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的研究方法概論
情緒。情緒研究面臨著三個困難:1、情緒一詞的意義不是十分明確;2、情緒實驗研究的生態效度比較難把握,實驗環境中難以誘發被試的某些情緒反應;3、情緒與環境、認知和行為存在著複雜的相互作用。
一、 情緒的產生與獲得。情緒的產生與環境、生理狀態以及認知過程的關係,這就是情緒的產生問題;情緒的先天獲得還是後天習得的爭論,就是情緒的獲得問題。
(一) 情緒的產生——沙赫特實驗。長久以來,研究者一直就情緒產生究竟是受生理因素的影響還是受認知活動或環境的影響這一問題進行探討。沙赫特和辛格的實驗思路,就是在這樣一種爭論的背景下出來的。他們希望在實驗中:誘發被試產生某種生理狀態,並誘導他們對自己的生理狀態做出不同的認知解釋,然後觀察處於不同環境和認知解釋組合下被試的情緒反應。
(1)實驗過程。給三組大學生注射腎上腺素,三組被試用三種不同說明解釋藥物可能引起的反應,每組被試分兩部分,兩部分被試分別進入兩種實驗情境中,一種是愉快的情境,另一種是發怒的情境。最後觀察這兩種環境下各組被試的情緒反應。
(2)實驗結果。可以預測:如果情緒是由刺激引起的生理喚醒狀態單獨決定的,那麼三組被試應該產生一樣的情緒反應,因為實驗中他們的生理喚醒狀態是一樣的;如果情緒是由環境因素單獨決定的,那麼各組被試應該是在愉快的環境中感到愉快的,在憤怒中感到憤怒的。實驗結果是:在情緒的產生中,生理喚醒和環境都有影響,但認知過程則起著關鍵的作用。(沙赫特實驗給三組大學生注射腎上腺素並對注射物進行不同解釋使被試產生不同的認知,然後將以上被試分兩組分別放在愉快環境和憤怒環境中,來驗證情緒到底是受生理、認知、情緒中哪方面的影響。)
(二) 情緒的先天獲得——哈洛的實驗。哈洛的依戀研究就是情緒先天獲得觀點的代表性實驗。
(1)實驗背景。情緒的先天論這認為,愛是先天的需要;而行為主義者認為愛其實總是和解決飢餓、乾渴和避免痛苦這些基本需要相聯繫,嬰兒對母親的愛只不是對事物需要的副產品。
(2)實驗方法。木製母猴(有吃有溫暖),鐵絲母猴(有吃沒溫暖)
(3)實驗結果。結果發現幼猴偏愛有絨布包裹的木製母猴。幼猴發現害怕事物時,跑到木製母猴那裡。哈洛的實驗證明接觸安慰對幼猴與母猴間依戀關係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種接觸安慰產生的依戀情感是獨立於飢餓和乾渴這些基本需要之外的。(哈洛的猴子依戀實驗證明了接觸安慰對幼猴與母猴間依戀關係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 情緒後天習得的實驗研究。更多實驗研究似乎證明許多情緒是後天習得的。
(1)小艾爾伯特的恐懼習得實驗。華生相信人類情緒是學習和條件反射的產物,他的實驗思路是:如果建立起被試對原本不恐懼的事物和恐懼情緒之間的條件反射,那麼就能使原本中性的事物變得能夠引發恐懼情緒,於是就「學會」了恐懼。白鼠和巨大聲響同時出現,醉倒導致艾爾伯特對白鼠產生恐懼,同時恐懼泛化到許多相似事物上。實驗停止31天後,艾爾伯特的恐懼仍未消退,說明這種習得情緒的持久性。華生的小艾爾伯特恐懼實驗說明了恐懼情緒是可以通過條件反射後天習得的。
(2)習得性失助的實驗。塞里格曼和梅爾的習得性失助實驗說明了抑鬱是由於對環境事件嚴重缺乏控制而習得的,因此也叫做習得性失助。
1、 實驗程序。24隻狗,分成三組,分別為「可逃脫組」、「不可逃脫組」、「無束縛的控制組」。可逃脫組在可以終止電機。最後發現不可逃脫組在電擊後不知道逃過隔板。
2、 實驗結果。賽爾格曼和梅爾得出結論認為,對環境事件是否具有控制力,導致了兩組狗在行為表現上的明顯差異,不可逃脫組在前一階段實驗中對環境事件毫無控制力,這種控制力缺失泛化到了新情境中,使其不會主動嘗試逃脫,可見,他們習得了無助感。
(3)人類抑鬱與控制力缺失的關係研究。1976年,朗格和羅丁以人為被試,希望能直接說明抑鬱與控制力缺失的關係。他們不是通過剝奪被試的正常控制力,而是通過提高被試的控制力,來觀察其抑鬱的基線水平改善與否。在療養院將老人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老人做兩個決定:一,他們是否想要植物;二,選擇選擇中自己喜歡的植物。並請老人看電影,老人可以選擇哪天看。控制組老人:給老人植物並幫助照料,通知哪天看電影。實驗前後進行了兩次問卷調查。其中一份問卷由老人填寫,評估快樂程度和活動水平。另一份問卷由護士填寫,問卷要求她們用十點量表來評估老人們在快樂、機敏、依賴、社交、活動等方面的水平。實驗結果是:控制力的掌握能產生積極作用,人類的情緒可以經由對生活事件的控制力而產生,至少與實驗有關的這部分情緒確實是後天的。(朗格和羅丁的療養院實驗說明了控制力的掌握能產生積極情緒。)
二、 情緒的認知研究。歸因於決策。
(一) 早期的情緒認知研究。涉及認知對情緒影響的實驗通常是:操縱被試的認知活動,以觀察其情緒的變化,恰如沙赫特實驗那樣。涉及情緒對認知影響的實驗則通常是:使被試進入不同的情緒狀態,以觀察他們在認知活動時的差異。
(1)圖片聯想實驗——情緒對認知的依賴。1964年,芬茨進行的圖片聯想實驗,就能說明情緒對認知的依賴性。芬茨預測隨著跳傘事件的臨近,對跳傘的這一事件的認知會發生變化;被試看到和跳傘有關的圖片所引發的認知過程,必定不同於他們看無關圖片的過程。實驗被試被分為兩組,研究者在跳傘前二周、前一天、跳傘當天三個事件兩組被試進行圖片聯想測驗。聯想圖片也被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的圖片材料。以皮膚電反應(GSR)測量情緒生理指標。實驗結果與預測相符:隨著跳傘日期的臨近,實驗組被試的皮膚點電水平升高,表明被試內心的情緒緊張程度增加;刺激圖片同跳傘相關聯的程度越高,則皮膚電水平也越高,表明被試緊張程度也越高,這兩個結果都說明了認知對情緒的影響。(芬茨的圖片聯想實驗即圖片聯想引起的認知對跳傘緊張度的影響實驗)
(2)手術台前的恐懼——情緒對認知的反作用。1958年,詹尼斯設計了一項准實驗研究,以期說明情緒認知的反作用。詹尼斯以外科手術病人為被試,以病人在手術前的恐懼水平為自變數,以他們對手術的認識為因變數。實驗結果發現:手術前低恐懼水平組由於對手術毫無意識準備,手術後當他們感到疼痛後,馬上就情緒失常,表現出驚慌失措,加劇了疼痛;手術前中等恐懼水平病人情緒失調最少,抱怨最少;手術前高恐懼水平組,情緒失調較多,憤怒抱怨也較多。實驗說明,由於三組被試手術前恐懼情緒的不同,導致了他們對手術的認知也不相同。(詹尼斯的外科手術准實驗說明了術前情緒對術後認知的影響。)
(3)耶基斯-多德森定律(1908)——情緒與認知的交互關係。耶基斯和多德森提出,對有效的操作來說,應當存在一個最佳的情緒激動水平。後來實驗證明並指出操作和情緒的激動水平之間的關係,隨任務的複雜性而變化。耶基斯-多德森的實驗設計了三種難度的任務,並觀察被試在不同的激動水平下對這三種任務的操作水平。實驗結果是:操作困難的任務,操作水平在較低的激動水平達到最佳;操作簡單的任務,操作水平在較高的激動水平達到最佳。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很好的說明了情緒和認知的複雜關係。
(二) 情緒與歸因。歸因就是對事件或行為的原因進行主觀評價,它是一種認知評估活動,情緒和歸因的關係其實是情緒和認知關係的一個側面。
(1)理論設想。韋納的歸因理論認為,人們在行為結果產生的時候,首先會直接對結果的好壞做出判斷,然後會產生相應的積極或消極情緒。但是同時他認為,人們通常不會滿足於對行為結果的膚淺了解,在多數情況下他們會思考產生這個結果的原因,這就是歸因過程。歸因過程將引發新的、更為複雜的情緒體驗,這種情緒甚至可能和此前由行為結果直接引發的情緒相矛盾,並替代後者。
(2)實驗證明。韋納從三個方面來說明歸因對情緒的影響,分別是對原因部位的知覺,對原因可控性的知覺以及對原因穩定性的知覺與情緒的關係。對原因部位的知覺是指行為結果的原因歸於人的內部原因(能力、努力等)還是外部原因(運氣、任務難度等)。兒童也已經覺察到對別人消極行為的內部歸因比外部歸因更可能傷害別人的自尊。
(三) 情緒與決策。在有關情緒對決策影響的實驗研究中,被試的決策任務往往是為自己選擇一項風險計劃或獎勵方案等。前者構成了博弈情境下的情緒作用研究,而後者則可以研究情緒對主觀權重認知的影響。
(1)失敗的博弈——情緒調節缺陷對決策影響的實驗研究。前額損傷病人通常並發情緒調節和決策的缺陷,他們在評估風險決策時不會出現預期的皮膚電反應。
1、 實驗過程。達馬西奧及其同事(1994)設計了一個風險決策任務,ABCD紙牌,AB紙牌的效用價值低於CD,結果額葉受損病人在實驗中無法學會選擇更好的紙牌CD,實驗證明了由於前額受損而產生的情緒調節缺陷的病人無法在風險決策任務中做出正確的決策。之後的貝沙拉的實驗證明前額受損病人對將來的效果相對不敏感而只會根據眼前的效果做出判斷。
2、 結論和意義。推知前額受損病人(情緒調節缺陷)在決策中願意接近較高的確定性收益和遠離較高的確定性損失,而對不確定事件則給予較低的權重。
(2)情緒生動性與決策權重。所謂損失厭惡是指損失造成的消極情緒衝擊要大於等量收益造成的積極情緒衝擊。如掉了100元錢的消極情緒要比撿到100元錢愉快情緒多。羅騰施特賴希和希的一個實驗結果說明,在積極事件發生的概率較高時,被試傾向於對不生動事件(50元)給予較大的權重,而在積極事件發生率低時,被試傾向於對生動事件(接吻)給予較大的決策權重。總之,事件的情緒生動性對該事件的決策權重產生了影響。
三、 情緒的測量。情緒測量指標主要有內部的主觀體驗、外部的行為表現和機體內部的生理變化等。
(一) 主觀體驗。主觀體驗法一般要求被試報告其直接感受到的經驗,其測量方法是用標準化的量表來測量被試的情緒體驗。
(1)形容詞核對錶。自20世紀50-60年代以來,研究者們建立了形容詞核對錶(ACL)。被試通過內省從核對表中選出符合自身當時情緒狀態的辭彙用來確認自身的情緒體驗。
1、 心境形容詞核對錶。心境是一種比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緒。換句話說,心境就是延續一定時期(幾天或更長些)的淡薄而朦朧的情緒狀態。心境形容詞量表用於測查心境或情緒性障礙。
2、 情緒-心境測查量表。是普盧特希克(1969)以他的情緒維量理論為基礎,用形容詞核對錶測量法編製而成的。
(2)維量等級量表和分化情緒量表。有些理論家把情緒看成是一種多維度的心理連續量,如愉快—不愉快就是一個連續變化的維量。伊扎德在情緒體驗主觀評定方法的制定中,運用連續變化的維量的概念,編製了兩個匹配使用的量表:一個是測量各情緒維量的維量化的等級量表(DRS),另一個是測量各情緒成分的分化情緒量表(DES)。
1、 維量等級量表。
2、 分化情緒量表。
(二)面部表情。
(1)早期測量工具。
1、圓形量表。2、三維模式圖。
綜上所述,表情的早期測量可以概括為:讓未經訓練的被試對情緒的面部表情進行整合評價,然後根據他們的評價數據編製量表。這種測量對象雖然從情緒的主觀體驗變成了行為指標,但是其本質仍然是依靠主觀評價制訂量表,因此仍不可避免的帶有主觀性,於是,研究者發展處表情的現代測量技術,他們以肌肉運動來編碼表情。
(2)現代測量技術。伊扎德等人(1979,1980)提出了兩個互為補充的測量系統,即最大限度辨別面部肌肉運動編碼系統(MAX)和表情辨別整體判斷系統(AFFEX)。最大限度辨別面部肌肉運動編碼系統的具體使用分兩步,第一步,評分者三次觀看面部比偶愛情錄像,每次辨認面部一個部位的肌肉運動,並記下相應區域的面容變化及出現時間。第二步,將記錄下來的面容變化同可觀察到的活動單位的組織相對照,辨別出獨立的情緒或幾種情緒的組合。
(3)生理指標。如皮膚電、循環系統、語圖分析、腦電波、生化指標等。
(1)腦電波(腦電圖)。利用腦電記錄技術可以測出在一定情緒狀態下所引起的大腦不同部位電位差的變化。這種方法主要用在研究下丘腦、丘腦、與皮層的相互關係的比較重,用以推論人情緒狀態。在強烈的情緒狀態下,人的腦電波活動與正常狀態下的腦電波活動不同。此時,α波消失,腦電波振幅降低。在焦慮狀態下枕葉的α波消失,腦電波振幅降低;等等。
(2)生化指標。實驗心理學家直接利用生化指標的並不多,這時因為測定這一指標通常需要採集血液或代謝產物的樣本,而這又往往會嚴重干擾實驗進程。入手術室後血漿11-羥皮質類固醇含量較病房配血時普遍有所增加,但鎮靜組患者增加較少,緊張組患者增加較多,差異達到顯著水平,可見,血漿11-羥皮質類固醇含量可作為情緒的生化指標之一。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排出量增加,似乎可以作為情緒緊張的客觀指標。尿內兒茶酚胺的排出量也可作為測定的客觀指標。大量研究表明,除了少數情況外,生理指標的測量並未為特定的情緒提供明確的模式。因此,在進行情緒測量時,不能僅僅依靠生理指標對情緒狀態做出判定。
四、情緒的研究方法。刺激-反應法、情緒誘導法和時間抽樣法。
(一)刺激-反應法。刺激-反應法認為,情緒是聯繫刺激和反應間的中間環節,通過刺激和反應間的聯結來推測內部情緒。第一節中提到的小艾爾伯特恐懼習得實驗就是使用這一方法的典範,被試對刺激的反應(小艾爾伯特的迴避反應)被認為是恐懼情緒的反映。
(1)條件性情緒技術。條件性情緒技術是指運用條件反射來研究情緒的一種技術,即根據條件化的結果來推斷內部情緒。條件性情緒技術往往是將條件反射程序載入在一個正在進行的操作行為上。
(2)雙跑道程序。阿姆塞爾讓白鼠經兩條跑道跑向目的地,改變其中某條跑道後出現獎賞的概率,觀察白鼠通過兩條跑道的時間,並推斷相應的情緒狀態。(結果:如果條件刺激在前,條件刺激所引起的歡快情緒會抑制原本的操作行為,如果在後,條件刺激所引起的歡快情緒會促進原本的操作行為)
1、挫折。阿木塞爾認為挫折時當有機體在先體驗到獎賞後,又體驗到無獎賞時所出現的情緒。雙跑道程序步驟:白鼠從第一條跑道獲得食物再跑道第二條跑道獲得食物,重複上述過程直到白鼠速度穩定。改變從第一個目標箱獲得食物的可能性,即50%獲得食物,記錄白鼠從第一個目標箱出發的時間和到達第二個目標箱的時間。結果,白鼠在第二條跑道上的速度明顯快於第一個跑道上的速度,阿姆塞爾推斷這種速度加快的根本原因就是挫折情緒。
2、歡快。歡快的研究要提高第一個目標的獎賞度。
(3)對刺激-反應法的評價。刺激-反應法有如下優點。
1、控制相當嚴密。刺激和反應變化間存在意義對應關係,易於解釋因果聯繫,有助於提高內部情緒推斷的正確性。
2、程序內部可操縱的變數多。條件化情緒技術既可以對條件刺激與原有行為的先後次序進行操縱,也可以對基線進行強化時程的性質進行操縱。
3、解決了研究倫理方面的難題。
缺點如下:
1、 主觀因素會干擾對結果的解釋。情緒是一種內部的心理過程,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情緒的動物是否真的具有和人類一樣的情緒呢?
2、 只可用於研究情緒本身。情緒作為一種彌散的心理狀態,其研究的重點應是挖掘情緒對其他心理過程的作用或影響,而刺激-反應法無法適應情緒研究的這一趨勢。
(二)情緒誘導法。直接操縱情緒狀態,然後記錄或觀察積極或消極情緒下被試的各種心理、行為或生理指標,以濤濤情緒和其他這些指標間的關係。
(1)單詞誘導法。單詞誘導法就是使用帶有情緒色彩的詞來誘導積極後消極情緒的方法。積極情緒最易引起皮膚電反應,消極情緒不易引起皮膚電反應。還有研究發現,與無關刺激相比,愉快和不愉快刺激均能引起皮膚電反應身高,而不愉快刺激引起的皮膚電反應更為明顯。
(2)圖片誘導法就是使用帶有情緒色帶的圖片來誘導積極或消極情緒的方法。
(3)其他誘導法。影片誘導、他人對被試的評價誘導。
(三)時間抽樣技術。時間抽樣技術就是以日記形式研究情緒的一種方法,因此又被稱為時間抽樣日記(TSD)。由布蘭德施泰特設計。
(1)評價
1、適用於現場研究。
2、能長期追蹤被試的情緒體驗,得出穩定的數據。
3、即時報告。
局限:1、時間財力精力的高要求;2、自我報告的局限,情緒的面部表情以及同時發生的心理過程,卻是時間抽樣技術所不能描述的。
*參考資料
實驗心理學/郭秀艷著.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推薦閱讀:
※職場媽媽不要把工作的壞情緒帶給孩子
※瑜伽四式 拯救秋季情緒低潮
※如何避免情緒失控?
※學會運用現場光 營造畫面意境與情緒