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體》:由科幻進入神話
《超體》註定將是一部好惡評價嚴重對立的影片。呂克·貝松這些年漸漸有了「爛片之王」的架勢,在違背了十部作品之後退休的諾言後,他出片頻率越來越快,但再沒一部及得上《這個殺手不太冷》和《第五元素》一半的水平。《超體》也是這樣,它有太多值得詬病的地方。似乎現階段的呂克·貝松已經很難交出一個完美的劇本,故事的發展常常是用過於直白的邏輯來維繫,有時我會想,不會這麼簡單吧?但看到後面就發現,原來這事就這麼簡單。不過作為一部B級科幻片——在預算和美學意義上都是——《超體》仍有值得稱道之處。人對自身大腦潛能的開發效率只有10%,這是坊間流傳甚久的迷思。在腦科學上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其實比我們所認為的要複雜得多,但作為一個科幻創意,它已經足夠使人產生聯想了。我們可以假設,如果人將大腦的潛能開發利用到100%,那會是什麼樣的情景?這就是《超體》的出發點。影片認為,隨著人對大腦的利用率逐步提高,人可以獲得更多的能力,比如掌握之前沒有學過的知識,隨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身體,讀懂旁人的內心,甚至操控磁場等等。從純粹科學的角度,這些理論存在明顯的荒謬之處,尤其是到最後100%的開發率實現後,露西的肉身消失,變得無所不在(I』meverywhere),這和神有什麼區別?因此呂克·貝松其實是在科幻片的框架下提出了一個「肉身成聖」的可能途徑。影片曾反覆詢問:上蒼造人是為何?答案就是成為超越肉體的一種絕對存在。在這個意義上,影片的中文片名意譯為「超體」是非常準確的。《超體》明顯倉促地借鑒了很多其他科幻片的元素,像《2001太空漫遊》《黑客帝國》的影子都不難從片中發現,打鬥槍戰又似乎是在模仿日本黑幫片(yakuzafilm),儘管出演黑幫頭子的崔岷植是韓國人。這種情況是當前好萊塢科幻片創作中的一個典型癥狀(呂克·貝松雖然擁有歐洲背景,但他可以歸入好萊塢的模式之內),尤其是在B級科幻片中。如果將好萊塢科幻片按規模和預算籠統分為A級和B級兩個層級,那麼這兩類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A級科幻片或是側重於打造一個宏大壯觀的世界觀(宇宙觀),如《人猿星球》、《2001》、《星球大戰》、《黑客帝國》等,或是以動作和奇觀取勝,如《侏羅紀公園》、《獨立日》、《絕世天劫》等;但B級科幻片則有比A級科幻片更悠久的傳統,它們常常以某個新奇的創意取勝。比如六十年代的《神奇旅程》是說把醫生縮小放到病人的血管里做手術,近年的B級科幻片常圍繞時空穿梭做文章,比如《時空線索》、《源代碼》、《環形使者》、《明日邊緣》(當然《明日邊緣》用了湯姆·克魯斯,從商業角度上說它遠超B級範疇)。那麼《超體》的核心創意就是上面說的大腦潛能開發了。我對這類B級科幻片的評價標準常常是寬鬆的,只要核心創意有趣,即使其他方面平庸,那麼我覺得這部影片仍然值得一看。因為科幻片這種類型的整體發展非常依賴一個個局部創意的積累。仍以現在最紅火的時空穿梭題材科幻片來說,上面列舉的幾部影片,單獨來看都算不得什麼超級經典,但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一步步推高了用電影表現時空穿梭的門檻,未來在這個領域若出現里程碑級別的影片——就像《2001》之於太空旅行,《星球大戰》之於星際戰爭,《黑客帝國》之於虛擬現實一樣——必然離不開之前的積累。那麼,有理由相信,《超體》是科幻片在腦科學疆域向前邁進的一步。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科幻】人類消失後地球可怕的景象
※科幻作家陳楸帆:劉慈欣只是特例 並不能說明什麼
※星球玩家
※科學家驚人發現:宇宙竟是大腦組成 超體並非科幻-今日頭條
※在《西部世界》里做接待員是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