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小貼士:你為什麼管不住自己?

自律小貼士:你為什麼管不住自己?

來自專欄一念1 人贊了文章

目標管理,時間管理,自我管理這類個人成長學在實踐時,最困難的其實是知行合一。「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是常態。為什麼我們知道什麼是對的,但依然管不住自己?我拿自己做過幾次實驗,以下技巧親測有效:

先說怎麼做,再解釋這麼做的原理。

<場景應用>

晚飯吃飽了,躺在沙發上,拿起手機解鎖,就想點開豆瓣刷。但這時候,我記起我要記錄時間的,於是我打算先去timetrack里把我的當前狀態從「用餐」改成「社交活動」,但在timetrack界面上選擇「社交活動」時,我又想起我需要給這個時間消耗活動貼個「目標貢獻度」標籤。這時候我意識到這個活動對我的目標毫無貢獻,於是我把「社交活動」改成了「學習」,接著打開了英語學習app。

<原理>

先拋出一個問題:什麼叫自由?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概就算自由了吧?

那麼,我們再具體一點,來個例子:

我最近覺得自己體脂太高了,想減體脂,所以:

我的一個訴求是「我想減脂->我想忍住不吃甜食」。

但我路過滿記時,被芒果糯米白雪深深吸引住了,我內心裡有一個聲音大叫:

「我好想吃!」

好了,在這裡,兩個我想做的事情,衝突了。

我想吃,我又不想吃。念念這句話,是不是很奇怪?怎麼會「我想吃,我又不想吃」呢?同一個主體怎麼會有自相矛盾的訴求,太不合理了。

這裡,就是人類本能常有的一個認知誤區了。如果是同一個主體,那當然不合理。但這裡的真相是,這根本就不是一個主體啊!想吃的」我」和不想吃的」我」,並不是一個主體。很多哲學流派,對這一點都有不同的闡述,但大多有一個共識,並沒有一個恆常的」我」。佛學的論述就更徹底了,《金剛經》里直接就」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這個主體不存在,是佛學思想的內核。但這個想法太燒腦,我們退一步,撇開哲學不談,從認知科學的角度來說,這兩個」我」也是不一樣的。因為」絕對理性」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大腦做的每一個決定,其實都受到當下環境以及自身感性狀態的影響。應用到這個例子里,」你」決定」不吃甜食」時並沒有受到甜食誘惑, 」你」想吃甜食時,也將對藝術品身材的強烈渴望拋諸腦後。我們總是難以管住自己,按照既定的目標行動,正是因為忽略了這一點。所以,要做到知行合一,可以從改變環境和改變感性狀態這兩個點切入。改變環境我們這裡不談,因為適用性太弱。這裡我們談談改變感性狀態的技巧。

這個技巧,可以簡單描述為兩個詞:「打斷」「召喚」

為了便於描述,我們把那個「我想減脂->我想忍住不吃甜食」的我,代指為「計劃我」。把那個「我想吃甜食」的我,代指為」執行我」。再次還原文首那個應用場景:

晚飯吃飽了,躺在沙發上,拿起手機解鎖,就想點開豆瓣刷(「執行我」的感性衝動)。但這時候,我記起我要記錄時間的(這就是「打斷」),於是我打算先去timetrack里把我的當前狀態從「用餐」改成「社交活動」,但在timetrack界面上選擇「社交活動」時,我又想起我需要給這個時間消耗活動貼個「目標貢獻度」標籤(這就是「召喚」)。這時候我意識到這個活動對我的目標毫無貢獻,於是我把「社交活動」改成了「學習」,接著打開了英語學習app。

為什麼需要「打斷」和「召喚」呢?

前文說過,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是,改變感性狀態,也就是從當前「想吃」的感性狀態切成「不想吃」。你做計劃時,對自己許下了這個承諾,這個就是「計劃我」。然而你酒足飯飽時,或者等電梯時,或者在衛生間和大自然交流時,你的手指都點向了那個罪惡的app,你的腦海里閃現了「大丈夫得死」,根本來不及召喚出那個「計劃我」來阻止「執行我」。所以這個打斷,就是給召喚出「計劃我」一個出場時間。當然,除了給出場時間這個條件以外,另一個影響召喚效果的,是你的判斷規則的清晰度和力度。所謂判斷規則,就是我在例子中提到的「目標貢獻度」。(目標貢獻度要寫另一篇文來介紹,需要澄清一點的是,我這裡的目標涵義比較寬泛,比如「發獃」在我這裡屬於目標貢獻度很高的活動)

這裡的技巧,其實也反映了自我管理上的一個策略,就是一定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制力。就像組織里別過分依賴領導力。從某個角度上看,自我管理其實比組織管理要困難。因為組織管理可以有明確的分工,但自我管理很難,「你」和「你」之間一定會有利益衝突,而「你」和「你」之間又容易難以分工且角色切換混亂。於是,更加需要有個無腦的,盡量減少判斷與選擇的機制,來幫助自己有節奏地,知行合一地生活。

最後,回到那個問題。

自律是讓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是最大的自由。


推薦閱讀:

彭于晏,自律和拚命成就更好的自己
每天寫千字文是怎樣一種體驗
給你的時間管理升個級
【Habitica經驗】個人對任務界面的一系列應用與總結
開篇 - 拖延症自療記錄

TAG:自我管理 | 時間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