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開發 | 5步輕鬆搞定結構化設計

在TTT課程講授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個問題:學員往往無法把自己要講授的課程展現出來,甚至無法把課程的主要內容描述清晰。經過調研後,我們發現學員很多時候並沒有對課程進行深入的分析,導致對課程內容並不完全熟悉,即使課程由自己所開發。歸根到底,其實就是缺乏課程的思路和流程,這是沒有掌握結構化設計的體現。

《TCDR授課模型技術》課程如何進行結構化設計

結構化設計的原理

原理1: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重點突出、邏輯清晰、主次分明的的邏輯思路,常用于思考、表達、規範寫作等,但其本意在於幫助表達者構建一種既嚴謹又簡明扼要的邏輯思維,讓受眾有興趣、能理解、能接受、記得住表達者想呈現的內容。

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

自上而下法是指從主題確定出發,然後將需要呈現的觀點逐個梳理出來,最後根據觀點填充必要的內容,形成有邏輯的內容結構,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對業務很熟悉的講師;

自上而下法圖

自下而上法是指優先把所有的觀點梳理出來,然後找出觀點之間的邏輯關係,最後串聯得出相應的主題,形成豐富的內容結構,這種方法比較合適對業務還不是特別熟悉的講師。

自下而上法圖

SCQA架構

SCQA架構是指通過情景(Situation)、衝突(Conflict)、問題(Question)、答案(Answer)的邏輯架構來確認在課程里需要描述的主題和內容的安排次序。

比如:通過大家熟悉的情景或事實導入主題,但情景或事實反饋的實際情況和我們的要求有衝突,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解決方案就是…..

若講師能熟悉掌握金字塔原則,那麼在開發課程時便可有效實施課程的結構化設計。

原理2:電梯時間

「電梯時間」是麥肯錫公司衡量表達效果的一個重要手段和指標,要求表達者在1分鐘內,把自己要講的內容簡單明了的表達出來,便於受眾理解。

比如:接下來我要講解幾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是…第三部分是…

若講師在每次培訓前,都能利用「電梯時間」對即將培訓的內容進行有邏輯的概述或總結,那麼證明課程的結構上是合理的,反之則是課程結構有問題的。

結構化設計的流程

首先,我們需要對培訓的內容進行定義。

對課程內容進行分析,確認內容之間的邏輯關係,找出內容之間以什麼形式組合在一起,採用若干種分析方法得出課程內容的內容類別定義;

其次,我們需要選擇一個主要的結構。

在結構化設計過程中,所有的課程內容一定會呈現出一種容易被表達和被理解的結構,不然就是結構上出問題了,所以我們一般會對選擇一種相對容易被受眾理解的結構;

最後,我們需要把所有內容進行歸類。

通過前面的努力,我們已經把主題及課程的結構敲定了,現在需要把相同類別的課程內容歸類在一起,如果無法歸類,證明這種類別是有問題的,需要重新考慮使用一種新的類別來把內容歸類。

結構化的步驟

第一步:確認課程的名稱

通過前期的學員需求調研分析,確認主題是什麼?通過主題列舉若干個相關的課程名稱,選擇吸引力較強的課程名稱;

第二步:「三段論」結構應用

所謂的「三段論」是指開場、正文、結尾,是一種非常經典及常用的結構,按這種結構可簡單明了的把課程內容結構表達清晰;

第三步:確認主要內容的各個模塊

接下來,我們需要進行結構化的第一層次設計,將主題要表達的主要內容在正文中劃分為若干個模塊,各模塊之間有明確的邏輯架構關係,便於受眾更容易理解主題內容的鋪排;

第四步:分解各個模塊

為了更加簡明扼要的表達內容,我們需要進行第二層次的設計,在每個模塊中劃分若干個內容要點,以最清晰的方式呈現要點描述;

第五步:填充每個模塊的內容

經過前面的努力,我們已經有了清晰的結構,最後便是填充各要點的內容,要點和具體內容的分割線便是是否可以繼續分解。

這個和我們微課開發的主題選擇相類似。

來自金字塔原理的經典模型圖

課程開發中最常見的問題便是結構混亂了,通過有效的結構化設計,可以確保課程的結構和課程內容有效的結合,既能讓聽眾更容易接受課程內容,也能讓講師更有邏輯的展示一門課程結構。

後續,我們將深入分享課程結構化設計的常見模式,敬請期待!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90%的人,都不知道原來飄窗還能這樣設計!
汽車研發:整車座椅的設計開發方法與流程!
最不像酒店,第一眼就深深愛上【環球設計897期】
工裝設計:酒吧的再設計,烘托出另一番天地
蘋果的設計為何自認「厚顏無恥」?

TAG:設計 | 輕鬆 | 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