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情緒失控的心理分析

關於情緒失控的心理分析

來自專欄德州撲克訓練營21 人贊了文章

(本文首發於撲克人社區)

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我已經提到過,不管情緒多麼惡劣,都不應該讓打法受影響,這是一個牌手的基本功。顯然,這是一種把情緒和行為截然分開的做法。但是,惡劣的情緒依然存在。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控制它,最好讓它不要產生呢?

按照認知心理學的觀點,我們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往往來自對事物的不正確認識。一旦認識得到糾正,相應的心理問題也會得到治療。

那麼,什麼樣的觀點容易導致我們情緒失控(on tilt)呢?

回憶一下,你情緒失控時,最主要的感受是什麼?是為輸掉的錢心疼嗎?大概有一點,但那不是最主要的。更多的,是憤怒、委屈、不甘心。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緒,是因為我們往往抱著這樣一種觀念:「在撲克中我應該得到公平公正地對待。」

當這種觀念被觸犯時,我們就感覺自己被冒犯了:「為什麼我聽牌總是聽不到?」「為什麼那個傻瓜那樣亂打還能贏?」「為什麼今天一手像樣的牌都拿不到?」

情緒剛開始變壞時,我們只是隱隱約約地抱怨,但我們還等著能時來運轉。運勢的扭轉有時能等到,有時等不到。而在後一種情況,積怨則逐漸釀成憤怒,最後猛烈地爆發。

沒學過概率論的人,往往期待著運氣能自我修正;學過的人,在實際生活中也常常把相關知識忘了。我們總是容易覺得,運氣既然差了這麼久,後面就應該變好。正如同我們覺得,擲骰子時如果連續幾次出大,後面就應該出小。

但這都是些錯誤的信念。如果前後事件是獨立的,那前面發生的事情就不會決定後面事件的概率。

所以,我們最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運氣會造成各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而且它不會自我修正。

一個帶有運氣成分的遊戲,本身就只具備形式上的公平,而沒有結果上的公平——May the best player win,這只是一個美好的希望。而在實際中,往往是運氣更好的人獲勝。

如果想在遊戲中追求絕對的公平公正,那大概只能去下棋。

所以,當我們參與一個牌局時,我們最好默認自己簽下了一張契約,契約上寫著:「願意忍受一切因運氣帶來的不公平。」如果能有這樣一種心態,遭逢壞運氣時的委屈、憤怒大概會減少很多。

有些人會抱著這樣一種觀念:「德州撲克是一個技術遊戲,我總是能靠技術獲勝。」這種人大概覺得,牌好可以攤牌贏,牌不好可以詐唬贏,反正總有獲勝手段。這都是些很天真的想法,詐唬是整體策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其作用不應過度放大。老是詐唬也並不是一種好的打法。

在一次牌局中,要想成為大贏家,都必須滿足這樣一個條件:別人有一手好牌,你有一手更好的牌。而這個條件能否滿足完全取決於運氣。

事實上,你可以做這樣一個實驗,回顧電視上播放的牌局(這種牌局能看到每個人的底牌),不看每手牌打的過程,只看每個人的底牌和公共牌,你就基本能預測誰是整場牌局的大贏家或大輸家了。

運氣既然在一場牌局中起著如此重要的作用,那技術的作用體現在哪裡?在一場又一場牌局過後,輸贏逐漸累積,技術差距最終會在加總的數量上體現出來。

容易導致情緒失控的第三個錯誤觀點,是把牌桌上的輸贏看得很重,很實在。但其實,大部分牌桌上資金的來來去去都是虛的,都只是波動。如果把幾萬手牌甚至幾十萬手牌後的輸贏加總,你最終的百手贏率,不管是正是負,基本只會是個位數。既然如此,你在某場牌局中的百手贏率高達1000BB,又有多大影響呢?

一旦從長遠的角度看,從更大的格局看,你就不會被短期的大起大落沖昏頭腦。

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一書中,建議炒股的人不要每天盯著自己賬戶的損益看,隔一兩個月看一次就夠了,以此避免資金波動帶來的情緒影響。其實在撲克中也是如此,短期的輸贏是完全可以不看的。

當然,有些人玩得太大,輸幾次就要破產。那這種屬於資金管理有問題,他們在牌桌上也不可能有什麼好的心態了。

最後,根據前面列舉的三個錯誤觀點,為了避免情緒失控,我們最好形成這樣的三個觀點:

一、願意忍受運氣帶來的不公平;

二、技術不能保證你贏,有時輸是無法避免的;

三、牌桌上的大部分輸贏,都只是資金的波動。


推薦閱讀:

談一下ICM模型
德州撲克的二四法則
由四手牌帶來的GTO思考
德州撲克術語大全

TAG:心理分析 | 德州撲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