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世造出的李鴻章 中國歷史上最冤枉的替罪羊
淺淺絲語 等級:狐法師 送禮物 發消息 |
樓主 時世造出的李鴻章 中國歷史上最冤枉的替罪羊李鴻章的賣國 常說時世造英雄,其實時世也造替罪羊的! 個人認為,中國歷史上最冤的替罪羊當數李鴻章。大清的賣國賊只有一個,那就是掌握大清實際權力的老太后-這是從所有權方面來講的-當時的大清國是誰的?大家可別跟我說,大清是所有大清國民的,我呸,也太自作多情了吧?龔自珍的兒子帶領英法聯軍沖向圓明園的時候,小子可沒有這麼多情。 中國的統治者向來是「寧給友邦,勿給家奴」「攘外必先安內的」,也就是說,他們根本沒有國的概念,只有家的概念。朱棣要取建文而代之,方孝孺反對,朱棣惱了,說:此乃朕的家事!康梁變法失敗後,老太后要廢掉光緒,外國駐京公使表示反對,老太后也惱了:此乃吾家事耳。一句話,國家領導人的非正常換屆問題都自認為是家事,跟國民無任何關係,國民自己巴巴的湊上去,豈不是熱臉碰冷屁股?一句話,大清賣國的只有一個人-老太后! 用現代術語來講,我覺得整個大清就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其股民由所有的滿人與少部分漢族官僚組成,其法人代表是光緒,其公司董事長當然是老太后了。至於李鴻章,頂多是個部門執行經理。按公司的正常運作來講,最後簽字蓋章的只能是老太后,鴻章只是個跑腿兒的。所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種話,只有老太后有資格說,而且說得理直氣壯! 大清國不是大清百姓的,所以李鴻章即使賣國,國民也管不著!大清國也不是李鴻章的,所以那國也不是他想賣就能賣的。 不過我很奇怪的是,中國民眾可以很輕易的原諒執政者本人,卻很難原諒給執政者充當幫辦的人。比如趙構與秦檜,民眾更多的把唾沫奉送給了後者,其實,如果不是趙構的支撐,秦檜哪有那麼大的能量?再比如慈禧與李鴻章,老太后為了自己高興,拿整個大清江山做自己的陪葬,中國歷史上再也找不到比她更賣國的了,但是我們聽到的罵聲,則更多是針對李鴻章的。李充其量也只是老太后賣國的經濟人,但我們看到的歷史結局卻是:老太后拉屎,李鴻章擦屁股;老太后賣國,李鴻章背黑鍋!可憐的李二啊(鴻章是他娘的二孩子,跟孔二一樣)! 梁啟超認為李鴻章「有才氣而無學識,有閱歷而無血性」,說他「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啟超不愧為啟超,三言兩句,既把李鴻章概括完整了,又亮明了自己的態度。此中最引我同感的是「悲李鴻章之遇」。依我看,歷史把李鴻章推向了事業的頂峰,但命運卻又把他拉進了榮譽的泥坑。晚清歷史上的一些外交條約,都成了李鴻章的賣國罪證。咱們挑大的說: 1876年9月,與英國簽訂《中英煙台條約》,賣國一次; 1895年,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賣國又一次;1896年,與俄國簽訂《中俄密約》,賣國又一次; 1901年,代表大清國與列強11國簽訂《辛丑條約》,賣國最後一次。以後想賣也不行了,因為一則把國賣完了,二則,老頭子賣了國,高興得吐血若干次,11月7日,死了! 至於條約內容,咱們就不展開說了。反正大清當時也流行民謠,「李二先生是漢奸」在當時深得民心。這裡我們再探討一個問題:決定一個國家國際地位的根本因素是什麼?是一個外交家的素質還是整個國家的實力?這個問題不弄清楚,對李鴻章的賣國就說不清楚。一個乒乓球運動員,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實力在運動會上取得名次,哪怕他的國家再弱小;而一個外交家,如果他的國家特別軟弱,體制不行,經濟不行,政治不行,文化也不行,打仗就一泄千里,那麼他個人再聰明再強硬,又能怎麼著?所以梁啟超才會在他的《李鴻章》里以同情的語氣說:「當此之際,雖有蘇張之辯,無所用其謀,雖有賁育之力,無所用其勇。舍卑詞乞憐之外,更有何術?或者以和議之速成為李鴻章功,固非也,雖無鴻章,日本亦未有不和者也,而或者因是而叢垢於李之一身,以為是秦儈也,張邦昌也,則盍思使彼輩處李之地位,其結局又將何如矣」。一句話,凡是罵鴻章賣國的,自己最好去給大清做做外交大臣,體驗體驗賣國的滋味兒,罵人的聲音可能會小一些的。 李鴻章在替人賣國的時候,很不順暢,差點成為賣國烈士-在日本談判時,遭遇日本小糞青刺殺。刺而不死,就帶病賣國了-按梁啟超的說法是:「日皇遣御醫軍醫來視疾,眾醫皆謂取出槍子,創乃可療,但雖靜養多日,不勞心力雲。鴻章慨然曰:『國步艱難,和局之成,刻不容緩,予焉能延宕以誤國乎?寧死無刺割』。之明日,或見血滿袍服,言曰:『此血所以報國也』。鴻章潸然曰:『舍予命而有益於國,亦所不辭』。其慷慨忠憤之氣,君子敬之。」 你看這人賣國賣到什麼地步了,賣得壯懷激烈,賣得象個民族英雄!鴻章在日本賣完國,離開馬關時,發誓「終身不履日」,沒想到一年後他結束美國之游搭乘美輪迴國須途經日本橫濱換船,老頭子為了自己的精神和肉體堅決不和日本國土發生任何形式的關係,無論如何也不上岸。侍從們無奈,只能在美輪和開到日本接他的帝國招商局輪船「 廣利」號之間搭了一塊跳板,冒著掉到海里的危險扶著他換上船去。但這一切並沒有挽救鴻章在政府里的地位,一回到家,鴻章就遭遇了政府的冷遇,政府給他新的職位「總理衙門大臣上行走」,人稱「伴食宰相」。直到老太后惹得八國聯軍進中國,才再次想起鴻章的賣國特長來,命他為欽差大臣,說:「要扭轉乾坤,只有你李鴻章了」。 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死了。史載大清國猶如「梁傾棟折,驟失倚侍」,「太后及帝哭失聲」…以後再也沒人替咱賣國了, 國尚未賣完,以後的日子還咋過啊? 沒人給擦屁股了,沒人給背黑鍋了,日子當然不好過了。當然傲慢的鴻章斷不會把自己一生的作為說得如此不堪,他好歹也算是個清醒人,他說自己的一生「只是一個裱糊匠,面對一個破屋只知修葺卻不能改造。」鴻章這樣說,可能是受了司馬光的影響,司馬光寫過《資治通鑒》,可算是中國歷史上專門研究歷史興亡之得失的著名政史家,他說:治理天下譬如居屋(畢竟是儒家這邊的,跟道家老子的「治大國如烹小鮮」不同),破舊便修補,除非大壞是不能另造的。」由此可以發現,中國的封建體制之所以能歪歪扭扭的挺它幾千年,全是由於中國的政治家奉行了老百姓的那個穿衣原則: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李鴻章的苦衷是,大清早已是舊屋一間破衣一件了,奈何老太后還要在這破屋裡玩窩裡斗,在這破衣上綉百鳥朝風。鴻章在那頭紙糊北洋海軍,她在那廂撒「驕」:鴻章,俺要過60歲生日,俺要裝修頤和園,把你那海軍經費給俺挪來些用… 只看樓主 回復 發表於 07-06-18 05:20:13 |
---|
淺淺絲語 等級:狐法師 送禮物 發消息 |
沙發 如果你是鴻章,你能說半個「不」字嗎?不能,因為鴻章的頂頭上司是總理衙門大臣-光緒的父親奕譞。奕譞不巴結老太后行嗎?兒子在人家手裡攥著呢! 當然巴結也白巴結,兒子最後還是給人家攥沒了! 如果你是鴻章,你能把小日本打敗嗎?能,前提是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美國佔領太平洋,並往日本本土扔兩顆原子彈兒!鴻章知道這一點兒,所以他「和」為貴,大清國與人作戰的時候,他會嘆氣,說些「敗固不佳,勝也從此多事」的汪精衛式的泄氣話(中法戰爭時,他給廣西巡捕的指示)。其實鴻章有些傻,最好的辦法是學大學士徐桐,人家一見洋人,就以扇蔽面,端的愛國到家了。而且老先生每次上朝的時候,要路過洋人使館,他受不了,每次都是繞道而走。象徐先生這種愛國之人,是絕不會與夷人見面打仗的,更別提簽訂賣國合約了! 但是整個19世紀,國人因為遭受屈辱而積澱的憤恨要得到渲泄。不能瞄準老太后,便只好瞄準老太后的經濟人了。於是李鴻章就成為愛國主義者的靶子-對不起,俺們要開罵了。 當時最流行的罵人話是:李二先生是漢奸!最調皮的罵是連鴻章帶鴻章的女婿一塊兒罵。李鴻章的大女婿是著名的清流派人物張佩綸(字幼樵)。張佩綸大家都知道,口頭上還是比較愛國的,但是馬尾戰役中,作為海防大臣的他竟然從未登艦一次,卻凈出餿主意,讓十首主力艦密集在一塊兒,說這樣可以壯大聲勢!馬尾之役後,革職充軍。後來成為李鴻章的女婿。時人寫對聯罵曰: 老女字幼樵,無分老幼; 東床配西席,不是東西。 真不是東西!張佩綸,就是張愛玲的爺爺,李鴻章,就是張愛玲的老姥爺啦!李鴻章一生的遺憾就是背個賣國賊的大鋼盔了,可他永遠不會想到,他的後代,一代才女張愛玲,竟也跟賣國賊大漢奸扯不清理還亂-姑娘跟汪精衛政府的宣傳部部長(副的)胡蘭成戀愛了-唉,一個人賣國還不夠,後代還要在賣國的球門前再補一個射門,造化弄人啊! 現代還有人罵李鴻章,眼睛有點歪啊-他們只能看見李鴻章這個靶子,卻永遠看不見,手舉這靶子藏在掩體里的那個娘們兒。 |
---|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李鴻章後代的足跡
※富有「預見性」的李鴻章
※《 狄仁傑的自招》及《李蓮英惡搞李鴻章》
※此國請中國移民被李鴻章拒絕,又請日本派人去,日本:出一百萬!
※「賣國賊」李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