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種易的來源傳說

易經作為中華文化早熟的經典代表,包括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他的作者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從上古伏羲氏創八卦、周文王演繹六十四卦到孔子作易傳,後來歷朝歷代都有學者繼續完善她,這也體現了易經是全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易,是《易經》的簡稱(八卦和六十四卦亦稱為易),所以,學《易經》首先要了解"易"的義理和《易經》創作成書的過程.三古、三聖、三易古人有三古、三聖、三義的美妙傳說,那麼,何謂三古、三聖、三義呢?三古,即指《易經》產生、創作、傳承和成書,經歷了上古、中古、和近古三個歷史時期.這裡的上古指的是伏羲、女媧生活的新石器時期;中古是指夏、商、周(西周)三個時期;近古是指春秋戰國(東周)以降,距今約二千五百多年.三聖,指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伏羲和女媧是華胥氏的兒女,華胥氏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華夏"一詞即是根據這位祖母的姓(華,原義為花),和第一個王朝的名字(夏)的合稱而來的.華胥氏時期已經進入新石器時代,那時已經有了彩陶和網罟(guo)、結繩記事等文明初萌.後來她的兒子伏羲發明了八卦,以另一種更為簡單方便的符號代替了結繩記事的符號.有學者稱"八卦"為中國文字的起源,郭沫若就主張中國的文字時代應當從"易"的起源時算起.可見"伏羲始作八卦"對華夏文明起源的偉大貢獻,所以,稱其為上古之聖.中古之聖為周文王.周文王被商紂忘囚禁之時,悉心演繹上古的八卦和《連山易》、《歸藏易》,並在此基礎上演繹出新的六十四卦,並為每一卦撰寫了卦辭.其後,他的兒子周公又為三百八十四爻(yao)和孔子撰寫了爻辭.自此,卦形便有了文字,圖文兼得,象義參照,為《易經》的成書奠定了基礎.當周文王的《周易》傳至孔子時,孔子已有得之悔晚之感,他從五十歲開始,便虔心研習《周易》,並使串聯竹簡的牛皮繩三次磨斷.孔子對卦辭和爻辭做了進一步的詮釋和發揮,撰寫了幾萬言的解讀文字.於是《周易》就有了新的內容,卦辭和爻辭被稱為"易經",空子的文字被稱為"易傳",合稱為《周易》,或名《易經》.所以,孔子是《易經》承前起後的近古聖人.三易,指的是《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傳說《連山易》是神農氏所創,神農氏就是炎帝.神農氏將八卦每兩卦一重,首次演繹為六十四卦.因為炎帝又號連山氏,取義為"山之出雲,連綿不絕",又因為夏代所流行,故曰"夏道連連".《歸藏易》為軒轅氏所創,軒轅氏即黃帝,又號歸藏氏.黃帝演繹的六十四卦以"坤卦"為首卦,因坤象徵地,是萬物的載體和歸宿,故名《歸藏易》.又因為在殷商時期所流行,故曰"殷道親親"(坤為母).《周易》為周文王在被囚禁時所演繹的六十四卦,以"乾卦"為首,表明天地初開,萬物始生,又以末濟卦為末卦,表明一事的終末又是另一事的開始,周而復始,周行不止,故名《周易》.又因乾卦為天,天尊地卑,故曰"周道尊尊".因年代久遠,《連山易》、《歸藏易》已佚.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三吉六秀的來源
第六章 保羅啟示的來源
周姓起源,周姓來源與得姓始祖
琅琊王氏遠祖傳說的歷史來源(2-4)

TAG:來源 | 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