拉斯·亞金的俄羅斯科學家發明了一套可以輔助人們行走、跳躍和奔跑的動力外骨骼裝置,那個裝置簡單,只是藉助彈簧鋼板達到行走省力的目的。美軍後來者居上,最先研發出了「軍用動力外骨骼動力服」。從1960年開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等先後開始動力外骨骼的研究開發,但因各種限制因素最終不了了之。直到1983年美國Sarcos公司開始的XOS項目,研製成的系統可使穿戴者連續500次舉起放下90KG的杠鈴,雖然有能耗大的缺陷,但依然於2000年獲得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的1000萬資金贊助。所以真正意義上的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研發,是從這時候開始。到了2010年9月,XOS-2誕生了。相比它的前一代,XOS-2重量更輕、速度更快,耗電量降低了50%,採用高壓液壓驅動,分為作戰型和後勤型兩種型號,作戰型只有腿部和腰部附件,後勤型增加了雙臂助力。在美國,還有另一家軍工企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研製了一款名為HULC的動力外骨骼系統。不同的是,HULC採用鋰聚合物電池驅動,一次充滿電可保證穿戴者以4.8公里/小時的速度,背負90KG重物持續行進一個小時,最高速度可達16公里/小時。它穿戴非常方便,時間不超過30秒。士兵使用時只需要把腳踩在托盤上,固定好大腿、腰部和肩部的系帶即可。「單兵作戰,不是刀槍不入的重裝甲就一定好。」軍事裝備發燒友杜致遠有自己的看法,「過去很多遊戲或科幻影視中,不乏裹緊全身的重裝甲,但放到現實中其實很難實現,最大一個原因就是自重過重,影響士兵的作戰行動能力。」而比起只是「看上去很美」的重裝甲,動力外骨骼系統犧牲了部分防護,以提高單兵的負重和移動能力為目的,實用性大大加分。「這是未來高科技戰爭對單兵作戰系統的現實要求。」杜致遠說。據報道,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於2014年最新開啟的一個名為戰術突襲輕甲(TALOS)的項目,為單兵穿上了全身包裹著的動力盔甲,這個號稱星球上最先進的作戰服裝最快將於2018年開始列裝美國特種部隊。有輿論評價這將是鋼鐵俠盔甲的現實世界版本。但像鋼鐵俠那樣的全身動力金屬護甲,腳底還安裝著噴射器,可以隨時隨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估計離現實還有點遙遠。
2讀腦術不是傳說
更多時候,一些軍事科幻大片中的未來武器,與其說是未來軍事科技創新的造夢空間,還不如說是一場對國際裝備研發方向和軍事理念的代言。王亞男對電影《天際浩劫》印象頗深。這部影片選取了外星人入侵地球這個慣有題材,本身是一個稍顯詭異的純幻想影片,但在地球人反抗侵略的最後篇章時,人類出動有人機和可掛載核彈的X-47B無人戰鬥機完成戰術協同配合,很多飛行員駕駛戰鬥機沖向攔截彈,以確保掛有核彈的無人機炸毀敵人目標,這是一個基於軍事現實超現實反映,也是軍事理論界對無人機編隊組合戰鬥的一個完美預期。「很多時候,電影的架構可能是建立在行星系空間甚至外星上,但是電影中的軍事體制和指揮體系、技術體系上,依舊能看到現實的身影。」王亞男說。國內影視圈工作者江濤透露,當下美國的軍事科幻片在劇本形成之前,劇組主創人員就已經大致了解軍方在研製什麼武器或軍事理念的大致方向了。最典型的例子,有幾年前大熱的科幻片《阿凡達》。通過某種先進克隆技術,殘疾的海軍陸戰隊員傑克在潘多拉星球上的替身可以正常行走,影片的精彩看點在於,傑克的真身一動不動地躺著,卻可以通過意念控制自己的替身,在遙遠的潘多拉為愛情和正義而戰。心靈感應?乍一聽是虛幻的傳說。可有資料顯示,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在2013年的預算報告中,對外披露將打造一支通過遠程控制人腦作戰的「機器人軍團」,而這個項目竟然叫「阿凡達」。報告稱:「『阿凡達』項目將讓人類士兵與半智能兩足機器人結成有效夥伴,讓機器人成為『代理士兵』。」最終目標是讓人類士兵用思維控制類人機器人參戰,而使人類遠離硝煙瀰漫的戰場、減少傷亡。「代理士兵」外形將與人類外形接近,擁有強健有力的機械「雙足」,並能在人類士兵的意念指揮下迅速反應。時下,制海權、制空權、制天權已經是屢見不鮮的現代戰爭理念。但是「制腦權」,似乎還深深隱藏在面紗之下。可事實上,美軍很早就開始對「讀腦術」的關注——《大腦沒有防火牆》——1998年春,美國國防部著名信息戰專家托馬斯撰寫了這篇文章,大意是強調,要研究對人的大腦、意識、精神的進攻和防護。除了「阿凡達」項目,美國空軍還積極研究如何利用腦電及肌體協同控制,以提高戰鬥機飛行員的快速反應能力。「從技術上來講,腦機技術是有現實基礎的,人的神經傳導是利用生物電轉化成無線電信號傳輸,那麼只要遠在千里之外的對象有相同的接收設備,就可以把無線電信號再轉換為生物電信號,以此來控制對象的神經系統。」王亞男認為,這個技術完全可能在未來實現。2008年,美國陸軍斥資400萬美元,研發一種新的通訊交流方式。這種方式僅依靠腦電波和一頂意識頭盔。意識頭盔獲取士兵的腦電波,經過信號處理和信息識別,再通過無線通信傳送給戰友,這種方式可以避免作戰信息被監聽,通訊更加安全便捷。綜觀全球,腦機技術正在逐漸成為世界軍事國防的關注焦點,國內亦不乏對腦機結合技術的研究著作。未來,一場深刻的軍事變革,或將由腦機技術的突破和應用掀起。
3軍事科幻的現實註腳
經典科幻電影《終結者》,就講述了高度智能化的機器人叛變並試圖最終消滅人類的故事。在這裡,機器人已經超越了人類,成為踩在人類肩膀上的更優質種族。這樣的擔憂,在歐美軍事科幻作品中不乏顯現。未來很可能出現的「阿凡達」,在作戰機能上是比人類強大數百倍的一群超級戰士,或許有一天,他們也可能從半智能升級為高智能。打造「阿凡達」超級戰士這樣高度智能化的武器意味著,未來戰場是由無人化作戰力量排兵布陣,雖勢在必行,卻引起不少爭論。即使是現實中的軍界人士,也擔心軍隊高度信息化的脆弱性。「如果武器系統都掛載在無人機上,人只在遠程操控,是不是就完全可靠?」從美軍內部對於是否用無人機完全取代有人機的持久爭論,即可管窺一斑。因此,如今信息戰時代的軍事技術發展,彷彿一個矛盾體,一方面擔憂全副信息化武裝會有軟肋,一方面還是不由自主地投入到爭奪制信息權的競賽中去。「美軍把信息化作為最重要的優勢來發展國防,如果這種優勢沒有了,他還能靠什麼作戰?」王亞男這樣理解美軍的心理。如果機器人已經具備了人的智能和體能,甚至超越了人類,該怎麼界定機器人?不少影片上升到了哲學和價值觀問題,探討什麼是人、人和機器人如何共處等問題。電影《機械戰警》中的主人公墨菲,在某次出警執勤中身體遭到重創,一家機器人研發公司為了將產品打入美國市場,把墨菲改造成半人半機器人的機械戰警。劇情逐步向前推進,墨菲發現,他從前作為一位好爸爸、好丈夫、好警察的人性,正一點一點地被機器人的冷酷吞噬。雖然如同其他美國商業大片一樣,影片的後半部話鋒一轉,描繪了骨子裡正派的墨菲反抗邪惡貪婪公司的正能量故事。但暗含的有關人與機器人的界限問題,依舊能被細心的觀眾洞察。而更早的一部電影《機械公敵》取材自阿西莫夫同名科幻小說《我,機器人》。影片更直接地探討了所謂「人」的資格該如何獲得。是通過物種劃分,還是靠智能化取勝?機器人掌握了人類的文化,甚至走到了人類文明的前面,是否可以躋身人類行列?如今各國付諸實踐的更多是如何將科幻理想照進現實。「美國這點做得很成功,說到底,這是美軍的一個文化戰略。」杜致遠如是評價,從好萊塢電影發展史上看,它幾乎成了美國宣揚美式自由民主和反恐的利器。「美軍各個軍種里設有公共關係辦公室,相當於中國軍隊的宣傳部門,這些辦公室負責和拍攝電影的劇組接洽,為後者提供場地、兵器等幫助。」王亞男認為,美軍正通過科幻影片「大秀肌肉」,美軍展示了保衛世界的正面姿態,宣揚美國軍事文化,進而培養年輕一代的愛國主義。霍金也說過,科幻提出一些科學可以容納進去的想法,而科學有時發現比任何科幻都離奇的概念。軍事科幻題材的文學、影視作品背後,有不容忽視的現實科學基礎和根基。「在這一方面,中國還有待進步。」軍事發燒友白左思說。

賴競超 南方周末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從辯題到唯心主義:該不該阻止一個深思熟慮要自殺的人?
『Fancy』December, The Mouse and The Mouse
星海續命錄《背景與設定》

TAG:科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