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傳說中的五帝,原來他們都是親戚

上古傳說中的五帝,原來他們都是親戚

5 人贊了文章

太長不看版:

1、「三皇五帝」版本不一,本文採用《史記·五帝本紀》關於「五帝」的說法: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2、上古帝王之間大多有血緣關係,有的算是遠方親戚,有的則是直系親屬。論起輩分,堯和禹都算是舜的爺爺的爺爺輩。

3、堯、舜、禹的禪讓,皆經過長期考察,歷經考驗才「試用期轉正」。不過帝位「父傳子」並非禹首創,例如帝堯就是帝嚳的兒子。

4、被禪讓者往往會「客氣一下」,先讓位給先帝之子,然後因「民心所向」,「不得已」上位。即便「禹傳啟」之前,禹也是先讓給益,益客氣一下讓給啟,結果就客氣不回來了。啟之後,正式開啟了「家天下」。

5、一個小故事:堯推薦舜之前,先考察了顓頊之子鯀,讓鯀治水,失敗。之後考察舜,《史記》中卻沒有讓舜治水的記載。舜上位後,以治水失敗為由將鯀流放之死,繼而讓鯀之子禹治水。而大禹治水之所以「三過家門而不入」,有很大原因是忌憚父親治水失敗而喪命的教訓。

6、文末有圖,乃是筆者悉心繪製的五帝-夏時期帝王脈絡圖。

作為一個對文科尤其是歷史感興趣的理科生,一直想通過讀書和寫讀書筆記的方式,對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寫一寫自己的認識。當然,在產生這個想法的時候,筆者對古代歷史的了解堪稱空白,除了教科書上曾經大眾耳熟能詳的那些,許多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時間線,等等,皆不知曉。因此,筆者對自己將會寫些什麼亦無從知曉。好在先賢大家研究者甚多,今日互聯網的普及也為筆者從零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而寫作,是督促自己學習的最佳手段。

對歷史感興趣的人,往往會有自己喜歡的、不喜歡的朝代,感興趣的、不感興趣的朝代。筆者原定的計劃並不是按照時間順序,而是找到一個朝代的特點和感興趣的點,隨機寫。比如:

五代十國,亂,中國歷史上存在感最弱的、甚至不能稱之為一個朝代的「朝代」,有的人背誦朝代順序時,「唐宋元明清」,直接略過了這一時期,以致於筆者想要尋找除官修正史以外的關於這一時期的研究著作時,始終未找到滿意的書目;

秦朝,明明是結束了商周以來幾百年的分封建制,開啟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帝制時代,卻在教科書語境中被當作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開端,在不同歷史時期對秦朝的評價最為兩極分化;

明朝,歷史上農民起義數不勝數,但明朝似乎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個真正通過農民起義奪取政權建立王朝的朝代,也是唯一一個被農民起義直接推翻的朝代,期間爭議人物甚多,縱觀其276年的歷史,也是筆者個人最不喜歡的一個朝代,不喜歡,所以更要了解;

清朝,古代史中離我們最近,當代史上影視作品表現最多,同時也正因如此,其成為我們普通百姓誤讀最多、了解最為偏差的一個朝代;

……

後來,筆者決定從簡單的開始,從最早的開始,從華夏的起源,那個傳說中的,帶有神話色彩的故事開始,那個有三皇五帝的時代。我不知道其它國家、其它民族是否會像我們一樣,會把這種上古神話故事寫在歷史教科書中,那些傳說,雖然還缺乏足夠考古證據的支撐,但我們顯然早已經把它當作真實的歷史來看待了,哪怕我們都知道在現有的史料記載中,都作了十分的誇張,但卻是十分不要緊的。

為便於本文閱讀,部分字注音如下:燧(suì)人氏,顓(zhuān)頊(xū),帝嚳(kù),蚩(chī)尤,嫘(léi)祖,蟜(jiǎo)極,鯀(gǔn),瞽(gǔ)叟(sǒu)。

1、三皇、五帝,到底都是誰?

三皇五帝的名號人人皆知,但是哪三皇,哪五帝,卻未有定論,不同古籍說法有異,大概有以下幾種:

三皇:

一般來說為「天皇、地皇、泰皇」(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記》),或曰「天皇、地皇、人皇」(司馬貞《史記·補三皇本記》),至於具體是誰,則無一定論——

伏羲(太昊)、女媧、神農(炎帝)【《春秋運斗樞》《元命苞》】;

伏羲、神農、黃帝(有熊氏/軒轅氏)【《帝王世紀》《三字經》】;

伏羲、神農、共工【《通鑒外紀》】;

燧人、伏羲、神農【《尚書大傳》】;

……

五帝: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世本》《大戴禮記》《史記·五帝本紀》】;

伏羲、神農、黃帝、堯、舜【《戰國策》《易·繫辭》】;

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呂氏春秋·十二紀》《禮記·月令》】;

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通鑒外紀》《路史發揮》】;

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尚書序》《帝王世紀》】;

……

「三皇五帝」圖

古籍甚多,本文不求學術準確,僅以讀書筆記談心得。內容主要以《史記》作為參考,同時鑒於司馬遷沒有專門為「三皇」作轉(《史記·補三皇本記》為唐代司馬貞所作),因此不談「三皇」,只談「五帝」及其後世「帝王」,且以《史記·五帝本紀》中的「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說法為準。

2、帝位禪讓,大家都是親戚啊!

在剛學歷史的時候,按筆者的理解,上古時期的帝王,通過禪讓來傳襲帝位,擇能者居,百姓擁賢者上,顯然在道德上對皇位世襲制具有天然的優勢,於是想當然認為禪讓的對象是與血統毫無關聯的。不過在認真讀了《史記》第一卷《五帝本紀》之後才發現,原來上古帝王之間,大多是親屬,甚至是直系親屬,有的比較遠,例如堯與舜,但那也是「遠房親戚」。

故事要從少典說起。少典,黃帝之父,亦有說法稱其為「人皇」,本文暫不予置評。少典生了個兒子,名為公孫軒轅,也就是首個「五帝」:黃帝。黃帝既稱軒轅氏,也稱作有熊氏。

《史記》開篇即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歷史的帷幕是從戰爭流血開始的。黃帝的位置怎麼來的?三戰打敗了炎帝(「代神農氏」),也就是嘗百草的神農氏,也是少典的另一個兒子;然後逐鹿之戰擒殺蚩尤,剩下的歷史龍套隨便收拾收拾。

黃帝在生兒子這件事上比較高產,有25個兒子,其中黃帝的正妃名為嫘祖,生了2個兒子,一為玄囂(青陽),一為昌意。玄囂生子蟜極,昌意生子顓頊(高陽)。黃帝把位置傳給了孫子顓頊,於是第二個「五帝」登場。

不過另一脈的孫子蟜極不甘落寞,生子帝嚳(高辛),得到了顓頊的傳位,第三個「五帝」登場。

帝嚳死後,摯繼承帝位,不過這個兒子不成氣候(「帝摯立,不善」),於是著名的賢明帝王、第四個「五帝」——堯出場了,而堯也是帝嚳的兒子,與摯同父異母。

堯彩像(清人繪)

相比較而言,真正說禪讓,還得是堯。堯的兒子丹朱實在差勁,尋思著帝位要是給他豈不糟蹋了,因此堯到處尋找可用之人,幾經輾轉,找到了男一號,,於是,最後一個「五帝」隆重登場。

堯嚴格執行選人用人程序,先是群眾推薦:

堯曰:「誰可順此事?」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堯曰:「吁!頑凶,不用。」堯又曰:「誰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堯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堯又曰:「嗟,四岳,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鯀可。堯曰:「鯀負命毀族,不可。」岳曰:「異哉,試不可用而已。」堯於是聽岳用鯀。九歲,功用不成。

簡單來說,堯問誰能治理國家大事,主要是治理洪水。這幫壞人,首先就拍馬屁推薦了堯的兒子丹朱,開了官場不正之風的壞頭;然後有人又推薦共工,好歹共工也是傳說中的水神,但堯說,共工這個傢伙,表面花言巧語,良心大大地壞了;再推薦(備註一下,音「gǔn」,這個鯀可是二代「五帝」顓頊的兒子,請記住他),堯先是否決了,但大家仍然堅持。行,看在先帝顓頊的面子上,用唄,治個水治了九年,還是失敗了,我說的吧,還是不行吧,讓鯀趕緊滾。(再次提醒,請記住這個鯀,作為一個不甘龍套的男十八號,後面還會回來的)

領導做決策,一般都是下屬提建議,領導作判斷題為上。終於:

堯曰:「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眾皆言於堯曰:「有矜在民間,曰虞舜。」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堯曰:「吾其試哉。」於是堯妻之二女,觀其德於二女。舜飭下二女於媯汭,如婦禮。堯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從。乃遍入百官,百官時序。賓於四門,四門穆穆,諸侯遠方賓客皆敬。堯使舜入山林川澤,暴風雷雨,舜行不迷。堯以為聖,召舜曰:「女謀事至而言可績,三年矣。女登帝位。」

下屬們終於推薦了舜。於是堯說,試試他吧。怎麼試呢?先嫁兩個女兒給他,考察考察能力……

不過,也許是上古時期的選人用人程序比較嚴格,堯這一考察舜,就不是一年兩年了。

《史記》:「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

堯從他同父異母的兄弟那裡接管地位,在位70年,找到了接班人舜,這一考察就是20年,雖然此後治國大事逐漸交給舜辦理了,但帝位沒有在活著的時候禪讓,直到八年後自己壽終正寢。

這是從堯的角度來看的,如果換成舜的角度,「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

舜20歲小有名氣,30歲步入仕途,在組織的悉心培養與考察下,積累了充分的基層工作經驗,也有了良好的人脈關係,50歲進入中央常委,58歲上屆領導卸任,而天子駕崩,服喪三年,三年後,經歷了漫長考察期和試用期的61歲的舜,終於轉正。

3、舜禪位於禹,可算起來,禹還是舜的爺爺的爺爺輩

「五帝」之間傳承的脈絡不知道筆者有沒有說清楚,考慮到上古時期,人的稱呼與現在不同,有姓,有氏,有名,且多為生僻字(以今天的標準來看),確實不便於記憶。不過沒關係,筆者對照《史記·五帝本紀》全文,從黃帝之父少典開始,到夏朝最後一個帝王桀,把主要人物的血脈延續線路和帝位傳承線路做了一張圖,放在文末,以供參考。

從黃帝到顓頊,到帝嚳,到帝堯,基本上大家的血緣關係還是比較近的,但從堯到舜,確實比較遠了,不過還是有親戚關係。還記得前面提到的不甘寂寞的龍套鯀嗎?堯在考察人選時,用了鯀作為反面典型,且《史記》中至少有兩次借堯之口對這個出場戲份不多的鯀作出評價:「鯀為人負命毀族,不可。鯀是帝顓頊的兒子,按輩分算,與堯的父親帝嚳同輩。而舜的輩分就比較低了,按照《史記》里的說法,顓頊還有一個兒子窮蟬,窮蟬生子敬康,敬康生子句望,句望生子橋牛,橋牛生子瞽叟,瞽叟生二子,重華、象,這個重華也就是舜(虞舜)了。這樣下來,帝堯算是虞舜的爺爺的爺爺輩。而舜雖然也算是名門之後,但畢竟好幾代平民了,豪門底蘊肯定是不存在了。

《史記》:「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從窮蟬以至帝舜,皆微為庶人。」

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母親去世,典型的單親困難家庭。不過瞽叟眼盲心狠,再婚續妻,舜的後媽生了個兒子叫象,從此舜的悲慘日子就開始了。《史記》上說,「舜父瞽叟頑,母嚚,弟象傲,皆欲殺舜。」溺愛小兒子也就算了,還要合起伙來把大兒子幹掉。不過好在舜有主角光環加持,次次能夠化險為夷,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舜能夠不心理扭曲就不錯了,居然還能以德報怨,「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後來舜繼帝位,居然還把弟弟象封為諸侯。

《史記》:「封弟象為諸侯。」

帝堯駕崩後,舜其實並沒有馬上繼位,而是把位置讓給堯的兒子丹朱。

《史記》:「堯崩,三年之喪畢,舜讓辟丹硃於南河之南。」

但架不住民心所向啊,「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是為帝舜。」

不過世道命運,堯的兒子丹朱不肖,舜的兒子商均也好不到哪去,於是效法先帝,察舉賢明。主要的考察手段也是相似的,就是看誰能治水。治水?想起誰了?前面剛剛說過的反面典型鯀啊!治了九年,「功用不成」。對了,鯀的下場也挺悲催,被舜流放至死。

《史記》:「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

但是,跑龍套的也有崛起的時候,相比堯、舜而言,鯀生了個好兒子,禹,著名的大禹治水的禹。

前面已經算過輩分了,鯀與帝嚳同輩,因此,禹與堯同輩,同理,大禹也是舜的爺爺的爺爺輩。

說到這裡,筆者發現一件怪事,當年堯考察接班人,先用鯀治水,不成,而後用舜,但在考察舜的過程中——起碼在《史記》的記載篇幅里——沒有發現治水的事項。更有意思的是,舜後來殺鯀,理由就是「治水無狀」。

《史記》:「舜登用,攝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

4、禹傳啟,家天下,但開「父傳子」先河的卻並非禹

鯀死了,水還是得治啊!那就子承父業,兒子來吧。

《史記》:「於是舜舉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

後面大禹治水的故事我們都比較熟悉了。禹的事迹也並沒有列在《五帝本紀》中,而是放在了第二卷《夏本紀》中。「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迹也在這裡記錄了,但是與以往我們的印象中,禹是責任心爆棚而不入家門一心撲在工作上所不同的是,禹不入家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有其父鯀的慘痛教訓在前,「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干不好是要丟命的,這家門不是「不入」,而是「不敢入」。當然,我們今天並不能因此就行批評之言,大禹治水之功高不容否定,因擔心治水不成而被誅,並不影響歷史對其責任和智慧的評價。

舜死後,按遺囑應由禹繼位。不過歷史總是相似的,當年舜繼堯位,雖然已經有了明確的先帝遺囑,但還是讓位於堯的兒子丹朱,實在是民心所向推辭不過,才不得不繼位。

《史記》:「諸侯朝覲者不之丹硃而之舜,獄訟者不之丹硃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丹硃而謳歌舜。」

舜死後,禹依照行事,請舜的兒子商均繼位,同樣是架不住民心所向,「遂即天子位」。

《史記》:「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有所不同的是,這一次,有了國號,中國歷史上的夏,即將拉開帷幕。

《史記》:「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

都說「禹傳啟,家天下」,開啟了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序章。或許從制度層面來看,可以這麼說,這屬於學術研究的範疇。但是僅僅從世襲和禪讓的行為來看,「父傳子」的先河並不是禹開始的。黃帝與炎帝之父少典是否算帝王,《史記》中沒有明說,且不論;黃帝傳位顓頊,是爺傳孫,也罷;帝嚳之後到帝堯,無論中間的帝摯算不算,都是父傳子;帝堯之後,雖然歷經舜、禹的禪讓,但起碼名義上被禪讓對象還是要請先帝之子繼位,之後不得已才能自己上。

姒啟

不過話說回來,也確實是禹傳啟之後,父子世襲的制度建立起來了,整個夏朝,帝王之位再也沒有脫離禹、啟之後的直系血脈。

但即便是禹傳啟,也依然至少在形式上部分遵循了堯舜以來的傳統。帝禹駕崩後,原本是禪讓給益,按照慣例,益當然要請禹的兒子先行登基,看看民心所向啦。可是這一回歷史拐了個彎,「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之前的帝王們之所以能夠「客氣」和「謙讓」一下,並最終試用期轉正,關鍵還是前期的考察非常充分,讓被考察者能夠取得大臣和百姓的認可,這樣無論是能力,還是人脈,都有良好的基礎。

然而禹舉薦的益就沒有這麼好運了,由於帝禹在位時間不長,以致於益的考察期太短,遑論試用期,群眾基礎不夠牢,所以這一客氣,就把帝位客氣沒了。

《史記》:「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

當然按照當時的形勢,恐怕益不客氣也不行。

《史記》:「十年,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辟居箕山之陽。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後帝啟。」

啟有了專屬於自己的帝王稱號,「夏後帝」。此後歷經太康、中康、相……算上禹、啟,先後17任帝王,直至最後一人屢癸,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夏桀一念之差放走了於是夏王朝終於走到了終點。

《史記》:「湯修德,諸侯皆歸湯,湯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鳴條,遂放而死。桀謂人曰:「吾悔不遂殺湯於夏台,使至此。」湯乃踐天子位,代夏朝天下。」

夏桀與商湯

推薦閱讀: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122
【歷史】中國歷史上最具威力的冷兵器是什麼?
【原創】大明王朝覆亡過程中人性與獸性的擴張:張獻忠屠蜀(三)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冷血屠夫
中國歷史七大蠢事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史記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