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一體
38 人贊了文章
要想說清楚空地一體戰是什麼,就得先搞清空地一體戰之前美國陸軍對戰役法的理解是什麼樣的。
在冷戰時期從始至終,美國陸軍的主要任務都是在歐洲實施一場大規模的、高度機械化的核戰爭或常規戰爭。到了20世紀70年代,受限於聯邦德國的政治現實(西德在北約中地位提升),北約被迫把防禦戰略由縱深防禦改為以保衛西德全境為目標的前沿防禦,這就意味著北約陸軍必須在聯邦德國邊境設防,把原來作為預設戰場的聯邦德國領土納入防禦範圍。這在政治上是有效的,但在軍事上卻把北約陸軍最精銳的部分直接暴露在華約軍隊進攻的矛頭之下,使華約部隊可以在北約防線上自由地尋找突破口並集中絕對優勢兵力進行突破和穿插。更加嚴重的情況是:此時法國已經退出了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集中於一線的北約軍隊不僅缺乏預備隊,也缺乏戰略縱深(不允許使用法國領土機動)。在在華約發動突然襲擊的想定下,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北約的前沿防禦還未展開就已經崩潰了。為了阻擋防禦華約方面可能的進攻,在70年代美國陸軍採用主動防禦綱領。這一綱領的要求是,一旦冷戰變熱,在歐洲的北約部隊應該立刻前出,在兩德邊境線的前沿形成一道防線。這條防線從東向西包括:1、掩護部隊地域:平時就前出佔據築壘地域的掩護部隊,如軍屬裝甲騎兵團,他們負責為主力爭取時間,讓後者能進入戰鬥狀態。2、主要交戰地域:北約軍的主要戰鬥力量在戰時所部署到的位置,要在這裡阻擋住華約部隊的進攻。3、後方地域:指揮機關、戰鬥支援、後勤支援和預備隊所在位置。這種主動防禦的戰法綱領,始終是以線式作戰為綱、圍繞主要交戰地域的爭奪進行的。但是在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美軍發現這一部署方式有相當大的問題,最主要是兩點:1、由於華約軍在歐陸上的絕對兵力兵器優勢,華約方面有源源不斷的後續部隊投入,可以波次投入,逐步消耗、軟化,最終破壞北約方面的主要防禦帶。2、70年代末開始,蘇軍發展出大縱深戰役理論等一系列新戰役戰術理論和戰役機動集群編製,重點針對的就是主動防禦綱領。
大縱深戰役理論的根本目的是要把戰鬥勝利發展為戰役勝利,為此其進攻部隊採用梯次配置,通常包括一個強大的第一梯隊、一個較弱的第二梯隊、一個快速機動集群和一個預備隊,首先以第一梯隊打開突破口或實施突貫進攻,然後使用後續梯隊實施高速、多路、大縱深的進攻,實施突破和擴張戰果。由坦克部隊、空降強擊部隊等擔當的戰役機動集群可以在主要交戰地域的突破口沒有完全打開的情況下率先進入北約後方地域,對缺乏預備隊的北約後方地域力量造成極大威脅,從而瓦解北約整個防禦體系。從大縱深戰役實施條件看,進攻方必須具有較大的兵力優勢,同時具備一支強大的機動部隊擔負快速突破和擴張的任務。而這兩個條件對於蘇聯之外、坦克出現之前的戰爭都是不容易實現的。不過在20世紀70年代,歐洲對峙的態勢卻非常利於蘇軍大縱深戰役理論的發揮。基於上述形式,在70年代中後期,研究應對大縱深戰役的軍事理論,就成為了北約軍方打破蘇聯軍隊坦克洪流惡夢的迫切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陸軍意識到其傳統的基於線式戰爭邏輯的戰役法正面臨很大挑戰。同時美軍認為,蘇軍最大的弱點在於其指揮控制系統的陳舊呆板,所有部隊在進攻時都機械地採用梯次配置。因而美軍僅僅進行集中於戰鬥地域前沿的火力戰無法遏制蘇軍的進攻,而應該把作戰擴大到縱深戰場,通過統一應用各種作戰手段,同時打擊敵軍的第一梯隊和縱深梯隊,破壞敵指揮控制系統和戰鬥部署,奪取戰役主動權。於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唐恩·A·斯塔利將軍的倡導下,於1981年正式提出了空地一體戰的構想,美國陸軍在1982年版《作戰綱要》提出:要把軍而不是師作為戰場上的主要作戰單位,把「縱深攻擊」作為致勝的關鍵,要求實施縱深攻擊的部隊必須快速越過已方前鋒線並向敵縱深突進,與選定的敵人交戰,在運動中摧毀敵方後續梯隊;同時由於在敵方後方地域使用部隊存在著明顯的風險,空地一體戰必須實現與空軍的充分協調統一,實施戰場空中遮斷和進攻性空中支援等。從編製體制上,美國陸軍很快開始86師改編:大規模加強陸航能力,引入多管火箭炮連,開始了對新的C3I數據鏈的研製。
有觀點從字面上片面地認為:空地一體戰的核心是陸軍連級作戰單位可以直接和附近的空中戰機聯繫,即核心是通訊,不是其他的。實際上,空地一體戰構想的重點並非是字面意義上的「空地一體」,而是提出一種新的戰役法思想——摒棄陸軍將作戰局限在主要交戰地域的舊思想,而要將針對敵軍一線部隊和二線部隊的打擊有機地結合起來,即:
1、動用主要戰鬥力量對抗敵軍的第一梯隊部隊。
2、動用戰鬥支援力量(戰術空軍、炮兵、特種部隊)阻滯、打擊、殲滅敵軍的第二梯隊部隊,防止其有力地增援敵軍的第一梯隊部隊。這樣一來,相對較小的北約力量就可以在整個地帶而非僅在主要交戰地帶打擊華約部隊,給華約部隊造成相對而言大得多的損失,從而挫敗華約方面的進攻。為了達成這樣的作戰效果,就需要地面部隊內部以及地面部隊和戰術空軍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為了凸顯空地合作的重要性,唐恩將軍選擇了「空地一體戰」(Airland Battle)這個術語。在美國陸軍採用空地一體戰綱領的次年也就是1982年,這一概念也被北約採用。作為北約新的防禦綱領,其名稱比空地一體戰更能反映其思想精髓——後續部隊打擊(Follow-on ForcesAttack)。
在「空地一體戰」理論的指導下,經過80年代的錘鍊,輔以新一代武器裝備的列裝,90年代初的美軍地面戰力已經達到了歷史的巔峰。隨著海灣戰爭的爆發,因為冷戰落幕而失去用武之地的美軍迎來了一個作戰思想與蘇軍接近、實力更弱的對手,海灣戰場正好成為檢驗「空地一體戰」的最佳試驗場。但是,海灣戰爭地面戰的時間太短了,而且是多國部隊方面進攻,伊軍雖然進行了深遠部署但基本沒來得及調動,而北約空中打擊對伊軍後方預備隊的打擊也非常有限,所以也不能算作完整意義的空地一體戰。
1、美軍推行空地一體戰,依託哪些技術工具?
空地一體戰是美國陸軍的策略,空軍反而是被動的適應者。對陸軍而言,應空地一體戰需求所產生的典型兵器包括:(1)M270多管火箭炮系統,特別是其配備的ATACMS導彈,後者可打擊第二梯隊集團軍的行軍隊形(2)「突擊破壞者」導彈(未成、下馬),可打擊第二梯隊師的行軍隊形
(3)空投、拋灑、炮射反坦克末敏彈,如「薩達姆」智能彈藥,可打擊第二梯隊團的行軍隊形
(4)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有滲透到敵軍淺近縱深打擊第二梯隊營的能力
2、空地一體戰和傳統的密接支援任務(例如二戰閃擊戰時期的德國空軍、二戰美軍陸軍航空隊)相比,有哪些根本性的區別?空地一體戰在本質上不是近距離空中支援(CAS),而是戰場空中遮斷(BAI)。
3、蘇聯和華約一方是否針對空地一體戰有過研究和反制措施?
華約方面的應對策略是,大幅加快了其條令所規定的開進和進攻速度,用縮短作戰時間的方式減少其遭到的後續部隊打擊。70年代時一個華約師一日進攻前進的距離是30-40公里,到80年代已大幅提高到90甚至110公里,首日就必須完成兩個任務:①通過掩護部隊地域、粉碎北約掩護部隊抵抗;②佔領主要交戰地域,粉碎北約一線師的抵抗。為此,華約寧願付出較以前大得多的戰鬥傷亡損失。
事實上,對這種體系最好的反制措施就是也採用這種體系。
推薦閱讀:
※1955年元旦粟裕和肖華視察解放軍運動員營地
※中國航天要打翻身仗 長征五號火箭第三次問天 探月繞火星接踵而至
※美國有什麼軍事實力,成為世界霸主?一組數據令人難以置信
※軍事知識·一門現代火炮是由多少部件組成的
※_AK軍事網
TAG: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