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都有個「布拉格之春」,正如此片所示...

人人心中都有個「布拉格之春」,正如此片所示...

來自專欄星期五文藝

星期五言:1968年春,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發起的民主運動在其國內大刀闊斧地展開了。一時間,那些作家、藝術家、學者、科學家、工人、農民、玩兒搖滾的、拉皮條的紛紛走上了街頭,用他們各自偏好的行為方式發出了自己的聲音。只可惜,運動在持續了短短几個月後,便被蘇聯以及華約組織那浩浩蕩蕩的坦克大軍給鎮壓了下來。之後便是捷克長達幾十年的高壓政治統治…這部《布拉格之戀》表現的便是那段時期的捷克。而它是由美國、英國、法國等不同國家的人(包括導演及演員)聯合拍攝這點,也足以證明「布拉格之春」是屬於全世界的!


一、電影與昆德拉原著小說的異同

電影改編自米蘭·昆德拉的同名小說《生命不可承受之輕》。然而,近三個小時的電影根本無法用視覺語言表達出原著的哲學概念,於是,導演只攫取了小說的幾組人物關係,以城市布拉格為軸心、以歷史事件為轉折點演繹了一個特殊的愛情故事。

只不過這個愛情故事是多角度、多維度交錯的,包括多個男人和多個女人的之間的錯亂愛情(或性愛)。以上是不同之處,而相同之處在於:性在這種時局的變遷中顯得如此脆弱,卻也如此可貴。

二、人物「性」觀念背後隱藏的政治視角

電影中,三個主要角色薩比娜(莉娜·奧琳飾)、托馬斯(丹尼爾·戴-劉易斯飾)、特蕾莎(朱麗葉·比諾什飾)),其人物的性觀念乃至愛情觀截然不同——

薩比娜 性格奔放敢愛敢恨,她能夠包容自己愛的人出去拈花惹草,她甚至能跟愛人的情人成為好朋友,然而,這樣一個開放的女人卻喜歡保持單身,獨來獨往;(動亂時她選擇了離開)

特蕾莎 則恰恰相反,雖然她也性格爽朗,但卻在愛情、婚姻與性觀念上相對保守,儘管她也在嘗試改變自己,卻無法逃離痛苦折磨;

托馬斯 恰好是處於兩個女人性格之間,你自然可以說他那種不斷尋找異性刺激的行為是種本能的自私表現,只不過,托馬斯在這種本能的選擇之間多了些許猶豫與被動的無奈…

三個人物本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這本最多就是個二三流的情色片罷了。然而,政治動蕩卻富與了這些愛情、慾望以新的意義——面對那場政治浩劫,三人因性格、價值觀的不同決定了不同的去留——

薩比娜在蘇聯入侵布拉格之前便去了瑞士,進而,她又從瑞士移民了美國;

托馬斯與特蕾莎兩人結了婚,親歷了那場政治運動,之後被動逃離祖國,又因難以割捨重新回國,最終兩人隱居捷克的鄉村,直到發生車禍不幸身亡。

沒錯,這種去留決定了他們不同的人生命運。而這種電影中的命運框架,我覺得便是導演的一種政治視角:對於那個年代的捷克人民來說,離開、留下便是他們唯一的兩條路,我們無法用逃避、承受、命運來總結他們,因為在導演看來,無論哪種選擇都是不幸的,因為那些愛情、性連同國讎家恨早已把每個捷克人牢牢地捆綁在了一起。

三、我情願成為電影中那頭不會思想的「豬」

電影中,經受政治動蕩的不光是人,還包括一隻狗和一頭豬,那隻狗是托馬斯與特蕾莎領養的,因此也跟著他們從國內輾轉到國外又輾轉回了國內,最終,那隻狗得了癌症,痛苦地死去;相反,另一頭豬所承受的略有不同,它同樣經歷了社會的動蕩與周圍人的歧視,然而,它卻與生俱來了一種對政治與階級迫害的免疫力,究其原因,用它主人的話來說:它不懂得思考。

問題來了,當我們面臨困難與危險之時,是該選擇像鴕鳥那樣把頭扎到地里去抵禦沙塵暴,還是像薩比娜那樣完全置身度外,自由逍遙;再或是像那頭豬一樣,不去思考,萬事大吉呢?

我想這也便是導演對面臨困難險境的一種模擬思考吧。

四、人人心中都該有個「布拉格之春」情結

離「布拉格之春」已經過去整整五十年了,藉此我們活在當下的人可以用歷史的眼光去看待那次歷史事件了。然而,歷史事件並沒有絕跡,那些政治迫害、集權式的統治、文化乃至民聲的壓制現象在全球各地無處不在,大概也正是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讓「布拉格之春」的精神能夠遍布世界各地,它時刻提醒著我們每一個醒著的年輕人」,追求真理、民主平等、言論自由是多麼的重要!


與我們一起觀看經典電影,閱讀經典圖書,請關注【星期五文藝】

合作聯繫:qq:3245234866(星期五文藝)


推薦閱讀:

6部讓你無法呼吸的密室電影
電影《敦刻爾克》:史詩般的撤退
張愛玲文學作品的電影學讀解
【轉載】經典電影《鄉愁》
中國電影導演的分代

TAG:捷克 | 電影 | 布拉格之戀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