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敘利亞百萬難民的苦與求

敘利亞百萬難民的苦與求

劉順 

隨著敘利亞危機進入第四年,這個飽受戰亂之苦的國家已有950萬人為躲避戰火逃離家園,淪為難民,幾乎占該國人口的一半,其中250萬人逃至鄰國。聯合國把這場危機稱之為本世紀最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聯合國難民署今年4月13日宣布,在黎巴嫩登記註冊的敘利亞難民人數達101.4萬。雖然黎巴嫩國土面積只有1萬平方公里,全國人口僅有400萬,是敘利亞鄰國中最小的一個,但它是接納敘利亞難民最多的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官員稱,黎巴嫩已成為全球難民密度最高的國家。儘早回家:百萬難民的心愿4月3日,黎巴嫩北部城市的黎波里的聯合國難民署接待中心格外熱鬧,敘利亞難民亞哈伊·沙爾基亞在聯合國和黎巴嫩官員以及新聞記者的見證下在登記簿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成為第100萬個逃至黎巴嫩的敘利亞難民。沙爾基亞在完成難民登記後對媒體說的第一句話是「希望敘利亞儘快結束戰亂,我們能早日回家」。沙爾基亞的心愿也是在黎巴嫩的百萬敘利亞難民的共同期盼。專程前來參加第100萬名敘利亞難民登記儀式的黎巴嫩社會事務部長拉希德·達爾巴斯對沙爾基亞說:「今天,你成為第100萬個在黎巴嫩註冊的敘利亞難民,我衷心祝願你成為第一個返回家園的人。你們在黎巴嫩都是我們的親人,我們有責任向你們伸出援手。」沙爾基亞今年18歲,一個月前為躲避戰火輾轉逃到黎巴嫩北部。他告訴記者,他的父親一年前在家鄉霍姆斯死於戰火,當時他正在讀高中。作為家中唯一男人,他只好放棄學業,帶著母親和兩個妹妹、逃到靠近黎巴嫩邊界的雅布魯德鎮避難。前不久,雅布魯德又發生激戰,無奈之下一家人只好逃到的黎波里。由於沒錢,母親變賣了身上的首飾,在郊區租下一間小屋棲身。為了家人一日三餐,他只好外出打零工。沙爾基亞對記者說:「我為自己成為第100萬個難民感到悲哀,為敘利亞難民所遭受的苦難感到痛心,我害怕從明天起會同大多數敘利亞難民一樣排長隊等候救濟物品和租房救濟金。我盼望著早日結束難民生活,好回家繼續我的學業。」為求生存:背井離鄉淪為難民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敘利亞危機爆發3年以來,逃至黎巴嫩的敘利亞難民人數直線上升,2012年4月為1.8萬人,到2013年4月大幅增至35.6萬人,而今年4月已超過100萬人。為了解這些敘利亞難民的生活狀況,記者採訪了黎巴嫩北部、東部和南部的一些敘利亞難民聚集地。敘利亞難民逃到黎巴嫩後,有的客居親朋好友家中,有的被安置在閑置的學校和當地居民騰出的房屋。這些房屋破舊不堪,條件簡陋。而敘利亞難民大多拖家帶口,通常十來口人擠在一間屋子裡。在黎巴嫩北部城市的黎波里,居住著大約1萬個敘利亞難民家庭,他們中多數租用當地居民的房屋,部分租金由國際救濟機構支付或補貼。一名叫哈立德的敘利亞難民攜妻子和3個孩子兩年前逃難來到的黎波里,以賣蔬菜為生。他告訴記者:「現在這裡的生活越來越困難,我賣菜所掙的錢只夠買一些食品,過去每月可以從聯合國救濟機構領取100美元用於支付房租,現在這筆錢也沒有了。我已經3個月沒交房租了,我擔心有一天房東會把我們趕出去。過去我們每月從伊斯蘭慈善協會領取食品,但近3個月來什麼也沒了。我期盼著早日返回敘利亞。」阿伊莎因丈夫死於戰火而帶著4個孩子逃難來到的黎波里,她住在貧民區的一間破舊房子里,靠在工地打掃衛生養活全家。她抱怨說:「已經幾個月沒有獲得國際和當地救濟機構的食品了,我不得不讓正在讀書的女兒輟學到一家成衣店打工,幫助支付房租和生活用品。我恨不得馬上就回到敘利亞,但家裡的房子已毀於戰火,現在回到敘利亞也無家可歸。」黎巴嫩政府並沒有公開同意在其境內建立敘利亞難民營。黎巴嫩特別是與敘利亞接壤的邊境地區已人滿為患,沒有可供安置敘利亞難民的房屋,黎巴嫩只能在一些國際機構和非政府組織以及慈善機構的幫助下修建安置點。截至4月14日,黎巴嫩各地已設立近千個非正式難民營或難民安置點,可容納13萬多敘利亞難民。黎巴嫩剛剛過去的冬天特別寒冷。一場大雪過後,記者來到位於黎巴嫩東部貝卡谷地的一處敘利亞難民營。這裡的帳篷非常簡易和原始,大多用廢舊廣告牌、尼龍布、塑料板搭建而成。敘利亞難民法伊茲告訴記者:「我們非常擔心帳篷會被暴風捲走,被大雪壓垮。我們要儘可能多儲備一些食品和柴禾,同暴風雪和寒冷作鬥爭。」由於聯合國難民署等國際救濟機構以及慈善機構分發的火爐和燃料有限,不能滿足敘利亞難民做飯和烤火需要,一些難民家庭只好湊到一塊烤火取暖,還有一些缺少火爐和柴油的難民,只好到山上砍柴,撿樹枝、紙箱甚至廢棄輪胎。『齋月和開齋節:痛苦中難尋快樂按照伊斯蘭教教義,齋月是一年中喜慶、吉祥和尊貴的月份,然而,對於背井離鄉逃難至黎巴嫩的敘利亞難民來說,他們的齋月只能在痛苦中煎熬。在貝卡谷地,56歲的敘利亞難民阿卜杜帶著7口之家擠在一間小屋裡。她抱怨說,這裡沒有傢具和床鋪,只能席地而睡,也沒有爐灶與冰箱。到了晚上開齋時分,只好從慈善機構和好心的鄰居那裡領取一些開齋食品,如米飯、土豆、雞蛋、沙丁魚等,有時也到鄰居家借用爐灶做簡單的開齋飯。她說,這是她迄今度過的最糟糕的齋月。走進敘利亞難民哈基姆的家中,感覺不到開齋節的喜慶氣氛。早晨,他曾試圖與阿勒頗的家人通電話致以節日問候,但由於電話線路中斷而未能如願。由於沒錢購買食物,他只好到黎巴嫩慈善機構領取甜點等節日食品草草過節。一位名叫薩勒米的敘利亞婦女帶著3個孩子從敘首都大馬士革逃難來到貝卡谷地。開齋節早晨,她帶著僅有的20美元來到喧鬧的集市,用15美元給每個孩子買了一件小玩具,用剩下的5美元買了一公斤甜點。她說:「我多想在節日這天給孩子帶來歡樂的氣氛,以遠離每天都不絕於耳的轟炸、炮擊、殺戮和死亡,我們真是厭倦了這些可怕的消息。但願明年的齋月和開齋節能在敘利亞自己的家中度過。」難民營婚禮:苦澀的「幸福」在黎巴嫩南部馬家永地區的一處敘利亞難民營,半月談記者前不久親歷了一場苦澀卻又終生難忘的婚禮。對於許多連溫飽都難以解決的年輕難民來說,結婚成了他們的一種奢望,但生活還得繼續,生命還得延續。新郎哈桑今年22歲,新娘夏胡茲今年17歲,兩人都來自敘利亞的伊德利卜。對這對新人來說,他們從來沒有想到會以難民的身份在異國他鄉的難民營里舉行婚禮。婚禮上沒有奢華的婚宴,新娘也沒有昂貴的首飾和嫁妝。雖然婚禮很簡樸,但場面可不小,大約500人應邀參加,大多數是難民營里的親朋好友和難民同胞。從清晨開始,人們就開始忙活起來,有的布置專為新人搭建的溫馨帳篷,有的宰羊,在空地上架起大鍋,準備婚宴。宴席沒有桌椅,賓客們只好席地而坐。下午5時,婚禮開始。接下來,賓客們載歌載舞直至深夜。在採訪中,新郎哈桑對記者說;「如果不是這場戰爭,我們根本不會在難民營里舉辦婚禮。我希望難民營的親友和同胞能分享我們的幸福。我以後會對我們的孩子講述這一段難忘的經歷,戰爭不能阻止我們的生活。我們將來會經常回憶這一幸福的時刻。」新娘聲音有些哽咽地說:「我多麼希望在敘利亞我的家鄉舉行婚禮,我會把新房打扮得漂漂亮亮,但是戰爭來了,毀滅了我們擁有的一切。我相信,我們目前的貧困和飢餓不會永久下去,我將和丈夫共同面對以後的生活。」新郎的父親胡達爾告訴記者,為舉辦這場婚禮和搭建帳篷婚房,全家已傾其所有,他變賣了老伴的首飾,從親戚那裡獲得贊助,還借了債,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還上。「對我們這些難民來說,這真是一場喜憂參半的婚禮。」他說,他每天都在祈禱,期盼這場給無辜百姓帶來痛苦和災難的戰爭早日結束。國家戰和:難民時刻牽掛許多難民閑下來總是聚在一起收聽和收看敘利亞的戰況新聞,許多敘利亞難民對國家何時停戰持悲觀態度。一名叫做阿布德的敘利亞難民告訴記者:「危機已經進入第四個年頭,和平的希望依然渺茫,我們只能祈禱真主保佑,希望國際社會幫助制止這場戰爭,以結束我們的災難。」敘利亞難民薩里瑪說:「我們曾寄希望第二次日內瓦會議能給我們帶來福音,但現在第一輪和第二輪談判已經結束,第三輪談判也不知什麼時候舉行,估計不會取得多大成果,戰爭、殺戮、毀滅還會繼續下去。作為難民,我們的災難也將會繼續加劇。」薩勒米是5個孩子的母親,她丈夫去年死於戰火。她說:「作為難民,我們無力左右國家的戰與和,只能祈禱真主保佑我們驅除戰爭邪惡,希望日內瓦談判能取得進展,使和平與安全早日降臨敘利亞。」巴達爾曾是敘利亞一所大學的政治社會學博士,他對日內瓦會議的召開感到高興並充滿期待,但同時也對敘利亞雙方後續談判的前景表示擔憂。他說,敘利亞問題錯綜複雜,雙方分歧甚深,立場相距甚遠,而且都有外國背景,解決起來非常困難,談判之路將會艱難而曲折,談判時間也許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隨著敘利亞戰火愈演愈烈,敘利亞難民仍在不斷湧向鄰國,敘利亞難民危機將會不斷加劇。正如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古特雷斯所說,敘利亞正處在深淵的邊緣,這場戰爭將造成近期歷史上最大的人道主義災難。國際社會應當向敘利亞難民伸出援助之手。(《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647期,摘自2014年第5期《半月談》)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有的國家接受難民,真的是因為生育率太低了
圖話:被難民足跡改變的歐洲 2015.09.11
紐西蘭新聞社:法淪功難民缺乏誠信
難民潮,衝擊歐盟現裂痕?
「難民潮」的另一個真相

TAG:難民 | 敘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