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糖尿病認識的歷史

人類對糖尿病認識的歷史
錄入時間:2008-07-29 16:06:57作者:

糖尿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數千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認識糖尿病,但一直未弄清其發病原因。關於糖尿病的記載,最先見於中國、印度、埃及、羅馬等國家,約有1000餘年至數千年的歷史。

  (1)糖尿病研究的發展史:公元前1550年左右古埃及所寫的醫學教科書中,描述一種「尿量太多」情形。希臘醫生阿利都斯(公元2世紀)觀察發現患者的身體似乎被"融解"成尿液而慢慢消失了。公元前400年,印度的兩位醫生不但發現糖尿病患者尿中有甜味,而且注意到肥胖和糖尿病的關係,指出糖尿病可以世代相傳,甚至發現本病包括兩種類型,一種以消瘦、脫水、多尿和疲憊為特徵,另一種表現為身材粗壯、貪食、肥胖。將近公元元年,羅馬的兩位醫生又對本病作了描述,並命名為「diabetes me11itus」,即糖尿病,Diabetes的含義為外流、消耗,me1litus為蜜樣或糖樣的。1889年,兩位國外學者首先報道以切除狗胰腺的方法,製造了實驗性糖尿病模型,1901年,另一位學者注意到死於糖尿病的患者胰島細胞發生了改變。因此,很多學者都致力於製備能夠矯治本病的胰腺浸液,但直到1921年,加拿大學者Banting和Best才在多倫多取得肯定的成功。6個月後,胰島素就開始用於臨床,明顯延長患者的壽命。這在糖尿病研究歷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為了紀念胰島素的發明人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Banting的生日,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確定每年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1936年長效胰島素問世,20世紀60年代人工合成胰島素取得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德國科學家發現磺脲類藥物具有降血糖作用,1955年該類藥物也開始用於臨床。從此開啟醫學史上對糖尿病的藥物治療。

  (2)中醫學對糖尿病的認識:祖國醫學對糖尿病的認識、治療、預防的歷史也是源遠流長的,我國醫學家在疾病現象、性質或治療方法等方面都積累大量的珍貴資料。現代醫學的糖尿病屬於中醫學消渴病的範疇,消渴病是指以煩渴引飲、消谷善飢、尿如脂如膏、形體消瘦為主要特徵的疾病。

從《黃帝內經》開始,我國就有「消渴」的記載(《內經》稱消渴為「消癉」),對消渴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及預後等都分別進行了論述。在病因方面,認為「情志失調,過食肥甘」等因素與消渴病的發生有著密切關係;胃腸熱結,耗傷津液是消渴的主要發病機制;在治療方面提出消渴患者要控制飲食,並可根據脈象判斷病情的預後。《內經》對消渴病的認識至今仍有一定的意義。

  唐朝王燾在公元752年寫成的《外台秘要?消渴門》和《古今靈驗》中記載「渴而飲水多,小便數,無脂似麩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已明確指出尿甜是消渴病的一個特徵,同時又有多飲、多尿表現。這與現代醫學對糖尿病的描述完全一致。以服藥後「得小便咸如常」為病恢復,說明當時以將小便有無甜味、服藥後變化情況作為判斷本病是否好轉的標準。和西方醫學相比較,我國古代醫學更早地認識到消渴病患者尿中有糖,比起外國托馬斯?威利斯發現尿甜要早1000多年。

  (3)祖國醫學對糖尿病的辯證治療:在中醫學文獻中常把消渴病分為上、中、下三消進行論治。上消主症為煩渴多飲,口乾舌燥,尿頻量多;中消主症為多食易飢,形體消瘦,溲赤便秘;下消主症為尿頻量多,尿如泊脂,腰酸腿軟,消瘦乏力。消渴病雖有上、中、下消之分,但臨床表現也可錯綜互見。消渴病為熱盛陰傷之病,祖國醫學認為是燥熱偏盛,陰津虧耗,燥熱可以傷陰,陰傷又可加重燥熱,兩者惡性循環導致消渴病的發生。消渴病的發病部位主要表現在肺、胃、腎。本病日久則因陰津耗損,經脈失養,氣血逆亂,陰陽失調,甚至臟腑受損,很容易發生痛、癤、疽、耳聾、目盲、肢麻肢痛、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噁心嘔吐、水腫,偏癱、昏迷等。所以中醫認為在治療上應該辨證分型,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取得滿意療效。歷史悠久的中華民族與消渴病進行鬥爭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長期與疾病做鬥爭的實踐中,先祖們積累了十分豐富的臨床經驗。僅以《圖書集成醫部全錄?諸疾?渴門》來說,就記載有治療消渴病的復方99方、單方137方,另外還有導引治療方法5種。其他的散方則不計其數。

  東漢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提出胃熱、腎虛是導致消渴病的主要機制;提出「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也一斗」,認為腎氣虛弱,陽氣衰微,上不能蒸騰津液於肺,下不能氣化達於膀胱,致開闔失職,故飲一斗,小便也一斗,後世謂之「下消」;「中有熱,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堅,小便即數」對消渴病的臨床癥狀進行了確切的描述。張仲景根據糖尿病不同癥狀,立三消辨證之法。辨明肺胃津傷、胃熱、腎虛的病因病機,用人蔘白虎湯清泄肺胃,生津止渴,腎氣丸補益腎氣,陰陽雙補助氣化以治下消。上述辨證思維和用藥方法,經2000多年臨床驗證,成為治療糖尿病的主方,為糖尿病的辨證論治奠定了基礎。

  (4)祖國醫學對糖尿病防治的認識:古代醫家對於糖尿病不僅重視藥物治療,而且注意飲食、生活、精神等方面的調節,提出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自隋唐時代起,我國醫學家對消渴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就有很明確的認識,關於這方面的著作也非常豐富。隋代巢元方(公元581~907年)對本病的病因、病理也有補充,提出應用導引治療消渴和「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後食之」的說法,強調消渴患者要適當做體育活動。唐朝孫思邈著的《千金要方》中就強調控制飲食對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性,國外約翰?羅洛(公元1796年)提出糖尿病治療要控制飲食的觀點比孫思遞要晚1000多年

  ①運動療法:《外台秘要》云:「解衣賧卧,伸腰直少腹,五息止,引腎,去消渴,利陰陽。解衣者,使無堅礙;賧卧者無外想,使氣易行;伸腰者,使腎無逼蹙;……使氣滿少腹者,攝腹牽氣,使無息即止之;引腎者引水來咽喉。潤上部,去消渴枯搞病;利陰陽者,饒氣力也」。王燾也指出糖尿病患者應運動鍛煉:「養性之道,不欲飽食便卧,終日久坐,……人慾小勞,但莫久勞疲極也,也不可強所不能堪耳」;又說糖尿病患者「不得每夜食,食必即需行步,食稍暢而坐卧」。這些為我國古代運動療法的理論

  ②飲食療法:唐代孫思邈是世界糖尿病飲食療法的鼻祖,《千金要方》指出:「安身之本,必須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食既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安疾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葯」。並認為醫者應當懂得怎樣使患者去調養飲食:「夫醫者,當需先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強調指出糖尿病有三禁,消渴「療之愈否,屬在病者,若能如方節慎,旬月而瘳,不自愛惜,死不旋踵。方書醫藥,實多有效,其如不慎者何?其所慎有三:一飲酒;二房室;三鹹食及面。能慎此者,雖不服藥而自可無它,不知此者,縱有金丹,也不可救,深思慎之。」

  ③精神療法:七情六慾過度是導致疾病的重要因素,調養情志在治療中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故《景岳全書》說糖尿病患者:「初覺燥渴,便當清心寡欲,薄滋味,減思慮,不治可瘳;若一毫不謹,縱有名醫良劑,則必不能有生矣」。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也記載:「不減滋味,不戒嗜欲,不節喜怒,則病癒而可復作;能從此三者,消渴也不足憂矣」。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歷史上這3個人在被殺之前,喊出了幾句不同的話,從而受到重用,成為世之名將
中國歷史,從本質上看是沒有歷史
樣貌古今談
一枚藏印,一段歷史

TAG:歷史 | 人類 | 糖尿病 | 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