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重複閱讀!難解書籍不挫折的閱讀訣竅和方法(下)
來自專欄高效學習&高效記憶6 人贊了文章
接上篇,昨天我說了難解書籍無挫折閱讀的5個訣竅,接下去我們稍稍改變一下視點,看看如何抓住難解書籍要點的方法。
一氣閱讀完難解文之後,不管怎樣總能明白一些書中想說的話,但是總感覺還差一點沒能抓住要點—而這是閱讀難解書籍、文章的通病。
為了解消這個問題,可以參考一下以下的幾個方法。
在上篇中,我講過,
首先,比起作者在文章想說的話,你更應該把目光移向作者的視點
比如,在閱讀「時間管理術」這本書時,大致能從題名中推測出這是一本講述如何有效時間的書。
世上類似這樣的書非常之多,但是為了了解這本書,你需要了解作者是從什麼樣的視點出發來講述如何有效運用時間的,你需要做的是從目錄、文章的內容來推進閱讀。
閱讀大學時的教科書時也是如此,先看後面的各種注釋,然後看題名,作者名後才會移至本文。
比如,讀【和未知的遭遇】這篇難解的文章時,如果先考慮文章中想說的「未知」究竟是什麼東西後再閱讀下去的話,閱讀起來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總之,在閱讀文章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與了解作者想說的意思相比,站在作者的視點上思考整篇構文,比如因為有什麼情況才促使作者寫了這些等等,才是閱讀難解文時的關鍵。
所以,閱讀這樣的書籍、文章時,你應該從題名、序、目錄,前文開始看,然後抓住題材,邊有意識地把自己放在作者的角度上閱讀推進。
文章是相同事的「抽象—>具體—>抽象」為順序的反覆
一般,作者都會在序中在前文中涉及到想述說內容的大概。
大概,是傳達全體概念的東西,很多時候會顯得比較抽象,是「以下開始因為要具體說明,先請模糊地了解一下之後要在書中講述的內容」的部分。
然後才會開始具體的內容。
而這些具體的內容,基本就是把先前述說的抽象概念的抽象度,一段接著一段地深挖下去的東西,應該多是能讓你邊想起熟悉的例子邊閱讀的部分。
在閱讀這些部分時要注意的是,你要時常帶著「這些具體的事例或內容,能否和剛才的抽象概念換著說?」的意識。
作者想說的話中包含著很多的概念,就像開始的抽象內容也會包含著很多的要素。
比如,比較淺顯易懂的列表式的文章,想說明的點有1、2、3...因為都把重點拎了出來,只要把下面的內容對照著1、2、3...閱讀就可以。
但是如果是沒有拎出要點,詳細說明全體概念的抽象文章,那麼就有必要考慮這裡講的是文章中的什麼要素。
作為「收口」,最後還是會出現抽象的內容。
我們經常認為的,先從結論開始閱讀,是大錯
如果想理解文章中想說明的事,那麼首先應該從目錄和最初的文章開始閱讀。
我們經常會下意識地認為,結論中會寫著結論,是最重要的事,所以沒時間躲閱讀的話,看目錄和結論就可以了。
但這是錯誤的。
因為難解的書或文章,最後基本都是抽象度最高的內容,先看結論只會讓自己更加雲里霧裡。
試著活用KJ法
難解的教科書、新書或者文章等,其實都可以用相同的內容替換著理解,看著不同只是因為抽象度不同的緣故。
如果你還是覺著不可思議的話,那麼可以試試KJ法的閱讀方法。
KJ法是學習研究,匯總情報信息時的方法,同樣適用於對於文章的快速理解。
1)在A4之上多畫幾個大正方形。
2)文章中所說的事,一點點填入這些正方形中。3)填入時,感覺說的是相同的事相同的內容,都匯總到一個正方形中。4)閱讀完後,尋找各個正方形之間的關聯性。
看完內容,也就是做完上述的KJ法動作後,在完成的各個正方形中,肯定和書中最初述說的抽象項目會有重合的地方,然後你會比較簡單地發現相同正方形中的內容關聯性,不同正方形之間的關聯性。
這樣一來,就能相對簡單地幫助你理解全書全文。
最後
閱讀難解書·文時的閱讀訣竅和理解方法(上下篇)就此說明完畢。
說實話,自己寫完都感覺抽象,不是易讀的文章,有點像在考驗智商(是說我的智商不行,沒辦法解釋的更簡單通順)。
總之,閱讀難解的內容時,最初開始就要意識著把內容用自己能理解的話來替換,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如果看到差不多在說同樣事同樣內容的地方,那麼把它們關聯起來,理解就會更容易。
【一句話】
難解文的閱讀訣竅和理解方法,做起來容易,講出來有點難,說實話把我自己都給抽象了,抱歉!
推薦閱讀:
※機械地讀,沒效更是浪費時間!而這才是能帶來學習效率大提升的音讀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讓人慾罷不能的學習方法
※如何快速在一個陌生領域達到優秀水平?
※「Anki」與時間規劃
※好的學習方法應該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