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第十六單元 便 秘
細目一概述
便秘是指糞便在腸內滯留過久,秘結不通,排便周期延長,或周期不長,但糞質干
結,排出艱難,或糞質不硬,雖有便意,但便而不暢的病證。
細目二病因病機
1.便秘的常見病因
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年老體虛,感受外邪。
2.便秘的基本病機
基本病機為大腸傳導失常,氣機不暢,糟粕內停。同時與肺、脾、胃、肝、腎等臟腑的功能失調有關。病理性質可概括為寒、熱、虛、實四個方面。燥熱內結於腸胃者,屬熱秘;氣機郁滯者,屬實秘;氣血陰陽虧虛者,為虛秘;陰寒積滯者,為冷秘或寒秘。四者之中,又以虛實為綱,熱秘、氣秘、冷秘屬實,陰陽氣血不足的便秘屬虛。而寒、熱、虛、實之間,常又相互兼夾或相互轉化。如熱秘久延不愈,津液漸耗,可致陰津虧虛,腸失濡潤,病情由實轉虛。氣機郁滯,久而化火,則氣滯與熱結並存。氣血不足者,如受飲食所傷或情志刺激,則虛實相兼。
細目三診斷和類證鑒別
1.便秘的診斷要點
(1)排便間隔時間超過自己的習慣1天以上,或兩次排便時間間隔3天以上。
(2)大便糞質乾結,排出艱難,或欲大便而艱澀不暢。
(3)常伴腹脹、腹痛、口臭、納差及神疲乏力、頭眩心悸等症。
(4)本病常有飲食不節、情志內傷、勞倦過度等病史。
2.便秘的類證鑒別
便秘與腸結,兩者皆為大便秘結不通。但腸結多為急病,因大腸通降受阻所致,表現為腹部疼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且無矢氣和腸鳴音,嚴重者可吐出糞便。便秘多為慢性久病,因大腸傳導失常所致,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結艱行,可有矢氣和腸鳴音,或有噁心欲吐,食納減少。
細目四辨證論治
1.便秘的辯證要點
便秘辨證首要審查病因,其次辨別糞質及排便情況。
詳細詢問病人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及其他病史,以推測可能的致秘之因。如平素喜食辛辣厚味、煎炒酒食者,多致胃腸積熱而成熱秘;長期憂鬱思慮過度,或久坐、久卧少動,或有腹部手術者,多致氣機郁滯而為氣秘實證;年老體衰,病後產後,多為氣血陰精虧虛之虛秘;平素陽氣虛衰或嗜食寒涼生冷者,多為冷秘。
一般而言,大便乾燥堅硬,排便時肛門有熱感,苔見黃厚、垢膩而燥者,多為燥熱內結大便乾結,排出艱難,苔見白潤而滑者,多為陰寒內結;糞質不甚乾結,欲便不出,脅腹作脹者,多為氣機郁滯;大便並不幹硬,用力努掙,便後乏力,多為肺脾氣虛;便質干如栗狀或如羊屎,舌紅少津,無苔或苔少者,多為血虛津枯。
2.便秘的治療原則
便秘的治療應以通下為主,但絕不可單純用瀉下藥,應針對不同的病因採取相應的治法。實秘為邪滯腸胃、壅塞不通所致,故以祛邪為主,給予瀉熱、溫散、通導之法,使邪去便通;虛秘為腸失潤養、推動無力而致,故以扶正為先,給予益氣溫陽、滋陰養血之法,使正盛便誦。便秘成因多端,但共同的病機是氣機不暢,腸道傳化失職,糟粕不下,故應重視對氣機的調暢,在通便之時,參用理氣沉降之品以助行滯。有時雖需降下,亦可佐以少量升提之品,以求欲降先升之妙。但對中氣下陷、肛門墜脹者,則在選用氣葯時應以升提為主。
3.熱秘、氣秘、冷秘等的主症、治法和方葯
(1)熱秘
主症:大便乾結,腹脹腹痛,口乾口臭,面紅心煩,或有身熱,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燥脈滑數。
治法:瀉熱導滯,潤腸通便。
代表方:麻子仁丸加減。
常用藥:大黃、枳實、厚朴、麻子仁、杏仁、白蜜、芍藥。
(2)氣秘
主症:大便乾結,或不甚乾結,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腸鳴矢氣,腹中脹痛,噯氣頻作,納食減少,胸脅痞滿,舌苔薄膩,脈弦。
治法:順氣導滯。
代表方:六磨湯加減。
常用藥:木香、烏葯、沉香、大黃、檳榔、枳實。
(3)冷秘
主症:大便艱澀,腹痛拘急,脹滿拒按,脅下偏痛,手足不溫,呃逆嘔吐,舌苔白膩,脈弦緊。
治法:溫里散寒,通便止痛。
代表方:溫脾湯加減。
常用藥:附子、大黃、党參、乾薑、甘草、當歸、肉蓯蓉、烏葯。
4.氣虛秘、血虛秘、陰虛秘、陽虛秘的主症、治法和方葯
(I)氣虛秘
主症:大便並不幹硬,雖有便意,但排便困難,用力努掙則汗出短氣,便後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懶言,舌淡苔白,脈弱。
治法:益氣潤腸。
代表方:黃芪湯加減。
常用藥:黃芪、麻仁、白蜜、陳皮。
(2)血虛秘
主症:大便乾結,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脈細。
治法:養血潤燥。
代表方:潤腸丸加減。
常用藥:當歸、生地、麻仁、桃仁、枳殼。
(3)陰虛秘
主症:大便乾結,如羊屎狀,形體消瘦,頭暈耳鳴,兩顴紅赤,心煩少眠,潮熱盜汗,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通便。
代表方:增液湯加減。
常用藥:玄參、麥冬、生地、當歸、石斛、沙參。
(4)陽虛秘
主症:大便干或不幹,排出困難,小便清長,面色?白,四肢不溫,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脈沉遲。
治法:溫陽通便。
代表方:濟川煎加減。
常用藥:肉蓯蓉、牛膝、當歸、升麻、澤瀉、枳殼。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中醫實證·痰症篇
※感悟中醫 兩個穴位搞定膝蓋涼
※治咽炎,每天一碗它!中醫教你一招斷根,不用手術,不再怕!
※老中醫坐堂 兒科病診治絕招52 過敏性紫癜性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