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17世紀的偉大畫家魯本斯

魯本斯自畫像

彼得·保羅·魯本斯簡介:

17世紀歐洲出現四位鼎立的大畫家:義大利的卡拉瓦喬、佛蘭德斯的魯本斯、荷蘭的倫勃朗和西班牙的委拉斯開茲。其中唯魯本斯最幸運,他不僅是佛蘭德斯最偉大的畫家,而且可以代表17世紀的整個西歐繪畫。

1577年6月28日彼得·保羅·魯本斯出生於德國的茨根小城。9歲時隨父母移居佛蘭德斯,定居安特衛普。父親去世後,母親送他進一所拉丁文學校學習,他能閱讀古希臘羅馬書籍原著。14歲時被送到一位貴夫人府第當侍童,精通德、拉丁、弗蘭芒幾種語言,在那裡不僅懂得了上流社會禮儀習俗,而且學會了為人處事,這對他後來的發展是有益的。

1600年來到義大利,受聘任貢扎加的宮廷畫師,還曾以外交使節身分出訪西班牙,獲得研究馬德里宮廷藏畫的機會。這期間作品《萊爾馬公爵騎馬像》、《聖海倫娜 》、《豎起十字架》、《基督戴荊冠》等,畫風受文藝復興美術影響,有威尼斯畫派的特點。1608年他回到安特衛普,次年出任攝政者的宮廷畫師,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話為題材的油畫《復活》、《愛的樂園》、《強劫留基伯的女兒》、《末日審判》等,筆法洒脫自如,整體感強,表明其藝術創作已進入鼎盛階段。特點是將文藝復興美術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義思想和佛蘭德斯古老的民族美術傳統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熱情洋溢地讚美人生歡樂的氣勢宏偉,色彩豐富,運動感 強的獨特風格,成為巴洛克美術的代表人物。

魯本斯一生的創作中,主要是宗教神話題材。魯本斯從威尼斯大師們那裡獲得色彩造型的啟迪,在自己的創作中,色彩藝術得到了盡善盡美的發揮,已經超過了他所尊重的威尼斯畫派的成就。

魯本斯是一位偉大的人文主義畫家,即使宗教神話是他創作的主要題材,但他還是以世俗的人物和自然去描繪神界人物,正如法國美術史家丹納所言:他的作品表面上塗著一層天主教的聖油,而骨子裡的風俗、習慣、思想感情,一切都是是異教的。在魯本斯的作品中體現出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美好理想、豐富的想像力,通過藝術形象肯定人的力量和人生的歡樂,他善於運用健康豐滿、生機勃勃的形象,洋溢著樂觀與激情的性格,去表現自己的審美理想與趣味。魯本斯一生創作極為豐盛,作品多具有宏大的場面,強烈的運動感,雄健的造型,富有想像力和戲劇性情節;對比鮮明、響亮飽滿的色彩;流動的線條、激動人心的畫面藝術效果,給人以一種富麗堂皇、華美火熱、歡騰鼓舞的藝術感受。

魯本斯一生過著王子般的生活,49歲時愛妻去逝,53歲時又與一位16歲的妙齡少女海倫·富爾曼結婚,仍然過著幸福生活。在他63歲時走完了自己藝術的一生,為人類藝術寶庫貢獻了三千餘幅藝術珍品。法國美術史家丹納說:佛蘭德斯只有一個魯本斯,正如英國只有一個莎士比亞,其餘的畫家無論如何偉大,總缺少一部分天才。

《下十字架》基督被釘死在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上,親友和信徒們絡繹不絕地來悼念他。有一位叫約瑟的亞利馬太城人,受眾人之託求見羅馬祭司彼拉,允許埋葬基督的屍體。《下十字架》就是描繪這個情節。畫家以強烈的明暗對比,卡拉瓦喬式的聚光法布置畫面,人物組合成對角線式安排:基督的屍體處於中心的亮區頂端,那位老者用嘴含著布,托著基督的臂膀,他就是信徒約瑟。承受降下基督身體的穿紅袍者是約翰,對應的那位長鬍子老人是彼得;抬手撲向基督痛不欲生的是聖母瑪利亞,那位虔誠而多情地捧著基督腳的是抹大拉。在這幅畫中沒有激烈的人物動勢,沒有強烈的激情,只有充滿崇敬的愛和深沉的哀傷,

魯本斯為安特衛普大教堂所畫的兩副祭壇畫作品《上十字架》與《下十字架》<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在《上十字架》一畫上,魯本斯集中以衝突與運動為基礎,設計了一個從左上角向右下角展開的對角線構圖。強光來自右下方,行刑的兵丁出現在與強光相背的方向。耶穌被釘的十字架刑具是從畫面的右下往左上方向豎起的。這支十字架顯得很沉重。行刑的人物都很緊張,右邊一個兵丁緊拽著繩索,左邊的執行者托著十字架,身上的肌肉似都要綻開的樣子。可是十字架上的耶穌卻現出堅定的神態,臉上毫無痛苦的表情。他舉目斜視著天際,突出了一種英雄般的精神力量。耶穌與下面一群執刑的暴徒,構成了力度上的對比。魯本斯很善於在這類畫上添上些很生動的風景細節。右上側那棵大樹,葉子似被狂風吹得翻卷亂顫,而與此相對,左下角畫了一隻張著嘴的捲毛狗。全畫處在一種旋風般的激情中。

化妝的維納斯

土與水

魯本斯和他的妻子

海倫娜.弗爾曼肖像

下十字架 局部

魯本斯 《瑪麗皇后在馬賽港登陸》

尺寸:394cm×295cm 現藏於慕尼黑美術陳列館

愛之園

聖喬治斗惡龍

銀河的起源

對無辜者的屠殺

三聖賢的朝拜

農民的舞蹈

魯本斯《劫奪柳西帕斯的女兒》1616-1619年油畫 222X209厘米  現藏慕尼黑美術館

《劫奪柳西帕斯的女兒》描繪的是希臘神話中兩個英勇矯健的孿生兄弟,看中了兩個嬌艷美麗的孿生姐妹,並把她們搶來為妻,它反映了遠古時代的一種所謂「搶婚」風俗,看似一場「暴行」,畫家卻是在歌傾勇士那青春的熱情和不羈的性格,歌頌他們對愛情的大膽追求。

在這裡,畫家以強劫和掙扎的運動作為基礎,把人物組成一幅富於裝飾性的圖畫,是一件成功的把戲劇性和裝飾性相結合的繪畫作品。

毆打嬰兒

群雄瞻仰聖母與聖嬰

聖家族

三美神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劉永行批註王永慶經營理念:為何平凡卻出奇偉大?
《活著》的失敗與偉大
伽利略時代最偉大的發現是發現了發現的方法
黃陂東陂兩次戰役偉大勝利的經過與教訓
八一起義的偉大歷史功勛

TAG:歐洲 | 畫家 | 世紀 | 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