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恨錄第一章:粗讀詩經
不得不說古典文學中我好詩經以其天然童真彷彿鄉間菜園的一抹綠溫馨了心田。
詩經風雅頌三部分,以風的藝術價值最高。風中愛情詩的分量為最沉。風之愛情詩從內容上分有暗戀詩,相戀詩,婚戀詩,棄婦詩。
暗戀詩的典範是《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這首詩無論從藝術手法講還是其中的感情,意境都是我於詩經中最喜歡的一首。很值得背誦。它反映了一位如我赤誠的男子暗戀上一位女子,對她一往情深。見之則載笑載言,失之則心灰意冷,黯然神傷。男子的感情多麼純真。他幻想著自己能與心中的女孩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此詩運用了比興的手法,先詠自然,再抒胸臆,以自然之景
起興,顯得含蓄委婉,也情趣動人。可見我們的古人很早就以含蓄為美,以物為信,睹物思人。雎鳩關關,嘶鳴求愛,暗示男子情竇已開。荇菜寄託愛情,左右采之,左右芼之,暗示男子的情誼纏綿,牽腸掛肚。我們遠古祖先的情感釋放是多麽文雅文明。他們的審美理念以柔為美,以文為美。
相戀詩的典範則是《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這首詩敘述了一個有趣的情景,男子和女子相戀,他們約會時女子故意整男子,延遲時間登場,這令男子焦灼,搔首踟躕。等他焦頭爛額時,女子終於出現,但這女子極具溫情,贈男子以彤管。男子化惱為喜,笑逐顏開,想責備都不能。他剎那愛上了女子所贈禮物。
從約會過程和所贈禮物來推想,我們祖先的情感樸素無邪。他們的愛情確乎以含蓄為美,以溫柔為美,不似現代社會無情調無品味的赤裸裸的肉情。遠古人在愛情上重視信物,而且信物是植物。這極具浪漫情調。《靜女》之姝女約會前從野外採摘彤管,銅管沾染大自然的氣息,他們的愛情多麽天然芳馨。從這種淳樸浪漫講,我以為做個原始人未失為美。
科學的進步使現代人反倒變得野蠻粗魯,懶惰卻浮躁,人們的情感都默然褪色。
現代人信也懶得寫,字都很少動了,誠為悲哀,他們的詩情畫意都被科技成果的負面元素給異化了。儘管我們很多東西都可在電腦上敲,但是像古人這般浪漫道情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讓愛情保鮮,那麽重溫詩經時,以她透露的純真熱情溫柔浪漫詩情畫意做范,十分必要。
研究詩經愛情詩的審美其意義就在於發現他們的純真,發現他們對生活的熱情和為生活有心的點綴,讓我們今天快節奏的生活溫情不失,心靈不迷失,感情不變質。
現代人為啥這麽多離婚的和婚外戀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其文化修養生活品味的下降,我們科技進步了,物質條件前所未有的豐盈。可是精神卻裂變,空虛,墮落,好朝三暮四,好尋求消極的刺激。那如何提高其品位,重讀詩經可以給現代人啟示。
當然重讀詩經又不是每個人都有那水平,現代人的閱讀能力和人文素養在退化,想指望他們從古典精粹中尋找精神啟迪,構建精神家園,顯然又是一個悖論。
我對現代人是很悲觀的,對於他們的人文素養,他們的生活品味,都持悲觀態度,達爾文主張進化論的,可是我觀察今天的社會,人們精神營養的升華未與物質財富增長成正比。
從社會學角度講,我總是覺得我們人文研究者今天處於一個大有可為但又任重而道遠的時代。
詩經愛情詩的啟示遠遠可以折射至人文工作者的時代使命感。我們文人要有合為時而著的精神,挖掘古典的陽光之處,洞悉詩經的春風之面,進而揣摩詩經愛情詩的審美給我們的啟示,於當今是很有時代意義的。
婚戀詩的典範是《氓》,當然它有棄婦詩的成分。原文如下: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乘彼危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桑之未落,
其葉沃若。吁嗟鳩兮,無食桑葚。吁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口至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這首詩則反映出上古社會發展到後面宗法制度逐漸形成,女子在婚姻中越來越受宗法制度的束縛制約,並處於下風位置。這使得一部分男子始亂終棄喜新厭舊,女子被拋棄淪落至兄弟笑矣適無處矣的境地。女子適人之後,則忙於操持家務,與丈夫在困境中同舟共濟,但是等到雨過天晴,那男子則不記昨日艱辛,富而拋卻糟糠之妻。
遠古人的情感隨宗法制度男權制度的確立而變得風雨飄搖。當然這飄搖,是女子的。她們被置於搖搖則墜的寒空。
何以可見宗法制度形成?匪我愆期,子無良媒以爾車來以我賄遷可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已成封建禮教已成。
這種枷鎖成了之後,一旦婦女被棄,她們的境遇是慘慘戚戚的,他們不可能像男人一樣續弦,她們只能沉於深刻的痛苦中。
棄婦詩反映了女子在婚姻中的從屬地位。而這局面的形成卻與宗法制度的形成不可分的。那時男女的幽會也不可能像《靜女》那樣自由了。
但是有的女子儘管被拋棄,卻能橫著心,將痛苦忘卻,《氓》詩最後一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明了女子要將負心漢忘得一乾二淨的心跡。這可以看出遠古女子的外柔內剛,令人肅敬。
愛情詩的幾種類別其實它們的成作時間是不一樣的。由這些詩中所透露的審美,可以看出遠古人民思想觀念的變遷。總之在宗法制形成以前,男女在戀愛中相對平等,但到後來,女子成為男子附屬。後來的愛情觀是男主女從的觀念。當然作詩之人對這種觀念自然持批判態度的。
透過詩經中的消極審美成分,我們當汲取教訓。女性儘管今天在各領域已經有前所未有的主體性地位,可與男子平等,但是她們的從屬地位,下風地位還依然存在。女權主義的思潮還應該繼續。全社會都應該貫徹一個理念男女平等,男女同等被尊重。但這個理念的實施又是不盡人如意,我們的努力依然顯得長路漫漫。
但女子在社會完全實現男女同等話語權之前,當堅強,當利索,為自己爭取,在愛情和婚姻中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態。
沒有誰靠誰的說法。女人要避免詩經中的從屬面,就也應強大自己,年輕時蓄積自己的力量,那麽她在經濟上有獨立性,在某個領域也可以獨當一面。女人都可以向花木蘭學習,剛柔兼備。如此他們就可以實現自主性,不受男性的支配。那麼她可以選擇男人。而不必囿於男人選擇女人的局面。
當然國家在法律上要保障女性在政治經濟文化就業婚姻等方面與男性平起平坐的地位,這是前提。在這個前提下,女性自身的奮鬥才會有前景。
縱觀詩經中的愛情詩可以看出遠古人都有植物崇拜的,有萬物唯靈論的影子。例如:《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這一意象在詩中反覆出現,顯然是要寄託作者的感情的。用這種植物來渲染自己綿延情思,那蒹葭彷彿能懂作者的深情,寄託作者的期待和相思。
這種精神一直都影響後來的審美觀。屈原雖然是浪漫主義的代表詩人,但他必然受了詩經的植物崇拜濡染。他的詩中以大量植物來承載思想,象徵理想。這種精神還影響了後來的大批詩人。
中國是一個詩的王國,儘管這種輝煌成為過去,但是我們仍以之為傲。我們的古典文學大抵是抒情文學,取得了舉世矚目成就,可傲視歐美但這碩果與詩經開啟的植物崇拜和萬物唯靈的審美傳統分不開的。詩經給中國芸芸墨客太多靈感故我以為詩經是中國文學的開山鼻祖。
詩是忌理性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詩人眼裡他們都會有生命甚至思想的。而詩經的愛情詩孕育中華民族的感性細胞。我們的感性細胞是極為發達的。所以我們的感性文藝之業績輝如皓月。
我們當今的文學主要是造型藝術。因為小說乃主要文體,而小說,我以為是一門造型藝術。
要善講故事塑造人物但是我們仍需要想像力的。小說創作怎離得開想像那麼讀詩經的愛情詩可以滋淪作家和編劇的想像令小說和電視有靈性
我們作為人,如狄爾泰所說,要讓生命詩意化,那麼我們要永葆童心和純真之情。而詩經的植物崇拜是可以凈化我們心靈拂卻都市虛榮虛偽給心靈撒下的塵埃。
植物崇拜可以看出遠古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今人也當求寄情山水,以人合天,在與大自然的同化中為自己安置精神棲息地。
我雅好詩經植物崇拜的飄然待功業稍作成績之後即歸隱田園在井岡山山麓之下吟詠詩經之聖篇。
年月日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孤鴻詩經湖水靜 回味無窮風雅頌
※詩經·邶風·簡兮
※《詩經·大雅·烝民》賞析
※詩經 | 《雞鳴》: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
TAG: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