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後悔的事兒,就是跟孩子做朋友」

有料的育兒乾貨、有趣的繪本故事

點擊天空樹,與一群媽媽分享你的喜怒哀樂 

原創文章,其他公號轉載請聯繫授權

01

前幾天陪一個朋友去看房,房東是個媽媽,還帶著個5、6歲左右的小男孩。

我們看房子談價格期間,小男孩一直纏著媽媽要手機玩兒。

因為房東在跟我們講房子的事情,沒有第一時間回復孩子,孩子就直接一邊用力拍打媽媽,一邊很生氣的嚷嚷:「給我給我,你快給我!聽見沒!」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偷傢伙,小偷騙子》

幾句話的功夫,她的肚子、腰部和後背都挨了孩子幾下打。

房東對孩子吼:「你等會兒的不行嗎?手機給你,一邊兒玩去。」

孩子拿了手機,熟練的點開遊戲玩兒了起來。

房東跟我們解釋:「你們來的這個時間不巧,這孩子中午睡覺沒睡醒就讓我叫起來了,這會兒有點磨人。」

孩子沒睡好覺,情緒不好,一點不如意就哭鬧的情況本身很常見。

但我更關心的是,

為什麼這位媽媽能夠允許孩子用如此輕慢的口氣跟她說話,用如此粗魯的行為對待她。

也許孩子的話事出有因,也許孩子的拍打對成年人來說並不太疼,但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

親子關係再融洽,對孩子再寵愛,父母也需要對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和禮儀有足夠嚴格的要求,而孩子也必須對父母有足夠的敬意。

圖片來源:電視劇《繼母與女兒的藍調》

因為一個連尊敬父母都做不到的孩子,是很難學會考慮別人的感受的。

他會很容易成長為一個不懂感恩的人、一個自私的人,一個不被社會信賴的人。

02

這兩年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是說父母要給孩子愛和自由、給孩子空間和權利,不要再搞傳統的「父為子綱」那套,父母不應該再壓制孩子。

這些觀點當然是有道理的,也是一種極大的進步。

但是在很多家庭中執行的時候,卻陷入了一個很嚴重的誤區,就是父母放棄了在孩子面前的權威。

圖片來源:電視劇《繼母與女兒的藍調》

自媒體作者咪蒙就曾在書中反思過自己與兒子之間過於隨意的相處模式。

在她的家庭中,母子之間的對話常常是互懟式的:

「你真是個糊塗鬼,健忘症晚期了吧?」

「你反應太遲鈍了,蝸牛都比你迅猛!」

「10點了還不起床,我看懶惰就是你發明的!」

咪蒙說自己曾經以這種相處方式為榮,覺得很現代,但後來才發現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卻是,孩子以為其他所有人都可以隨意被調侃和羞辱。

經常有小朋友被兒子的說話方式氣哭,還有8歲的小朋友跟她告狀說被兒子罵「笨得像一隻草履蟲」這樣的話。

當她以為兒子在家沒規矩沒禮貌問題不大,出去到外面孩子就會好的時候,事實證明也是錯的。

隨後她總結出的經驗是:

「小孩子是無法分清場合的。他只會把其他地方當作家的延伸。

在家裡如何,他們出去還是如何。

在家裡對父母講禮貌,門才會對別人講禮貌;

在家裡注重餐桌禮儀,出門才會注重餐桌禮儀。

小孩子不可能在家自由散漫,出門立即切換到嚴於律己的模式。

家長把家建成了一個政治特區,讓小孩在其中為所欲為,

他出門會更不適應處處有規則的世界。」

事實上,這也正是父母放棄自己權威的危害之一。

圖片來源:電視劇《繼母與女兒的藍調》

父母不給孩子設定界限,不要求孩子尊重自己,孩子心裡就會缺失一個統一的行為標準。

孩子表面看起來有了更多的自由,但實際上他的內心會更迷茫。

他不知道底線在哪裡,更多時候會想如何鑽空子。

在他處理人際關係的時候,就容易有任性、衝動、過分依賴和出口傷人這些不良的行為,在外面也更容易碰壁。

03

父母不夠權威,平時容忍孩子做出冒犯長輩的行為,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危害,是孩子日後處理與其他權威者的關係時,也會經常遭遇痛苦。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的過一個小視頻,內容是佟大為之前參加一檔叫做《一年級》的節目片段。

演員佟大為和袁珊珊在節目中的身份是導師,負責教大一的新生們表演。

因為一位同學擅自離校兩天,佟大為對她進行教育,卻引起了另一位女生的不滿。

女生站起來打斷佟大為,用帶著質疑的口氣問:

「老師,我們已經18歲了,我們是大學生,我覺得你可以用朋友的身份來跟我們交流。」

佟大為回答她:「你在學校就要守學校的規定,有事兒請假!」

女生繼續質疑:「老師,你覺得你是我們的老師,同時是我們的朋友嗎?你沒有表現成是我們的朋友。」

佟大為:「首先,在學校里我們是師生關係……」

女生打斷:「珊珊老師、小芸老師跟我們也是師生關係,但是她們就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

佟大為回復她:「但我知道你們最需要什麼……我跟你們有我自己的相處方式。你來這裡是來交朋友的還是來學東西的?」

但是女生顯然不滿意這個回答,嗆聲道:

「你跟我們的相處方式就是師生關係,沒有朋友關係是嗎?

為什麼你不能像劉芸老師那樣和顏悅色的跟我們溝通?

你從來沒有對我們笑過,我們不是應該成為朋友的嗎?

老師並不是高高在上的,我覺得就這一方面來說,你不配當我們的老師!」

這段對話其實值得我們很多父母思考和警醒。

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在父母的庇佑下生活,他會遇到老師、領導、前輩等很多複雜的關係。

我們自己放棄了做父母的權威,久而久之,在孩子心中父母也不再有地位。

他們理所當然的要求跟所有人都用朋友般的相處模式,甚至要求父母和其他人都對自己必須和顏悅色、有求必應。

當我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尊重和自由,卻沒有讓孩子學會如何尊重他人的時候,正是孩子危機的開始。

04

某種角度上說,父母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永遠無法真正跟孩子們成為朋友的人。

兩個人成為朋友的前提是平等,而父母的天職中本身,就包含了教養。

父母需要教給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需要對孩子的言行舉止給予規範、約束和引導。

圖片來源:電視劇《繼母與女兒的藍調》

做一個有權威的父母,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對孩子有明確合理的要求,幫助孩子設定每個階段合適的發展目標,對孩子不合理的行為及時進行限制及糾正,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最該做的事情。

記得教育學者尹建莉在書里寫過她女兒圓圓的一件事,很適合說明其中的區別。

圓圓一年級時候有一次寫作業非常不認真,字跡歪歪扭扭,爸爸讓她重寫,她氣鼓鼓的扔下筆,就是不寫。

爸爸先是用撕掉一頁作業這樣專制的辦法威逼,不奏效後改用「只要好好寫一次就好」、「明天還要上學」這樣的道理哄勸,怎樣都不管用。

尹建莉老師看到,就動手收走了圓圓的作業本,告訴嚴肅的告訴她:

「學習是件好事,看來你不想學,所以我取消你寫作業的權利,以後不許你寫作業了。」

孩子當時就慌了神,表態要寫作業。

之後尹建莉才開始引導孩子,讓孩子思考好好寫作業和不好好寫作業哪一種輕鬆,哪一種更好。

等孩子意識到了作業應該好好寫之後,她又安慰女兒,給她講爸爸撕作業的行為不對,對女兒表示了信任和親昵。

此後,孩子作業真的沒有再不認真完成過。

圖片來源:電視劇《我的女兒琴四月》

有權威的父母,並不是專制霸道的逼著孩子按自己的想法來,也不是凡事都順著孩子由著孩子,而是的有原則也有堅持的,在一旁守護著孩子,扶持著孩子,一路引領著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05

父母帶著權威養育孩子,與帶著愛、尊重、耐心、理解、包容……這種美好的理念去養育孩子,從來沒有本質的衝突。

因為所有愛與尊重這些美好的理念,都應該是父母養育孩子過程中的方式方法,而不是放棄自己責任的借口或者去討好孩子的手段。

成為一個有權威的父母,聽起來是很強勢,做起來很辛苦,但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是孩子的依靠。

我們父母越是溫和而堅定,孩子的內心就會越有安全感,也越能夠在自己的人生中,做好最紮實的準備。

親 愛 的 們,記 得 在 文 末 點 贊 哦  ~

長按上方二維碼,

關注即可收聽下方全部音頻

- 小學生必背唐詩解讀 -

李白《送友人》

杜牧《江南春》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白居易《池上》

杜牧《清明》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賈島《尋隱者不遇》

王翰《涼州詞》

柳宗元《江雪》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劉禹錫《烏衣巷》

……

- 英文有聲繪本 -

棕熊,你看到了什麼?《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

別讓鴿子開巴士《Don"t Let the Pigeon Drive the Bus》

大衛不可以《No,David》

好餓的毛毛蟲《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

你是我媽媽嗎《Are You My Mother?》

野獸出沒的地方《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五個小南瓜《Five Little Pumpkins》

…………

- 中文有聲繪本 -

《接著,春天來了》

《蒲公英小豬》

《第四隻狐狸》

《小喬逃跑了》

《白色的小貓頭鷹》

《月亮跟著我們走》

《誰說烏鴉不會唱歌》

《鼴鼠和雪人》

《孵不出來的小雞》

…………

上千部兒童有聲繪本故事


推薦閱讀:

父母該為孩子的階層負責嗎?
班主任:從教20年,凡是做好這6點的家長,孩子的成績一飛衝天
如果想讓你的孩子真正像金子一樣珍貴
不想孩子進入幼兒園就被「欺負」,寶媽要教孩子這幾個本領

TAG:孩子 | 朋友 | 後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