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讀書的「讀」,讀書的「書」
讀 書
讀書的「讀」,讀書的「書」
(攝於嚶棲書院)
《為什麼讀書:毫無用處的萬能文學手冊》,這是法國作家夏爾·丹齊格寫的關於閱讀文學作品的書,內容豐富,行文自然流暢,沒有說教與矯情的痕迹,只是一個熱愛讀書的人在與你暢談,很久都沒有遇到這樣一本直抒胸臆的書了,一口氣讀完,感覺喝了一杯瓊釀玉液,結交了一位知己。只有親自去讀才能體會其中的滋味,因此任何書評都是多餘的,只把一些點睛之處摘錄於此。
(嚶棲書院)
1.讀書並不比行走更自然。讀書甚至是人類最具後天習得性的行為之一。有時候,閱讀困難重重。並非所有人都能輕而易舉學會讀書。(P1-2)
2.正是在我們意志薄弱的時刻,閱讀有可能會變得危險。罪魁禍首既非書籍,也不完全是讀者本人,而是兩者的不幸結合。(P12)
3.一個好讀者就是一個文身師。他將書籍這匹「牲口」佔為己有,哪怕只是那麼一點兒(P18)
4.我們不是為了書而讀書,而是為了自己而讀書。讀者是最自私的人。(P19)
5.如果我們在書中發現了自我,那自然很好。然而我們並非為了這個才讀書。自私不意味著自戀。當我們驚喜於自己受到的感動時,我們只會更加快樂。應當像個小偷一樣,否則讀書會變得太過道德化。(P22-23)
(嚶棲書院)
6.我們在自己的讀物里選擇自身感覺的外殼、自己無聲的言談、喃喃低語的雄辯口才。(P28)
7.通過讀書,我們使沉睡的思想重生。(P32)
8.一切閱讀活動,我們應當承認,都是一種再創作。「復活者」一詞應該就足夠了。(P32-33)
9.而這就是為什麼那些聲名卓著的讀者變得越來越吹毛求疵的原因,他們在尋覓某種稀有的滋味,那種滋味十分強烈,能讓他們在讀過的書越來越多感覺卻越來越少之後重新感受到某種東西。他們是一些身處沙漠之中、口乾舌燥得即使有整船整船的涼水也無法解渴的人。(P40)
10.閱讀可以被引導(之前)、被闡釋(之後),可是,在閱讀過程當中,則是兩者的單獨相處。有時候甚至是兩者相鬥。讀者與書籍角斗,為了超越那個激發他閱讀的好奇心。讀者與自己角斗,為了超越他的不理解。決鬥最終會轉變為二重唱嗎?(P50)
(嚶棲書院)
11.字裡行間是一個奇妙的空間,讀者在其中窮盡推理論證來匯聚神奇之光,它給予他想要的東西:被說服。(P54)
12.我體會到了讀書的一個重要法則:當我們只是瀏覽一本書時,它不會對我們做出奉獻。我們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心靈和大腦一樣要全神貫注地閱讀它。
13.每位讀者在讀書時都是獨自一人,不過他曉得其他人的存在並且有分寸地與之擦肩而過。人人都沉浸於自己的沉思冥想,並且尊重他人的沉思冥想。(P86)
14.閱讀使我們從現實世界中暫時抽離。我覺得,聽任自己準確回憶閱讀某本書的時間和地點,可能有悖於閱讀的本質。閱讀是由若干避世獨處者在略微古怪的可以稱之為精神之境的無形空間里共同感知到的那永恆的一刻。(P88)
15.黑暗值得我們去了解。無論有意還是無意,它都是文學的組成部分。我們可以說它是文學的一個特性和優點。(P89)
(攝於嚶棲書院)
16.讀書沒有給人以安慰。從某種程度上說,它令人灰心失望。失望並不令人憂傷。(P97)
17.讀書對於實用主義者來說是個醜聞。但我們要使之永遠流傳下去。但願讀者們都像我一樣做!讓我們走在街道上埋頭讀書!(P105)
18.讀者的放肆之處不在於此;而在於行動當中的沉思冥想,在於遠離實際功利的精神,在於低頭閱讀那些文字,從中讀到對我們強化反霸權意識有所助益的知識。對,這也正是我們之所以讀書的原因。我們在不斷前行的力量中間加固著自己那可憐而渺小的存在。我們相互奉獻各自的綿薄之力。(P110)
19.我讀的書越多,就越沒有被教化的感受。閱讀偉大作家的作品使我認清自己沒有一刻不是野蠻人、無知的人、最不完美的不完美者,人家不相信我會為此沾沾自喜。我的內心缺少安寧,讀書沒有給我的內心帶來安寧。但我並不因此而怪罪書籍。(P113)
20.是的,人們是出於對生活的反抗才讀書。生活是做工低劣的產品。我們不斷地在生活中碰到一些無用之人。生活中充滿了重複。生活的景緻沒完沒了。假使生活向出版社的編輯毛遂自薦,那麼它會被拒之門外。(P122)
(攝於嚶棲書院)
21.對讀物的嘗試如同試鞋。我們不應該覺得這本或那本不適合我們是因為我們配不上它。有些讀物其實配不上我們。(P128)
22.不,我談的是偉大讀者的惡習,他們由於讀過很多書,養成了挑剔的品味,他們只喜歡極其高雅甚至錦上添花的文學。(P151)正是有賴於這種過度的貪婪,那些以作品艱深難懂而聞名於世的作家們才得到讀者的賞識。如果沒有這些貪婪地追求美味的偉大讀者們,人們會無限期地停留於節食型作家的作品。(P153)
23.讀書無理性。有些更為重要,那些重要人物說。的確。我欣然接受,一邊輕吹著口哨一邊繼續讀那些剝掉了我們的虛榮和微薄錢財的書。(P158)
24.一位作家,一旦他的書被合上,他就縮小、簡化成為一個「物」,簡言之,一個幾乎已經死亡的東西。一個木偶。閱讀將他拉近讀者,重新賦予他生命。不讀書的人是目光短淺之徒,讀書的人是目光遠大的人。(P161)
25.通俗小說永遠延續著那個佔主導地位的社會性別分配方式。然而它並不意味著男性擁有最富魅力的社會角色。男孩們掉進了金屬拼裝玩具的陷阱,女人們則落入優雅衣著的圈套。性別特徵是些幻想。這或許就是為什麼玩弄性別特徵的通俗文學並未真正被我們視為文學的原因所在,因為文學屬於並未走入牢籠的書面作品。(P167)
(攝於嚶棲書院)
26.天才是吸血鬼。他盜用了那些二流作家的種種優點並將其發揚光大到天才的高度。(P169)
27.我寧願小說人物身上有著些許模糊不清之處。寧願讀者無法猜透他們的全部,就像我們在實際生活中無法全部猜中他人的心理那樣。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一個人的全部。而且這種全部是一種不確定的存在,具有相對性。我們的個性不會化為一個東西。(P176)奧秘在我看來比秘密更有意義。我們可以揭開秘密,但是我們永遠解釋不了奧秘。我們最多只能嘗試著闡明它是如何發生的,試著闡明究竟通過怎樣怪異的組合,一個人那無法解釋的部分,那個精神部分,那個瘋狂的精神部分,造就出這個人的命運。(P177)
28.當我們讀書時,我們是在抹除時間。並非是「度過時間」的意思,度過時間是指我們打著哈欠讀著書,在鄉下悠悠閑閑地度過一個下午,「抹除時間」則是指認真讀書,全神貫注地沉浸在書中。這種閱讀給人以時間不復存在的感覺。我們甚至模模糊糊地生出某種永恆感……這就是為什麼那些偉大的讀者始終感覺自己青春年少的原因。他們的生命沒有被某種使用時間的方式所消耗,他們將時間用在了聽命於尋常時間以外的事情上。(P191-192)
29.好的讀者,如同好的作家,他們驅趕群氓自我,想像自己置身於別處,他們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別處。蠱惑人心的作者和狡猾的讀者則聽任他們的群氓自我排在首位。作為讀者,閱讀時的我們更美好。更高尚。(P201)
30.隨著光陰的流逝,他忘記了自己的作家夢,繼續讀書,如果他不感到心酸的話,那麼這樣很美好。我遇到的糾結於無人讀自己作品的小作家的人數要遠遠多於那些苦於自己從未從事過寫作的偉大讀者。(P240)
(攝於嚶棲書院)
31.但我們持之以恆地讀書時,我們明白有必要連續閱讀同一作者的好幾本書。如果這位作者擅長寫作,亦即改造素材,那麼他不會在與我們的初次相遇時就向我們揭示出他的種種特點。(P241)
32.文學談論死亡,新聞談論死者。文學可以談談不討人喜歡的事情,新聞卻不想令人反感。因此新聞不談論死亡,而是談論死者。(P275)
33.閱讀即是生活。這種生活更嚴肅,但沒那麼激烈,少一分瑣屑輕浮,多一份穩定耐久,更多自恃的驕矜,更少空虛的自負,同時往往伴隨著各種弱點,驕傲、羞怯、壓抑、退縮。在功利主義的世界裡,閱讀為我們維繫著一種超然於現實的姿態,這有利於我們思考。(P291)
34.讀書毫無用處。正因如此,它才是一件偉大的事情。我們閱讀,因為它是無用的。(P292)
35.當我一邊走路一邊讀書,我是在與死神較量,這跟任何一位讀者與死神的較量沒有區別,因為它是我們讀書的唯一的深層的原因:向死神發起挑戰,與之決鬥。大眾的參與,有力地支持了這場由作家們身先士卒的戰鬥。說到底,作家其實是個充滿怨怒的、反民主的圈子,而從反民主到非人道之間並不遙遠,這個圈子的人已作出判決:一切都完了。……一切終歸失敗,永遠如此,但人們並不屈服。作者和讀者結隊向著失敗前進,因為儘管最後總是死神獲得勝利,藝術卻最能持久地與之抗衡。(P293-294)
36.死亡是一種忘卻,當然如此,但它更將生命一筆簡化。讀書為我們還原了生命那些值得崇拜的紛繁駁雜,由它們來對抗死神的傀儡。圖書館是墓地唯一的競爭對手。
(攝於嚶棲書院)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讀書的目的
※漂亮至極!趙孟頫楷書《四時讀書樂》放大本!
※我愛讀書
※讀書節之讀書格言
TAG: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