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孩子「內向」與個性無關,與「實力」相關
作者 |喬雪
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碩士,小學教師
教齡15年,目前執教於北京市西城區
業餘時間喜歡舞文弄墨,辦有個人公眾號「三分之一」
孩子不敢發言,只是個性問題嗎?
每一屆、每個班裡都有一些學生從來不發言,或者發言很少。我經常被家長問,孩子內向,不敢發言,不愛說話,怎麼辦?也有家長反映,孩子在家裡、在外面都很愛說話,但是課堂上卻不敢發言,這是為什麼?……
以前我對這個問題沒有想明白,也是和家長一樣,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個性,教育應該尊重個性。有時候安慰家長,只要孩子會就行了,發言我會多鼓勵。
後來讀了王芳的《最好的方法給孩子》,我突然想明白了:內向、不愛說話、不敢發言,孩子自信不夠,其實歸根到底就是沒實力!
王芳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先分析原因。她問女兒,為什麼不發言?是不敢,還是不會?女兒說,是不會。王芳就逐門功課和女兒一起分析,看看女兒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再拿出方案。擅長的怎麼做,不擅長的怎麼做。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女兒變得敢發言、愛發言了。
所以,把不發言歸為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其實是把問題歸為天生、歸為不能改變。就好像有些人事業不成功,就說自己懷才不遇;有些孩子學習不好,家長就說教育體制有問題。這種思路,本身就不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好方法,而是逃避。
別只會說孩子「內向」,請幫助他一起努力
現在讓我們換一種思路來看這個問題。首先,樹立這樣的理念: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不是沒有辦法,而是你沒用對方法,你應該做的,是繼續尋找、嘗試下一個方法,直到問題解決了為止。
其次,分析問題產生的可能原因,逐一排除,然後對症下藥。
回到不愛發言這個問題。1.這絕不僅是性格問題這麼簡單退一步說,即使是天生性格極度內向,也一樣可以訓練出來。
英國首相丘吉爾,從一個口吃的孩子,通過刻苦努力,終於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用他那富有激情的演講鼓舞了千千萬萬的人。
古希臘著名演說家德摩斯梯尼。他天生口吃,嗓音微弱,為此,德摩斯梯尼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為了改變發音,他在嘴裡含了塊石頭;為了去掉氣短的毛病,他常常面對呼嘯的海風,不停地吟詩;為了改掉聳肩的壞習慣,他在肩頭上方懸掛兩柄劍……
口吃的孩子,能成為一個偉大的演說家;個子矮小的運動員,可以成為奧運冠軍(鄧亞萍);所需要的,是克服生理上的缺陷,還有「我不行」的心理障礙,是艱苦的努力。
2.解決發言的問題,要先幫孩子提升實力不愛說話,是因為腦子裡沒貨,不知道說什麼;不敢發言,是因為問題不會,不知道怎麼答。那就幫助孩子積累,幫助孩子學習。
幾個幫助孩子提升實力的小方法
1.課外多積累
多和孩子聊天。對孩子的幼稚問題不譏諷、不嘲笑,而是耐心解答。不會不要緊,直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不會,咱們可以一起學習,查找答案。和孩子一起讀書。和孩子一起看電視。和孩子一起玩。在陪伴中,什麼都說,什麼都聊,孩子的腦海中就會積累很多詞語、知識、情境、方法;積累多了,就能夠信手拈來;信手拈來,當然不怕表達。
2.課內多練習多讀課文。不會說,就學著說,讀課文,就是向語言表達能力強的人學說話。課文讀得好,既能夠促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夠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多認生字。識字多,在識字、組詞的時候,就能夠小試身手。
做好預習,對新課有所了解,通過查閱,有第一手資料,就可以在交流的時候展示一番。像這幾條,都是可以通過平時的練習,去打有準備之仗的。
有了準備,課上自然就敢發言了。發言的多了,自然就有了信心。有了信心,就更愛發言。為了發言,就會認真聽講。結果成了良性循環,不斷提高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
辯證法早就告訴我們:量變才能引起質變。提升實力,需要持久的付出和努力,實力到了,自然就想展示一下。如果孩子腦子裡有了積累,想不讓他說,都難!
《新校長》2015年第10期
………………………………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李小龍只是花拳繡腿毫無實力?
※女人靠實力,男人學溫柔
※西遊記最強法寶的隱藏功能,暴露太上老君三界第一高手的真正實力
※實力派油畫家王春紅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