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災星」費翔和姜昆的」烏鴉嘴」說開去
小萬同志說的對。
1987年的春晚,歌曲類最火的是費翔的那首《冬天裡的一把火》。因為太火,有人就把三個月後大興安嶺發生的火災與這首歌掛鉤,稱費翔是「災星」。30年後的2017年春晚,姜昆、戴志誠合說的相聲《新虎口遐想》堪稱語言類標誌性節目;接下來的大年初二,寧波雅戈爾動物園就發生遊客進入虎山命喪虎口的悲劇,不少人吐槽說,這都怪姜昆的「烏鴉嘴」。
調侃歸調侃。縱觀近些年發生的動物園猛獸傷人事件,儘管具體情節有異,卻也有一些共性的規律可循。規則是擺在那兒的,需要遊客和管理方嚴格遵守。對園方來說,這是樁生意;對遊客而言,來就是找樂兒。但無論是園方還是遊客,都必須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西漢建昭年間,一次漢元帝到虎圈觀看斗獸,跟妃子們坐在一起。演出進行的時候,一頭熊突然衝出虎圈,攀上檻欄,直奔嘉賓席而來。事發突然,元帝左右的貴人,譬如傅昭儀之類嚇得屁滾尿流,掉頭就跑;只有一個馮婕妤,鎮定地站起身子,徑直上前,以她嬌弱的身軀攔住了目露凶光的黑熊。悲劇眼看就要發生,守衛在一旁的諸多大內高手霎時從天而降,三下五除二就幹掉了這隻黑瞎子。驚魂初定,元帝問馮婕妤說:「大家都又驚又怕,你為什麼要迎難而上、當熊而立呢?
馮婕妤回答說:「猛獸抓到人就會停下來,我怕熊傷到陛下,所以用身體擋住它。」
馮婕妤並非馮婦、武松之類的打虎英雄,只能以嬌弱之軀為皇上效命,她能化險為夷,憑的是大內高手們及時出手。對園區而言,經過了這麼多血淋淋的教訓,很多細節應該可以再完善一些,譬如全園覆蓋的可視監控,隨處可見、觸手可及的報警裝置等等。在泰國,一發麻醉彈就可以制服瘋狂的大象;如果反應快速、處置及時,寧波動物園的老虎又何至於被擊斃呢?
明朝初年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詢問大臣說:「天下什麼人最快活?」大臣們眾說紛紜,有說功成名就者最快活,有說妻妾成群者快活,都不能令朱元璋滿意。只有一個名叫萬鋼的大臣出語不凡:「唯敬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聽了眉開眼笑說:「小萬同志說的對,只有敬畏規則的人,才有真正的快活啊!」
面對媒體,萬鋼謙虛地說:我對規則重要的這點認識,來自於楚臣蒙谷的啟發。魯定公四年的時候,吳、楚兩國在柏舉交戰。吳國連闖三關,攻入郢都,楚昭王逃亡,百姓離散奔走。蒙谷在前線獲知消息,緊急從戰場撤離,趕回楚都,從宮中灰燼餘火堆里搶救出法律大典《雞次之典》,背著它逃往雲夢。不久昭王返回都城,一時百官無所適從,百姓混亂無序。蒙谷適時獻上《雞次之典》,於是百官有章可循,諸事有法可依,百姓井然有序,國家很快得到治理。昭王感慨說:「蒙谷立下的大功,相當於保存國家啊。」要賞給他執圭的爵位和封田六百畛。蒙谷不肯接受,正色說:「我並不是哪一個人的臣子。國家有章可循,我還擔心沒有官做嗎?」
微信圈內不少朋友同情那隻被擊斃的老虎。隨著人口增加、資源減少和環境的惡化,人與野生動物關係日趨緊張已是不爭的事實。其實在古代,人與野獸的關係似乎並沒有今天這般緊張。清人于成龍在廣西羅城做知縣的時候,官署就設在樹林里,以荊棘為門,大白天老虎可以大搖大擺地進出公庭,也沒聽說發生老虎咬人的事。換位思考一下:把你整天關籠子里給動物看,你會整天樂呵呵喜大普奔嗎?
2007年2月發生在雲南昆明圓通山動物園的那次老虎咬人事件,頗能說明一些問題。老虎一般每天表演兩場,適逢春節,被安排每天加演一場,被加班的老虎不勝其煩,而被咬死的6歲女孩與老虎合影時,剛好就站在了虎口邊上,碰巧她又穿件令人炫目的紅衣裳。……
我們倡導和諧社會,當然也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異類動物的和諧相處。寧波老虎咬人事件告訴我們:現實與戲說是兩碼子事。兩次掉進老虎洞能全身而退是天方夜譚。喜歡凶禽猛獸沒錯,不過這些危險的傢伙只能遠觀而不能近親。節假日風景名勝人山人海,還不如跟楚楚學習,歪在沙發上一個「葛優躺」,看趙忠祥解說的《動物世界》,漲姿式、開眼界是一樣一樣的。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海軍軍艦鋼板不平整?天下烏鴉一般黑,都是鋼板太薄造成的!
※烏鴉中的老鷹
※究竟是因為什麼而自相殘殺
※烏鴉愛答題NO146 | 街搭要考慮對方男朋友嗎?
※遲子建:《白雪烏鴉》(作家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