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去上學?」你的回答會影響孩子一生
7 人贊了文章
「我為什麼要上學?我可不可以不上學?」
在很多個早上,才上幼兒園中班的女兒,在上學路上已經問了我很多次:媽媽,我為什麼要上學?可不可以不上學?
我一次次地跟她解釋:
「寶貝,去上學,在學校里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
「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必須要做的事情。小孩必須做的事情就是上學學習,大人必須做的事情就是上班工作。而且大人小時候也是要上學的,長大了才去上班。」
「學會學習,才能學會做困難的事。比如,剛開始你覺得把呼啦圈轉起來很困難,後來你很努力地去學習,是不是很快就把呼啦圈轉得很好了?」
……
解釋得越多,我就思考得越多。我在想,隨著女兒年齡的增長,我應該如何更好地跟她解釋上學這件事。
教給孩子正確的學習觀:
讓孩子覺得上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收穫讓人快樂。
世界上唯有學習和運動兩件事,是只要你努力就一定有收穫的。
「上學是為了有一個好學歷,找到一份好工作」
「上學是為了以後能賺更多錢」
這樣回答對不對?我有一個親戚,家裡經濟條件不錯,他的兒子非常聰明,可就是不認真學習。
他兒子問他:「我為什麼要上學呢?你也沒啥學歷,現在不也能工作賺錢嗎,我不好好學習以後也一樣會賺錢的。」
他當時就懵了,他不明白兒子為什麼會有這種人生只是為了工作賺錢的想法。他並沒有意識到,也許是他在平時的生活里無意中給孩子灌輸了一些錯誤的信息。
90後到10後的一代,是物質富足的一代,他們從小就在優越的環境中長大,過著吃喝不愁的生活,父母對他們唯一的期望與要求就是好好讀書。
可是,卻很少有人告訴他們:為什麼要好好讀書,讀書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甚至在語言或行為上給孩子帶來這樣一種錯誤的觀念:讀書就是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為了賺錢。
龍應台有一段很著名的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尹建莉曾在書中提到,有一位媽媽把龍應台的這段話念給兒子聽,兒子卻說:「這段話對我不適用,我就是不想上進。」
兒子的理由就是:「我們不是有兩套房嗎?再加上奶奶的,一共三套,將來你和爸爸住一套,我結婚了住一套,到時候我奶奶可能老得去世了,或者是跟你們一起住,出租一套房子,我用房租生活就夠了。」
這位媽媽聽得又好氣又好笑,竟無言以對,只得向尹建莉求助。
尹建莉認為龍應台說的這段話看似金科玉律,卻不過是典型的教育廢話。她在書中對這位媽媽說:
我無法給出你一些可以拷貝了去和孩子談的話語,只能提出建議:以後和孩子談話,注意要從「我告訴了你什麼」轉移到「孩子接收到了什麼」,請關注自己的「潛台詞」。
毫無疑問,尹建莉所說的「潛台詞」,就是剛剛說到的「無意中給孩子灌輸了一些錯誤的信息」。
而關於上面那位媽媽提到的,孩子想當包租公來過日子,有一篇知乎的高贊回答《家裡在一二線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作者的父母在成都有10來套房,包括商鋪、普通住宅和酒店式公寓,後來在美國也買了house。但他父母從不讓他覺得家裡有很多套房有多了不起,他說:「後來才明白,我爸是怕資產的漲跌起伏會充斥並佔滿我的整個心智,讓我無心學習和創業,最後落得除了房證和磚頭以外,一事無成。」
作者還以美國為例,在美國比房子多是很low的事情,美國年輕人的價值觀是這樣的:你所做的事情,比你因此賺的錢要重要得多。而以中國「拜房子教」的普遍價值觀來看,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美國人所謂的「價值追求」,太虛頭巴腦,沒有房子實在。
因此,作者打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
這就像一個非洲最窮的地方的土著來中國,一開口就是「我家屯了一萬袋大米」一樣。中國的社會發展早就過了大面積餓死人的時期,所以家裡的米夠吃就行了,沒有人比誰的大米多。
但是,這位非洲的同學所處的社會,還處在那個發展階段,所以就覺得大米越多越牛,囤積越來越多的大米就是人生最高追求。
你跟他說房產證比大米高端,他根本理解不了,因為「產權」是基於法制體系的。如果他的社會連法制基礎都還沒有建立,那產權這個詞他根本就無法理解。他會覺得中國人追求的東西都很虛。
是啊,什麼能比大米更剛需呢?和大米相比,什麼不虛呢?
同樣,在中國,大家還在一種衣食住行,特別是住(房子)和行(車)還比較緊缺的情況下,所以大家就比誰家磚頭多。
其實在我看來,她無法理解發達國家年輕人的更高的追求,就像無法理解「房產產權」這個概念的非洲兄弟一樣。
作者最後給出了結論:這群家裡有很多套房的小孩,並不厲害,也不一定有光明的前途。
所以,家裡資產多的父母,我並不指望你能像比爾蓋茨那樣對孩子說:我的資產就是我的資產,與你無關,以後我全捐了也不給你繼承。
最接地氣的做法就是:
不要讓你的孩子覺得家裡資產多就很了不起,一旦讓他覺得了不起,他就沒有了學習上進的動力。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事實:
普通家庭的孩子,「讀書就是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為了賺錢」,這個回答是不是就沒毛病?
一樣有毛病!
前段時間的高考狀元新聞,讓許多家長思緒難平。因為越來越殘酷的社會現實擺在眼前:各地的狀元們都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的名校,而且他們往往家境殷實,家教良好,更可怕的是,他們英語數學、詩詞歌賦、鋼琴體育,都是通才。
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那些父母擁有更加豐厚的經濟、教育資源的孩子,與那些家境普通、信息閉塞的家庭的孩子,逐漸拉開距離。
「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已是沸沸揚揚。
然而,寒門與非寒門的父母,最大的區別,並非財富,而是思維與格局。非寒門的父母,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儘可能多地創造財富,他們給孩子的寄語是:「我很拼,你肯定也是好樣的。」
如果你告訴孩子,上學讀書只是為了有一個好學歷,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者為了賺更多的錢,你確定你要培養一個目光短淺、格局狹小的孩子嗎?
有夢想,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你所做的事情,比你因此賺的錢要重要得多」。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寒門與否,是輸在了思想格局上,而不是金錢物質上。
上學的意義在於「受教育」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回到前面親戚那個例子提出的問題: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以下是家長首先應該明白的道理,然後才能讓孩子明白。
古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這樣的勸誡,今有「讀書是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為了賺更多的錢」這樣的回答。
於是,當「教育」與功利掛鉤的時候,我們看到越來越多這樣的事情:
當英語老師講到林語堂先生如何翻譯賈島的「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講到許淵沖先生如何翻譯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講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譯成「年歲有加,並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時,底下有學生直接質問老師:你講這些有什麼用?考試能提分嗎?你就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
當建議孩子多看文學作品、多讀各類課外書的時候,會有家長說:看這些書有什麼用,對考試有用嗎?
是的,沒用,不一定能提高考試成績。但是,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網上有個著名的段子:之所以要多讀書、多受教育,就是因為當我們看到一群鳥在湖面飛過的時候,我們能夠吟誦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全都是鳥!在我們去戈壁旅遊、騎著駿馬奔騰之時,心裡能默念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不是在那喊:哎呀媽呀,都是沙子,快回去吧!
這一段子的調侃恰恰道出了教育的真正涵義。
教育,傳授知識只是最淺的第一層面的內涵,比如驗證學習成果的各類知識或技能考試;
更深一層的第二層面的內涵,是提高個人修為,增加我們對生活的感受力,從而認知自己,並不斷提高自己。這是教育賦予我們的重要價值和意義,也是指引我們前行的希望之燈。
每逢畢業季,就有「畢業即失業」的論調,不少大學畢業生甚至碩士生在面臨擇業時,頻頻迷茫發問:我要找什麼工作?我應該做什麼?我能做什麼?
上學十幾年,竟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這就是教育的巨大缺失和悲哀。
西方的哲學家很早就提出了三大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之所以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就是不知道「我是誰」,找不準自己的人生方向。
教育的第二層面的內涵,就是教會我們學會思考,學會認清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要做什麼。而不是當你的孩子上學十幾年畢業之後,卻迷茫地說: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
往小了說,幫助個人認知自己,我們才可以掌握個人的命運;往大了說,幫助這個民族認知自己,才能創造這個國家的未來。
所以,教育的第三層面的內涵,便是北宋教育學家張載所說的讀書的真正目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那些為了考試而拒絕閱讀「無用」書籍或學習「無用」才能的,不過是停留在了教育最淺顯的第一層。
接下來,我們看看那些優秀的人是如何通過讀書來「受教育」的,是如何從第一層面飛躍到第三層面的。
上學,學會學習,並且終身學習
小小年紀的孩子們,總有這樣的想法:長大後就不用學習了。因為他們以為上學才要學習,希望能儘快擺脫學習。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告訴孩子:
大人雖然現在要上班要工作,不上學了,但是一樣還在持續不斷的學習中。
並且以身作則,讓孩子知道我們一直在學習,身體力行「活到老、學到老」。
學習是一個終身過程。孩子在學校里所學到的知識不可能為未來準備好一切,因此應讓孩子樹立終身學習觀念。
我們不止在學校才能夠學習,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任何活動中都包含學習的概念,可以說,任何人的一生都是處在一個不斷學習新的東西的過程中。
因為人性格的不同,學習的機會、條件和環境都會對效果有一定影響。家長要引導孩子抓住學習機會、創造學習條件與環境,誘發孩子在實踐中學習。
縱觀億萬富豪們的人生經歷,儘管他們的工作內容與性格習慣各不相同。
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習慣,那就是持續學習,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專門學習他們專業領域之外的知識。
根據比爾?蓋茨自己的估計,他堅持每周讀一本書長達52年,其中許多書與軟體或業務無關。整個職業生涯中,他每年安排兩周時間作為閱讀假期。
拉里·佩奇常常花時間與他遇到的每個人(從谷歌門衛到核聚變科學家)深度交流,他一直在向別人學習。
沃倫·巴菲特認為他成功的秘訣是:「每天讀500頁。這就是學習知識的方法。知識需要積累,就像複利一樣。」
傑夫·貝佐斯從大量的實驗中學習,而後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他一生都是一個狂熱的閱讀愛好者。
如果把這個名單擴展到其他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我們可以看到奧普拉·溫弗瑞、雷·達利奧、大衛·魯賓斯坦、菲爾·奈特、霍華德·馬克斯、馬克·扎克伯格等,許多人都有著相似的習慣。
為什麼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會投入他們最寶貴的時間,來學習與他們的領域看似無關的主題。
他們每個人都掌管著由成千上萬人組成的團隊。
他們幾乎把生活和事業中的每一項任務都委託給了最合適也最聰明的人。
那麼他們為什麼還要堅持大量學習呢?
結論如下:
在最高層次上,學習並不是為你的工作做準備。
學習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工作。
它是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你永遠不能委託的事情。
它是長期績效和成功的核心驅動力之一。
所以,告訴孩子「為什麼要上學」:
第一,認清自己,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然後為之努力;
第二,持續不斷地學習,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有能力成為你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本文出自微信公眾號「黃金教育」,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養孩子用得著這麼大驚小怪嗎?
※孩子睡覺有這幾種情況,寶媽要留心,觀察寶寶是否生病了
※泰國試管嬰兒一般移植多少胚胎
※帶娃漫畫日記(5)抱抱
※寶寶腹瀉久治不愈很可能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