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三國的滅亡
吳太康三年十二月(公元279年),司馬炎以王浚軍、中游杜預等軍、下游王渾等軍六路並進,於公元280年逼近建業降孫皓,三分歸一統於晉。真可謂:「孔明六出祁山前,願以只手將天補;何期曆數到此終,長星半夜落山塢!姜維獨憑氣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勞;鍾會鄧艾分兵進,漢室江山盡屬曹。丕睿芳髦才及奐,司馬又將天下交;受禪台前雲霧起,石頭城下無波濤;陳留歸命與安樂,王侯公爵從根苗。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
魏蜀吳三國在東漢末期成鼎足之勢,也是強盛一時,但是三個國家為何都擺脫不了亡國的命運?為何這種三足鼎立的局勢只維持了短暫的四十多年?
《三國演義》開篇就寫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曆數在中國的古代史的進程中,任何一個割據紛爭的時期必將走向民族融合的大一統。公元157年,東漢政府曾經清查過全國的戶口,在這次「人口普查」中,中國的人口是5600多萬,略低於漢和帝時代近6000萬的最高峰。唐人杜佑《通典》記錄:東漢桓靈時期黃巾之亂始,歷經董卓之亂,到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安初期中國的人口就已經「人戶所存,十無一二」。但這隨後又先後發生了官渡之戰、群雄的相互的兼并戰以及赤壁之戰……直到公元221年吳蜀彝陵之戰後,中國才進入了一個相對和平期,在《歷史不忍細看》中就曾有觀點:三國赤壁之戰後,中國人口只剩下了140萬。也許這個數字比較誇張了一些,但能肯定的是人口銳減的相當厲害,在還沒有進入工業化時期的當時,人口的銳減直接關係到當時的經濟發展。多年的戰爭,讓當時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百姓人民是多麼的渴望穩一個安定團結和平的時代到來?這不僅是眾向所歸的,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魏蜀吳三國一強兩弱,之所以能夠鼎立,是相互的均衡與制約。公元263年蜀漢政權的滅亡,孫劉聯盟以抗強魏這種唇齒相依的局面就被打破,這必將出現大一統的局面。而魏強而吳弱,自然是吳國被打敗而走向滅亡的可能性最大。只是魏國被司馬家族竊取了大權並笑到了最後。
孫吳戰踞江東六郡八十一州,憑藉長江天塹之險,自吳主孫權始主張以守為主,而少有攻伐之心。孫權晚年為了抑制東吳士家大族勢力以太子之位為誘餌,在二宮構爭中沉重打擊了以吳四姓為首的世家大族勢力,同時也嚴重削弱了東吳自身的實力,為東吳滅亡埋下了隱患。而吳後主孫皓昏庸無能,更是導致孫吳政權的最後滅亡。公元221年劉備討伐東吳,猇亭兵敗,使得蜀漢大傷元氣;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消耗了國力,再加上後主劉禪昏庸、蜀漢集團後期無人可用等多方原因而最終走向滅亡;曹魏政權於曹操始不能以民為貴、忌賢妒能、重武輕文等方面原因,導致後期缺乏智謀之人,加上曹氏家族後期沒有與司馬家族相抗衡的重臣,導致司馬家族顛覆了曹魏政權並最終統一了全國,成就霸業。
再看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之後,魏蜀吳無論哪個集團,當老皇帝死後都出現了權臣當政的局面,蜀漢的諸葛亮——蔣琬——費禕——姜維、東吳的諸葛恪——孫峻——孫琳、曹魏的曹爽——司馬家族,蜀漢、東吳、曹魏的第一代皇帝都是自己把政權緊緊抓在手上,所以國家都相對比較穩定。後來的皇帝不是年紀太小就是昏庸無能,於是就給了權臣機會來把持朝政,一旦皇帝無法掌握朝政,那亡國就可以計日而待了。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三國遺傳】鮑忠傳
※北歐三國爭搶黃怒波
※易中天品三國-易中天-在線聽書
※三國之十大最人
※《少年三國志》人物傳記——【鬼神·呂布】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